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特邀综述
我国农林园艺作物土传病害发生和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433-440

摘要:土传病害正日趋成为限制我国农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林植物土传病害加重的原因,概述了我国农林植物土传病害的发生状况,总结了土传病害发生和为害的特点,总结分析了现有各类土传病害防治措施的优点和弊端,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予加强的课题和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不同温度下正己烷蒸气对菜蛾盘绒茧蜂滞育解除的影响441-447

摘要: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vestalis滞育茧在不同正己烷浓度、不同温度下暴露不同时间后对该蜂滞育解除、以及滞育解除后成虫羽化率和成蜂繁殖力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茧.成虫羽化历期、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对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温度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可以有效促进该蜂解除滞育,显著缩短羽化历期,提高羽化整齐度;但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和温度水平的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滞育解除后成蜂的繁殖力,过高的温度处理还会显著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基于回归模型的优化组合分析结果,提出将滞育茧置于27-29°C下、1.5mL·L。的正己烷蒸气中暴露10~15min,对该蜂解除滞育后的生物学特性的不良影响将会降至最低。

不同营养源对卷蛾分索赤眼蜂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448-452

摘要:地在室内评价了不同天然营养源对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bactrae寿命、寄生能力、子代羽化率和雌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天然营养源饲喂的赤眼蜂的寿命依次为:菜心花+菜心叶片(6.40d)、菜心花(4.57d)、菜心叶片(3.17d)和清水(3.03d),均显著高于空白(1.50d)处理(P〈0.05),其中花+叶片处理与25%蜂蜜水(6.63d)处理的效果相当。这4种营养源饲喂赤眼蜂的寄生卵数(49.33~65.73粒)均显著高于空白(34.60粒)处理(P〈0.05),但均显著低于25%蜂蜜水(77.27粒)处理(P〈0.05)。与25%蜂蜜水处理相比,几种处理对赤眼蜂的子代羽化率和雌蜂率并没有不利影响。因此,这几种天然营养源均能作为食物来提高赤眼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

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453-457

摘要:为评价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Elasmuspunctulatus的影响,以贮藏温度(6、8、10和12~C)、贮藏时间(1、2和3周)和细点扁股小蜂蛹龄(1~4日龄)为参试因子,研究冷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可显著影响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和产卵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冷藏时间的增加,羽化率和产卵量均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得出,以2日龄蛹12℃下贮藏14d为宜,此时细点扁股小蜂的羽化率和产卵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97-34%和38.5粒,与未冷藏对照的差异不显著。

异色瓢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458-463

摘要:乳酸脱氢酶(1actic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途径的终止酶,在整个昆虫的发育阶段长期存在。本试验采用同源克隆和锚定PCR技术,从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中克隆到HaxLDH基因的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M362898),全长1336bp,包含214bp的3’非编码区域和123bp的5,非编码区域,可读框长999bp,编码332个氨基酸。通过软件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36.2kD,理论等电点为8.62;包含1个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同源比对不同昆虫的LDH基因cDNA序列,发现HaxLDH拥有8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DLQHG、TAGV/ARQK/RE/DGES/TRL、LVQRN、GSGTNLD、SCHGW/YI/VI/VGEHGD、VWSG/AVNV/IAGV、AYEV/IIK/RLKGYTS/NWAI/VGLS和LSLP。HaxLDH与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的LDH同源性最高,达67%;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为探讨LDH在昆虫发育和逆境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贵州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规律研究464-469

摘要:为了摸清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lividipennis的发生规律,2010年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稻区开展了该天敌田间种群消长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水稻生长前期虫量发生较少,后期发生量较大,发生高峰期一般在7月下旬一8月下旬。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的种群发生存在同步性。水稻害虫防治的常用药剂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毒死蜱对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生草对苹果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470-478

摘要:本文研究了间作黑麦草Loliumperenn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对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生草果园的天敌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增加种类有11种之多;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期提前并延长近1个月,天敌丰富度指数高于清耕果园。同时,随着种草年限的延长,对果园主要害虫如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和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种群抑制效果达到90%UX_L,且发生高峰期不明显,苹果主要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

