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 11-5215/TE 国内刊号
  • 1672-7703 国际刊号
  • 3.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石油勘探是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石油勘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勘探战略、勘探管理、勘探案例、石油地质、工程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石油地质
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与成效1-9

摘要:塔里木油田近几年在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发现大型油气田,连续3年碳酸盐岩探明油气当量超亿吨,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在超深、低丰度、高度非均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取得规模效益,得益于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钻井成功率、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提高钻井速度的“四提”为重点,大力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即组织结构一体化、投资部署一体化、科研生产一体化、生产组织一体化、工程地质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实现了碳酸盐岩上产增储,取得良好规模效益。

中国近海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古生态标志10-16

摘要:中国近海发育了众多新生代沉积盆地,各盆地的主力油源岩均为湖相烃源岩,发育在盆地裂陷第Ⅱ期(发育期),具代表性的烃源岩系是渤海海域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北部湾盆地始新统流沙港组、珠江口盆地始新统文昌组、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古新统月桂峰组;多个盆地的主力气源岩为煤系烃源岩,发育在盆地裂陷第Ⅲ期(衰退期),具代表性者有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珠江口盆地始新统一渐新统恩平组和东海陆架盆地东部坳陷带的始新统平湖组。优质烃源岩的形成离不开富集的有机质和适宜于有机质沉积保存与转化的古环境条件,研究地质剖面中孢粉藻类化石群的分异度变化和分散在沉积物中的碎屑有机质的生源构成、含量及分布,就可以反演古生物群的繁衍变化、追索有机质富集与保存的古环境条件、有效识别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层段。研究揭示,古生物化石群的组合特征及碎屑状沉积有机质的生源构成及分布状况是预测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可信古生态标志;选择目标层段,综合有机质赋存的地质环境、有机质形成的生态学特征及有机地球化学等因素深入考察有机相纵向发育与横向展布是预测优质烃源岩分布的合理方法。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技术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目标)遥感物化探综合分析与评价17-26

摘要: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藏构造平缓、地层压实作用小、孔隙度大、埋藏浅、累计厚度大等独特的地质特点,决定了第四系生物气藏具有独特的地表地形、地球物理和地面化探异常。据此,针对该地区浅层生物气进行了遥感、物化探综合处理解释和预测。通过与台南、涩北1号等气田对比分析,提出了三湖气藏与重力负异常高度吻合、低幅度构造及化探甲烷高值异常的分布特征认识;并综合各种资料预测了台吉乃尔一驼峰山一盐湖北西西向、台南一涩北1号-涩北2号近东西向、达布逊湖东南北向3个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涩聂湖北、达布逊湖区及西部2个较有利区带,以及涩北2号气田东、盐湖气田西和台南气田东3个有利目标。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一新近系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及规模储层分布27-31

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一新近系沉积储层缺少系统性研究,其有利储层及规模分布不甚清楚。为此,应用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分别进行标准化和岩心归位,分析岩心孔隙度与各种测井响应的关系及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孔隙度及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最后,根据试油资料,给出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为孔隙度大于8%、渗透率大于lmD,并结合沉积相带、岩性等控制因素,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一新近系有效储层纵向上发育较好的层位主要是沙湾组二段、一段和紫泥泉子组三段,平面上则主要分布在车排子一卡因迪克地区、西湖一独山子一安集海背斜区及霍尔果斯一玛纳斯一吐谷鲁一呼图壁背斜区,为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应用测井数据计算泥页岩厚度——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油层为例32-35

摘要:对烃源岩进行评价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对盆地泥页岩厚度进行合理估算。利用泥质颗粒能吸附放射性物质的特性,将自然伽马与泥质含量建立数学关系,计算结果中的泥质含量为一系列0~1的数据。在鄂尔多斯盆地选取了8口典型井,在单井的取心段读取泥页岩与非泥页岩的泥质含量的大小,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确定识别泥页岩与非泥页岩的泥质含量界限为0.7。利用此界限,在该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油层读取泥页岩厚度值,编制其平面分布图。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且较准确,为进一步评价烃源岩奠定了基础。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海外勘探
滨里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36-47

摘要:滨里海盆地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之一,以其广泛分布的一套下二叠统上部孔谷阶巨厚盐岩层而闻名。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早期裂谷阶段、中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和后期裂谷收敛阶段。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世纪末,整个100多年的勘探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盐上和晚期盐下两个勘探阶段。盐上层系油气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但规模小的特点,油气藏数量占整个盆地的80%以上;而盐下层系由于生物礁建造和碳酸盐台地礁发育良好,多分布大型甚至巨型油气田,目前盆内已发现的9个可采储量大于5×108bbl的油气田均发育于盐下层系。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为中泥盆统一中石炭统的欠补偿大陆斜坡沉积的相对薄层富含有机质的石灰岩、硅质岩和泥岩;石炭系生物礁灰岩以及生物碎屑灰岩是最主要的储层;最主要盖层为全盆范围分布的下二叠统孔谷阶盐岩;盆内发育大量地层一构造圈闭,主要沿滨里海盆地边缘分布。从寻找大油气田的角度出发,未来重点勘探方向应以盐下为主,兼顾盐上,重点区域为阿斯特拉罕一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地区。

