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栗真绥螨和黄瓜新小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功能反应的比较295-298

摘要:于人工气候箱(23±1℃、RH70%±5%、光照(D∶L=16h∶8h)条件下,在菜豆叶片制作的叶碟上,比较了栗真绥螨与黄瓜新小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和栗真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分别为Na=0.763×Nt/(1+0.152Nt)和Na=0.257×Nt/(1+0.032Nt),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率分别为0.763和0.257,处理时间分别为0.199d和0.125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0头和8.0头。

苏丹草和香根草作为诱虫植物对稻田二化螟种群的抑制作用评估299-303

摘要:室内测试了苏丹草和香根草对二化螟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存活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苏丹草和香根草控害效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雌成虫对苏丹草和香根草均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性,产在苏丹草和香根草上的卵量分别是产在水稻上的3.02和4.56倍。两种诱虫植物均对二化螟幼虫具致死作用,二化螟幼虫在两种寄主上不能完成生活史。田间试验表明两种诱虫植物围绕的水稻小区内二化螟枯心率显著低于试验区外20m的对照小区。

黑缘红瓢虫对几种林果害虫与寄主复合体的行为反应304-308

摘要: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黑缘红瓢虫对几种常见林果健康无虫植株、桃粉大尾蚜和朝鲜球坚蚧虫体自身与分泌物,及植物与蚜虫复合体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健康无虫的桃树、樱桃李、毛白杨和油松,不产生招引黑缘红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桃粉大尾蚜和朝鲜球坚蚧虫体自身与分泌物对黑缘红瓢虫搜索行为亦无显著影响;当寄主植物受到两种害虫为害后,桃树和樱桃李能释放招引黑缘红瓢虫的挥发性物质,而毛白杨和松树在受到蚜虫为害后所释放的挥发物对黑缘红瓢虫无招引作用。结果表明,受害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在黑缘红瓢虫搜索猎物中具有重要作用。经长时间不同食物源喂养黑缘红瓢虫,并不影响其搜索行为。

竹醋液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309-311

摘要:选择代表性的有机农场进行大棚试验,探索新型生物制剂竹醋液和食用蜂蜜混合后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醋蜜混合液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因不同的喷施浓度而异,低浓度100倍和300倍处理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50倍处理则会抑制黄瓜的生长。醋蜜混合液处理对有机栽培黄瓜上蚜虫的防治效果也因不同的喷施浓度而异,300倍稀释液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水稻中与白叶枯病菌hrf1基因同源序列克隆及功能分析312-315

摘要:利用PCR技术从粳稻R109中克隆到与hrf1同源的序列,命名为hpfr1,与hrf1基因的同源性为9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4.8%。hpfr1基因连接到含T7启动子的高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重组质粒pHOSJ4,并转化宿主菌BL21(DE3)产生表达菌株BL21(DE3)/pHOSJ4。hpfr1与hrf1基因在起始密码子ATG至225个碱基处完全相同。将ATG至225碱基的序列克隆,并构建表达载体pHOSJ4-225,表达产物注射烟草能引起过敏反应。BL21(DE3)/pHOSJ4和BL21(DE3)/pHOSJ4-225的蛋白抽提物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均达极显著水平,浓度为60μl/ml时防效最显著,分别为96.35%、95.4%,与harpinXoo防效(95.9%)相近。

液体与固体培养几种生防真菌的营养研究322-327

摘要:针对4种重要的生防真菌(虫生真菌2株、重寄生真菌1株、食线虫真菌1株),在系统研究其碳源、氮源、碳浓度与C/N比、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其生长及产孢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所需碳氮源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液体培养适合菌丝生长和固体培养适合产孢的碳氮源组合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IBC1201分别为葡萄糖与丙氨酸、麦芽糖与酵母提取物;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菌株CA-1-G分别为葡萄糖与明胶、葡萄糖与大豆蛋白胨;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TV-1分别为果糖与酪蛋白、纤维二糖与酵母提取物;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菌株HSY-12-14分别为蔗糖与大豆蛋白胨、蔗糖与NaNO3。

海洋枯草芽孢杆菌3512A抗真菌脂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特性鉴定328-333

摘要: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3512A分离自中国南海柳珊瑚。抗菌谱研究表明,该菌对多种动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对高温、酸和弱碱具有一定耐受性。利用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作为靶标菌,结合酸沉淀、快速柱色谱、HPLC等现代色谱手段,对菌发酵液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两个活性强的单一化合物,化合物1和3。排油圈试验、甲苯乳化试验、TLC原位酸水解,以及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多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3均为脂肽类化合物衍生物。