白僵菌对西花蓟马若虫的致病力和对巴氏钝绥螨的影响479-484

摘要:本文测定了5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1龄若虫的致病力,获得3株毒力较高的菌株:TL.7、sz.15和RSB,在1×10^8孢子.mL^-1浓度下的西花蓟马l龄若虫死亡率分别为90.8%、92.5%和100%;结合测定的致死时间与致死浓度,得出菌株RSB为最优菌株(LT50为2.383d,LC50为1.53X10’孢子.mL^-1)。以西花蓟马1龄若虫为猎物,测定菌株RSB对其天敌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barkeri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菌株RSB(1×10’孢子.mL^-1)处理的巴氏钝绥螨可发育为成螨;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和平均每雌每天产卵量分别为5.9d、33.850d和1.78粒,与对照均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花蓟马的高效白僵菌菌株RSB对其天敌巴氏钝绥螨不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结果表明白僵菌可在田间与巴氏钝绥螨协同控制重大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

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485-489

摘要:本文研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202.1菌株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在含有绿僵菌5×10^6、10×10^6和20~10。孢子.g^-1土壤中,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parallela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2.4%、41,1%和74.4%,高浓度下LT50为11.9d。盆栽试验中,在播种花生时进行土壤施菌。施药处理,并在花生开花时进行接虫对比处理,结果显示:对照土壤中接虫处理的蛴螬为害可造成花生好果数减少29.2%,果重减轻26.1%,虫果增加率达28.1%;土壤施菌后接虫条件下虫果增加率为20.7%,比对照减少7.4%;但不论接虫与否,花生好果数及果重与对照土壤不接虫处理的差异均不显著;辛硫磷处理对蛴螬有较好的直接控制作用,但使花生结荚数减少;1/2剂量绿僵菌加1/2剂量辛硫磷混合处理不能很好控制虫害。田间试验显示,播种时绿僵菌能有效控制蛴螬为害,收获期花生的好果数和果重都提高4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虫果率降低10.9%;绿僵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辛硫磷。

拮抗尖孢镰刀菌的木霉菌筛选方法评估498-503

摘要:利用11株不同木霉菌株分别比较对峙培养法、病原菌存活率测定法、生防菌分泌物降解病原菌测定法、浸种抑菌萌发试验法及种苗接种活体筛选法对抑制黄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的拮抗木霉菌的筛选效率。试验表明不同的筛选方法获得拮抗木霉菌菌株的结果差异较大,其中病原菌存活率测定法与种苗活体接种筛选法结果一致性较高,可推荐作为生防木霉菌株初筛的有效方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其它
《生物入侵》系列著作503-50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腱,生物入侵已成为与各国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国际贸易与政治利益紧密关联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各国政府、科学家与民众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入侵》系列著作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包括《入侵生物学》、《生物入侵:预警篇》、《生物入侵:检测与监测篇》、《生物入侵:生物防治篇》和《生物入侵:管理篇》,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入侵生物学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发展前沿,全面地展现了我国在生物入侵的预防预警、检测监测、扑灭根除与持续减灾等方面的成果,形成了从理论、技术与方法到管理的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学科体系。《生物入侵》系列著作是科学技术部、农业部、刚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科技项目资助的重要成果,凝聚了我国入侵生物学家的辛勤劳动与心血,其出版是我国入侵生物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链霉菌HNS2.2代谢产物对TMV的抑制作用及活性成分分析515-519

摘要:为探明链霉菌HNS2.2代谢产物中的抗TMV成分,通过活性跟踪、利用柱色谱分离到其活性成分,然后借助核磁共振和质谱鉴定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使用半叶枯斑法测定各化合物抗病毒的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粗提物稀释100倍时,对TMV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在蔓陀罗Daturastramonium上的枯斑抑制率为66.7%。从其代谢产物中共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即槲皮素(quercetindehydrate)、对羟基苯丙酸、4’-羟基黄烷酮(4'-hydroxyflavanone)和3.羟基黄酮(3-hydroxyflavone)。浓度为10mg·mL_的槲皮素对TMV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在蔓陀罗上枯斑抑制率达到89.12%;其余3个化合物的抑制率分别为19.87%、53.03%和51.20%。

