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综述、基础知识与实验技术、生防论坛、国外生防、书评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39X
  • 国内刊号:11-5973/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50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12
  • 综合影响因子:1.30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特邀综述

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产业化及其展望

摘要:昆虫病毒杀虫剂是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无毒无害绿色农用品,本文从昆虫病毒杀虫剂发展历史、现状、产业化研发和生产、市场和应用的多个方面,结合笔者从事此方面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和评述,希望以此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我国病毒杀虫剂产业化及其应用的进程。
157-164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菜蛾盘绒茧蜂滞育与非滞育预蛹过氧化氢、抗氧化酶及激素水平的比较

摘要:为了研究过氧化氢与激素在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滞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测定了滞育与非滞育预蛹过氧化氢的含量,3种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20E和JHⅢ的滴度,结果显示,滞育预蛹过氧化氢含量、SOD和POD活性以及20E滴度显著低于非滞育预蛹,而CAT活性与JHⅢ滴度则相反。推测高浓度的JHⅢ抑制20E的合成和释放,20E滴度的下降又通过调节SOD活性的下降和CAT活性的上升来降低过氧化氢的浓度,使菜蛾盘绒茧蜂滞育。
165-169

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

摘要: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üenée)卵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适合度高于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amura的适合度,本文比较了两种赤眼蜂寄生不同龄期亚洲玉米螟卵的出蜂率,并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研究了两种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各个龄期的玉米螟赤眼蜂出蜂率均显著大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对应龄期寄主的出蜂率。玉米螟赤眼蜂整头雌蜂和高浓度雌蜂腹部提取液对卵龄为12 h亚洲玉米螟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影响,且玉米螟赤眼蜂的提取液能使亚洲玉米螟胚胎发育畸形;而松毛虫赤眼蜂整头雌蜂提取液和雌蜂腹部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170-175

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产出成虫的数量和质量

摘要:为了提高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寄生率,我们用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研究不同接虫量和不同接虫时间对产出花绒寄甲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龄松褐天牛幼虫繁殖花绒寄甲最好,1头幼虫接4头初孵花绒寄甲幼虫的产出率最高,为77.7%;产出量最大,平均为3.11头,而且产出的花绒寄甲成虫体长最长,平均为8.02 mm,体宽也最宽,平均为3.09 mm。在花绒寄甲幼虫孵化当天即接种,产出的成虫体长最长,平均为8.01 mm,体宽最宽,平均为3.10 mm。因此,最佳接虫量为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4头花绒寄甲幼虫,最佳接虫时间是花绒寄甲幼虫从卵中孵化出的当天。单头天牛幼虫产出的花绒寄甲成虫的数量对其个体大小影响均不显著。
176-180

莱氏野村菌CQNr01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侵染研究

摘要:以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 CQNr01菌株接种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2龄和4龄幼虫,观察感病率,并利用荧光染色观察菌株在幼虫离体表皮上的孢子萌发和附着胞产生情况。结果显示,菌株CQNr01孢子悬液浓度为1×10^8、1×10^9孢子·mL^-1时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6.58%和89.91%,而4龄则只有13.33%和16.67%。菌株CQNr01的孢子能够成功附着在斜纹夜蛾幼虫的离体表皮上,但孢子在2龄幼虫表皮的粘附能力优于4龄幼虫;接种24 h起两个龄期的离体表皮上均开始有孢子萌发现象并有附着胞和芽管产生,并随着接种时间的增长芽管不断伸长,但相同接种时间下孢子在2龄幼虫表皮上的萌发率和附着胞产生数量明显多于4龄幼虫表皮。研究证明菌株CQNr01对斜纹夜蛾高龄和低龄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其差异主要源于斜纹夜蛾幼虫体壁的屏障作用。
181-185

18种化学农药与绿僵菌相容性研究

摘要:本文检测了18种常用低毒化学农药对生防真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分析它们与绿僵菌的相容性。总体看,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好于杀菌剂。其中,氰戊菊酯与绿僵菌相容性最好,即使在10倍的推荐浓度下,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对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抑制率只有25.13%和38.63%。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乐果与绿僵菌也有较好的相容性,在推荐的田间使用浓度下,孢子萌发抑制率为30%左右,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基本没有抑制。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甲霜灵、氟乐灵、阿维菌素、敌百虫、毒死蜱和波尔多液与绿僵菌有一定的相容性。矮壮素、哒螨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和三唑酮与绿僵菌相容性很差。
186-191

