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北疆棉田非作物生境食蚜蝇种群消长动态1-8

摘要:2016—2017年,利用扫网法系统调查了北疆棉田周边的非作物生境中9科13种常见植物上的食蚜蝇种群发生情况。研究发现,食蚜蝇种群密度在不同植物上有显著差异,种群发生高峰主要集中在各种植物开花期,种群消长还与这些植物上的蚜虫发生有明显跟随关系。5—6月,食蚜蝇在大部分植物上都有发生,但主要集中于新疆大蒜芥和罗布麻等;7—8月,在碱蓬、大麻、顶羽菊等上种群密度高;9月,主要在甘草、顶羽菊、罗布麻等上。本研究为今后充分利用棉田周边非作物生境,提升对食蚜蝇种群保育功能及棉花害虫生态控制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效果评价9-14

摘要:本研究通过以柞蚕蛹饲养蠋蝽若虫为对照组(CK),用一种以牛奶和鸡蛋为主要生物成分的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蠋蝽若虫为处理组(AD),对其发育历期、体重和产卵情况等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测试AD高龄若虫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AD的F1代(AD-F1)和F2代(AD-F2)的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D-F1及AD-F2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CK(25.09 d),其中AD-F2发育历期较AD-F1显著缩短(5 d),且AD-F2各龄期体重、成虫获得率和单次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都较AD-F1有显著提升,数值向CK趋近;AD-F1、AD-F2和CK组蠋蝽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AD-F2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等指标较AD-F1均有显著提升,其数值同样向CK趋近。本研究结果说明该液体人工饲料能满足蠋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要求,所饲养的蠋蝽若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可以用作田间释放应用。

异色瓢虫饲养密度对成虫获得率及繁殖的影响15-19

摘要:异色瓢虫具有自残习性,在大量饲养中需根据此特性探索出适宜的密度来保证成虫获得率和卵的获得量。在室内测定了在100m L饲养盒中以地中海粉斑螟卵为食物的异色瓢虫幼虫不同密度下的成虫获得率以及雌雄成虫不同配比时的产卵量。幼虫饲养时,一个饲养盒中平均最多获得7只成虫,随着初始虫量的增多,成虫获得率呈下降趋势,单头饲养的获得率最高。成虫饲养时,1雌1雄、2雌2雄和3雌3雄处理的指标呈规律性变化,虫量越多,产卵前期越短、产卵期越长,总产卵量越大,单雌日产卵量越小,后代的孵化率均达80%以上。4雌4雄处理虫量多,相互干扰,导致产卵前期长、产卵期短、产卵量少,孵化率低、雌性比低。2雌1雄处理与相同雌虫数量的2雌2雄处理相比,单雌日产卵量、总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性比均低于2雌2雄处理。3雌1雄、3雌2雄处理与3雌3雄处理相比,结果亦然。雌雄等量比少雄的处理产卵多且优,但单雌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雄性比以单对饲养最高。

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冷藏的影响20-23

摘要:为探讨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冷藏的影响,在室内15℃下饲养7d作为低温驯化处理,研究了驯化后与未驯化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分别在4、6和10℃下冷藏其寿命、存活率和致死中时间(LT50)的异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进行低温驯化,南方小花蝽雌成虫的寿命都显著大于对照(25℃下饲养)。在10℃冷藏条件下,是否经过低温驯化对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寿命没有明显影响,但在4℃和6℃条件下,低温驯化能明显延长雌成虫的寿命,分别延长了80.7%和83.7%。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存活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同一低温冷藏温度下经低温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比未驯化的高。经低温驯化的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在4、6和10℃冷藏时,其LT50分别比未经驯化的延长了30.0%、57.8%和40.4%。以上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的寿命具有可塑性,低温驯化有利于南方小花蝽的冷藏,6℃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长期储藏的温度。

