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饲喂吖啶橙对玉米螟赤眼蜂生物学的影响及标记效果287-293

摘要:吖啶橙是一种可对昆虫进行标记的染料。本文通过饲喂,考察了吖啶橙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产卵量及子育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吖啶橙延长了蜂的寿命,雌蜂寿命从对照的4.8 d显著延长到饲喂低浓度吖啶橙的5.7 d,而雄蜂的寿命以饲喂20 mg/L吖啶橙的最长,为5.5 d。饲喂5和10 mg/L吖啶橙溶液的雌蜂6 h内的产卵量分别为29.9和30.1粒,略低于对照的34.9粒,饲喂20 mg/L的为35.1粒,但各处理与对照间产卵量无显著差异。饲喂吖啶橙对蜂的寄生率、子代羽化率及子代数量均有负面影响。饲喂10 mg/L吖啶橙的蜂的寄生率为73.67%,显著低于对照87.83%;饲喂5 mg/L吖啶橙的蜂的子代羽化率为96.46%,显著低于对照的99.50%。饲喂5和10 mg/L吖啶橙的玉米螟赤眼蜂子代数量分别为(17.1±0.8)和(17.1±1.2)头,显著低于对照的(21.4±0.7)头,饲喂吖啶橙对子代雌性比无显著影响。饲喂吖啶橙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吖啶橙的荧光,但由于蜂具有自发荧光,部分饲喂过吖啶橙的蜂不能完全区别于未饲喂的个体。综合考虑吖啶橙对玉米螟赤眼蜂寿命、产卵量和寄生能力的影响以及标记效果,应对吖啶橙进行修饰,或改变观察的理化条件,消除生物自发荧光的干扰,然后用于对赤眼蜂的标记。

盲蝽黑卵蜂对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寄生作用294-298

摘要:在华北地区枣园中,发现了绿盲蝽的一种卵寄生蜂,形态鉴定为盲蝽黑卵蜂Telenomus sp.。直接观察寄生蜂羽化情况表明,绿盲蝽越冬卵中盲蝽黑卵蜂的寄生率为0.67%~1.25%。设计了盲蝽黑卵蜂的特异性引物,对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子检测显示,寄生率为13.04%~23.91%。与直接观察方法相比,分子检测技术能更加准确地评估盲蝽黑卵蜂对绿盲蝽卵的寄生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封面说明
接种大豆根瘤内生菌后大豆轮纹病菌菌丝的显微观察298-298

摘要:在大豆轮纹病原菌周围接种内生菌培养48 h和对照菌丝相比,因接种内生菌而导致病原菌菌丝发生变化。大豆轮纹病原菌的对照菌丝健壮、挺直(图A)。内生菌作用导致大豆轮纹病原菌菌丝发生相互扭结(图Ba),缠绕成环状(图Bb),部分菌丝粗细不一、末端发生旋转弯曲(图Cc),还有菌丝末端分枝较多,分枝菌丝变细、透明(图Cd)。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棉蚜密度对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299-304

摘要:以华北棉田3种常见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为对象,依次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蚜密度对瓢虫种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条件下,随着棉蚜密度的上升,一种瓢虫幼虫对另一种瓢虫卵的捕食量呈下降趋势。与不提供棉蚜的对照相比,提供20、200头棉蚜的处理的捕食量分别平均降低56.5%、92.6%。田间罩笼试验显示出了相似规律,每株蚜量为50、200头时,捕食量较对照(没有棉蚜)平均降低42.0%、56.9%。结果表明,猎物棉蚜的存在能有效降低3种瓢虫之间的集团内捕食作用;棉蚜密度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

绿盲蝽性诱剂诱捕效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分析305-310

摘要:于2015年6月在河南新郑枣园,以红色荧光粉为标记物,采用"标记-释放-回捕"法,对绿盲蝽性诱剂枣园诱捕效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在室内对实验室饲养的绿盲蝽雄成虫进行荧光染色标记,将标记好的雄成虫转移至枣园中心点进行释放,同时按照距释放点一定的距离和方位挂好性诱捕器,释放后连续7 d进行回捕,回捕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表明,7 d内绿盲蝽雄成虫的标记回捕率为7.3%;性诱剂有效诱捕半径为10~30 m,最佳诱捕半径为20 m。性诱剂的诱捕效率还受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口的诱捕器,其诱捕量最大。回归分析表明,夜间平均风速与诱捕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式为y=0.540+0.232x;夜间平均相对湿度与诱捕率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两者的相互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1.887-0.20x表示。即在一定范围内,夜间风速越大、相对湿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绿盲蝽的诱捕效率。

