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专题综述
病毒增效蛋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1-5

摘要:本文简述国内外病毒增效蛋白的研究状况以及在重组病毒、转基因植物和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的应用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杀虫增效剂——酶抑制剂对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的影响5-9

摘要:采用药膜法测定了3种酶抑制剂对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椒基丁醚、磷酸三苯酯和马来酸二乙酯显著增大了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对甲胺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胡椒基丁醚的作用显著高于后两者,而后两者之间较为接近.2种寄生蜂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击倒作用具明显的恢复能力,而胡椒基丁醚、磷酸三苯酯和马来酸二乙酯可显著抑制这种击倒恢复能力.上述结果表明,2种寄生蜂对所测试杀虫剂的耐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有关,其中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可能是最重要的.

关于召开全国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的第二轮通知9-9

化防田与综防田蜘蛛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动态分析10-13

摘要:洞庭湖平原地区共有稻田蜘蛛10科27属41种,其优势种为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八斑鞘腹蛛和锥腹肖蛸.在两类防治田的早稻田中,蜘蛛优势种没有变化,主要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晚稻田中,蜘蛛优势种存在更替现象.在综防田和化防田中,蜘蛛种类和个体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蜘蛛控制害虫生物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中红侧沟茧蜂成虫日龄及粘虫幼虫龄期对寄生效果的影响14-17

摘要:室内研究了不同日龄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对粘虫幼虫龄期的选择、寄主被寄生时的龄期对寄生蜂幼期发育历期和茧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寄主1~5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可以寄生1~4龄幼虫,不寄生5龄;偏爱寄生2龄和3龄幼虫;对1、2、3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21、0.31、0.27和0.21;寄主幼虫供寄生后,其寄生率随寄主幼虫供寄生时的龄期增大而下降.寄生于4龄寄主幼虫的蜂,其卵至结茧的历期显著长于寄生于2或3龄寄主幼虫的蜂;寄生4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蜂茧明显重于寄生于2或3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蜂茧.雌蜂日龄增加,寄生能力下降;但雌蜂日龄对寄生蜂子代卵至结茧的历期和茧重没有影响.

柽柳柽瘿蚊的生物学特性18-23

摘要:报道了在新疆柽柳上造成虫瘿的齿腿柽瘿蚊、毛尾柽瘿蚊、土库曼柽瘿蚊和害柽瘿蚊.对4种柽瘿蚊分布、寄主植物、生活史、行为及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4种瘿蚊造成柽柳枝条形成性状各异的虫瘿,多一室一虫.齿腿柽瘿蚊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年4代,毛尾柽瘿蚊在新疆阜康一年1代,均以老熟幼虫在虫瘿中越冬;在室内养虫盒和罩笼中,齿腿柽瘿蚊平均产卵42粒,害柽瘿蚊平均产卵56粒,卵多单产.寄生齿腿柽瘿蚊、毛尾柽瘿蚊的寄生蜂均分别有姬小蜂科和金小蜂科各1种.寄生蜂对齿腿柽瘿蚊越冬代的寄生率为38.5%,第1代蛹末期为58.0%,第2代蛹末期为91.3%,第3代蛹末期为3.6%;对毛尾柽瘿蚊蛹期寄生率为 58.8%.接种卵试验表明,齿腿柽瘿蚊可以在采自美国的盆栽多枝柽柳上成功地取食、造成虫瘿,但不能在盆栽杨树和柳树上取食、存活.

新疆柽柳上的植食性昆虫种类调查24-28

摘要:本文报道新疆柽柳上的植食性昆虫和螨共7目29科105种及其分布和取食部位.其中,蚕食叶片有37种,占28.0%;刺吸叶片昆虫有48种,占36.4%;取食柽柳花和果实的有23种,占17.4%;蛀食枝干的有18种,占13.6%;蛀食根的有7种,占5.3%.

四脊裸孢壳Dh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沙枣尺蠖的防治效果29-32

摘要:从沙枣尺蠖上分离到一真菌菌株Dh,经鉴定为四脊裸孢壳.该菌喜温,生长温度范围为15~45℃,最适温度为30℃;病菌在pH4~8之间生长良好;孢子的萌发温度范围为8~45℃,以30℃为最适;在黑暗、日光灯、黑暗与散射光交替、自然光条件下,该菌的生长与产孢情况无明显的差异;该菌能利用葡萄糖、蔗糖等多种碳源,在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麦芽糖上生长量最大;可利用多种氮源,尤其对尿素、氯化铵的利用最好.Dh经纯化培养后,室内对沙枣尺蠖致死率达86.42%,田间致死率达82.13%.