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24-30

摘要:橘小实蝇是一种对果、蔬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害虫,应用昆虫不育技术(SIT)防治橘小实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手段,但辐照会使不育雄虫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肠道灭菌处理来探究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对橘小实蝇生物学及形态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处理组在不育雄虫的蛹重、逆境存活率以及竞争交配力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抗生素处理组和对照组不育雄虫的存活率曲线图表明处理组不育雄虫的寿命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利用Weibull分布拟合模型判断得知两组橘小实蝇存活率曲线均符合基本模型中的Ⅰ型。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肠道可培养共生菌来改善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生理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鲜食玉米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的防控以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31-36

摘要:为研究3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种衣剂。试验以京科甜183和京科糯2010为试验品种,比较了3.5%满适金+30%锐胜、福亮(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3种种衣剂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鲜食玉米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没有发现药害植株。种子包衣可提高种子活力和出苗率,其中在3.5%满适金+30%锐胜处理下,京科甜183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91.5%和92.75%;京科糯2010在50亿/g球孢白僵菌的处理下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3.00%,发芽势在3.5%满适金+30%锐胜处理下达到最高,为91.50%。3种种衣剂都能促进幼苗的株高和干物质的积累。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其中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对京科甜183和京科糯2010的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9.67%和88.67%。为了既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又能很好的防治地下害虫,生产中推荐球孢白僵菌与低毒种衣剂菌药混用。

金合欢醇和烟碱对苹果黄蚜联合毒杀作用37-43

摘要:以苹果黄蚜AphiscitricolavanderGoot为试虫,对金合欢醇和烟碱的联合杀蚜活性进行了测定,以期为开发植物源杀蚜剂产品奠定基础。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微量点滴法;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国家标准进行。金合欢醇和烟碱混用具有明显的杀蚜增效作用,在最佳质量配比(金合欢醇:烟碱=4.82:1)下,共毒系数(CTC)达151.63;经过对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的筛选,研制出6%烟碱·金合欢醇可溶液剂,配方为金合欢醇(5%)、烟碱(1%)、表面活性剂(10%)、溶剂(84%),质量检测符合可溶液剂国家质量标准;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以126.0 g a.i./hm~2常量喷雾,药后7 d对小麦上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混合种群的防效达87.80%,以115.5 g a.i./hm~2常量喷雾,药后7d对苹果黄蚜的防效在81%以上。可见,金合欢醇和烟碱复配具有显著的杀蚜增效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粘虫过氧化物酶MsPOD基因的克隆及不同温度胁迫的诱导效应44-52

摘要:过氧化物酶(POD)是昆虫体内一种很关键的抗氧化酶,在维持昆虫体内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及保护昆虫免受氧化损伤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获得一条粘虫过氧化物酶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命名为MsPOD(GenBank登录号:MH606240)。该序列全长2433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061 bp,编码68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约76.1 ku,等电点5.68,具有1个标志性的动物亚铁血红素过氧化物酶细胞粘附蛋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MsPOD的氨基酸序列与鳞翅目夜蛾科其他昆虫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棉铃虫POD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2%。基因表达水平研究发现,MsPOD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在蛹期和唾腺中表达量最高。温度梯度诱导后,MsPOD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经35℃下12h处理后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过氧化物酶在昆虫体内的保护性作用以及利用该基因进行分子设计来防治粘虫奠定理论基础。

苏云金芽胞杆菌XL6 BTXL6_11095基因对生物被膜相关表型的调控53-62

摘要:在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BBF)状态下,细菌往往具有更强的抗紫外线能力、环境适应性和耐药性。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强生物被膜产生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XL6,筛选出了一个可能调控生物被膜的基因BTXL611095。本文以该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该基因功能,构建了BTXL611095基因敲除菌株,并对其生物被膜相关表型进行了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TXL611095基因的结构域为PAS-GGDEF-GGDEF-EAL。生物被膜相关表型分析表明,与野生菌株相比,基因敲除菌株的生长曲线基本不变,群游能力上升,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弱、UV-B抗性降低。本研究通过对BTXL611095基因表型变化综合评估,从功能角度揭示此基因对Bt XL6生物被膜相关表型的影响,为进一步解析Bt XL6生物被膜调控网络和构建高抗UV的工程生物被膜奠定了基础。

