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 13-1315/S 国内刊号
  • 1671-3990 国际刊号
  • 1.9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农、林、牧、副、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动态
农业废弃物处理国际会议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市召开195-195

摘要:由欧盟ASIA—PRO—ECO项目主办、马来西亚普渡大学环境科学系承办的农业废弃物处理国际会议,于2006年3月21-23日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市召开。此次会议是欧盟家禽粪肥处理与应用项目(CHIMATRA)的一部分。会议的主题为“变废弃物为财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泰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有关负责人,33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其中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的A,S.A.Rahman教授介绍了马来西亚在废弃物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如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料,以家畜废弃物为能源和肥料。

典型农区秸秆资源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探析196-198

摘要:简析了安徽省蒙城县和吉林省德惠市典型农区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影响秸秆资源利用率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的途径。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分析199-201

摘要: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为代价的;化石燃料生态足迹比重很大(79%),是山西省生态赤字最基本部分,资源利用效率相当低下。山西省亟需改变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

浙西山区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价研究202-205

摘要:研究分析了浙西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措施,采用层次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相结合方法,建立了该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欧式距离模型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进行评估。

我国东北专用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域布局研究206-209

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东北37个地市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评价,将其结果与37个地市所属各县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矩阵运算,确定出东北24县市和1个国有农场总局系统为我国专用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并提出这些专用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区域布局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吉林省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210-212

摘要:对吉林省7个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显示,这7个基地各项污染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1,土壤环境质量为2级,适宜建立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基地。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与育林基金制度改革探析213-216

摘要:阐述了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与育林基金制度改革间的关系,指出育林基金、林价和育林费都具有营林成本补偿的属性,是一项再生产专用资金。并着重论述了实施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后育林基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217-219

摘要:阐述了我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并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双链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对农户决策的影响研究220-222

摘要:阐明“双链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机制,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经营。并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生产特征及效益的变化和农户决策模式类型。指出影响农户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公司的运行绩效和服务起主导作用。

多目标线性规划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石柱县密麻沟小流域为例223-227

摘要:本研究以四川省石柱县密麻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建立4个子目标函数,利用专家权重法与方向性系数将多个子目标函数整合为1个目标函数,并应用EXCEL软件对多目标函数的规划模型进行线性求解。小流域经治理规划后土地利用趋于合理,生态平衡趋于协调,农、林、牧3业用地比例由原23.32:74.20:2.48调整为24.23:67.67:8.1,流域年土壤侵蚀模数由原1823t/km^2降为1628.4t/km^2。

丘陵区生态农业旅游景观模式及效果分析228-231

摘要:丘陵地区城乡结合带生态农业旅游景观应按坡度和等高线设计,形成“垂直生态景观模式”。试验区道路系统依地形贯穿全园,“农家乐”型生态农业旅游散布试验区内。试验区生态植被良好,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垂直景观林带有助于降低气温和土温,减少土温日变幅,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和防止水土流失。优美的景观环境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模式探讨232-233

摘要:筒析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发展潜力,指出该区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水域生态旅游和文化型生态旅游模式。

干旱对夏玉米碳素同化、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研究234-236

摘要:试验研究全生育期干旱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C素同化、运转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夏玉米各生育期C素代谢的自身规律影响较小,主要是改变C素同化、运转、分配的绝对量和分配率。水分胁迫下夏玉米干物质及其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速率降低,总量减少,且不同器官干物质转移率、转移量及其对雌穗重的贡献发生改变,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减少,分配、转移到生殖器官的同化物减少。充分供水处理具有最大的干物质累积量和正常的C素代谢,合理的水分供应促进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籽粒的转移,成熟期营养器官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滞留少,向籽粒中的运转彻底,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欢迎订阅2006年《中国生态农业学报》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