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 11-5215/TE 国内刊号
  • 1672-7703 国际刊号
  • 3.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石油勘探是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石油勘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勘探战略、勘探管理、勘探案例、石油地质、工程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石油地质
库车前陆冲断带深层盐下大气田的勘探和发现1-11

摘要:克拉2气田发现之后,库车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一度陷入低谷,油气勘探陷入两难:中浅层除克拉2气藏外,没有新的可钻探圈闭发现,失去方向;构想进攻深层,又面临勘探遭遇复杂、地质认识不清、圈闭落实困难、技术储备不足等困境。针对上述难题,一是重新认识库车含盐前陆冲断带,坚定勘探信心,锁定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勘探主攻领域;二是开展宽线大组合、三维采集处理、盐相关构造建模、相控速度建场等地震、地质一体化技术攻关,发现克深一大北区带,新发现、落实一大批可钻探圈闭;三是强化钻井技术攻关,成功实现盐下超深高压高温气藏高效快速钻进。十年来,克拉苏构造带勘探深度从4000m拓深至8000m,发现了克深2、博孜1等多个大型气田,克深区带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逐渐明朗。克拉苏深层盐下大气田勘探突破得益于地质认识的创新、勘探技术的进步和锲而不舍的勘探实践。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转换研究——以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KL1号、KL2号构造为例12-17

摘要:转换构造普遍发育于各类型的沉积盆地内,其本质为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盆地内发生的差异变形现象,大多表现为多条断层或褶皱沿走向的相互转换。由于转换构造往往表现为复杂的构造形态,刻画难度大。三维地震资料不但提高了地震成像质量,同时也反映了地下构造“体”的信息,为研究转换构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利用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对库车前陆冲断带内的KL1号、KL2号构造的三维空间形态、相互转换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KL1号、KL2号构造为发育在库车前陆冲断带的大型冲起构造,该类构造主要由两条反向倾斜断层及其间夹持的背斜组成。②在挤压作用与走滑作用的影响下,KL1号构造与KL2号构造间存在着明显的构造转换作用,表现为背斜的翼部与核部间的差异对接特征,在剖面上表现为复杂的构造样式。③构造活动定量分析表明,KL1号构造与KL2号构造具有侧向生长特征,其演化经历了初始低幅度褶皱、反向断层冲起构造、侧向生长、走滑转换4个阶段。④受控断裂的活动的差异性影响,KL1号构造与KL2号构造保存条件差异较大,KL2号构造天然气富集而KL1号构造含油气性较差。

钱家店凹陷胡力海洼陷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18-25

摘要: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钱家店凹陷胡力海洼陷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沉积环境、气候条件等层序背景分析,将该区白垩系划分1个Ⅰ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6个Ⅲ级层序。其中,SⅢ1(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构型完整、特征典型,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针对研究区层序发育特点,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基础上,对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胡力海洼陷SⅢ1具有近物源、多物源、快速沉降、快速沉积的特点。SⅢ1高位体系域在西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在东部缓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在中央洼陷带则以浅湖一半深湖为主,局部区域分布浊积砂体。由于该层段介于两个级别层序(Ⅱ级和Ⅲ级)的湖侵体系域之间,烃源岩和盖层条件良好,且发育多种有利储集体,是胡力海洼陷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最有利层段。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底砾岩储层特征研究26-33

摘要: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昆北断阶带底砾岩为风化残积层,岩石学分析认为昆北断阶带基岩为二长花岗岩,基岩之上为半风化壳,厚度约0.5m,岩石破裂缝发育,半风化壳以上为昆北断阶带底砾岩,厚度30~60m,是昆北断阶带的主要含油层系,常规孔渗分析,孔隙度平均值为12.37%,渗透率平均值为69.87mD,属低孔中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颗粒破裂缝、颗粒溶孔、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为主。由于研究区储层岩石成岩作用弱,粒度粗,岩石较疏松,常规孔渗分析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储层岩石物性,经对比发现常规孔隙度比煤油法孔隙度大25%,常规渗透率比核磁渗透率大80%,因此针对研究区底砾岩储层采用合理的测试方法求取储层物性数据,更好地指导研究区勘探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技术
华北油田强振幅高连续地震反射多解性分析及技术对策34-39

摘要:华北油田二连盆地具有多旋回层序、多套生储盖组合、多种类型砂岩体圈闭和多期油气成藏等特征,如何有效地提高针对砂泥岩互层的研究与预测成为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论述了“强振幅、高连续”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增大了储层预测多解性,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指出砂泥岩互层研究区以提高分辨率为核心,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结合正演模拟技术,从理论模型出发,利用拓频、分频处理与地震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应用实例表明技术对策在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二连盆地的井位部署、储量上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现场处理技术40-45

