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棉铃虫齿唇姬蜂寄主识别行为的研究201-204

摘要: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寄生行为观察发现,无选择条件下,处女蜂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偏爱强于甜菜夜蛾,第3次遭遇,雌蜂对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累计产卵刺探率分别为73.3%、70%和30%;产卵经历能显著增强雌蜂对最优寄主和次优寄主的寄生能力;雌蜂不具同种识别过寄生能力,具一定自身识别过寄生能力,但时效期短于8h。雌蜂对混合种群的寄生选择研究发现,寄生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率显著高于甜菜夜蛾幼虫,分别为91.0%和76.3%;雌蜂对3日龄、4日龄和5日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71.7%、67.8%和63.4%,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对6日龄幼虫的寄生率(30.4%)。

芙新姬小蜂的生物学习性观察205-208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寄主,对芙新姬小蜂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成虫喜欢群集活动,飞翔能力较弱;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和向上行为;成虫喜欢清洁身体;多在上午羽化,羽化当天或次日产卵。雌蜂大多数选择2龄末或3龄初的寄主幼虫体躯后1/3处产卵,1头寄主幼虫体内落卵1、2、3粒分别为92.25%、5.63%和2.11%。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后半部(占30.17%)或脱离寄主0~15mm的潜蝇虫道内(占69.83%)化蛹。幼虫是否在寄主体内化蛹,与其体内营养物质的量有关。

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蚜的捕食功能209-213

摘要:十一星瓢虫是南疆棉田棉蚜的优势种天敌之一,田间调查表明:棉田中十一星瓢虫与棉蚜的变化关系密切,随着棉蚜数量的增加不断增加,7月15日瓢虫数量达1163头/百株,为全年最高峰;瓢蚜比由7月10目的1:305.94下降到7月15目的1:91.36,其发生高峰出现在棉蚜高峰后5d。麦田是十一星瓢虫重要的早期虫源地,应加以保护利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棉蚜密度下,幼虫及成虫对棉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反应,当N→∞时,1~4龄幼虫和成虫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7.42、46.73、96.15、151.52和144.93头,表明十一星瓢虫对棉蚜捕食潜力很大,尤其是3、4龄幼虫及成虫对棉蚜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敏感性测定213-217

摘要:在实验室及田间罩笼条件下,进行了异色瓢虫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8种供试药剂对异色瓢虫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矿物油类药剂敢死虫对异色瓢虫最安全,其LC5。值高于其田间常用有效剂量;苦参素植物保护剂、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成虫的LC50值也高于各自的田间使用剂量,但对幼虫的LC50值却介于推荐的田间有效剂量与高限剂量之间,对瓢虫幼虫安全有一定威胁。

《中国种业》征订启事217-217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农药混用防治褐纹甘蔗象218-222

摘要:褐纹甘蔗象是棕榈科植物和甘蔗的新入侵危险害虫。本研究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与毒死蜱、吡虫啉混用防治褐纹甘蔗象。将4000条/ml感染期线虫与48%毒死蜱EC(1000mg/L)、70%吡虫啉(500mg/L)混合施用于国王椰子,7d后对幼虫的防效为96%,明显优于单剂毒死蜱(68.96%)、单剂吡虫啉(0)和小卷蛾斯氏线虫(68.42%~76.52%)的防效;混剂处理7d对成虫的防效为88.89%,亦明显优于单剂毒死蜱(72%)、单剂吡虫啉(2.50%)和小卷蛾斯氏线虫(27.78%~52.63%)。

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对同一寄主个体的竞争及对线虫繁殖的影响223-227

摘要:采用注射侵染和自然侵染法,测试了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同一寄主大蜡螟幼虫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线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注射侵染还是自然侵染法,对大蜡螟幼虫个体的致死竞争能力最强的是长尾斯氏线虫,其次是小卷蛾斯氏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的致死能力最弱。在同一大蜡螟幼虫体内时。异小杆线虫的繁殖受斯氏线虫的不利影响较大,而两种斯氏线虫的繁殖受异小杆线虫的不利影响较小。两种斯氏线虫对各自的繁殖影响不大。

绿僵菌R8-4菌株大量培养固相阶段的条件228-232

摘要:研究了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R8—4菌株液固两相法培养过程中固相培养阶段的条件,包括培养基载体、接种量、接种后基质含水量、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照、通气量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和稻壳均可作为固相培养的优良载体,以蛭石为载体的产孢量稍高于稻壳。玉米粉和麦麸组合是该菌的良好营养源,与不同载体配合均可使产孢量达到20×100孢子/g以上;以小米提供营养的不如麦麸加玉米粉,当小米与载体的质量比大于3:1可获得15×100孢子/g的产孢量。液固接种比以8:10最佳;接种后适宜的基质含水量约为55%,产孢量达28.9×10^8孢子/g;在培养过程中,恒温培养时以25℃为宜;最佳温度调节方式是先在25℃下培养16d后转移到21℃下再培养5d,可获得最高产孢量;光照调节对菌株生长和产孢有重要影响,培养前期在暗环境培养14d,再于光照培养7d的产孢量最高;高通气量利于菌株生长和产孢,应保持容器通气口通畅,培养基厚度以〈4cm为宜。

