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 21-1332/R 国内刊号
  • 1005-2216 国际刊号
  • 2.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是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笔谈_女性计划生育相关进展、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论著、综述与讲座、病案报告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述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治进展241-242

摘要:尽管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这个缩写是现在极其热门的名词,引发了专业和非专业人员的多层级讨论,但POI这个缩写的确切英文全称和中文翻译已经争议许久,近期方才尘埃落定。在POI之前,大家熟悉的名词是POF,这是英文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卵巢早衰”,其含义为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竭,达到绝经状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专题笔谈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断及遗传学进展243-245

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不全),发病率约为1%。POI患者过早的雌激素缺乏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对POI的进一步认识,其诊断标准也发生一些改变。POI病因复杂,包括遗传、自身免疫、医源性因素、感染、环境因素等。文章对POI最新诊断标准及其遗传学病因的进展进行阐述。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骨代谢影响245-248

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会发生骨质疏松、脂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对于年轻POI患者,如果能充分认知并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控制或减缓病程的发展。文章以POI患者体内激素变化特点为出发点,阐述各激素变化影响骨代谢机制,以便加强对骨健康管理。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心血管疾病影响248-251

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与同龄个体相比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筛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工具。内源性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及时适量进行激素补充治疗可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神经功能影响251-255

摘要:多数观察性研究表明,低雌激素状态对精神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有影响,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但直接的研究证据或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的评估资料有限。对POI患者尽早开始激素补充治疗有利于预防或减缓神经功能的退化或下降,但并不能完全纠正过早的卵巢功能衰退和绝经对神经功能的负面影响。重视POI发生和进展的各项影响因素,尽可能减缓病程进展,是防范PO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首要措施。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青春期诱导255-258

摘要:当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生在青春期之前时,需要进行青春期诱导。从青春期开始至成年期间必须进行持续治疗。青春期诱导应用17β-雌二醇,初始治疗应该在12岁开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于2-3年逐渐增加剂量。对于较晚诊断的患者及不考虑终点身高的患者,可以采用雌激素加强方案。口服避孕药不应用于青春期诱导。应用雌激素至少2年或发生子宫内膜突破性出血后才可以开始应用周期性孕激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促生育治疗258-261

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促生育治疗除赠卵外,目前并无统一公认的直接证据证实使用自身卵子获得妊娠的有效方法。针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尝试通过治疗原发病、调整促排卵方案、添加一些辅助药物等方法改良卵巢功能。文章主要介绍POI促生育治疗的方法和POI影响生育力的预防。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激素补充治疗261-265

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40岁之前卵巢活动衰退,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临床综合征。POI患者更需要激素补充治疗(HRT),并且HRT风险更低,只要没有禁忌证,应积极推荐POI患者使用HRT以缓解症状并降低远期风险。POI患者建议应用系统性HRT,推荐序贯方案。所需雌激素剂量相对更高,孕激素剂量需根据雌激素的剂量相应调整。HRT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并评估利弊,建议长期应用,至少持续至正常绝经年龄。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指南解读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胎膜早破指南2018版”解读266-269

摘要: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胎膜早破(PROM);其中,发生在妊娠37周前者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在美国,早产约占所有孕产妇的12%,是围产期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PPROM的发生率约为3%。PROM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仍有争议,且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分娩风险与期待治疗风险(如感染、胎盘早剥、脐带意外)的权衡。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输卵管妊娠》指南解读270-274

摘要:异位妊娠(EP)是指种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最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异位妊娠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2%。2011—2013年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人数的2.7%,是导致失血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论著
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静动态磁共振成像三维变化特点研究275-281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盆腔器官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POP—Q诊断为POP Ⅱ-Ⅳ度的患者30例(以前中盆腔脱垂为主,POP组);同期收集无POP症状的中年经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盆腔静动态MRI检查,利用Mimics 10.01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并测量两组骨盆参考线长度及静动态器官指示点(膀胱颈、宫颈内口、肛直肠连接处)分别至耻尾线(PCL)头尾侧、耻棘线(PIS)内外侧、坐骨棘连线(IS)腹背侧的投影距离,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自身静动态位置变化及组间盆腔器官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移动度。结果POP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成功重建。POP组动态(屏气用力)时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明显大于静息,且发现2例POP患者合并肠疝;对照组动态较静息盆腔器官下移约10mm。两组动态较静息PCL线均增大,但两组间骨盆参考线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屏气用力前后两组间膀胱、子宫下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下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子宫、直肠左右方向移动度均极小,约1-3mm;POP组膀胱未脱出阴道口时膀胱后移,膀胱脱出阴道口后膀胱前移;对照组膀胱均后移约10mm,两组膀胱前后方向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子宫、直肠后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有无POP,屏气用力均使盆腔器官向下、向后移动。无POP时动态器官较静息平均下移、后移约10ram;POP时器官下移度与其临床脱垂程度有关(平均下移度约30mm),POP子宫、直肠后移度与对照组相当,膀胱脱垂为主时膀胱前移。

