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高血压壳核出血视辐射纤维损伤与视野缺损的关系193-197

摘要: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的视辐射(optic radiation,OR)进行成像,探讨血肿对OR损伤情况,结合双眼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值,预测患者视野缺损程度。方法纳入33例首次发病的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3-5 d及3个月后行DTI检查,同时纳入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重建双侧OR并测定OR-FA/ADC及MD值,观察OR损伤程度(分Ⅰ、Ⅱ、Ⅲ型),对血肿体积,MD及OR-FA/ADC值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两侧OR-FA/ADC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MD值比较,患者组视野受损(P〈0.01);患者组两侧OR-FA/ADC值比较,患侧异常(P〈0.01);血肿体积与患侧OR-FA/ADC值及MD值不相关(P〉0.05);MD值与患侧OR-FA/ADC值损伤程度相关(P〈0.05);各OR损伤分型(3-5 d)患侧OR-FA/ADC值及MD值比较,分型越大,损伤越重(P〈0.01);患者3个月后MD值及患侧OR-FA/ADC值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结论 DTI可观察血肿与OR三维立体关系,直观反映OR形态变化,预测视野缺损程度。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研究198-200

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 disease,AD)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损害的特征。方法采用分类产生和图片辨别对30例aMCI患者、30例AD和30名正常老年人的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进行测试,同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DS、VFT、CTT干扰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正常老年组、aMCI相比,AD患者组DS、VFT、CTT干扰时间及概念性启动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知觉性启动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DS、VFT、CTT干扰时间及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存在损害,提示与AD患者的额叶功能减退可能有关,并且内隐记忆概念启动损害,为早期发现AD患者提供一个新依据。

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17例临床分析201-205

摘要:目的探讨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影像学、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本研究17例患者男14例,女3例,年龄中位数61岁。临床表现认知功能障碍14例(82%),面-臂肌张力障碍(FBDS)11例(65%),部分性发作10例(59%),强直-阵挛发作8例(47%),精神行为异常9例(53%)。17例患者均行血清LGI1抗体检测,16例阳性,1例阴性(脑脊液抗体检测阳性)16例患者行脑脊液LGI1抗体检测,14例阳性。17例患者均给予一线治疗,2例患者复发,随访时间〉1年,部分患者遗留轻度近记忆力障碍,无患者死亡。结论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中老年男性患者多见,单向病程为主,可以复发。临床常以FBDS、部分性发作为首发表现,继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对免疫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肾病综合征相关脑出血7例临床分析206-211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相关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S相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发病年龄5~56岁,其中男4例,女3例;NS伴发凝血功能障碍4例,D-二聚体升高6例,血脂升高6例,肾功能损害4例,严重蛋白尿(〉5 g/d)4例;急性期头颅CT显示5例患者脑出血病灶位于脑叶,2例位于基底节;脑出血发病当天昏迷3例,脑出血发病30 d中度以上功能障碍(mRS=3~5分)2例,死亡4例。结论 NS相关脑出血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多数患者出现高D-二聚体、高血脂、大量蛋白尿等与NS相关的血尿生化学异常,患者脑出血病灶以脑叶为多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

精神分裂症稳定期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对精神症状的影响212-216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剂量对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服用奥氮平或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减量组37例和维持组38例。减量组在6个月内逐步减少利培酮或奥氮平剂量50%,维持组维持基线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CDR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RSESE)、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分别于基线、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减量组和维持组分别有1例(2.7%)和2例(5.3%)复发脱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及PANSS总评分、ITAQ、RSESE、PSP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6个月、12个月时减量组的PANSS阴性症状分及PANSS总评分低于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减量组的PSP评分高于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个月内缓慢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服用的利培酮或奥氮平剂量,并没有增加复发率,反而会减轻阴性症状及副反应,提高社会功能。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217-221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患者采用单一阿立哌唑治疗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采用Stroop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持续操作测验、数字符号编码测验及连线测验A评定患者和对照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 3,NT-3)水平。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前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BDNF与PANSS阴性症状分负相关(r=-0.362,P=0.022);NGF与PANSS总分(r=0.332,P=0.037)、阳性症状分(r=0.401,P=0.010)相关;NT-3与阴性症状分(r=-0.376,P=0.017)和SCWT-色词(r=0.332,P=0.037)相关。治疗后,患者BDNF升幅与PANSS总分(r=0.371,P=0.018)、阴性症状分(r=0.345,P=0.029)及一般病理分(r=0.342,P=0.031)减少值相关;NGF升幅与PANSS总分(r=0.437,P=0.005)、阳性症状分(r=0.357,P=0.024)的下降值相关。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NGF、NT-3水平有关。

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222-225

摘要: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默认
关于稿件摘要的要求205-205

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关键数据)、结论(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四部分,与正文相互独立,不应出现"本文"等主语。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对摘要要求阐明研究目的.