短短芽孢杆菌JK-2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抑菌作用及其小区防效233-236

摘要:对分离自土壤的短短芽孢杆菌JK-2菌株对番茄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和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K-2对番茄枯萎病菌的盆栽防效和田间防效分别为83.82%、74.70%。该菌株能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当其无菌滤液终浓度为15%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1.69%。JK-2菌株对病菌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JK-2菌株可造成菌丝消解、产生泡状物、破坏生长点、引起细胞内含物外溢。

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特性237-242

摘要:从发生青枯病的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对植物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HY96-2的拮抗活性最强。该菌对其他5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很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HY96-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通过盐析等方法得到HY96-2产生的对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粗提物,检测了温度和pH对粗提物活性的影响。当温度高于40℃、pH低于4.3或高于8.2时,活性很弱;蛋白酶K作用容易失活;超滤结果表明,该粗提物可能是分子量低于5kD的混合物。

生防菌SF-193对空心莲子草防除效果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243-250

摘要:摘要: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了SF-193菌株培养液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力;在田间小区试验的条件下,测定了SF-193对空心莲子草的防除效果,以及不同因子对SF-193除草效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SF-193培养3~5d的培养液具有最强的致病力;最佳接种体为含有菌丝体的培养液;田间有效接种浓度为10倍稀释液,室内有效接种浓度为25倍稀释液;适宜SF-193对空心莲子致病的最佳温度为25~30%;高湿条件下SF-193致病过程加快。SF-193对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生境下的空心莲子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内生细菌和几种诱抗剂对哈密瓜叶片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250-254

摘要:比较了内生细菌230、248、261菌株和诱抗剂水杨酸、壳聚糖中科2号、壳聚糖中科6号对哈密瓜细菌性叶斑病和疫霉病的诱导抗性作用及对哈密瓜叶片中防御酶系POD、PPO、PAL活性的影响。筛选出了具有诱导哈密瓜抗细菌性叶斑病和疫霉病菌复合侵染的内生细菌菌株,其中261菌株的诱抗效果可达78.2%,高于化学诱抗剂,且防病效果较持续稳定。施用水杨酸、壳聚糖中科2号、壳聚糖中科6号亦可诱导哈密瓜的抗病性,以壳聚糖中科2号最为显著,诱抗效果可达74.2%。结果表明:230、248、261菌株诱导接种和施用水杨酸、壳聚糖中科2号、壳聚糖中科6号处理哈密瓜幼苗,可显著提高叶片中PPO、POD和PAL的活性,并与哈密瓜植株抗病性增加呈正相关。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B68芽孢产量的影响255-259

摘要: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68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研究了营养条件、初始pH值、溶氧水平对其芽孢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10g,大豆饼粉10g,NaCl5g,MnSO4·H2O 0.6g;最佳初始pH值7.0;最佳装瓶量为25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液。在此条件培养下,于150r/min、28oC恒温培养72h后,芽孢数量最高可达到1.60×10^14cfu/ml,芽孢形成率可达到88.92%。

香子含笑中的杀线虫活性成分及其毒力测定260-263

摘要:根据活性追踪分离,从香子含笑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杀线虫的倍半萜。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的光谱数据,鉴定该化合物为小白菊内酯。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对所测试的松材线虫和全齿复活线虫具有毒杀作用,浓度200μg/ml对两种线虫进行处理,48h的死亡率分别为70.4%和100%。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实验技术
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在土壤中毒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263-268

摘要:以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中分离纯化的高特异性杀虫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其效价可达到16000。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土壤样品中Bt毒蛋白含量。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土壤中Bt毒蛋白的含量,因土壤理化特性及组成成分的不同,检测到的毒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河沙中的蛋白检测量最低,只有12.53%;另一种沙壤混合物中检测量达到76.16%。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抵抗病虫为害中的作用269-273

摘要:本文对植物防御病虫害侵染所产生的主要次生产物种类(酚类、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以及一些与防御反应相关的信号分子);植物通过空间、时间、存在形式以及外部环境调节次生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蜘蛛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研究进展274-278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蜘蛛体内沃尔巴克氏体的检测方法、感染情况和其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蜘蛛沃尔巴克氏体的科学意义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捕食螨的大量繁殖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279-283

摘要:本文对捕食螨人工大量繁殖的饲养方法、人工饲料配制研究,以及捕食螨的贮藏、运输和释放进行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