澳大利亚南卡那封盆地Moogooloo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48-54

摘要:以岩石学和沉积学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南卡那封盆地Moogooloo组储层的碎屑成分、结构特征和孔隙类型,明确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根据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和粒度累计曲线研究了储层的沉积学特征。研究表明,Moogooloo组储层岩性为中粒一细粒的石英砂岩和亚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为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该套地层形成于中亚丁克斯期,沉积环境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辫状河。在此基础之上,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其中后者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具体来讲,沉积作用控制着原始孔隙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储层物性,而石英的次生加大是导致储层孔隙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对南卡那封盆地Moogooloo组储层主控因素的系统研究有助于该储层下一步的评价和勘探,而层序和储层物性之间规律的初步探讨对于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印尼Waipogah盆地A区块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55-58

摘要:印尼Waipogah盆地为弧后坳陷盆地。A区块位于Waipogah盆地中部,其主力烃源岩为Mamberamo组、Darante组和Makats组中的石灰岩和泥岩,层内砂岩和石灰岩为储层。A区块主要发育Darante组-Makats组、Mamberamo组B—c—D段、Mamberamo组E段--Koekoendoeri组3套成藏组合。A区块北部区带油气成藏条件有利,油气勘探前景好,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西非海域北加蓬次盆深水浊积砂地震识别及油气勘探意义59-62

摘要:西非海域北加蓬次盆深水浊积砂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主要为浊积水道、滑塌浊积及浊积朵叶体等。该类储层分布局限,横向变化快,预测描述较困难。首先从沉积地质特征人手,在总结分析沉积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地震正演研究,建立了浊积水道砂体和滑塌浊积体的地震反射识别模式,即,前者地震反射为顶微凸底凹的槽状外形,与围岩边界清楚,内部呈较连续层状或弱反射结构;后者地震反射为楔状外形,顶部同相轴连续性好,振幅较强,内部为行较弱反射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震多属性分析,优化敏感参数,利用振幅、相位及地层体等多种属性较好地预测、刻画了砂体的展布。由此,进一步结合油气成藏特征,评价分析不同浊积砂体的油气资源潜力,从而明确了浊积目标的油气富集及勘探意义。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非常规油气
页岩气成藏的四性特征及对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的启示63-70

摘要:页岩气藏是连续型天然气藏,是生储盖为一体的封闭天然气系统,其成藏具有生气的唯一性、储气的多样性、富气的变化性和供气的改造性。生气的唯一性是指页岩气藏的烃源岩来源为富有机质页岩,且唯一来源于成熟的有机质生烃作用;而储气的多样性则揭示了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形态:游离态和吸附态,两种状态的天然气含量变化较大,天然气分子主要富集在有机质的微孔隙、微裂缝及页岩的孔隙、裂缝内;富气的变化性是指多种地质指标,即“五度”指标影响页岩气藏的形成,“五度”包括深度、厚度、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和脆性度,合适的“五度”指标才能形成商业开采的页岩气藏;供气的改造性凸显了页岩储层的最大特点,纳米级孔隙的非达西流渗流定律,该特点影响单井产量,造成产量低、递减慢、生产周期长,只有经过后期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气流。以上页岩气藏的四性变化为指导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黄柏岭组页岩气勘探提供主要技术依据,结合区域地质、地化特征,认为下扬子东南缘、东北部地区下寒武统黄柏岭组最有利于页岩气藏形成,并可进行必要的商业开采。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九老洞组页岩气勘探71-78

摘要:四川盆地下寒武统九老洞组岩性主要为暗色页岩夹粉、细砂岩等,特别是盆地西部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生气强度大,以往一直都只认为是一很好的生油层。近年来由于页岩气理念的引入,开始认识到页岩既是生油层,也是储层,有粉、细砂岩、甚至砂岩夹层的参与,可使已生成的天然气在气源层就近聚集成藏。经过对全盆地九老洞组泥页岩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天然气的形成与演化、运移和成藏后,认为勘探的有利区块主要是威远区块,其生气强度达230×108m3/km2,紧邻其下的震旦系灯影组也是一生油层并不断地供应其天然气,且其上覆间接盖层奥陶系一志留系的泥页岩封盖良好。其次是盆地北部川陕边境的南江区块,生气强度达(30~60)×10sm,/km2,该区块地面已出露九老洞组岩层,其最大特点是埋藏浅,投资小,既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验证也快。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F0003-F0003

摘要:《中国石油勘探》(原《勘探家》)(双月刊),由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和石油工业出版社主办。刊登内容:油气勘探战略、石油地质理论进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油气勘探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分析、跨国油气勘探、油气勘探某一问题的见解与争鸣等,欢迎油气勘探领域的管理决策领导、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ABSTRACTI0001-I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