响应曲面法优化利迪链霉菌A02发酵培养基520-527

摘要:为了提高纳他霉素新产生菌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A02的发酵水平,采用部分因子法、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玉米淀粉、棉籽精粉和葡萄糖是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主要因子,由所得响应曲面方程预测出这3个主要因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7,31.7和11.7g.L^-1时,纳他霉素产量达最大值1735.3mg.L叫;经摇瓶和30L发酵罐试验验证,该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优化后培养基的产能较基础发酵培养基提高了32.9%--34.8%。据此认为,响应面法对利迪链霉菌产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具有实效性,本研究为其高产发酵工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赭红枝顶孢Acremonium salmoneum对竹叶锈病菌的重寄生作用研究528-534

摘要:竹叶锈病(Pucciniaspp.)是竹类主要病害之一,影响竹林生长。为了利用重寄生菌赭红枝顶孢Acremoniumsalmoneum防治竹叶锈病,本文研究了该重寄生菌的寄生规律及其抑病作用。结果表明,该重寄生菌的分生孢子自然条件下可在锈病病斑上越冬,作为次年重寄生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主要依靠风吹雨溅在林间传播,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林间温度在16.4~25.4℃下,潜育期为10~18d;采用纸环法观察重寄生菌对锈病菌(Puccinialongicornis和尸phyllostachydis)夏孢子的萌发情况可知,重寄生菌对锈病菌夏孢子的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4h后2种锈菌夏孢子的萌发率均很低,分别仅为11.1%和8.7%,同时该重寄生菌可抑制锈病病斑的扩展。竹叶锈病重寄生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竹林较密、经营管理较差的林分竹叶锈病重寄生率明显较高。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SF.193的细胞壁降解酶研究535-539

摘要:采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分析了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alternantheraeSF一193菌株在活体内外产生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x)、口.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结果表明,SF一193可产生cx、伊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和PG,且4种细胞壁降解酶在活体外和活体内的活性显著不同。其发酵滤液中以PG活性最高,其次为木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Cx;在空心莲子草叶片内以Cx活性最高,其次为β一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和PG。在活体内,4种酶活性随接种天数和温度的变化而不同。Cx和卢.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在接种第3d达到最大,木聚糖酶和PG活性则分别在第2d和第5d达到最大;Cx、卢一葡萄糖苷酶和PG活性在30℃时最高,而木聚糖酶活性在35℃时最高。

杀线虫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YC-10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540-546

摘要:自烟草中分离获得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拮抗细菌菌株YC-10。研究发现该菌株有伴胞晶体产生,菌体、芽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thuringiensissubsp.kurstaki相似,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与苏云金芽胞杆菌相似性最高,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发酵液及伴胞晶体蛋白对南方根结线虫J2有很强的杀线活性,发酵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24h线虫死亡率为100%;伴胞晶体蛋白处理南方根结线虫,24h的LC50为5.86μg.mL^-1。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在线虫生物防治上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553-558

摘要:致病杆菌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细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和对寄主线虫共生的双重特性,是一类特殊的生防细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杀虫和抑菌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编码抗菌代谢产物的基因及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转cry1Ab基因水稻和两种杀虫剂对非靶标天敌拟环纹豹蛛免疫影响的评价559-563

摘要:本文测定了田间转crylAb基因水稻(KMDl和KMD2)和两种杀虫剂(吡虫啉和氟虫腈)处理非转基因亲本秀水11后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的免疫指标(血细胞总数、包囊能力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以非转基因亲本秀水11无药剂处理的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KMDl和KMD2对拟环纹豹蛛的3种免疫因子都没有显著影响;两种杀虫剂处理均导致拟环纹豹蛛的血细胞数量和包囊能力显著下降,酚氧化酶活性略低于对照,即对拟环纹豹蛛的免疫有负面影响。可见,非靶标天敌的免疫能力可考虑作为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