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黄圆蹄盾蚧天敌种类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1-4

摘要:通过对昆明地区云南樟和山玉兰上的黄圆蹄盾蚧进行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共收集到捕食性天敌昆虫6种,即日本方头甲、二双斑唇瓢虫、红点唇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日本通草蛉。其中日本方头甲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5种,即双带巨角跳小蜂、双带花角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盾蚧汤氏跳小蜂和金黄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是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昆明一年发生4代,4月中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双带巨角跳小蜂羽化盛期。双带巨角跳小蜂对黄圆蹄盾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密度对双斑截尾寄蝇寄生草地螟的影响5-10

摘要: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是草地螟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本文研究了寄主密度和数量对寄蝇寄生草地螟高龄幼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斑截尾寄蝇与草地螟幼虫在1:5~1:25五种不同的益害比时,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数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其中l:15时达到最高值(9.8±0.6头),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而寄生率随寄主密度继续增大而减小,当两者的比例增加到1:25时,草地螟幼虫的被寄生率仅为25.3%,显著低于1:5处理的84.0%。双斑截尾寄蝇与草地螟幼虫益害比相同时(1:10),寄蝇寄生率随草地螟和寄蝇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空间下达到5:50时,寄蝇的寄生率为最高,达66.4%。

冷藏对不同季节采集的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羽化的影响11-15

摘要:研究了10%冷藏不同时间对天津地区不同季节采集的美洲斑潜蝇寄生蜂自然种群羽化率和羽化进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发育的寄生蜂对10℃低温的耐受力不同,不同处理的羽化率和羽化进度有较大差异。7月份和9月中旬的寄生蜂随冷藏时间延长,羽化率显著下降;9月底、11月下旬的寄生蜂耐寒力增强,冷藏15~60d处理后羽化率无显著降低。25℃适宜条件下,7月份、9月底的寄生蜂均在20d内羽化,11月下旬、12月的寄生蜂出现羽化延迟,21~40d之间亦有羽化。9月底的寄生蜂冷藏30、45、60d处理,随冷藏时间延长,16~20d羽化比例明显增加,21~25d依次渐增;11月下旬、12月的寄生蜂冷藏处理后羽化进度加快,冷藏60d内随时间延长,10d内羽化比例明显增加。

球孢白僵菌自然流行病与马尾松毛虫种群的相互关系16-20

摘要:2006年4月下旬发现皖东明光县紫阳林场马尾松毛虫种群中暴发球孢白僵菌自然流行病。根据踏查确定了流行中心区,其僵虫密度远高于周围未流行区域;但中心区僵虫密度不同,最低不到1头/m^2,最高达39头/m^2,形成许多小型流行中心。据此断定,高密度的越冬马尾松毛虫种群呈聚集分布,有利于发病和流行中心的形成。根据僵虫虫龄结构,4~5龄幼虫占僵虫总数93.4%,3龄居中,6龄最少;根据僵虫分布部位,69.8%幼虫死于林冠下,30.2%死于树皮裂缝。由此推断,流行病始于越冬期,而流行高峰始于4月中旬之前。流行区松毛虫的体长和对照区无显著差异,但雌雄比远高于对照区,而产卵量则显著低于对照区。

烟叶调制过程中的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20-24

摘要:以调制过程中的白肋烟TN86为材料,通过直接提取烟叶样品细菌基因组总DNA,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以及建立克隆文库的未培养方法,分析烟叶中细菌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调制过程中烟叶细菌的优势群落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otobacter、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和泛菌属Pantoea;且在调制过程的不同时期,还分别存在欧文氏菌属Erwin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非优势细菌种群。

洋葱伯克氏菌群不同基因型菌株对几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致病性25-29

摘要:从玉米和水稻根围分离到70株不同基因型的洋葱伯克氏菌,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拮抗植物病原菌的筛选,并对高拮抗菌株进行了潜在致病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6株洋葱伯克氏菌对一种或多种病菌有较高的拮抗活性。在不同的洋葱伯克氏菌基因型内,以基因型Ⅴ内拮抗菌株占的比例最高,对所测5种病原真菌的平均拮抗菌株比率为80.0%,其中部分菌株表现出很强的拮抗活性。筛选出的4株高拮抗菌株对洋葱不具有致病性,同时也未检测到与人体致病相关的BCESM毒力基因。

土壤中生防菌粉红粘帚霉67-1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35-40

摘要:为了建立重要植病生防真菌粉红粘帚霉67-1菌株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收集了目标菌株、粘帚霉属其它多个种及近缘木霉属的多个种等共18个菌株,并进行了ITS区测序。以200bp左右差异较大区段设计出探针和引物。该引物及探针能有效扩增目标菌株,而其它17株非目标菌株没有扩增,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以目标菌株的阳性克隆质粒作为标准物质,建立了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9,且扩增效率较高(95.0%)。经过土壤样品试验,得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9,表明所建立的粘帚霉67-1菌株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合理有效、快速实用,适合生态学研究的要求。

