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胆固醇水平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641-645

摘要: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胆固醇水平与疾病复发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6例NMOSD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疾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初发组与复发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问的临床指标与胆固醇水平;采用校正性别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探讨胆固醇水平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疾病初发组与复发组之间女性患者所占比率有统计学差异(48.8%眦80%。P〈0.05),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4.27±0.85vs5.18+1.26)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2.37(0.90)VS.3.00(1.21)]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间年龄、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尿酸水平、白细胞数及脑脊液蛋白检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CHO正常组与偏高组患者复发人数百分比为43.55%与82.3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3.51,P〈0.01);LDL—C正常组与偏高组患者复发人数百分比为47.69%与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58,P〈0.01)。校正性别因素后,CHO水平与疾病复发呈正相关(r=0.346,P〈0.01),LDL—C水平与疾病复发呈正相关(r=0.380,P〈0.01)。结论高CHO与高LDL—C血症可能与NMOSD患者疾病复发相关,对于临床上NMOSD患者控制胆固醇水平有一定指导意义。

高铜对于肝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646-650

摘要:目的研究高铜对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CuSO4培养BRL-3A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CuSO。作用不同时间点对BRL-3A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酶标仪检测丙二醛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MTT实验结果显示CuSO4在一定时间和浓度下对BRL-3A细胞生长和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uSO4可诱导BRL-3A细胞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1);③酶标仪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uSO4可诱导MDA含量上升和SOD活性降低(P〈0.05);④Western Blot法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uSO4可显著降低BRL-3A细胞内总蛋白β—catenin、β-Ser9-GSK-3β的表达(P〈0.01),增加细胞内总蛋白GSK-3β、DKKl、Dishevelled3的表达,以及降低细胞核内蛋白p-(S33+S37)-β—catenin、c—Myc的表达(P〈0.01)。结论高铜能诱导肝细胞内线粒体氧化应激并且引起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失活,从而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发生。

关于稿件摘要的要求650-650

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关键数据)、结论(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四部分,与正文相互独立,不应出现”本文”等主语。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对摘要要求阐明研究目的,基本过程(受试者的选择、场所、

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651-655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98)和感染组m=85)。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皮质醇、血浆IL-4水平,分析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吸烟、机械通气、糖尿病、吞咽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意识水平、第1天皮质醇及IL-4升高、入院时平均美国国立卒中量表评分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中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及幕下脑梗死脑梗死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统计学具有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脑梗死(OR=2.67)、COPD(OR=2.77)、入院第1天皮质醇升高(OR=3.26)、IL-4升高(OR=2.83)、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OR=3.78)及幕下脑梗死(OR=3.12,)与卒中后感染显著相关(P〈0.01),是脑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相关因子及不同区域脑梗死可能对卒中后感染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描述统计检验结果需注意的问题655-655

摘要:论文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P值指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出现目前样本数据对应的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乃至更极端数值的概率。因此,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给出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和P值。

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性656-661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report,YSR)对重庆市12~18岁74对双生子的内向行为进行评定。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the 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aire, PSDQ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scale, 2nd edition, Chinese version,FACES Ⅱ-CV),、家庭压力问卷(family stresses questionnaire,FSQ)、应激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LE)等调查环境因素;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调查应对方式;采集双生子静脉血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与双生子内向行为的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卵型双生子问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压力、家庭亲密度及应对方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生子内向行为与家庭亲密度(r=-0.223,P=0.011)呈负相关,与家庭压力(r=0.232,P=0.008)、专制型养育方式(r=0.206,P=0.018)、消极应对(r=0.409,P=0.001)呈正相关;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等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显示,在内向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51(95%CI:0.27—0.69)、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占0.49(95%CI:0.31~0.73)。结论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程度基本接近;与父母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压力、家庭亲密度等家庭因素及消极应对有关。