利用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特性评价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311-317

摘要:转基因作物对天敌昆虫的影响是转基因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褐飞虱蜜露和稻株伤流液可能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取食褐飞虱蜜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75.9和67.5 d,比蒸馏水对照组显著延长,雌成虫捕食褐飞虱卵的能力为23粒/日,比蒸馏水对照下降;取食稻株伤流液的雌成虫寿命(58.1 d)延长,捕食能力(24.9粒/日)下降;无论黑肩绿盲蝽取食褐飞虱蜜露或稻株伤流液,转基因水稻Bar68-1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寿命(雌67.6 d,雄61 d)和捕食能力(24.9粒/日)的影响,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D68和非转基因感虫对照TN1的一致。研究表明,兼性取食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稻株伤流液和褐飞虱蜜露,没有给稻田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增加新的生态风险。

球形芽胞杆菌Cry48Aa/Cry49Aa杀蚊毒素与致倦库蚊中肠上皮细胞复合物的结合特性318-325

摘要:Cry48Aa/Cry49Aa毒素是近年来在球形芽胞杆菌IAB59中发现的新型双组分毒素,仅对库蚊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并能杀死二元毒素(Bin)抗性库蚊,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杀蚊毒素蛋白,但目前对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模式还不清楚。本研究将cry48Aa和cry49Aa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中表达,纯化毒素的生测结果表明该复合毒素对Bin毒素敏感和抗性致倦库蚊均表现较高的毒杀作用,毒力无显著差异。生物素标记的毒素与致倦库蚊BBMF特异性结合试验表明Cry48Aa和Cry49Aa毒素与两蚊虫品系BBMF都具有较高的结合特异性,Cry48Aa结合能力较高,其解离常数(Kd)分别为(9.5±1.8)和(13.9±2.3)nmol/L;Cry49Aa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5.4±3.8)和(28.1±4.2)nmol/L。异源竞争结合试验结果表明Cry48Aa毒素则可以有效地和Cry49Aa毒素竞争结合BBMF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其IC50分别为(22.1±3.7)和(15.4±2.6)nmol/L,而Cry49Aa不能竞争封闭Cry48Aa毒素与两蚊虫品系BBMF蛋白的结合位点,其IC50均大于17μmol/L。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Cry48Aa/Cry49Aa毒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苏云金芽胞杆菌JQ23的表型鉴定及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326-331

摘要:韭菜迟眼蕈蚊是韭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实验室从河南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1株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高毒力的Bt新菌株JQ23。经Biolog GENⅢ细菌鉴定系统分析菌株JQ23为苏云金芽胞杆菌,相似率为0.596;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明确菌株JQ23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72 h的LC50值为8.38×10^6芽胞/mL;经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Q23在1×10^7芽胞/mL浓度下,采用滴灌法连续用药3次,间隔7 d,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达到86.28%;经春季田间小区试验,再次验证菌株JQ23在1×10^8芽胞/m L浓度下,采用滴灌法连续用药3次,间隔7~10 d,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达到66.75%。由此可见,菌株JQ23能够有效地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虫口数量,减少作物的受害率,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鹅掌楸组培苗专用菌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初探332-341

摘要:评价了不同菌剂对鹅掌楸组培苗移栽存活和生长势的影响,以筛选出鹅掌楸组培苗专用菌剂,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宁盾"以及AM真菌GZ38处理组移栽存活率分别高达99.67%、96.12%,显著高于对照组,温室促生效果分别达53.71%、52.84%;且田间促生效果分别达26.56%、18.37%,存活率显著提高。机理研究表明,菌株GZ38能够较好地与鹅掌楸形成共生关系;"宁盾"、菌株GZ38不仅能够提高鹅掌楸的根系活力,还能够提高土壤中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效N、P、K的含量,促进其对N、P、K等营养元素吸收,达到促生效果;另外,菌剂处理后,鹅掌楸的膜损伤程度降低,保护酶活性有较大的提高,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显著增强。因此,选择微生物菌剂"宁盾"与AM真菌GZ38作为鹅掌楸组培苗专用微生物菌剂。