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抑制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的影响因子分析33-36

摘要: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剂在土壤中可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菌剂的适宜剂量为1.15×108cfu/g.温度、土壤含水量和菌剂处理的时间是影响效果的因素.15~30℃培养, G3菌剂处理的菌核减退率从35.2%逐步上升到77.8%.在16%~24%土壤含水量的条件下,菌核减退率从75.5%下降到21.7%.接种病原真菌前施用G3菌剂比接种后效果更好.来源于湖南、山西、云南和上海的不同区域土壤对防效没有显著影响.菌剂添加豆粕粉、壳聚糖、葡萄糖和淀粉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壳聚糖,增效率达29.2%.

不同发酵条件对木霉产孢类型的影响37-40

摘要:木霉T23固体发酵以产生分生孢子为主.液体发酵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生产不同类型的孢子.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马铃薯蔗糖培养液等可作为生产厚垣孢子的培养基;木霉T23的孢子类型和产孢速度受温度影响.在适于木霉生长的温度范围内,24℃以下产生厚垣孢子,最大产孢量为1.06×108个/ml.28℃以上形成分生孢子; 30℃时产孢量最大,为1.99×108个/ml,温度越高产孢速度越快.初始pH值低易产生厚垣孢子,pH值高易产生分生孢子.适当降低液体发酵的供氧量,有利于厚垣孢子的形成.

植物激活蛋白对黄瓜的促生诱抗相关酶的影响41-44

摘要:为探讨植物激活蛋白对植物的促生、诱抗作用,以30mg·L-1的激活蛋白处理黄瓜种子、幼根和叶片,测定了激活蛋白对黄瓜幼根生长以及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诱导处理黄瓜种子24、36h后,幼根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二者差异显著;处理幼根12h后脱氢酶活性比对照提高29.62%;处理子叶1.5h后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提高44.61%,4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较对照提高15.36%;处理叶片1~6h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1.5h后比对照增加了248.73%.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基础知识与实验技术
PCR法证实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经卵和蛹的垂直传播45-48

摘要:根据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设计5'引物和3'引物,通过PCR技术成功扩增389bp的目的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0fg,应用此技术从带毒的虫卵和蛹的总DNA中也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该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病毒的垂直传递.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线虫晶体蛋白的相关基因49-51

摘要:本文从苏云金杆菌对线虫活性的发现、编码毒蛋白的基因、毒蛋白的种类大小及苏云金杆菌对线虫的作用机理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简要展望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草莓灰霉病拮抗木霉菌株筛选及温室防效测定52-54

摘要: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等栽培设施的发展,该病的发生日益严重.目前,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但由于长期用药,病原菌逐渐产生抗性[1],防治效果日益降低.

Tuberculina sp.,苹果锈病菌的一种重寄生菌54-56

摘要:苹果锈病(Gymnosporangium yamadai)在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在一些地区发病严重.该病造成叶片枯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该病长期采用化学农药或砍伐其转主寄主柏科植物进行防治,导致杀伤天敌,有益生物种类减少,果园生态群落结构恶化,果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加.由于该锈菌同时在转主寄主柏科植物上寄生危害,也给药剂防治及防治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利用重寄生菌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方法之一.植物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1~5].

寡糖类物质诱导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57-59

摘要: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存在着农药残留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寡糖是新一类生物诱抗剂,具有可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无残留等优点.本文以酶解方法从海带中获得寡糖类物质,利用其防治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et Curt.) Rostov.]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北京同朗书店 建设中国农业科技品牌书店59-59

绿僵菌对蝗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60-62

摘要:绿僵菌是农林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虫生真菌之一,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已记载的寄主昆虫超过200种[1].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作为蝗虫的重要生防真菌,它对多种蝗虫防效显著,其中对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防效达88.1%[2].关于该真菌对非目标无脊椎动物的影响,尤其是对蜜蜂、家蚕及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试验研究了黄绿绿僵菌对草原蝗虫天敌及其种群动态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