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CN刊号:21-1332/R,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本刊特稿、专题笔谈_子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选择的思考、专家共识、指南解读、病案报告、教训分析、短篇报道。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172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86
  • 综合影响因子:2.14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述评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肿瘤生殖学理念及应用前景

摘要:当前,随着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环境污染,社会竞争激烈,癌症患者大幅度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2008年全球约有1270万癌症患者,其中760万死于癌症。56%癌症患者和64%因癌症死亡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女性肿瘤中乳腺癌仍为第一位肿瘤,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仍然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杀手。
321-32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专题笔谈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功能保护:广泛宫颈切除术在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价值评估及手术要点

摘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治疗的标准选择之一,目前有经腹、经阴道、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手术方式,在技术要点、切除术范围等各有特色。无论何种术式,只要掌握适应证、操作规范,手术并发症低、肿瘤安全性和妊娠率都满意。但应根据所熟悉的技术、现有的设备、肿瘤大小等选择不同术式。
326-328

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患者妊娠结局及其相关问题

摘要:无论是宫颈锥切还是根治性宫颈切除,都对女性生殖道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功能造成改变,从而对受孕能力、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造成影响。术后妊娠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要正确掌握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及时处理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8-332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摘要: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子宫内膜癌(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标准方法。虽然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会丧失生育能力,这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该文以近期FIGO肿瘤报告和NCCN最新版指南为基础,总结了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法的进展和我院的治疗经验。
332-334

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和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相关问题

摘要:文章分别对早期卵巢上皮性癌(EOC)及交界性卵巢癌(BOT)年轻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术式、选择病例标准、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相关问题及妊娠结局进行讨论。在对EOC及BOT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治疗前应与患者充分讨论和交流,使患者充分理解此种术式治疗后的生育潜在可能性和安全性。手术应由有经验的妇瘤医师施行,保证分期手术的准确性;术后多学科(妇科肿瘤医师、生殖医学专家、产科医师)会诊,共同治疗、随访,是获得妊娠良好结局和患者安全的保证。
334-339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及其价值评估

摘要:文章就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特点和生物学特征进行阐述,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与上皮性卵巢癌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的异同,以及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术后化疗对卵巢功能、生育功能和后代的影响等问题,强调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行性。
342-344

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再妊娠相关问题

摘要: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由于GTN多发生于育龄妇女,治疗的同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详细阐述了保留生育功能治疗GTN的方法(包括化疗、栓塞治疗、保守性手术、放疗等)及其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并对治疗后再妊娠的结局进行了阐述。
345-348

恶性肿瘤治疗中卵巢冷冻和移植

摘要:恶性肿瘤发病渐趋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者在经历了抗肿瘤治疗获得长期存活的同时,也无奈地失去了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及生育能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社会角色。卵巢冷冻和移植是目前保存和恢复年轻肿瘤患者生殖功能及生育能力最有希望的选择。
350-353

保留生育功能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后再处理

摘要: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产后再处理问题争议较多。早期宫颈癌产后不增加复发风险,可随访。子宫内膜癌产后多存在癌复发高危因素,主张补充手术。卵巢上皮性癌预后差,多建议产后补充手术,而交界性上皮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产后可密切随访。
353-355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研究与探索

溶瘤腺病毒携带的PUMA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溶瘤腺病毒携带的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基因(Adp—PUMA)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以探索增加化疗敏感性,降低化疗药物应用剂量的肿瘤治疗新策略。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采用MTS[3-(4,5-二甲基噻唑之一基)-5-(3-羧基甲氧基苯基)-2-(4-磺苯基)-2H-四唑,内盐]法测定Adp—PUMA联合化疗药物对人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与单用化疗药物组进行对比。结果Adp—PUMA与化疗药物顺铂(cDDP)、紫杉醇(TAX)、健择(Gemzer)联合应用后作用于SKOV3细胞,IC50分别由化疗药物单独作用时的8.98、20.59、7.51降低到了1.83、2.87、1.70,且各组合用指数均〈1。此结果表明Adp—PUMA联合化疗药(cDDP,TAX,Gemzer)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较小剂量的Adp—PUMA能增加卵巢癌化疗敏感性,降低卵巢癌细胞SKOV3对化疗药物的IC50。结论Adp—PUMA增加了SKOV3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化疗药物联合可降低化疗药物的应用剂量。
356-358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论著

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99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2例原发性卵巢NHL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相关完整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临床表现:腹痛22例,腹部包块19例,腹胀10例,月经减少6例,4例腹水,3例阴道出血;5例合并邻近或远处淋巴结浸润或器官浸润,其中腹膜后淋巴结4例,左锁骨上淋巴结1例,肠管l例,全身多部位2例。术后病理诊断:29例NHL,B细胞来源;I例为Burkitt淋巴瘤;1例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来源;1例为双侧卵巢NHL未分类,T细胞来源。23例获随访,有16例术后接受化疗,2例术后接受放疗,5例患者术后未经放化疗。4例仍存活,19例死亡,最长存活95个月,最短1.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4.5个月(1.5—95个月);总的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19/23)和34.8%(8/23),手术切除卵巢原发灶加上化疗和(或)放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原发性卵巢NHL临床上容易误诊,认识其临床特征,尽早采取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59-363

