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失眠障碍患者静息态局部脑区功能一致性研究577-582

摘要:目的探究失眠障碍患者特异性脑区功能异常及其与睡眠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23例失眠障碍患者及22名正常对照,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被试脑部并进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睡眠质量,研究组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PSG)采集睡眠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失眠障碍患者的左侧中央前回(t=4.27,P约0.01)、右侧中央后回(t=4.74,P约0.01)、左侧枕中回(t=4.39,P约0.01)、右侧枕中回(t=4.32,P约0.01)及左侧舌回(t=4.99,P约0.01)存在ReHo值增高,左侧脑岛(t=-5.29,P约0.01)及右侧梭状回(t=-4.05,P约0.01)存在ReHo值减低。失眠障碍患者左侧中央前回的ReHo值与REM潜伏期呈负相关(r=-0.47,P=0.03),右侧梭状回ReHo值与N2睡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44,P=0.04),与PSQI量表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功能异常脑区,涉及运动感觉皮层、情感加工脑区及视觉皮质区,其异常脑区可能参与介导睡眠结构的维持。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的抑郁障碍自动分类研究583-588

摘要:目的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对抑郁障碍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自动分类。方法采集40例抑郁障碍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的结构磁共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基于自动解剖标签模板提取90个感兴趣区域的灰质体积、局部一致性、低频振荡振幅和度中心度作为特征进行输入,用基于递归特征消除的支持向量机对抑郁障碍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自动分类研究。结果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荡振幅的组合为最佳分类特征,分类准确率达到87.50%,并且分类权重最大的脑区主要位于额叶和舌回。结论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的自动分类能从个体水平上有效区分抑郁障碍患者和正常对照,额叶和舌回的特征用于抑郁障碍的诊断敏感性较高。

潍坊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589-593

上海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调查:2011-2013年变化594-599

无明显心脏病变的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临床特征和基因分析600-603

摘要:目的探讨一例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2(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 2,EDMD2)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该例的突变位点。方法收集1例EDMD2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肌肉MRI、肌肉病理资料,并检测患者及其双亲基因,结合文献对EDMD2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总结讨论。结果本例EDMD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关节挛缩、脊柱强直,而无心脏受累。用Sanger法验证患者为LMNA基因c.1366A>G杂合错义突变。结论本例患者基因的突变位点为国内首次报道,目前仅见1例国外报道。其临床表现与既往EDMD2型患者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暂无心肌病变与心电传导障碍,考虑与患者病程不足20年有关,需继续临床随访。

拉莫三嗪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的调控作用604-60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癫痫模型小鼠神经元及神经炎症的影响609-612

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癫痫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元和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匹罗卡品诱导小鼠TLE模型。小鼠分成对照组(n=8),匹罗卡品组(P组,n=8),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的匹罗卡品组(P+G组,n=9)。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G-CSF在脑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FAP、IL-1茁、IL-6、G-CSF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变化。结果G-CSF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组G-CS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低于P+G组;P+G组GFAP、IL-1茁、IL-6较P组明显减少;尼氏染色示:P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元明显减少;P+G组神经元较P组增多,且形态较P组规则。结论小鼠癫痫后海马中G-CSF表达升高,注射G-CSF可能能够抑制癫痫小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异常增生,改善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减少神经炎症反应,刺激海马区分泌G-CSF。

枸杞多糖对帕金森病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和神经保护效应613-618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短著述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研究619-621

摘要:躯体形式障碍是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目前治疗首选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常用度洛西汀[1]。药物治疗对于躯体疼痛疗效较好,但总体临床疗效不令人满意[2]。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具有无创、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在精神科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有研究证实rTMS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5-羟色胺水平,而对突触可塑性具有调节作用[3]。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尤其与5-羟色胺功能有关[3]。本研究采用rTMS结合度洛西汀治疗,与单用度洛西汀相比较,对比rTMS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效果。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10)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右利手;④此次治疗前2周内均未服用任何精神科药物。排除标准:①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②有癫痫病史或家族史者,有颅脑疾病、头颅外伤史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酒及药物等精神活性物资依赖者。入组患者共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平均(51.2±16.4)岁;受教育年限0~18年,平均(7.8±4.0)年;总病程2~168月,中位数为24月;发病次数1~2次,中位数为1次;基线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平均(17.0±4.8)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622-624

摘要: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以较长时间的可逆性脑动脉收缩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多数继发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产后,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突发“雷击样头痛(thunderclap headache,TCH)”,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维拉帕米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且在1~3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正常。现将1例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情况患者,女,24岁,因“头痛10 d,言语不能1 d”于2017年11月21日入我院。患者入院10 d前“感冒”后出现头痛,以右侧颞部为主,间断出现,性质为胀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视物不清,无抽搐,无肢体活动障碍,自行服用“止痛剂”治疗,头痛无明显缓解。入院1 d前睡眠过程中突发胸闷、口手麻及言语不能,出现口角歪斜及流涎,四肢活动自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颅脑CT提示脑内缺血灶;血常规WBC 12.4×109/L,Hb 76 g/L,给予对症处理(具体用药不详)后约3~4 h症状好转,但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对答及执行命令能力下降,2017年11月21日我院头颅CT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既往史:引产10余天(妊娠7个月余,否认产后大出血史),无头部及外伤病史,无偏头痛病史,无高血压及相关家族史。