转录因子E2F1在子痫前期胎盘中表达及意义研究282-284

摘要: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在子痫前期(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PE患者30例和正常妊娠足月产妇30例胎盘组织中的E2F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E组胎盘组织中E2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0.71±0.04、0.74±0.06)均低于正常妊娠组(0.92±0.03、0.9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PE组胎盘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43.33%)低于正常妊娠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胎盘组织中E2F1降低可能与PE的发生发展有关,E2F1可能成为新的PE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宫颈内膜腺体叶状增生13例分析285-289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内膜腺体叶状增生(LEG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3例LEG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LEGH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排液(11/13,84.6%),其他少见症状包括性交后出血和宫颈肿块;液基细胞学筛查(TCT)细胞异常阳性率23.1%(3/13)。1例通过宫颈活检得以确诊(1/11,7.7%),7例通过宫颈锥切得以确诊(7/8,87.5%),余5例因合并其他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5/13,38.5%)。8例经活检或锥切术确诊的患者中,6例进一步行全子宫切除,其中2例术后病理提示合并宫颈胃型黏液腺癌。11例切除子宫的患者中,7例(63.6%)合并原位腺癌或浸润黏液腺癌。术后随访2。43个月,除1例失访外,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LEGH临床少见,不易与宫颈胃型黏液腺癌鉴别,常伴随宫颈原位腺癌或浸润性腺癌,容易漏诊误诊,宫颈锥切术是较好的诊断方法。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阴道松弛症疗效研究290-292

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阴道松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阴道松弛症患者35例,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共3次,每次间隔1个月。观察患者客观指标及主观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盆底I类肌肉纤维收缩持续时间从(3.74±0.79)s提高至(4.24±0.92)s(P=0.042)。11类肌肉纤维强度从(5.19±0.98)kPa提高至(5.70±1.14)kPa(P=O.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类肌肉纤维强度及Ⅱ类肌肉纤维单位时间收缩数量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患者的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总分由(36.8±5.8)分提高至(39.6±6.9)分(P=0.005),其中阴道润滑度由(7.1±2.2)分提高至(8.4±2.8)分(P=O.003)、阴道松弛情况由(4.5±1.8)分提高至(5.6±1.9)分(P=0.002),性生活满意度由(5.5±2.1)分提高至(6.7±3.0)分(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性欲评分、性唤起评分及评分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结论CO2点阵激光可作为治疗阴道松弛症的一种新方法,可明显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量,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获得较高满意度。

高海拔地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293-297

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低出生体重)U(LBWI)的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分娩的孕28周以上活产新生儿6924例为研究对象,除外死胎、死产和胎儿畸形导致的引产。查阅病例资料,填写调查表并录入数据。调查内容包括母体年龄、户口所在地、居住地、文化程度、孕产史、分娩孕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围产保健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预后等内容。以官方公布的带等高线的地图查询孕妇户口所在地及居住地的海拔。结果(1)LBWI共641例(9.3%),其中早产儿198例(30.9%),足月低体重儿443例(69.1%)。(2)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LBWI的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其他高海拔地区(P〈0.05)。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新生儿平均体重逐渐降低,LBWI发生率逐渐增加(P=-0.025)。居住地海拔升高的孕产妇LBWI发生率明显增高,为18.9%(P=0.002)。(3)单因素分析显示,LBWI发生与早产、多胎、新生儿性别、有早产史、孕产妇年龄、居住地、职业、受教育程度、是否西藏本地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过少、中重度贫血、胎膜早破及围产保健因素有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多胎妊娠、居住地海拔升高、孕产妇年龄〈20岁、农牧民、HDP、羊水过少、胎膜早破使发生LBWI的危险性增高。孕期口服叶酸及男婴是保护性因素,可使发生LBWI的危险性降低。早产LBW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多胎、孕12周内未产检、孕期未口服叶酸及HDP。结论高海拔地区发生LBW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海拔、早产及HDP,此外还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关于文章作者署名的要求297-297

摘要: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稿件修改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文题同页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论著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二次手术术式探讨及临床疗效分析298-303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后需二次手术且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患者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既往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由于切缘阳性、术后病理升级、随访中发现病变残留或复发以及持续细胞学异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且要求行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35例。二次手术指征包括:锥切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7例),病理较活检升级或可疑早期浸润(8例),术后病理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m)且患者自身对癌症过分恐惧要求手术(1例),随访中发现病灶残留或复发(17例,其中病灶残留5例,复发12例),持续细胞学异常(2例)。术式采用宫颈锥切术23例,宫颈切除术+改良缝合术12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性床治疗过程、疗效及预后。结果35例患者平均年龄40.85岁(27-56岁),手术时间平均23.62min(10-3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mL(5-30mL)。手术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大出血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宫颈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病理较术前病理降级17例,升级6例,与术前病理相符12例。全部患者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63个月),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二次手术术前未绝经患者32例,术后均无月经改变,且2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均顺利妊娠至足月剖宫产分娩。结论对于宫颈锥切术后需再次手术的CIN患者,二次宫颈锥切术、宫颈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

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分析304-307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以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自愿进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资料3552例,利用PCR膜杂交法对宫颈分泌物样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HPV感染711例,感染率为20.02%,其中高危型、低危型及高低危混合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5.37%(546/3552)、2.59%(92/3552)、2.06%(73/3552);感染率较高的高危型HPV基因亚型依次为:HPV16、58、5272.53,低危型感染率较高的亚型依次为CP8304、HPV42;样本以单一感染为主(占全部感染的74.68%);≤30岁组为感染的高峰年龄组(感染率为27.46%),各年龄组均以单一感染为主。结论女性HPV感染类型以高危型和单一感染为主,常见的高危型HPV基因型为16、58、52和53型,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及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特征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