胎盘蛋白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胎盘蛋白14(PP14)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应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7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及49例对照组血清与腹腔液PP14和CA125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中PPl4的表达水平。结果内异症患者的血清PP14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GnRHa治疗后内异症患者血清PPl4和CAl25水平也均呈现显著性下降(P均〈0.05);但内异症患者的腹腔液中PP14和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患者的异位病灶组织中PPl4阳性表达率为84%,而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PP1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及5%,且均为弱阳性表达。结论PP14可能参与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血清PP14可能作为内异症疗效监测的指标之一。
364-367

绝经过渡期妇女性激素变化的特点及月经模式的改变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对月经模式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选择177例就诊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近1年月经周期变化分为3组:生育期组:39例,年龄(37.2±6.4)岁,月经周期规则。绝经过渡组:该组根据月经周期的特点又分为:绝经过渡期早期组(MT早期组):55例,年龄(44.5±3.1)岁,月经周期变异〉7d,但停经〈60d;绝经过渡期晚期组(MT晚期组):59例,年龄(48.4±3.5)岁,停经≥60d或月经越过≥2个周期,但停经〈12个月。绝经组:24例,年龄(54.2±4.7)岁,停经≥12个月。研究对象抽静脉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结果生育期组、MT早期组,MT晚期组、绝经组4组AMH、InhB、FS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育期组与MT晚期组及绝经组间L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与各组间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177例入组对象按年龄分组后,结果显示在40岁以前,入组女性月经周期保持规律;40~44岁女性,约35%出现月经周期变化;在45~49岁组,52%月经不规则,17.4%进入绝经期。当年龄超过50岁后,仅4.7%的女性有规律月经,31%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则,63%女性进入绝经期。各组月经模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结论绝经过渡期妇女性激素、AMH、InhB值变化是卵巢功能减退的敏感指标:月经模式出现变异、增龄也可作为卵巢功能衰竭的参考依据。
368-370

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14岁以下(包括14岁)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儿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内胚窦瘤10例,无性细胞瘤3例,双卵巢分别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14例(Ⅰa期5例,Ⅰc期6例,Ⅱb期1例,Ⅲc期1例,Ⅳ期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Ⅰa期1例,Ⅳ期1例,Ⅲc期1例)。11例术后行系统化疗,1例行放疗,3例未行后续治疗,2例不详。随访8~96个月,死亡2例,失访2例,复发1例(二次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余12例患儿均存活至今,无肿瘤复发证据,无生长发育异常。结论儿童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在保证手术彻底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进而保留生育功能,对于早期肿瘤,可适当缩小手术范围,减少副损伤。
371-374

可溶性CD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CD23在子宫内膜畀位症(内异症)诊断和分期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吉林油田总医院采用ELISA法对内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中可溶性CD23(sCD23)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内异症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腹腔液中sCD23含量(4.55±1.1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2±0.45)μg/L(P〈0.05),而血清sCD23水平子宫内膜异位症组(54.77±7.23)μg/L与对照组(58.83±5.6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之间血清和腹腔液sCD23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D23在内异症局部免疫异常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375-376

会阴侧切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会阴侧切与非会阴侧切两种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7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共116例。其中侧切组70例,非侧切组46例,分娩后6~8周由专人对产妇临床症状、盆底功能和结构进行检测评估。结果分娩后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会阴疼痛发生率高于非侧切组(P〈0.05);分娩后侧切组与非侧切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Ⅰ类肌纤维损伤:侧切组肌电值、肌力损伤及疲劳度重于非侧切组(P〈0.05);分娩后Ⅱ类肌纤维损伤:侧切组肌电值损伤重于非侧切组(P〈0.05),侧切组与非侧切组肌力损伤及疲劳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侧切组膀胱尿道后角和膀胱颈活动度大于非侧切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对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损伤重于非会阴侧切。会阴侧切可有效缩短产程,但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377-380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摘要: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以心输出量降低导致血流灌注不足和肺毛细血管压升高为主,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甚至危及母儿生命。PPCM多发生在产后5个月内,仅10%发生在产前的最后1个月。1937年Gouley等110将PPCM归类为心肌病,并首次报道了PPCM是导致孕产妇心衰的原因之一。
386-389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进展

摘要: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以往报道较少,1955年西班牙学者首次报道了子宫切口憩室。国内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剖宫产术后月经异常患者增加,并且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的病例增多。但目前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治疗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3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