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微生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物的研究进展255-260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抗植物病毒微生物资源、作用机制、筛选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洋葱伯克氏菌作为植物病害生防菌的研究进展及其风险评价260-264

摘要:洋葱伯克氏细菌既具有良好的生防功能但又可能是人体条件致病菌,文章就洋葱伯克氏细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其作为生防菌的应用前景与急待解决的问题。

助剂在微生物除草剂中的应用265-267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开发中,助剂在固体和液体剂型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了助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对寄主小菜蛾幼虫体内部分组织的影响268-274

摘要:利用显微注射方法,观察了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CpBV)对其寄主小菜蛾幼虫部分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pBV进入寄主体内后能够影响其精巢、前胸腺和中肠等的变化。当被注射CpBV后,寄主精巢体积的增长受到抑制,并且有被分解的现象;颜色也随之逐渐变淡.直至呈现透明。前胸腺大小在感染CpBV 12h时就已经变小。中肠发育受阻,被分解,分布的气管出现萎缩现象,颜色由正常发育时的绿色变为黄色,个别会呈现红色,约20%中肠出现红色斑点。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小菜蛾幼虫注射过CpBV后,其精巢、中肠和前胸腺中蛋白种类均减少,特别是精巢,仅有一条蛋白条带(78.8kD)较为清晰,蛋白条带明显变淡,说明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但前胸腺81.2kD的蛋白条带在感染CpBV后要比对照更为清晰。中肠酯酶活性测定表明,感染CpBV后中肠酯酶的活力受到抑制,酯酶活性减弱。

棉大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观察275-278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棉大卷叶螟幼虫为寄主,对其幼虫期的一种重要寄生蜂——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羽化高峰期为上午的6:00—10:00和下午的15:00—17:00;雌雄比为0.66:1;有92.6%的雌蜂当日交尾,且仅交尾1次;未交配的雌蜂也可产卵寄生,羽化成虫均为雄性。在17—33℃条件下,卷叶螟绒茧蜂成蜂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提供蜂蜜水时寿命从17℃的12d降到33℃的2d,而清水对照的成蜂寿命从17℃的6d降到33℃下的不足1d。卷叶螟绒茧蜂既可以产卵寄生致棉大卷叶螟幼虫死亡。也可通过成蜂的产卵器刺破幼虫体壁并吮吸寄主体液而致害虫死亡。对雌蜂的寄生和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描述。

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寄主植物和猎物复合体的行为反应279-282

摘要: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不同寄主植物-蚜虫复合体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贴梗海棠、柳树、毛白杨在正常的生长状况下,不产生引诱异色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而当这些植物受到蚜虫为害后,释放出引诱异色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雌雄瓢虫对其选择率分别为73.3%、56.7%(贴梗海棠);71.7%、73.3%(柳树);58.3%、68.3%(毛白杨);紫藤在正常的生长状况下和蚜虫为害后,都会产生排斥异色瓢虫的化学物质。

植物抗病激活蛋白harpinXooc防治水稻病害的研究283-289

摘要:植物抗病激活蛋白harpinXooc由水稻条斑病细菌hrp基因簇中hpa1基因编码。用构建于表达载体pET21a(+)上的hpa1诱导表达产物harpinXooc处理烟草,可激发烟草产生过敏反应,以及激活与烟草抗病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PR-1a、hin1和hsr203J的表达;处理水稻后,NPR1、OsPR1a、OsPR1b和PAL被激活。表明harpinXooc蛋白与植物互作后,通过水杨酸信号传导途径激活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卫反应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使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抗病性。harpinXooc经加工后制成含量达1%的可溶性微颗粒制剂在水稻上进行应用,试验结果显示,harpinXooc蛋白可诱导水稻产生抗病性,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与杀菌剂稻瘟必克(三环唑)相当,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效果与井冈霉素效果相当。对水稻增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增加粒实重上,增产达6%以上。

协同增效型拮抗细菌组合CL-7和CL-8的稳定性及其对加工番茄的促生防病效果290-295

摘要:将加工番茄根际土壤中筛选到的单一拮抗细菌进行复配,筛选获得两个具有促生拈抗作用的细菌组合CL-7和CL-8。经过20代转管连续培养检测细菌组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两个拮抗细菌组合从13代之后,其pH值基本稳定,组合内菌落种类及数目也基本稳定;且12代后抑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和单一拮抗菌株相比,CL-7和CL-8均能显著增加对番茄立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发芽和苗期灌根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组合CL-7和CL-8可显著促进加工番茄幼芽及苗期的生长,苗期鲜重分别增加了147.620k和176.190k,干重分别增加了143.75%和143.75%。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细菌组合CL-7和CL-8对加工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显著,分别可达25.1%、40.1%和52.2%、55.5%。