猕猴桃灰霉病拮抗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的研制342-348

摘要:以植物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17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载体、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硅藻土10%,羧甲基纤维素钠4%,十二烷基硫酸钠6%,甲基纤维素2%,糊精0.1%。结果显示,制备的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在25℃室温下芽孢含量为2.0×10~(10) cfu/g,pH 7.0,悬浮率78%,润湿时间35 s,细度通过率99%,制剂贮藏6个月存活率达7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17可湿性粉剂和母粉500倍液对猕猴桃灰霉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0.59%和68.82%,菌株X17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优于其母粉。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番茄的促生作用349-356

摘要: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619是一株对设施番茄土传病害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了明确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的生防菌B1619发酵上清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喷施B1619菌液后番茄体内叶绿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运用液质联用法检测了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促生相关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亚精胺)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倍稀释液(4.8×10~7 cfu/mL)促生作用最大;用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喷施后,番茄植株的叶绿体色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100倍稀释液各生理指标活性增加最大(分别增加47.92%、38.37%和49.75%);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亚精胺(Spd)的含量分别为1.90、1.30、0.0544、1.94和1.22 mg/L。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1619对番茄生长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且促生物质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生防菌与茄病镰刀菌在黄瓜根际动态变化357-364

摘要:应用荧光定量PCR和稀释分离法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与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f.sp.cucurbitae在黄瓜根际动态变化及其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500×木霉菌肥、100×枯草芽孢杆菌7 d后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100%和92.5%,14和28 d的防效分别为96.71%、86.76%和85.35%、79.24%;100×枯草芽孢杆菌初始拷贝数为130787 copys/μL,7 d内枯草芽孢杆菌拷贝数下降到51161 copys/μL,14和28 d时数量开始上升到295139和680556 copys/μL。木霉菌肥的变化趋势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肥防治黄瓜根腐病后,茄病镰刀菌变化趋势一致,初始拷贝数分别为2.61和15.34 copys/μL,7 d内茄病镰刀菌DNA拷贝数增加明显,100×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DNA拷贝数分别为11.22和20.98 copys/μL,之后茄病镰刀菌数量保持平稳。经过稀释分离法分离2种生防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荧光定量PCR检测趋势相似。因此使生防菌快速定殖是提高其对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株抗马铃薯坏疽病生防细菌B-401产抑菌物质条件优化及稳定性365-371

摘要:以马铃薯坏疽病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含药平板法对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产抑菌物质条件及抑菌物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株B-401产抑菌物质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8 g、酵母浸膏5.0 g、葡萄糖10 g、水1000 mL,最适温度为23.4℃,最适pH值为7,最佳装液量为35.2 mL/150 mL三角瓶,最佳培养方式为光照条件下振荡培养24 h,最适发酵时间为96 h,优化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马铃薯坏疽病菌的EC_(50)=0.111μL/mL,是优化前EC_(50)=3.196μL/mL的3.47%。菌株B-401所产抑菌物质在25~90℃具有较好稳定性,抑菌活性均大于75%,在100℃及以上高温处理后抑菌物质活性降低;对酸碱性和紫外照射稳定,相对活性分别在77.45%和98%以上;对金属离子Na+、Mg2+和Mn2+稳定,相对活性达99%以上,而对Ag+、Cu2+、Zn2+和Fe3+较不稳定。

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 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372-378

摘要:利用GFP标记和平板分离法研究了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 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A1-gfp在土壤中定殖数量为3.7×10^4~7.3×10^4 cfu/g;马铃薯根际为3.0×10~3~1.5×10^5 cfu/g,根内为49~630 cfu/g;马铃薯的根部横切面、根毛和根表皮等部位均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菌株ZA1-gfp菌体或聚集菌落。利用灌根法施入生防菌后,土壤中细菌、放射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真菌数量在中期下降;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在相对稳定范围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消长。该结果说明菌株ZA1-gfp能够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定殖且不影响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稳定性。

