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 21-1332/R 国内刊号
  • 1005-2216 国际刊号
  • 2.8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是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笔谈_女性计划生育相关进展、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论著、综述与讲座、病案报告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0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述评
必须重视宫内感染对围生儿的影响321-323

摘要:感染性疾病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它推动了病原学、临床医学、免疫学及药物学的发展,在产科、儿科中更是热点问题.上世纪40年代前,产褥感染及儿童传染性疾病,一直高居孕产妇及儿童死亡的首位.随着病原体及传播途径的揭示,抗生素的不断更新,预防性免疫接种及人类总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它在死因中的序位已经退居到后几位.但许多感染性疾病对母婴尤其对围生儿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因而一直是围生工作者所关心的热点话题.

“2005中国妇产科高峰论坛”征文通知323-323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增刊征文通知323-323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论著摘登
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324-324

摘要:本文通过测定母乳、静脉血和脐血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质量浓度,探讨其对指导母乳喂养的意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专题讨论
宫内感染与围生儿预后——我国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325-327

摘要: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是一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即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致病微生物通过胎盘的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有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和分娩时新生儿的围生期感染两种传播方式。大部分性传播疾病都存在母婴传播问题。例如,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的母婴传播。国内大量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病率很高,达5%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宫内感染与脑瘫327-329

摘要:脑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美国国家卫生院1995年对脑瘫的定义是:婴儿早期的一种非进行性的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肌肉痉挛或瘫痪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伴有癫疒间或精神发育迟缓[1].脑瘫自新生儿或婴儿时期出现,既往人们对脑瘫的发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误认为产伤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近20多年来,随着新生儿学、神经病学、产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通过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人们对脑瘫发生的认识逐步深入,认为早产和感染是发生脑瘫的主要因素,而产伤所致的脑瘫,仅占脑瘫总数的5%~15%.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将有助于对脑瘫的预防和治疗.

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及其预防329-330

摘要: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但易被忽视.妊娠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并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胎儿生长受限或先天性风疹感染(congenital rubella infection, CRI)造成慢性风疹综合征(chronic rubella syndrome, CRS)患儿出生,故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应倍受重视.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与预后330-332

摘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科,乙组疱疹亚科.病毒直径约200nm,是最大的动物病毒之一,宿主受染细胞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细胞增大,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出现包涵体,故称之为巨细胞病毒.它是一种潜伏病毒,初次感染为原发性感染,病毒进入宿主机体后可终身潜伏,一旦妊娠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病毒激活为复发感染,但两种感染皆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围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332-333

摘要:柯萨奇病毒B(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自1954年在美国纽约州柯萨奇镇发生及被报道以来, 除引起新生儿散发感染外也陆续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发生了多次流行,主要侵犯免疫力低下的围生儿.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宫内感染及其预后334-335

摘要:水痘和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简称VZ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VZV原发感染引起水痘,VZV再激活感染引起带状疱疹.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前,超过90%的儿童血清中已出现VZV抗体,并对VZV感染获得免疫.生育年龄妇女VZV感染率低于5%,妊娠期妇女VZV感染率估计为0.7/万[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宫内感染的危害包括:(1)对胎儿器官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2)导致新生儿感染和死亡.

细小病毒B19宫内感染及其预后335-336

摘要: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rvirus B19,B19病毒)是1975年Cossart等在筛选献血员血清乙肝病毒抗原时偶然发现的.由于检出病毒之供血者的标号为B排19号,故命名为B19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及预后336-338

摘要:从1983年首次报道儿童患艾滋病(AIDS)后,越来越多的婴儿和儿童被发现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死于AIDS.据估计,2002年全世界大约有80万儿童被感染HIV,其中约80%为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其他20%可能来源于输血或血液制品.儿童感染HIV以及罹患AIDS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社会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比如在东南亚地区,每年婴儿及儿童感染HIV的数量在迅速上升,而在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干预措施,能够将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从20%~40%降到1%~2%[1]. 这些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降低孕妇HIV病毒负荷量,常常通过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治疗实现这一目的;其二是阻断出生时及出生后HIV母婴传播的途径,常常选择剖宫产以及人工喂养来达到这一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预后338-339

摘要:随着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日趋普遍,母婴的HPV感染状况及其防治措施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

弓形虫感染与围生儿预后339-341

摘要: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呈世界分布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据血清学调查资料显示法国人群阳性率为80.0%左右,美国为25.0%~33.0%[1,2].我国感染率为4.0%~9.0%,孕妇感染率为6.6%~32.9%,宫内感染率为0.5%~1.0%,在美国大约每年有400~4000例患先天性弓形虫病[3].该病对围生儿影响极大,已成为围生期感染的重要课题.

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母婴传播及其预后342-343

摘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见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发病,40%~50%可重复感染(2~3次/年),不到5%的妇女可反复感染(每年发生≥4次).孕妇假丝酵母菌带菌阳性率为50.12%,有症状者占40.73%[1].2002~2003年北京妇产医院对513例孕妇检查发现: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的阳性率为38.40%,VVC的发病率为18.71%.

B族链球菌感染的母婴传播及其预后343-345

摘要: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GBS)是围生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GBS感染是围生儿间接死因的第一位.而发展中国家,GBS的感染正在上升[1].因此,GBS在围生期母儿感染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的母婴传播及预后345-347

摘要: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美国每年大约有400万新感染者[1]. CT分为15个亚型,亚型D-K可引起生殖道和眼部感染.支原体是寄居在生殖道和呼吸道黏膜的条件致病体,常见的两种生殖道支原体是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 ).孕妇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易感人群,孕妇下生殖道UU的感染率可高达80%,Mh的感染率为15%~70%.孕妇子宫颈CT感染率为3%~25%,平均约5%~7%[2].

梅毒螺旋体感染与围生儿预后347-348

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血液通过胎盘传播.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梅毒和三期梅毒.妊娠期患者以潜伏梅毒为主,无症状及体征,仅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若胎儿在宫内感染,幸存者称先天梅毒儿.2岁以内为早期先天梅毒,超过2岁为晚期先天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