丙泊酚改善电休克后学习记忆与强直后增强研究662-666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后增强在丙泊酚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mconvulsive therapy,ECT)后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孤养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模型。选择成功建模的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抑郁组(D组)、ECT组(DE组)、ECT复合丙泊酚组(DPE组)、丙泊酚组fDP组)4组,每组18只;另取1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D、DE组给予生理盐水后分别行伪ECT和ECT处理;DPE、DP组给予丙泊酚后分别行ECT和伪ECT处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PTP)和基础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检测海马谷氨酸浓度。结果ECT处理后,DE和DPE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均高于D组(P〈0.05);与DE组比较,DPE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延长(均P〈0.05)。ECT处理后,与C组比较,D、DE、DPE组PTP均降低且数值为(139%±3%,117%±4%,130%±6%),DE组PTP低于D组,DPE组PTP高于DE组(P〈0.05)。与D组比较,DE组和DPE组基础fEPSP均升高,DPE组基础fEPSP低于DE组(P〈0.05)。D、DE、DPE组谷氨酸浓度均低于C组,DE组较D组谷氨酸浓度升高,DPE组较DE组谷氨酸浓度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改善抑郁大鼠ECT处理后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谷氨酸浓度,减轻PTP损伤有关。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伴肢端肥大症垂体肿瘤生化指标缓解因素分析667-671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伴肢端肥大症垂体肿瘤患者术后生化指标缓解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11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61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全面内分泌学检查,包括空腹或随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GH谷值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H值,术前IGF-1值,肿瘤是否侵犯颈内动脉下间隙,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角度≥/〈135°,Knosp分级,Hardy分级,肿瘤体积等。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例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肿瘤切除术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中,术后内分泌缓解32例(52.5%)。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GH,颈内动脉包绕角度〈/≥135°,Knosp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GH,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角度〈/≥135°是影响神经内镜治疗肢端肥大症患者术后生化指标缓解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角度≥135。是影响神经内镜治疗肢端肥大症患者术后生化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GH值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化指标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7例临床特征分析672-675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有特征性皮疹及脊髓损害症状。5例以皮疹首发,2例以脊髓损害症状首发。4例受累皮节与脊髓节段相符,3例受累皮节低于脊髓损害水平。7例脊髓MR均表现为受累脊髓节段性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2例有强化。胸髓病变5例,颈髓2例。7例患者均予激素治疗,5例患者同时予抗病毒治疗。经12—36个月(平均22.7±8.1个月)随访,5例患者痊愈,1例遗留双手指轻微麻木,1例遗留排尿困难。结论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常表现特征性的皮疹和脊髓症状,积极的抗病毒药物和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患者执行功能研究676-682

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成人患者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68例ADHD成人患者及年龄、智商匹配的74例正常对照行ADHD症状评估、执行功能问卷(BRIEF—A)评定及剑桥神经心理测验(CANTAB)评定,分析ADHD成人患者的执行功能特点及其与ADHD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DHD组BRIEF—A分数更高(P〈0.01)。空间工作记忆(SWM)测试ADHD组的策略性得分更高[(30.84±5.58)vs.(28.80±5.85),t=2.056,P=0.0421。快速视觉信息加工(RVP)测验ADHD组的总正确反应数[37(33,41.75)vs.43(37,48),Z=-3.184,P〈0.001]、总正确抑制率[508(497.5,518)vs.516(503,529.5),Z=-2.229,P=0.026)1较对照组低;总错失数[17(12.25,21)%12(7,20),Z=2.293,P=0.022]高于对照组。ADHD注意缺陷分与SWM策略性得分与RVP总错失数呈正相关(P〈0.05)。BRIEF—A中工作记忆分与SWM测试中策略性得分、RVP测验中总正确反应数、总正确抑制数、正确率呈负相关(P〈0.05),与RVP总错失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ADHD成人患者的执行功能存在不同维度损害,并与ADHD的核心症状相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参考文献著录规则682-682

摘要:我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该标准规定了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符号、著录用文字、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现将该标准中常用信息摘录于下。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小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683-685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小脑梗死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35例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单纯脑室外引流组和颅内压监测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接受持续随访,生存病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单纯脑室引流组和颅内压监测组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依据GOS预后评分,单纯脑室引流组良好3例,轻残4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颅内压监测组良好8例,轻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颅内压监测组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GOS预后评分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组疗效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结论在大面积小脑梗死病人中进行颅内压监测,对于指导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甲亢致脑梗死1例报告686-688

摘要: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eular dysplasia,FMD)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性、临床少见的非炎症性动脉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吸炯等因素有关。FMD的发病率为4%,多累及肾动脉、头颈部动脉,多发生在中年女性患者。青年FMD患者致脑梗死的病例比较少见,而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脑梗死的病例更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颈内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甲亢致脑梗死的病例,报告如下。

脑实质型囊虫病1例报告689-691

摘要:脑囊虫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并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寄生在脑实质、脑室、蛛网膜下腔或脊髓内,导致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识别。特别是在非疫区散发,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现报告1例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MELAS1例病例报告692-694

摘要:线粒体腑肌痫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episodes, MELAS)是因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nuclear DNA, nDNA)突变致线粒体结构和(或)酶功能障碍,

侧脑室内巨大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695-696

摘要:表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这种胚胎细胞是妊娠第3~5周当神经管脱离外胚叶关闭时遗留在神经管内的.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和蝶鞍旁、侧脑室内的表皮样囊肿临眯少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697-700

摘要: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通常是指该患者对自身、他人或财物造成威胁或伤害的各类行为.对其个人和社会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精神疾病患者攻击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不仅有利于有关工作人员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干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也由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精神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在此领域多以经验性评估为主,

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对失眠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701-704

摘要:2002年一项全球流行病研究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目前镇静催眠药物(sedative hypnotics)是治疗失眠障碍的主要手段之一。镇静催眠药物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是用来诱导和维持睡眠的镇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