生物熏蒸用于植物土传病害治理的研究296-302

摘要:采用以生物物质为材料的土壤熏蒸技术,研究了其对植物土传病害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棉纱缸熏蒸装置中以甘蓝叶不同用量对黄瓜枯萎病菌在32℃条件下熏蒸,1.5kg/m^2以下时,6d后对菌落扩展的抑制率不足15%;2.5kg/m^2时抑制率快速上升到50%以上;继续增加施用量抑制率增长变缓;甘蓝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值为3.25kg/m^2。施用量为3.5kg/m^2时,黄瓜枯萎病菌生物量累积比对照减少83.1%,产孢量为对照的0.5%,所产孢子的萌发率为对照的18.8%。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蓝叶施用量为3.5kg/m^2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立枯病菌、番茄黄萎病菌和茄根腐疫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对菌核病菌、辣椒猝倒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7%、17.4%和41.6%。对不同芸薹属植物熏蒸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芥菜和雪里蕻的叶片组织及芥菜疙瘩对供试7种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甘蓝。对不同添加物增效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蓝碎叶中添加麦麸后比只施用甘蓝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率提高6.7%,菌丝干重累积减少45.5%。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5和32℃条件下甘蓝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20.2%和62.9%。田间试验表明,用4种植物熏蒸土壤后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太阳能和土壤还原消毒法的防效。其中,芥菜(3.5kg/m^2)添加麦麸(1.0kg/m^2)后的防效达到68.2%。

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303-307

摘要:研究了多种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菌龄,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适宜条件为:使用溶壁酶(3mg/ml)、蜗牛酶(3mg/ml)、纤维素酶(2mg/ml)的组合酶液,酶解时间为2h,菌龄为14h,稳渗剂为NaCl(0.5mol/ml)。在上述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到9.25×10^6/ml。将原生质体涂布于含KCl(0.5mol/ml)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显微观察表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主要通过顶端和侧位释放原生质体。

更正307-307

利用油菜秸秆培养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308-312

摘要:研究了油菜秸秆作为基质培养植物病原菌核盘菌的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并从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及其抑制核盘菌菌核子囊盘萌发等方面评价了所获得的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质量。结果表明:盾壳霉野生菌株Chy-1和Zs-1,以及Chy-1的突变菌株SV-5-2(抗杀菌剂vinclozolin)可以利用油莱秸秆为基质进行培养,有利于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产量可达2.4×10^9~3.4×10^9个孢子/g干秸秆。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影响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在接种量为5×10^9个孢子/g干秸秆的条件下,以干秸秆中含水量为3-6ml/g,在20℃下发酵12d较为适宜。水琼脂平板试验表明:在20℃下培养48h。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将油菜秸秆基质培养的盾壳霉分生孢子接种于土壤中,无论是夏季试验,还是秋季试验,对核盘菌菌核萌发及存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3年夏季,4.0×10^6个孢子/m处理其核盘菌菌核萌发数比对照减少26.3%;秋季该处理比对照减少57.1%-88.0%。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不同营养源对椰甲截脉姬小蜂寿命、寄生能力及子代的影响313-315

摘要: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原发生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岛区。2002年6月首次在我国海南省海口市凤翔路发现该入侵害虫,现已在该省严重发生。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原产于西萨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椰心叶甲的幼虫寄生蜂。2003年6月被引进越南,8月在危害较重的地区释放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2004年3月引入我国,目前已在田间进行大面积释放,以期取得对椰心叶甲持久有效的控制。

两株木霉菌株对茄黄萎病的防治效果316-318

摘要: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茄黄萎病俗称半边疯、黑心病,分布广泛,发病率一般为50%~70%,近几年来蔓延迅速,是茄子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对该病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其抗茄黄萎病育种工作困难,因而极有必要开展茄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木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土壤真菌,能够拮抗多种病原真菌,尤其对许多土传真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木霉用于棉花黄萎病的防治已有报道,但用于茄黄萎病的防治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木霉菌株,进行了茄黄萎病的田间小区防病试验。

第22卷总目次319-323

敬告读者320-320

撰稿须知3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