马铃薯晚疫病菌拮抗粘细菌YR–35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稳定性379-387

摘要:从乌拉山镇的农田土壤中分离获得致病疫霉的高效拮抗菌株YR-3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变绿色粘球菌Myxococcus virescens。菌株YR-35对马铃薯晚疫病致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96.67%。抗菌活性物质在30~80℃处理1 h后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21.70%,高于80℃时活性逐渐下降,90℃处理后菌丝生长抑制率仍然可达15.38%。活性物质在pH 5.0~9.0条件下菌丝生长抑制率保持在25.27%以上,当pH〈5.0或pH〉9.0时,抗菌活性显著降低。活性物质不能被蛋白酶降解,不受紫外线、自然光照射的影响。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生防效果检测表明,菌株YR-35的发酵无菌液处理组叶片相对病斑面积仅为0.57%,对照组的相对病斑面积高达87.72%。菌株YR-35的发酵无菌液可以有效抑制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叶片。本研究首次发现变绿色粘球菌对致病疫霉有显著拮抗活性,为研发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农药奠定了基础。

受黄色镰刀菌侵染的马铃薯薯块的抗氧化酶、细胞壁防御酶及StLTPa1基因的表达特性388-395

摘要: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干腐病可以导致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发生腐烂,影响薯块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本研究采用黄色镰刀菌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侵染,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薯块的抗氧化酶及细胞壁降解酶变化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黄色镰刀菌侵染块茎时,块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alondl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几丁质酶(chitinase)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活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St LTPa1表达量随着黄色镰刀菌的侵染时间呈波动性,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轮纹病菌拮抗性大豆根瘤内生菌的筛选、抗性和促生作用396-405

摘要:从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大豆根瘤中分离276株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复筛和内生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测定,对拮抗性代表菌株进行大豆轮纹病菌菌丝抑制效果显微观察、菌体生理生化特性测试、16S r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及抗盐碱性试验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17株初筛内生菌经复筛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测定,其中8株抑菌率达50%以上;受作用菌丝发生扭结、缠绕成环状,菌丝末端分枝增多、变细、透明,部分菌丝末端膨大、原生质浓缩、断裂,一些菌丝被内生菌形成生物薄膜包埋、逐渐消融。8株内生菌中5株(DD013、DD123、DD156、DD159、DD287)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DD150为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DD267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DD303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抗盐碱性生长曲线表明,菌株DD287对3%NaCl盐浓度具有一定抗性,在碱性环境(pH 8)下能正常生长,随pH(9~11)增大,菌体生长量受影响。部分拮抗性菌株对大豆生长有促进作用。筛选拮抗性菌株对丰富生物防治菌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胞外蛋白酶产生条件及酶活影响因子406-413

摘要: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重要生防菌。为了探讨盾壳霉胞外蛋白酶在寄生核盘菌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明胶平板法对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核产生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检测,并进一步采用福林酚法定量测定蛋白酶活性,研究盾壳霉产生胞外蛋白酶的培养条件及影响蛋白酶活性的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在被盾壳霉寄生的核盘菌菌核中检测到蛋白酶活性,表明蛋白酶可能参与盾壳霉重寄生作用。发现核盘菌菌核浸出液培养基适合盾壳霉产生胞外蛋白酶,摇培(20℃、200 r/min)5 d时蛋白酶活性最高,达到0.22 U/mL。盾壳霉胞外蛋白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 7.0。当温度不高于40℃时,蛋白酶酶活较稳定。5 mmol/L的金属离子Mg2+、Zn2+、Ca2+、Cu2+、Mn2+、Li+和K+等对蛋白酶酶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Fe2+(5 mmol/L)显著(P〈0.05)提高了蛋白酶活性。盾壳霉蛋白酶对苯甲基磺酰氟(PMSF)敏感,说明盾壳霉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可能主要是丝氨酸蛋白酶。这些结果为盾壳霉胞外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