三种化学物质诱导观赏百合青霉病抗性的研究334-338

摘要:采用水杨酸、纳米硅、氯化铵等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青霉病的抑菌活性和诱抗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青霉病菌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5.6%。3种化学物质处理百合鳞茎后,表现出较高诱导抗病性。在100、50和25μg/ml浓度下,水杨酸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分别为79.09%、69.28%和61.96%。浓度为100μg/ml的水杨酸、纳米硅和氯化铵处理观赏百合鳞茎后,再进行挑战接种,1d后鳞茎组织内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浓度为100μg/ml的3种化学物质处理百合种球在2℃条件下贮存4个月后,青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水杨酸、纳米硅和氯化铵处理的诱导防治效果分别为60.89%、55.56%和35.31%;处理种球种植后能够正常萌发,出苗率分别为91.67%、90.83%、90.83%。

产挥发性杀线虫物质韦氏芽孢杆菌MC67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339-347

摘要: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18种碳源、18种氮源成分对韦氏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菌株MC67产挥发性物质杀线虫活性的影响。以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MC67菌株杀线虫活性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膏。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菌株MC67杀线虫活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筛选,确定影响该菌株发酵液挥发物杀线虫活性的4个重要因子依次为麦芽糖、酵母膏、温度和pH值。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4个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当麦芽糖10.6g/L、酵母膏0.66g/L、培养温度29.6℃、pH值6.6时,菌株发酵液挥发物杀线虫活性的预期值为99.1%。对模型培养基验证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松材线虫的杀线虫活性为98.2%,接近预期值。

环境因子对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的影响355-358

摘要:以病叶率、病情指数和鲜重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露水期和光照对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的影响。结果表明,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要求最适的温度范围是28~32℃,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接种后露水持续时间至少需要48h。保湿期的光照时间与病害发生程度成反比,光照时间越短,病害发生越严重。

放线菌A01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稳定性及其化学类型364-367

摘要:本文研究了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A01发酵液中活性成分对热、酸碱、蛋白酶及紫外线的稳定性,并采用pH纸层析、捷克氏八溶剂系统纸层析、纸电泳和紫外波长扫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化学类型的早期鉴别。结果表明,菌株A01发酵液中活性物质在中性及偏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100℃处理30min相对活性还保持在81.19%;对蛋白酶不敏感,但对紫外线较敏感;紫外扫描在291、305和319nm处有典型共轭四烯生色基团的吸收峰,结合纸层析和纸电泳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归为四烯类中性抗生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368-370

摘要:在16~30℃范围内,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时完成1代需48.3d,而30℃时仅需17.9d。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7±0.54℃;有效积温为379.00±8.77日度;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T=7.87+379.00V。

大突肩瓢虫成虫越冬期人工保种技术370-373

摘要:在室内15~20℃下模拟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的野外越冬环境,研究4种不同补充饲料对越冬期成虫的保种效果。结果表明:用蔗糖水+冷冻甘蔗粉角蚜饲喂,能显著提高瓢虫的越冬存活率,210d后存活率达67.5%,保种效果最好。且存活的成虫重新取食新鲜甘蔗粉角蚜后能快速恢复繁殖能力。5-6月在蔗田粉角蚜点状发生时,将室内保种存活大突肩瓢虫成虫按100头/667m^2释放,30d后有蚜株率和有蚜叶片率分别由释放前的50.3%和45.0%降为0,与对照相比控蚜效果达100%。

韶关发现专取食豚草的昆虫——广聚萤叶甲374-375

摘要:2009年8月底在广东韶关发现专门取食豚草的昆虫——广聚萤叶甲。调查结果发现,其中一棵被轻度取食的豚草上聚集卵块129块、幼虫121头、蛹20头、成虫10头。说明广聚萤叶甲群集性强;在豚草繁殖生长完成前,迅速完成产卵、孵化、发育、成熟的生活周期。目前发现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具有专一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其他
2009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揭晓375-375

摘要:一等奖:①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农(海利)涿州种农剂有限公司、河南中州种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种集团农业化学有限公司、江苏省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玉米种子传带病原真菌检测及包衣处理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生物防治》撰稿须知378-379

摘要:《中国生物防治》由农业部主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的部级学术件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500种科技类期刊之一。

第25卷总目次3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