以感觉异常起病的Wilson病伴ATP7B基因新突变1例625-627

摘要: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铜代谢异常致病,临床表现包括神经和精神症状、肝症状、角膜色素环等,致病基因为ATP7B基因。本文报道了一例少见的以感觉异常起病的成年WD患者,基因检查显示ATP7B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其中母源获得p.I1284N为新突变,此前未见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主因“双手麻木疼痛3个月,伴发作性右侧面部、肢体发紧感”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双手手指麻木、疼痛,遇冷加重,双手颜色无明显变化,症状持续约10 d缓解,伴发作性右侧面部、肢体发紧感,右侧口角上抬,持续3~4 s后可自行缓解,于发病3 d内反复发作,平均6~7次/d,每次症状相似,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此后无类似症状发作,入院时觉右足行走时疼痛明显。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改变,无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肢体无力。既往:5年来间断节食、口服多种减肥药(包括含有决明子、薏苡仁、泽泻、茯苓、荷叶、葛根等成分的复方中药制剂以及盐酸西布曲明等),体重于55~80 kg间波动,近3个月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为独生女,父母否认近亲婚配,否认相关家族史。查体:身高163 cm,体重85 kg(BMI 31.99 kg/m2),神清,颅神经查体未及明显异常,四肢肌容积、肌张力对称正常,四肢肌力V级,双侧共济运动正常。四肢浅、深感觉正常对称。四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均未引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肉毒毒素治疗帕金森病难治性症状的临床应用628-632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和路易体沉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PD尚无根治方法,仅能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为首选,然而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出现药物疗效减退和运动并发症时也可采用脑深部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1]。即使经过这些治疗,仍有部分患者的某些运动症状缓解不佳或出现一些致残性症状,如姿势异常、流涎、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系统症状等。国外大量文献证明,针对这些难治症状,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然而国内涉足此领域者较少。因此,本文对肉毒毒素在PD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改善震颤早在1994年,TROSCH等[2]纳入26例上肢震颤的患者(其中PD患者12例)进行研究,将肉毒毒素注射到肌电图显示有节律性放电的震颤肌群中,发现有5例PD患者的手臂功能显著改善,2例PD患者的震颤幅度显著降低(幅度下降>50%);虽然患者均出现了注射部位肌肉无力的副作用,但并未影响其功能。随后SCHNEIDER等[3]对3例有下颌震颤的PD患者的双侧咬肌注射肉毒毒素(单侧注射剂量为30~100 U不等),发现患者的震颤症状均改善。另一项纳入28例伴震颤PD患者的研究同样提示,注射肉毒毒素后,静止性和动作性震颤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4]。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进展633-636

摘要: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是指第1个不饱和键位于碳链末端(甲基端)第3位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有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由饮食获得,因而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其结构最简单的是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18:3ω-3),ALA在体内可代谢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C20:5ω-3)、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C22: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C22:6ω-3)等。ω-3 PUFAs可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神经的形成、发育,以至退行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1],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效应[2]。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层面简要说明ω-3 PUFAs干预精神分裂症发展进程的生物学基础,并主要从临床应用层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1ω-3 PUFAs干预精神分裂症发展进程的生物学基础ω-3 PUFAs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DHA与EPA对大脑尤其重要。此类脂肪酸主要发挥两种功能:首先是调节细胞质膜的组成与结构,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与流动性;其次,磷脂及其脂肪酸组分在大多数细胞信号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工作人群精神卫生影响因素研究进展637-640

摘要:精神卫生问题在全世界的每一类工作人群中均普遍存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研究表明,高收入国家工作人群中约5%和15%的人分别存在严重和中等程度精神卫生问题[1]。工作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既包括性别、人格特征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工作人群精神卫生问题对经济效益具有较大负面影响,PINHEIRO等[2]的研究结果显示,由抑郁症和焦虑症带来的工作效率下降、高失业率及高缺勤率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0000亿美元。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工作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发展,成为企业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工作人群精神卫生的影响因素1.1工作压力近二十年来,随着技术与经济发展,劳动者结构发生了变化,从既往以体力劳动者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脑力劳动者为主[3]。与此同时,影响工作人群健康的因素也从原来理化因素转变为社会心理因素,特别是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人应对能力时产生的一种应激源,个体面对压力时主要表现为情绪反应和行为改变,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疲劳等[4]。对于特殊职业,如医生、护士等,工作压力对精神卫生和躯体健康造成双重高负荷[5]。欧洲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人群中约50%~60%病假是由工作压力导致的,其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亿欧元[6]。最近的meta分析也证实,对工作人群的工作压力进行干预,对于提高其精神卫生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7]。如HERR等[4]对工作人群的工作压力进行长达7年干预后,发现其抑郁、焦虑症状及睡眠问题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