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CN刊号:21-1332/R,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本刊特稿、专题笔谈_子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选择的思考、专家共识、指南解读、病案报告、教训分析、短篇报道。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172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86
  • 综合影响因子:2.14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1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述评

子宫内膜癌诊治策略的几点思考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不均衡,缺乏锻炼,伴随高血压、高血脂一肥胖和糖尿病的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增高并呈年轻化的趋势。
801-80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指南解读

2011年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西方国家已经占据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第一位。2010年美国估计新发子宫内膜癌43470例,而同期宫颈癌发病只有12200例。
803-807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专题笔谈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及发病因素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已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西方化,肥胖人群增多,以及非正规的激素替代治疗等多种因素导致内膜癌发生率明显上升,成为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女性健康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单纯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不孕和绝经延迟等。
808-811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摘要: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配合,可对诊断起到互补作用。术前磁共振成像能辅助内膜癌诊断及分期。确诊则依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内膜取样及血清标志物的发展有望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811-814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摘要:对于年轻未生育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目前存在较多争议。文章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和文献报道,重点就其适应证选择、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病情监测、治疗后的生育问题、完成生育后的处理等做一阐述。
814-817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意义及指征

摘要:子宫内膜癌采用手术病理分期.然而是否对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都行全面分期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争议广泛,尤其是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切除的价值值得探讨。文章回顾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淋巴结切除的意义及指征。
817-820

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

摘要:子宫内膜癌可以用孕激素等进行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早期年轻患者保留生育治疗及晚期复发患者姑息治疗。内分泌治疗应有足够的用药时间,并注意观察副反应。目前指南不推荐术后常规应用内分泌治疗。
820-823

子宫内膜癌激素替代治疗

摘要: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MC)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相关研究有限,且至今为止医学界尚未对此达成统一观点。大部分妇产科医生考虑到雌激素是EMC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并不建议给予EMC患者HRT治疗。目前认为EMC并非一定是HRT治疗的禁忌证。选择恰当的剂量和药物种类不会引起EMC的复发和死亡率增加,并可对EMC患者起到适当保护作用。HRT在提高骨密度和减轻未绝经期血管收缩症状已被证实有一定裨益,但在降低冠心病、癌症发病率,以及提高认识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上并没有相关研究支持。由于数据有限,且大部分来自具有选择偏差的回顾性研究或小型前瞻性非随机研究,妇产科医生在评估EMC患者是否需要HRT治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利弊,个体化治疗。
823-825

内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摘要: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提高了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率,可能导致癌细胞的逆行性扩散,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宫腔镜下癌灶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为有生育要求的早期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全面分期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术中出血及术后疼痛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感染、盆腹腔粘连及淋巴囊肿形成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对患者预后无不良影响。术中举宫器的使用尚有争议。
825-828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与治疗

摘要: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同,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文章对该类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了阐述.强调综合治疗。
828-830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的重要启事

摘要:本刊编辑部在审阅作者来稿过程中发现,英文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姓名著录错误,如将意大利人或欧洲人的名当成了姓,完全颠倒[正确著录格式为:作者的姓在前(不缩写),名在后(缩写)]。
834-834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论著