多发性硬化患者Th17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226-229

摘要: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辅助性T细胞17(interleukin 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r acid-related orphanreceptor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缓解-复发型MS急性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53例为研究对象,抽取MS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健康人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IL-17和IL-27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CD4+IL-17+细胞)的百分率和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S患者治疗前血浆IL-17[(31.01±8.41)ng/L,(P〈0.05)]水平较高,而IL-10、IL-27[(53.74±13.14)、(138.35±17.48)ng/L]水平均较低,外周血PBMC中BATF和RORγt m RNA[(2.97±0.57)、(4.67±0.81),(均P〈0.05)]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1.87%±0.37%),(P〈0.05)]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MS患者治疗4周后血浆IL-17水平降低[(27.39±7.92)ng/L,(P〈0.05)],相反IL-10、IL-27[(79.36±10.91)、(185.08±18.07)ng/L]水平均升高,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1.73±0.34)、(2.03±1.04),(均P〈0.05)]均降低,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0.83%±0.19%),(P〈0.05)]明显降低;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10与IL-17仍偏高(均P〈0.05),而IL-27偏低(P〈0.05),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在MS患者外周血发现有Th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及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7和IL-27的改变。

累及脑、心脏、肾脏、脾脏和下肢静脉的Trousseau综合征1例230-232

摘要:肿瘤患者由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和栓塞。Trousseau综合征是指肿瘤患者反复发生的不明原因的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目前已成为肿瘤患者的第二位死因,仅次于肿瘤本身。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全身多处动、静脉血栓栓塞(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肾脏多发性梗死、脾脏多发性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肺癌合并Trousseau综合征病例。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儿童期创伤及出生地的比较研究233-235

摘要:环境和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环境因素的研究滞后于遗传学研究,也制约后者的深入开展。系列研究报道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发生率较高,早发精神障碍(15-25岁)儿童期创伤发生率在75%以上,成年精神分裂谱系障碍和抑郁症患者也存在较高的儿童期创伤发生率。

癫痫性脑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236-241

摘要:癫痫性脑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临床类型多种多样,诊断明确较为困难,导致癫痫性脑病在诊疗时给临床医生增加了负担。目前明确的癫痫性脑病有10种,包括:早期肌阵挛脑病(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EME)、大田原综合征(ohtahara syndrome,OS)、West综合征(West syn-drome,WS)。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脑影像研究进展242-245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据统计,临床上只有不足40%的患者在首次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后可缓解,约35%的患者对治疗缺乏反应,成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在TRD常用的几种非药物治疗中,电休克疗法的效果较好,但复发率高、可能引起认知功能损伤;深部脑刺激因需手术而应用受限.

描述统计检验结果需注意的问题245-245

摘要:论文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P值指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出现目前样本数据对应的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乃至更极端数值的概率。因此,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给出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和P值。2.目前统计分析软件已可以计算精确的P值,文中应报告精确的P值。

精神分裂症共情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246-249

摘要:共情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既往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共情障碍,这种障碍直接导致其社会功能的严重受损。目前,精神分裂症共情障碍的神经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故揭示其神经机制有助于为共情障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从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以及遗传学研究3个方面来对精神分裂症共情障碍的神经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抽动症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治疗现状250-252

摘要:抽动症(tic disorders,TD),是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快速的、突然的、反复的、不自主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甚大。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研究进展253-256

摘要: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厌世、绝望、认知障碍、幻觉、妄想、并伴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严重危害健康,患病率可达15%至20%,复发率高达30%至40%。其中,至少对两种依从性好的药物经正规治疗后仍然无效,称之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TRD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很多疗法,但大多效果有限,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