水稻二化螟病原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63-69

摘要:通过对吉林本地自然越冬代罹病的水稻二化螟幼虫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病原真菌JL003和JL005,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树进行分析,并采用浸渍法研究了2个菌株对二化螟3龄和6龄幼虫的毒力作用。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L003和JL005分别为渐狭蜡蚧菌和球孢白僵菌,其中,渐狭蜡蚧菌侵染水稻二化螟为国内新近报道。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渐狭蜡蚧菌JL003对二化螟3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率为53.0%和46.0%,球孢白僵菌JL005对3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率为94.0%和93.0%。对低龄和高龄二化螟幼虫,菌株JL005对二化螟的致死率均明显好于菌株JL003,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防治潜能。

双委夜蛾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的筛选及在玉米内定殖率的测定70-74

摘要: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为近年新发生的农业害虫,具有隐蔽为害的习性。为探索有效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实验室内测定了YB8、TB1126、YB12、TB1349和YB15共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双委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筛选出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并测定其在玉米植株中的定殖率。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双委夜蛾的致病力存在较大的差异,LT50分别为1.35、2.16、2.61、1.68和2.16 d,LC50分别为9.09×107、5.00×108、5.54×109、1.41×1011和2.61×1012孢子/mL。菌株YB8在26℃下,产孢量1.094×107个/mL,孢子萌发率89.66%,1×109孢子/mL 10 d时双委夜蛾2龄幼虫死亡率达到100%,感染僵死率达到86.67%,在玉米根中定殖率为44.44%,茎中定殖率为51.59%,叶片中定殖率为36.30%。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青枯菌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与强致病力株FJAT-91的竞争生长作用75-80

摘要:为了明确青枯菌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的生防竞争机制,本研究采用体外共培养方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和培养时间对菌株FJAT-1458和青枯菌强致病力菌株FJAT-91竞争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菌株FJAT-1458和FJAT-91在番茄植株体内的竞争生长。结果表明,碳源含量低于20%时,菌株FJAT-1458不能生长,而菌株FJAT-91可生长;无氮源条件下,FJAT-1458和FJAT-91均不能生长;碳源和氮源含量达100%时,FJAT-1458的菌体浓度(2.16×109 cfu/mL)显著低于FJAT-91的菌体浓度(3.24×109 cfu/mL)。混合培养24h前,FJAT-1458生长量大于FJAT-91,24h后则相反。在单独接种或混合接种5d后,FJAT-1458和FJAT-91均在番茄植株体内出现最大定殖量,随后迅速减少;FJAT-91在单独接种15 d时,定殖数量为0;两种菌株单独接种的定殖数量均大于混合接种(接种15 d除外)。先接种FJAT-1458,3 d后接种FJAT-91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100%)显著高于同时接种FJAT-1458和FJAT-91(74.67%)。本研究表明,在体外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对碳源和氮源的营养竞争能力弱于强致病力菌株FJAT-91;在体内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会抑制强致病力菌株FJAT-91的生长;因此,FJAT-1458的生防竞争机制中,营养竞争起非主导作用,而位点竞争可能是主导因素。

青枯病植物疫苗生产菌FJAT-1458发酵工艺的优化81-88

摘要:为提高防治青枯病的植物疫苗菌FJAT-1458的发酵工艺,本文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式,以活菌体数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菌株FJAT-1458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利用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发酵培养基主成分进行固体培养工艺优化,为研制植物疫苗菌剂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菌株FJAT-1458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鱼骨粉0.5%、蔗糖0.1%、蛋白胨0.15%、K2HPO4 0.05%和MgSO4 0.025%,发酵48 h后,发酵液活菌含量可达3.87×109 cfu/mL。该菌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垫料:黄豆饼粉=7:3(质量比),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含水量45%、接菌量15%、通气量70%时,培养40 h后,固体菌剂活菌量达4.68×108 cfu/g。

