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研究257-260

摘要:目的探讨轻度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 TBI)患者伤后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对63例m TBI患者(研究组)在伤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执行功能测查,并与6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比较。测查工具采用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A)、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结果伤后1周与对照组比较,TMTA、HVLT-R、BVMT-R、Stroop和CPT-IP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伤后1周相比,伤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TMTA分值下降,HVLT-R、BVMT-R、Stroop和CPT-IP分值增加(P〈0.05)。组内两两比较,伤后1个月与伤后1周比较,TMTA分值下降,BVMT-R、Stroop分值增加(P〈0.05);伤后3个月与伤后1个月比较,Stroop、BVMT-R和CPT-IP分值增加(P〈0.05);伤后6个月与伤后3个月比较,Stroop和CPTIP分值增加(P〈0.05)。结论m TBI患者在注意能力/警觉性、学习与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及执行功能上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损害,伤后不同时间点恢复速度并不一致。

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抗血小板药物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预防261-265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指导下血小板输注治疗对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情况及输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12例行血小板输注,比较在TEG指导下有无输注血小板治疗对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病例凝血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血栓弹力图提示血小板功能过度抑制(血小板抑制率〉90%),比较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t=-3.998,P=0.008)、输血总量(Z=-3.245,P=0.001)、术后血肿残余量(t=-2.909,P=0.043)、引流量(t=-8.790,P=0.041),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小板组1例,未输血小板组4例行二次手术,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P=0.317)。结论 TEG检测指标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研究提示术前血小板输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血小板治疗后脑出血患者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减少输血量。

2017年亚太卒中大会会议通知265-265

摘要:由亚太卒中组织、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香港中风学会联合主办,由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承办的2017年亚太卒中大会将于10月26日-28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大会将通过全体会议、分会场会议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围绕以下几个核心议题展开:

自杀相关研究中识别抑郁症状的不同方法比较266-273

摘要:目的在自杀相关研究中对不同方法识别抑郁症状的情况进行比较。方法纳入自杀死亡案例(自杀组)151例和自杀未遂案例(未遂组)120例,每个案例的同吃住家属和其他亲友各1名及自杀未遂者本人接受访谈,均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筛查表)和定式临床精神科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axisⅠdisorders,SCID-Ⅰ)识别案例对象的抑郁症状,并以认可任一来源阳性信息为原则将每个案例的家属和其他亲友的报告合并成知情人信息。比较两种工具在相同信息来源情况下抑郁症状阳性率,以及各自在不同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抑郁症状阳性率。结果自杀组中,知情人信息筛查表和SCID-Ⅰ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阳性率为41.1%(62例)和41.7%(63例),Kappa值0.77。未遂组中,本人受访时两工具的"重性抑郁发作"阳性率分别为23.7%(27例)和22.0%(24例),Kappa值0.74;而依据知情人信息,相应的阳性率分别为13.3%(16例)和12.5%(15例),Kappa值0.89。相对于家属和亲友单独提供信息,合并知情人信息后,两工具各症状阳性率以及符合症状学标准的比例均有所提高(均P〈0.05)。未遂者本人受访时两工具检出"重性抑郁发作"的阳性率均高于知情人信息(均P〈0.05)。结论相同信息来源下,SCID-Ⅰ对抑郁症状的识别能力不弱于筛查表;增加信息来源可提高识别抑郁症状的阳性率。自杀未遂者本人受访时抑郁症状的阳性率高于其知情人信息。

丛集性头痛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分析274-278

摘要:目的应用抗体芯片分析丛集性头痛患者在头痛急性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探索炎性细胞因子在丛集性头痛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例丛集性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全血标本离心取血清藏于-80℃冰箱。将生物素做标记的上述12份血清标本,与预先备好的40个主要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特异抗体芯片行膜反应,目标蛋白与红外荧光剂标记的抗链霉生物素抗体结合并曝光,采用红外荧光扫描仪扫描为图像文件后进行分析。结果与发作间期相比,丛集性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中炎性因子IL-1β(44.18 vs.68.46)、IL-6(23.08 vs.36.40)、IL-8(151.87vs.328.12)、IL-13(23.93 vs.38.87)、MCP-1(454.80 vs.725.75)及MIP-1β(265.08 vs.515.74)在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在丛集性头痛的发病过程中有升高,提示可能有炎症参与丛集性头痛的发病,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78-278

摘要:我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该标准规定了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符号、著录用文字、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现将该标准中常用信息摘录于下。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279-283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电生理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患者(病例组)和32名性别及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ve potentials,CMAP)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latency,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查提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均受累,其中感觉神经占55.47%,运动神经占16.80%,上肢以正中神经(64条)最多见,下肢以腓肠神经(16条)最多见。四肢运动神经256条中43条传导速度减慢,占16.80%,四肢感觉神经256条中142条传导速度减慢,占55.47%,SCV较MCV改变明显,上肢病变重于下肢。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孤独症患者小脑中有氧糖酵解酶的表达284-288