内质网应激激活与依托泊甙和放线菌素D耐药绒癌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激活与拓扑异构酶1I旺介导的依托泊甙(etoposide,VPl6)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ct—D)耐药绒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断诱导法诱导人绒癌细胞系JEG一3,分别建立绒癌ActD耐药细胞系JEG-3/ActDB.和VPl6耐药细胞系JEG一3/VPC1。细胞计数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观察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生长增殖规律和耐药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和染色体倍性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两种不同药物诱导的JEG-3耐药株中拓扑异构酶IIα(TopoIIα)和内质网应激(ERS)各个通路相关的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了绒癌耐药细胞系JEG-3/ActDB1和JEG-3/VPC1。其耐药指数分别为50.64±10.68和65.87±3.19。耐药株生长速度均较亲本细胞减慢,三者的染色体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两种不同的耐药株中,TopoII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亲本细胞,而与ERS各个通路相关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结论成功建立了针对ActD和VP16耐药的绒癌细胞系JEG-3/ActDB1和JEG-3/VPC1。内质网应激激活可能参与绒癌耐药的发生。
835-838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YG1)调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人民医院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PTTG1、bFGF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TTG1、bFGF和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7%、73.4%、50.8%,与正常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G1蛋白与手术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bFGF表达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MMP-2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FG1和bFGF、MMP-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262,P=0.003;r=0.360,P〈0.001)。结论PTTG1可能上调bFGF和MMP-2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839-84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第一届中国-亚太地区妇科肿瘤微创治疗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地区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治疗经验,共同探讨和推动妇科恶性肿瘤微创诊疗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促进妇科恶性肿瘤微创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和推广应用,经中国-澳大利亚-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论坛委员会研究和授权.决定成立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
842-84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论著

半乳糖凝集素-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作用及与高危型HPV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柳州市人民医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54例宫颈癌、3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中Gal-1蛋白的表达;并用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结果Gal—1在正常宫颈、CINⅠ~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5.0%、53.3%、48.1%;晚期宫颈癌组织中Gal-1的表达率(83.1%)明显高于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率(34.2%)。宫颈癌中Gal-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肿瘤低分化(P〈0.05)、临床分期(P〈0.01)和HR,HPV的感染(P〈0.05)有关,但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Gal-1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HR—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Gal-1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843-846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肾上腺髓质素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的表达及与子痫前期发病和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例子痫前期孕妇和27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HIF-1α、ADM的表达;同时分析子痫前期、正常妊娠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HIF-1α蛋白及ADM蛋白主要表达在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少量胞核中。子痫前期组胎盘中HIF-1α、ADM蛋白及HIF—1α、ADMmRNA表达均强于正常组(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并发症及围产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2)子痫前期组胎盘HIF-1α、ADM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6,P〈0.01);ADMmRNA的表达水平与平均动脉压(r=0.662,P〈0.01)、孕妇并发症(r=0.365,P〈0.01)、围产儿不良结局(r=0.280,P〈0.05)均呈正相关;而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43,P〈0.01)。结论子痫前期中HIF-1α表达升高,促进其靶基因ADM的转录和翻译,介导母体全身血管功能障碍、各脏器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在子痈前期发病及围产儿预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47-850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7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于海军总医院妇产科门诊对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直接放置LNG—IUS,在放置前、放置后3、6、12、24、36个月随访观察痛经评分(视觉模糊评分法VAS)、月经量评分(PBAC)、子宫体积、CA125等多项指标。结果VAS痛经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CA125均在放置1年和2年时显著低于放置前,其中子宫体积及CA125在放置3年时恢复至放环前水平。结论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但是放置24个月后其功效可能降低。
851-853

I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6例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I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术后的有效补充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2009年收治的16例I期UPS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Ia期4例,Ib期8例,Ic期4例,术后至少随访2年。术前确诊的11例,均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观察组3例(Ia、Ib、Ic期各1例),其中1例Ic期术后14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66.7%。术后单纯化疗组4例(Ia、Ib期各2例),均无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100%。化疗+放疗组9例(Ia期1例,Ib期5例,Ic期3例),其中1例未行阴道近距离放疗的Ic期患者术后6个月阴道残端复发,2年内无瘤生存率为88.9%。2例阴道残端复发的Ic期患者经补救治疗后随访至今均健在。结论对于进行了全面分期手术的病理分期为Ia期的UPSC具有良好的预后。术后可予观察,不用补充治疗。对于Ib期及Ic期UPSC患者,化疗及阴道近距离放疗可能会降低远处转移及阴道残端复发的风险。但因研究病例数太少,术前未确诊的5例UPSC患者未行全面分期手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将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85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