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 13-1315/S 国内刊号
  • 1671-3990 国际刊号
  • 1.9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农、林、牧、副、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动态
中国第三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会议在青岛市隆重召开10-10

摘要: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的第三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会议于2005年9月12~1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辽宁、陕西、河北、广西和四川等13省(区)的领导以及国内生态环保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出席了大会。大会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省建设”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对生态环境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大会一致通过了《发展循环经济宣言》,体现了各省(区)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决心,标志着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养殖水体氮的生物转化及其相关微生物研究进展11-15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养殖水体N的生物转化及其相关微生物研究进展,指出养殖水体中N循环主要起源于所加入的配合饲料及有机或无机肥料,在生物和非生物共同作用下合氮化合物不断迁移转化,构成复杂的动态平衡,其中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泥水界面层是有机物矿化和营养物质再生的重要场所。并提出渔业生产调控措施。

鲍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16-20

摘要:阐述了近年来鲍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核型分析、等位酶、微卫星和小卫星、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线粒体DNA、表达序列标签研究和基因序列等技术在鲍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遗传结构及种质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今后应加强鲍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组学、遗传连锁图谱、数量性状基因座和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研究。

转三价抗虫基因棉花遗传特性研究21-23

摘要: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三价抗虫基因(Bt+CpTI+GNA)导入常规棉花品种中获得转基因再生株,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棉花体内表达并遗传给后代材料。其转化再生株后代材料经抗性检测,进行大田选育已至F8代。PCR分子检测与转化的标记基因和外源目的基因抗性三者极有规律性,转化后代材料分离有的符合孟德尔规律,有的则较偏离,其所携带的基因在转基因棉花低代材料中分离规律较为含糊,高代材料则较稳定。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食用稻米重金属积累特性遗传相关性的影响研究24-27

摘要:采用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食用稻米重金属积累特性遗传相关性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结果表明,Hg、As、Cr、Cd和Pb5个重金属积累特性间的基因型协方差均为正向。各遗传体系中成对重金属积累特性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遗传协方差和环境互作协方差。

优质蛋白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组间典型相关性研究28-33

摘要:研究优质蛋白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组间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半硬质胚乳奥帕克-2玉米群体(“中群14QPMC4”和“陕综5号QPMCo”)籽粒物理性状中硬质度、籽粒密度、百粒重与胚比、百粒体积呈负相关效应,营养品质中赖氨酸含量、蛋白质品质性状为其核心,籽粒密度(或硬质度)可作为蛋白质品质的间接选择指标;籽粒物理性状、蛋白质品质性状在赖氨酸产量构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全籽粒蛋白质品质与胚乳蛋白质品质紧密相关,而与胚蛋白质品质无关,高赖氨酸高油分育种相统一。

不同生态环境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34-36

摘要:研究分析不同生态环境对强筋小麦“陕优225”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陕优225”在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区种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品质均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陕优225”品质适宜生态区以黄淮麦区旱肥地雨养生态区、中等肥力补充灌溉区为最佳,其品质可达到强筋粉小麦标准,且制粉宜选用后熟期4个月以上的小麦籽粒,其生态品质表达最佳。

早晚季不同水稻籽粒灌浆表现及其与耐光氧化特性的关系研究37-41

摘要:试验研究早晚季不同水稻材料籽粒灌浆特性与耐光氧化反应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耐光氧化反应特性强的适强光生态型水稻品种其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较迟,且灌浆生长盛期终止亦迟,各参数在早晚季灌浆结实期保持相对稳定;而不耐光氧化的适弱光生态型品种则反之,其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早,且生长盛期结束亦早,各参数在早晚季灌浆结实期稳定性相对较差。

低温对单、双瓣茉莉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42-44

摘要:试验研究低温对单、双瓣茉莉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K^+、Ca^2+、Mg^2+、可溶性糖外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瓣茉莉品种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K^+、Mg^2+、Ca^2+、可溶性糖外渗量均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同一处理温度下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单、双瓣茉莉品种细胞膜相对透性逐渐增大。认为单瓣茉莉属不耐寒植物,而双瓣茉莉属低度耐寒植物。