摘要:目的研究孤独症患者小脑中有氧糖酵解酶表达水平及其与孤独症发病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定量检测8例孤独症患者和8名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尸脑小脑组织中有氧糖酵解酶己糖激酶Ⅰ型及Ⅱ型同工酶(hexokinase isozyme,HK-Ⅰ、HK-Ⅱ)、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latelet-type phosphofructokinase,PFKP)、丙酮酸激酶M型同工酶(pyruvate kinase M isozyme,PKM1/2)、丙酮酸激酶M2亚型同工酶(pyruvate kinase M2 isoform,PKM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GAPDH)、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及乳酸脱氢酶A型同工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A isozyme,LDHA)的表达水平。结果孤独症患者与对照相比,小脑中PDH表达减少[(0.715±0.342)vs.(1.028±0.203),P=0.043],其他7种有氧糖酵解酶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患者小脑中有氧糖酵解途径PDH表达减少,可能参与孤独症的病理过程。

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289-293

摘要:目的调查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的焦虑抑郁流行现状,探讨其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6年5~9月期间抽取潍坊市小学、初中、高中年龄处于10~18岁的青春期不同阶段学生435名,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焦虑抑郁诊断。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评定焦虑抑郁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自编的青春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所有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435名青春期学生中,90名存在焦虑抑郁情况,发生比例为20.6%,平均年龄为(12.38±3.58)岁,女生在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多于男生(26.5%vs.15.7%,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个人健康欠佳(OR=0.387,P=0.001)、父母陪伴时间少(OR=0.671,P=0.020)、父亲文化程度低(OR=0.338,P=0.001)、母亲文化程度低(OR=0.262,P=0.001)、父母关系差(OR=1.049,P=0.008)、教育方式不良(OR=0.471,P=0.016)是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青春期学生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青春期早期的女生多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个人健康欠佳、父母陪伴时间少、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文化程度低、父母关系差、教育方式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

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294-299

摘要:目的探讨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其中179例伴非典型特征患者,依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5%(42/179)。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更多伴有自杀观念、产后起病,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OR=1.730,95%CI:1.093~2.740)和自杀观念(OR=3.899,95%CI:1.506~10.092)与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及伴有自杀观念是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以手术为诱因的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300-303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以手术为前驱因素的重型吉兰巴雷综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从62例重型GBS患者中收集6例以手术为前驱因素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起病时间、达峰时间、临床症状、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方案等进行总结,并随访至1年,结合休斯功能分级量表(Hughes functional grading scale,HFGS),评价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结果根据临床及电生理表现,6例以手术为前驱因素的重型GBS患者均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手术诱因包括体外循环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基底动脉瘤栓塞术、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椎间盘置换术、椎管减压和椎弓根固定术,发病年龄在47~63岁之间,潜伏期多在10 d之内,达峰时间均在5 d之内,4例肢体无力起病,2例呼吸困难起病;发病3个月,6例患者均不能独立行走(HFGS=4),5例随访至1年,仅2例能独立行走(HFGS=2)。结论以手术为前驱因素的重型GBS少见,常以肢体无力或呼吸困难起病,达峰时间快,预后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妊娠期癫痫动态监测拉莫三嗪血药浓度1例报告304-305

摘要: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孕妇这一特殊群体。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因致畸风险相对较低,在妊娠期癫痫中使用广泛[1]。但因其血药浓度在妊娠期变化较大,需进行动态监测。目前妊娠期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国外报道较多,国内少见报道。

癫痫发作诱发Takotsubo心肌病1例报告306-309

摘要: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C),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疾病[1-2]。该病发作时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最为常见,可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二尖瓣反流,同时伴有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电图异常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容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本科室最近诊治1例癫痫发作诱发Takotsubo心肌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天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310-313

摘要:天使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严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孤独内向、吞咽困难、语言和运动功能障碍、癫痫等症状。染色体15q11-q13区段的UBE3A基因异常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是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学说,并且这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中难点之一,

氯氮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314-317

摘要:氯氮平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少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使其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之一,在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中约有50%对氯氮平敏感,氯氮平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约为30%,被公认为抗精神病药中疗效最佳者[1]。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氯氮平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描述统计检验结果需注意的问题317-317

摘要:论文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P值指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出现目前样本数据对应的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乃至更极端数值的概率。因此,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给出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和P值。2.目前统计分析软件已可以计算精确的P值,文中应报告精确的P值。当P值过小,

孤独症的开车行为研究进展318-320

摘要:孤独症(自闭症)(autism),或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1],是一种广泛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疾病,体现在社交沟通、环境适应、多任务认知处理以及执行功能等方面存在障碍[2-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简介I0001-I0001

摘要: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于1975年,是国内神经病学、精神病学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性核心期刊,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居临床医学期刊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