生防菌ANTI-8098A对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的影响41-47

摘要:经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ANTI-8098A处理后,番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强致病力菌株弱化为无致病力菌株,弱化指数由0.40转变为0.86,回接番茄苗发病率由100.0%转变为0。同时,生防菌处理后的无致病力菌株在培养24h以前菌体生长能力显著增加,其中在12h时生长速率增长最快,达到了5.6倍;紫外-可见光吸收值明显下降,OD450nm由0.5740降为0.2644;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的表征由前峰〈后峰转变为前峰〉后峰;对生防菌异源蛋白的吸附由2种蛋白质(97.4kD和116.0kD)转变为1种蛋白质(97.4kD)。结果表明:ANTI-8098A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致弱作用,并使其生理生化特性产生显著的变化。

链孢粘帚霉寄生核盘菌菌核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48-54

摘要:为克隆和研究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寄生核盘菌菌核的相关基因,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cDNA消减文库并进行了筛选。通过PCR技术从文库中共筛选到1315个阳性克隆,克隆中插入片段大小主要集中于300~600bp之间。随机挑取120个克隆,经测序和同源性分析,获得60条有效序列,其中部分序列所编码的血红素加氧酶、核糖体蛋白L11、细胞色素P450及热激蛋白等均参与机体对胁迫条件的应答反应。11条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未找到显著匹配的序列,可能为新基因片段。分别将寄生于核盘菌菌核上的粘帚霉cDNA和粘帚霉与核盘菌纯培养的cDNA混合物经RasⅠ酶切后进行标记作为探针,利用反向Northern杂交技术验证了所选取的25条序列全部为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稗草生防菌新月弯孢菌株J15(2)的生物学特性54-59

摘要:研究了分离自稗草上的一个致病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菌株J15(2)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32℃,pH为6~8。菌丝生长对光照无要求,黑暗利于增加产孢量,培养至15d可达产孢高峰。碳、氮、磷和硫等元素是该菌菌丝体生长、产孢的必需元素,钾、镁和铁对菌丝体的生长、产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28℃;适宜培养基初始pH值在4~10之间。在58℃下,分生孢子10min失活。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会讯
关于召开第五届国际烟粉虱学术研讨会的通知59-59

摘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烟粉虱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1月9—12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将就烟粉虱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此次研讨会将为烟粉虱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提供一个共同交流机会、共享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平台,展示全球范围内烟粉虱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形势,建立这一研究团队的长期合作和联系,并针对当前烟粉虱发生危害的国际发展态势,制定研究工作的指导大纲和研究目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60-65

摘要: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一株细菌E353菌株。经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E353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E353活菌培养液(750ml/株)浸根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60.6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比对,将E353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放线菌Snea253的鉴定及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66-69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Snea253,该菌株对多种线虫有毒杀活性。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初步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研究了Snea253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原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88.73%;10倍稀释液浓度下,相对抑制率是70.49%,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处理24h后,发酵原液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是92.13%,各稀释浓度处理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

氯嘧磺隆高效降解细菌的分离与筛选70-73

摘要:从北京市、河北省一些农田和农药厂排污口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7株具有明显降解氯嘧磺隆作用的降解细菌,这些菌株能够以氯嘧磺隆为唯一氮源生长,对氯嘧磺隆的降解率为65.85%至94.78%不等。其中F-1和E-1两株菌为本试验的最高效率的降解菌,在40ml培养基、细菌起始浓度7.6×10^7cfu/ml、30℃恒温、180r/min条件下培养72h,F-1菌株对底物氯嘧磺隆50mg/L的降解效率为67.5%;E-1菌株对底物氯嘧磺隆10mg/L的降解率为94.78%。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5在3L发酵罐中的发酵工艺优化74-78

摘要:为了提高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5液体发酵的生物量,在3L发酵罐中进行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发酵试验。在分批发酵中,将氮源物质豆粕浓度由2%提高到4%之后,生物量由4.8×10^9cfu/ml提高到8.2×10^9cfu/ml。在分批补料发酵中,采取分批多次补糖策略。初糖浓度为20g/L,当糖浓度在10g/L以下时,补加葡萄糖(每次补加量为20g/L),共补加两次,生物量提高到2.8×10^10cfu/ml。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分子标记技术在绿僵菌研究中的应用78-82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在真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在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的分类、菌株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杂草生防真菌的研究进展83-88

摘要: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在杂草生防真菌致病力、安全性、应用效果以及商品化开发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杂草生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会讯
关于召开世界生物入侵大会的第一轮通知88-88

摘要:目前,外来入侵物种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之一。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对多种生态系统,如农业、林业、湿地、草地、岛屿等造成了显著的生态灾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贸易、运输、国际旅游及生态旅游的日益密切,如何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和扩散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