利用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培养解淀粉芽胞杆菌产抗菌脂肽条件优化89-98

摘要:为实现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高值化利用,以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PC2利用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发酵产抗菌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游离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0、2.11、0.18和1.29mg/mL,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1.07、0.05和0.10 mg/mL,铁、锌、锰和铜含量分别为7.10、2.34、0.25和0.09μg/mL。蔗糖、谷氨酸钠和硫酸铵是影响菌株PC2发酵抗菌脂肽的3个主要因素。菌株PC2以马铃薯全粉废水为基础培养基无抗菌脂肽产生,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获得了产抗菌脂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2 g,谷氨酸钠3.96 g,硫酸铵6.0 g,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1000 mL,所得抗菌脂肽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74 mm。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获得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0%,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 6.8,发酵温度31℃,摇床转速170 r/min,发酵时间35 h。获得的抗菌脂肽粗提物抑菌圈直径可达22.81 mm,较优化前增加了1.08 mm,发酵液活菌数由优化前的2.6×108 CFU/mL提高至3.2×1010 CFU/mL。试验结果为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拮抗性木霉菌株抗逆性筛选评价标准与方法99-111

摘要:本研究旨在为高效筛选耐受高温胁迫、低温胁迫、盐胁迫及干燥(干旱)胁迫拮抗性木霉菌株提供筛选阈值。根据5种、20株拮抗尖孢镰孢菌效果较好的木霉菌对上述逆境因子的反应差异,建立每种逆境因子在不同水平下的木霉菌株生长和酶活变化检测阈值和标准化评价方式;分析木霉菌在不同胁迫条件下发育相关生化因子与菌株生长变化之间的关系,及相应胁迫下的孢子萌发率与菌落直径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正态性检验获得供试木霉菌株生长响应胁迫的阈值为:1mol/L NaCl(盐胁迫阈值),36℃(高温胁迫阈值),14℃(低温胁迫阈值),400 g/L PEG-6000(干旱胁迫阈值)。相应胁迫下的菌落直径与孢子萌发率明显正相关。菌株在大部分胁迫下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过氧化氢酶(CAT)酶活与菌丝干重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为科学评价生物防治木霉菌资源的抗逆性提供了依据。

弱毒黄萎病菌的筛选及诱导向日葵交互保护作用的条件优化112-119

摘要:向日葵黄萎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本研究通过毒力和致病力双重评价标准筛选得到一株弱毒黄萎病菌菌株Vn-1,采用诱导接种和挑战接种方法,明确了弱毒菌株Vn-1可以诱导向日葵产生对黄萎病菌的交互保护作用。本试验进一步对菌株Vn-1诱导间隔期和诱导浓度进行了条件优化,并在最优条件下探究其交互保护作用的持效性以及对向日葵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Vn-1诱导向日葵交互保护的最佳诱导间隔为5 d,最佳诱导浓度为1×10~6孢子/m L;在最佳诱导条件下,防效最大可达72.27%,且在挑战接种44 d后维持防效在30%以上;对比直接接种强毒菌株处理,最佳诱导条件下,向日葵株高和根长显著提高,表明菌株Vn-1诱导能够减小强毒菌株对向日葵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生物防治研究发展态势分析120-126

摘要:随着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进入传统植物保护领域,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生物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工具,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际生物防治领域的发文数量、领先国家、高发文机构和高发文期刊等数据进行分析,绘出生物防治领域热点科学知识图谱。以期为我国生物防治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为生物防治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情报动态。

昆虫病原真菌和捕食螨间的互作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研究进展127-133

摘要:昆虫病原真菌和捕食螨是害虫治理中的两类重要生防作用物。由于二者在控害方式上存在互补性,其联合应用对害虫防治具有潜在的增效作用。然而,昆虫病原真菌与捕食螨是否兼容一直存在争议,二者在田间的联合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和捕食螨的互作关系、二者联合应用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