摘要: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过程中,由于地表的复杂性,炮点和检波点偏移较多,在现场处理中,用传统的质量监控方法很难达到现场质量监控的准确性。文中主要阐述利用现有的处理监控软件形成一套新的质量控制流程——初至拟合法,从而补充完善质控程序,科学、合理、准确、高效地完成野外对炮点位置的质量监控工作;由于是复杂区资料,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不同位置的资料品质不同,从而加大了资料处理难度。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一些现场处理关键技术——相位调整、去噪、振幅恢复、能量补偿、优选速度、剩余静校正和叠后随机噪音衰减,达到提高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目的,从而取得一定的效果。

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气藏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46-49

摘要: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气藏剩余资源丰富,是华北油田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储层基质孔喉小、连通性差且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程度成为制约油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精细预测泥灰岩裂缝发育区成为工作重点。通过优选拟声波模型反演、储层参数反演、应力场模拟及属性方位各向异性等技术,准确刻画了泥灰岩空间形态、泥质含量、应力应变特征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综合评价指出了泥灰岩裂缝发育区。预测成果为束探1H井的部署及井轨迹设计提供重要依据。钻后证实预测结果准确可靠、预测方法合理可行。

松辽盆地英台断陷营二段火山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50-56

摘要: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五棵树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二段火山碎屑岩储层厚度薄,纵波阻抗值差异小,值域叠置严重,利用常规的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直接识别储层。在地震资料拓频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地震资料深层拓频处理技术,目的层段优势频带得到明显展宽,能量明显增强,主频提高显著。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兼顾了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率与测井数据的纵向分辨率,通过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波阻抗体作为硬约束数据,建立阻抗值与储层参数的关系,反演得到的有效储层分布与钻井揭示的有效储层吻合程度高,能够反映储层物性的变化。地震资料处理与地震资料反演方法的联合攻关,对于解决薄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胜利油区精细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研究57-60

摘要:随着老油田勘探开发对地震采集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近地表结构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资料品质,首先要获得准确的表层数据,寻找最佳的激发岩性,这将会对地震资料品质的提高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胜利油区史南一郝家地震勘探采集项目对多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进行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与方法总结,形成了速度分层技术、岩性探测技术、岩土物性参数岩性分层技术等高精度表层结构参数调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依据工区特点优选一种或多种合适的近地表调查方法,充分发挥不同方式的优点,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和资料的联合解释,可以较好地获得低降速层的埋深、速度和岩性资料,为激发和接收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而且为地震数据的静校正处理提供精确的资料。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海外勘探
巴西桑托斯盆地卢拉油田成藏特征及对盐下勘探的启迪61-69

摘要:巴西桑托斯盆地卢拉油田(原名图皮油田)盐下地层层序、热史、圈闭演化史等分析表明,卢拉油田的烃源岩为中裂谷层序与上裂谷层序的湖相页岩,储层则以坳陷层序的碳酸盐岩为主;圈闭类型为受尼欧克姆-巴雷姆期裂谷作用形成的地垒所控制的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其形成演化经历了早白垩世尼欧克姆-巴雷姆的裂谷早期、裂谷中期、裂谷晚期、早阿普特的坳陷期、晚阿普特的蒸发岩发育期,以及早白垩世阿尔布以来的油藏圈闭充注期等6个演化阶段,其成藏特征表现为盐下深层晚期中等成熟成藏。认为广泛分布的厚层盐岩(约2000m)及其高热导率的功效极大地延缓了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扩展了盐下勘探的深度范围;同时,地垒一地层型油气聚集带成为桑托斯盆地乃至整个巴西东部海上盆地盐下勘探的新领域。

伊朗3区块回购合同项目勘探实践与启示70-74

摘要:伊朗3区块是中石油中标的第一个勘探开发一体化回购合同项目。该项目经过6年的勘探,获得一个油气发现,但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最终退出。文章分析了该区勘探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地质认识、经验和教训。首先,指出了中东油气富集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复杂性,伊朗3区块存在地震成像和落实圈闭困难,较深沉积环境的低孔石灰岩储层的裂缝发育带控制有效油藏分布。这些都需要针对性勘探技术和措施,同时,也指出较深沉积环境的裂缝性低孔石灰岩储层是中东地区未来勘探的主要方向和领域。其次,分析了回购合同条款对项目的影响,指出苛刻的回购合同条款是项目失利的关键,剖析了资源国形势及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投资成本预测不准确对项目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伊朗3区块在勘探实践与项目运作中形成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作借鉴。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F0003-F0003

摘要:《中国石油勘探》(原《勘探家》)(双月刊),由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和石油工业出版社主办。刊登内容:油气勘探战略、石油地质理论进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油气勘探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分析、跨国油气勘探、油气勘探某一问题的见解与争鸣等,欢迎油气勘探领域的管理决策领导、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