用于虫生真菌遗传转化的苯菌灵抗性菌株筛选

摘要:发展虫生真菌的抗药性是协调生防与化防,稳定真菌杀虫剂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本研究从代表性地区采集植物病原样本,分离得到35株菌株,鉴定为3属5种,即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应用菌落直径法测定其对苯菌灵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1株灰葡萄孢霉菌株中,最高EC50为936.2670μg·mL^-1;12株青霉属菌株中,最高EC50为0.0384μg·mL^-1;12株链格孢菌株中,最高EC50为703.5557μg·mL^-1。其中灰霉和链格孢属菌株中有4株EC50大于600μg·mL^-1的高抗菌株,即灰葡萄孢霉的菌株SD2和SD1以及茄链格孢的菌株CC2-2和LF1-2,这4株菌株可作为遗传转化抗性基因克隆的基础材料。
192-197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其它

关于开展2012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摘要: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植物保护行业的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提高我国植物保护技术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197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四株对小地老虎有活性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毒力评价

摘要:本文对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杀虫基因类型、杀虫蛋白表达类型、蛋白表达量以及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分析。菌株PS9-D12和PS9-C12的基因类型与蛋白表达类型丰富,且其杀虫蛋白表达量是对照菌株HD-1的1.7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制备菌株胞晶混合冻干粉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的生测结果显示,菌株HD-1、PS9-D12、PS9-C12、PS9-D11和PS9-H9的LC50分别为0.71、0.19、0.14、0.24和1.16 mg·g^-1,菌株PS9-D12和PS9-C12的杀虫活性显著高于菌株HD-1(P〈0.05);此4株菌株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8%,它们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的活性均高于菌株HD-1;而对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幼虫均无活性。可见菌株PS9-D12和PS9-C12比商业化生产的HD-1有更好的杀虫活性,可作为Bt杀虫剂的候选材料。
198-204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大卷叶螟及其天敌卷叶螟绒茧蜂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及室内生测,研究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3种转基因棉GK12、新棉33B和SGK321对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derogatae的影响。结果表明:GK12棉田棉大卷叶螟的发生量与亲本对照(泗棉3号)差异不显著,但卷叶螟绒茧蜂的发生量显著低于对照;而转基因棉新棉33B和SGK321棉田棉大卷叶螟和绒茧蜂的发生量均显著低于其亲本对照棉33和石远321。卷叶螟绒茧蜂对寄主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追随关系。绒茧蜂寄生取食不同转基因棉叶的棉大卷叶螟24 h后,其卵-幼虫历期、茧历期、茧畸形率、茧重、羽化率、蜂重以及成蜂寿命等生物学指标在不同棉花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205-211

水稻品种混播对害虫和天敌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摘要:试验选用生育期相近的4个水稻品种(津原45、津原11、津原17和花育409),通过等比例混播,研究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对主要病虫害和天敌的发生以及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混播显著降低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种群密度,提高了捕食性蜘蛛的种群密度。混播比单播均值增产2.5%,比津原45单播增产17.3%。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产量因子与害虫及天敌的发生量之间相关性不同,津原45和津原11单播处理中各参数间相关性显著,而在混播处理中不显著。本试验支持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调控作用的理论,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212-219

利用光谱特征评价莲草直胸跳甲对喜旱莲子草的控制效果

摘要:为建立快速有效的喜旱莲子草生物防治效果评价技术体系,采用基于成像光谱遥感技术的多波段光谱辐射仪,研究了利用冠层光谱特征值评价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对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控制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引起喜旱莲子草冠层光谱变化,在可见光区绿光波段(中心波长约560 nm)和近红外波段(中心波段810 nm),喜旱莲子草冠层光谱反射率随莲草直胸跳甲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在红光波段(中心波长约660 nm)呈上升趋势。莲草直胸跳甲取食还导致喜旱莲子草植被指数的变化。在近红外区760~810 nm波段莲草直胸跳甲的控制效果与喜旱莲子草冠层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2,故可将760~810 nm波长范围作为监测莲草直胸跳甲对喜旱莲子草控制效果的敏感波段。
220-225