不同基因型小麦与绿豆冠层冷温现象研究45-48

摘要:对小麦与绿豆冠层冷温现象的研究表明,小麦与绿豆冠层冷温现象的显著特征是小麦和绿豆中某些基因型材料冠层温度持续偏低,且不固年份更迭和天气的变化而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与植株的冷温相伴随,一些重要生物学性状如叶片功能期、叶绿素和蛋白质N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等也较冠层温度持续偏高的基因型材料明显为佳。这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奠定了坚实的代谢基础。小麦与绿豆的亲缘关系很远,但共同的冷温特性使它们之中的某些基因型材料在一些重要生物学性状上具有相通的特性,且有利于作物生产能力的提高。

第二届全国生态市(县)建设现场会暨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命名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48-48

摘要: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生态市(县)建设现场会暨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命名表彰大会于2005年10月25~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环境保护局(厅)和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张力军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生态市(县)建设要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为全面推进生态市(县)创建工作,各地一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做好生态市(县)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不同性别银杏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性探析49-50

摘要:应用澳麝香草酚蓝(BTB)化学法对不同性别银杏植株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银杏植株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等生理生化特性均存在较大差异,雄株比雌株更具较强的抗逆性及适应能力。

梯度磁场对芝麻种子生物效应的影响51-53

摘要: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仪对磁场处理过的芝麻种子连续14d跟踪测量,结果表明磁场可促进芝麻种子内部自由基浓度增加,且其自曲基浓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14d后其自由基浓度降低30%以上。用最佳磁场强度分别对芝麻种子进行12min、24min、36min、48min和60min不同梯度处理,结果表明电流50A(磁场强度835G)的磁场处理芝麻种子36~48min生物效应最佳,能有效提高芝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根系生长。

硒对不同氮源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54-56

摘要:试验研究Se对不同N源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e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发育并无显著促进效应,但可显著提高其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尤以Se浓度≤0.10mg/L处理显著提高其根干物质量和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Se浓度1.0mg/L处理则显著抑制幼苗生长,使幼苗失绿。酰胺态氮显著促进幼苗增重且叶色深绿;同一N源经Se、Si及二者配施处理均未显著提高幼苗干物质量及叶绿素含量。

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57-59

摘要: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耐受性好,Cd胁迫下生长发育正常,0.2mg/L、0.5mg/L和1.0mg/L低浓度Cd处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略升高,其最大应激浓度为1.0mg/L Cd、毒性浓度为5.0mg/L Cd;但随胁迫时间延长或胁迫浓度加大,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连续降低,根系活力降低后回复,而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又回落,玉米表现出对低浓度Cd有一定抵抗能力,且Cd对玉米的毒害受时间和浓度双重因子的制约。玉米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变化明显,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同期抗逆性指标。

小麦与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的效应研究60-62

摘要:采用砂-土联合培养根箱试验装置,模拟田间试验研究石灰性土壤小麦与花生间作改善花生Fe营养的效应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高pH和高CaCO3是导致花生缺Fe黄化的主要原因。叶片已发生黄化的花生与小麦间作可明显改善花生缺Fe症状,间作16d后花生根际土壤有效铁含量、花生新叶叶绿素和活性Fe含量均显著提高。小麦与花生间作对改善花生Fe营养的效应可能与缺Fe小麦根分泌的Fe载体对土壤中Fe活化有关。

不同利用期红三叶种群营养元素积累量的研究63-65

摘要:研究不同利用期人工草地红三叶种群营养元素积累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即3~5月份(处理T)、6~7月份(处理Ⅱ)和8~9月份(处理Ⅲ)]利用红三叶种群其营养元素积累量平均值和最大值一般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开花期前各营养元素积累量通常随红三叶种群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各营养元素积累量均以现蕾-开花期首次利用者最高,刈割利用较早时所获得的总营养物质较少,且再生草群营养元素积累量低于刈前革群。

小麦抗旱适应性的营养调控研究66-67

摘要:试验研究新型复合营养调控剂“活力王”对小麦抗旱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1次“活力王”可改变干旱小麦叶片结构,降低其组织细胞水势,使细胞吸水保水能力增强,植株相对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蒸腾作用得以调节,根系生物量增加。使用“活力王”复合营养调控剂可增强小麦代谢活性,提高小麦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