一株银杏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从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Ginkgo biloba中分离获得1株活性菌株TMSF169。通过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发酵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紫外光或碘蒸汽显迹,配合活性追踪,从菌株TMSF169发酵液中分离获得1个具抗真菌及除草活性的化合物TMSF169A,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将其结构鉴定为圆弧菌醛酸(cyclopaldic acid)。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对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均具有致病毒性,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和大豆Glycine max不敏感。结果显示菌株TMSF169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226-234

枯草芽孢杆菌B006对黄瓜枯萎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菌组分分析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006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菌丝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的抑制作用;但对P. capsici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取物原液在5 min内可使辣椒疫霉的游动孢子全部崩解。提取物经60、90和120℃加热处理10 min后仍保持抑菌活性,其盐酸水解液在TLC层析板显现橙红色斑点,说明提取物具有环肽结构。HPLC-ESI-MS分析可得到m/z为995、1009、1023、1037、1051和1436、1450、1478和1492的质谱峰,与抗菌物质surfactin和fengycin的分子量大小一致。以终浓度为10^6 cfu·g^-1的接种量将B006菌剂施入无菌育苗基质中,在黄瓜和辣椒4~6片叶期时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根际的抗菌物质,并进行HPLC-ESI-MS分析,可从根际检测到surfactin和fengycin,但未从对照处理根上检测到脂肽类抗生素。本研究对理解枯草芽孢杆菌在田间状况下的防病机理有一定意义。
235-242

不同作物套栽对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效果的影响

摘要:本文室内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石榴枯萎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的抑菌作用,检测其在石榴Punica granatum、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大豆Glycine max、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芫荽Coriandrum sativum、大葱Allium fistulosum var. giganteum和大蒜Allium sativum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结合作物套栽对石榴枯萎病的盆栽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在不同供试植物根际的定殖能力差异大,在石榴根际的定殖力弱,在番茄、大葱和大蒜根际的定殖力强;作物套栽结合施用芽孢杆菌明显地减轻了石榴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其中芽孢杆菌结合套栽番茄、大葱和大蒜的平均防效分别达78.14%、80.99%和78.91%。综上所述,套栽番茄、大葱和大蒜有望成为一种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的有效手段。
243-249

表达Harpin蛋白的芽孢杆菌工程菌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生防促生芽孢杆菌OKB105、FZB42和以其为宿主菌的可外泌表达Harpin蛋白激发子的基因工程菌OKBHF、FZBHarpin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菌株OKB105、FZB42、OKBHF和FZBHarpin温室防效分别为31.7%、23.6%、43.2%和56.7%;田间防效分别为29.8%、21.8%、40.4%和43.1%,表达Harpin蛋白的芽孢杆菌工程菌的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出发菌株。两株生防芽孢杆菌及其工程菌对水稻均有良好的促生作用,特别是对水稻植株的生长促进明显,其中FZBHarpin使植株增高达15.86%。田间产量统计结果显示,OKBHF增产效果最显著,为14%,产量达8869 kg·hm^-2。工程菌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应用的潜力。
250-254

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摘要:研究了Erwinia persicinus RA2和Bacillus pumilus WP8浸种和拌土处理对番茄青枯病的实际防治效果,及其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菌都具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作用,并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幼苗生长。主要体现在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健株率,病原菌处理的健株率最低,仅为22.4%,而RA2和WP8浸种处理分别达68.9%和62.8%;促进幼苗地上部增高、增粗和根部生长,如WP8浸种处理的茎叶干重和根干重分别达到4.87 mg·株^-1和35.69 mg·株^-1,分别比病原菌对照提高110.82%和205.83%。浸种处理的促进效应明显优于拌土处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 mm)比例,WP8浸种处理尤为明显,分别比空白对照和病原菌对照提高269.91%和156.88%。DGGE指纹图谱表明根际微生物群落受番茄种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青枯病菌,而受这两种菌施用的影响最小。
255-261

施用生防菌菌剂与日光消毒和生物熏蒸相结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研究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覆膜日光消毒、有机物料生物熏蒸和接种根结线虫拮抗菌Bacillus cereus X5对番茄生物量、根结线虫侵染以及根际土壤和土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根结线虫滋生土壤进行覆膜日光消毒、生物熏蒸和接种拮抗菌的联合处理效果最佳,优于单一处理。联合处理的番茄生物量干重比对照增加了1.8倍;每株番茄根结线虫卵块数和每卵块的虫卵数量分别减少了190.4%和380.5%,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2.7%;根际土壤和土体土壤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显著减少。
26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