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的影响129-133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共187例,EECP治疗组95例,对照组92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上36 h的EECP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在EECP治疗前、治疗36 h后、治疗后1个月hs-CRP及ET-1的差别。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hs-CRP、ET-1的血清浓度在EECP治疗后均显著减低,(hs-CRP下降60.1%、ET-1下降40.9%),P值均小于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EECP治疗后hs-CRP、ET-1的浓度均显著减低,(hs-CRP下降41.3%、ET-1下降24.3%),P值均小于0.05。治疗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ET-1的浓度明显减低,(43.8%vs 31.8%),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EECP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hs-CRP及ET-1血清水平显著下降,且作用持久,EECP治疗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弥散张量成像对阿尔茨海默病脑白质改变的评价134-140

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白质结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7例AD组和32例对照组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n,MMSE)评估和DTI扫描。采用基于全脑体素分析法对两组全脑白质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FA值差异,并评估AD组MMSE评分与FA值相关性。结果 AD患者出现FA值下降区域广泛分布在右侧额叶、颞叶、枕叶、丘脑及双侧扣带回、胼胝体、楔前叶、顶叶下回、顶下小叶、缘上回及海马旁回(其中P〈0.001,未经校正的P值);当使用经FWE校正的P〈0.05后,AD患者右侧扣带回、左侧胼胝体、颞叶下回及双侧顶叶下回、额叶下回、楔前叶区域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AD患者FA值下降与MMS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01,未经校正)。结论 AD患者存在特定脑区白质结构改变,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141-144

摘要: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轻度偏高组与异常偏高组,比较3组间面神经瘫痪数量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结果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3)、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肺部感染及近期疫苗接种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脊液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患者面神经瘫痪数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48,P=0.03);脑脊液蛋白水平与面神经瘫痪数量呈正相关(r=0.288,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面神经瘫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GBS患者面神经瘫痪的病情监测。

首次发作年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145-149

摘要:目的比较早发型老年抑郁症及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特点及血管风险因素,为阐明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门诊、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包括早发型老年抑郁症29例,晚发型老年抑郁症27例,及社区招募正常对照组25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进行总体认知评估、详细认知域及血管风险因素评估,分析早发型老年抑郁症与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功能特点及血管风险因素特点。结果总体认知功能MMSE比较发现,晚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得分明显低于早发型老年抑郁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2.9,22.8±3.5,P=0.030);早发型老年抑郁症组在符号数字转化测验、画钟测验及连线测验中得分优于晚发型老年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10.5,22.9±11.8,P=0.028,3.6±0.8,2.9±1.3,P=0.006,60.4±20.6,74.7±28.8,P=0.027)。晚发型老年抑郁症组血管风险因素评分高于早发型老年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2.7,12.3±2.2,P=0.001)。结论与早发型老年抑郁症相比,晚发型老年抑郁症认知损害更重,血管风险因素更高。

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150-155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并筛查染色体畸变,探讨患者染色体畸变区域是否存在拷贝数变异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为寻找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提供线索。方法采用G带显色技术并依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对632个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包括632例患者及其健康生物学父母1264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根据各染色体带型特征筛查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情况。经与细胞遗传学芯片标准化联盟(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ytogenomic Arrays,ISCA)数据库和人类亚微观结构基因组变异和疾病表型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tion and Phenotype in Humans using Ensembl Resource,DECIPHER)比对,探讨检出的染色体畸变区域是否可能存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和基因。结果共检出携带染色体畸变的患者22例,占患者3.48%(22/632)。其中5例为新生畸变,在患者中检出率为0.79%(5/632),包括1例重复,1例平衡易位,2例Turner综合征核型,1例21q22区域额外未知来源片段;另外17例染色体畸变为父母遗传,占患者2.69%(17/632)。经数据库比对,检出的染色体1q25和3p24畸变区域可能存在致病性较高的拷贝数变异,并累及TNR、ASTN1、NMNAT2等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结论部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存在新生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区域可能存在累及神经发育相关致病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寻找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遗传病因提供线索。

阿立哌唑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156-160

摘要:目的探索阿立哌唑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44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氟哌啶醇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提供的多动指数标准评估患儿抽动症状及多动指数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药物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对于YGTSS评分,分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分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多动指数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阿立哌唑组出现副反应者(3/22)比氟哌啶醇组(6/22)少(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抽动症状与氟哌啶醇相当,且可一定程度减轻其多动、注意力缺陷等症状,副作用较氟哌啶醇少。

描述统计检验结果需注意的问题160-160

摘要:论文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P值指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出现目前样本数据对应的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乃至更极端数值的概率。因此,描述统计检验结果时应给出统计量(如t值、F值、χ2值等)和P值。2.目前统计分析软件已可以计算精确的P值,文中应报告具体的P值。当P值过小,

强迫症道德厌恶感及其与症状的关系161-166

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道德厌恶感特征,及其与患者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28例OCD患者和3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以词汇判断任务测试被试对道德厌恶词、核心厌恶词、中性词进行厌恶判断的反应时、正确率及厌恶程度评级,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Padua inventory-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revision,PI-WSUR)评估患者强迫症状。结果 OCD组对核心厌恶词([762.69±128.25)ms vs(.648.69±162.66)ms]和道德厌恶词([798.73±115.26)ms vs(.727.00±106.06)ms]的反应时较对照组长,对核心厌恶词([6.38±1.78)vs(.5.03±1.64)]和道德厌恶词([7.08±1.23)vs(.5.77±1.44)]的厌恶程度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组对两类厌恶词的厌恶程度与Y-BOCS总分及Y-BOCS强迫思维分、强迫行为分、PI-WSUR总分及污染/清洗强迫因子、穿衣/打扮强迫因子、检查强迫因子、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想法、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冲动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只有污染/清洗强迫因子分别与核心厌恶词(β=0.61,P〈0.01)和道德厌恶词(β=0.54,P〈0.01)厌恶程度有关联。结论 OCD患者道德厌恶感及核心厌恶感均较对照组更强烈。道德厌恶感与强迫症状相关,受影响最大的是污染/强迫清洗症状。

青海省藏族精神分裂症未治期及影响因素分析167-170

摘要:目的探讨藏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调查问卷及精神分裂症首发症状评定量表对188例藏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精神疾病家族史、家庭类型、起病形式、医疗付款方式、居住地、自评家庭收入水平、首发症状出现的时间等进行调查,分析DUP影响因素。结果患者DUP呈偏态分布,中位数375 d(QL=4 d,QU=1661 d)。将患者分为短DUP组(DUP≤375 d)90例和长DUP组(DUP〉375 d)98例,不同DUP组患者的起病形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居住地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P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构缺失的家庭(OR=2.340,95%CI:1.130~4.847,P=0.022)、慢性起病(OR=2.136,95%CI:1.172~3.891,P=0.013)、居住在农牧区(OR=2.239,95%CI:1.097~4.571,P=0.027)与长DUP相关联。结论藏族精神分裂症DUP较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的危险因素有结构缺失的家庭、慢性起病、居住在农牧区。

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171-174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clinical high risk of psychosis,CHR)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潜伏期以及认知功能的特征。方法采用Oddball范式,对36例CHR者(研究组)和35名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利用MATRICS成套认知测试评估两组被试认知功能,中文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中精神疾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评估CHR者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以及社会认知等7个领域认知功能得分均差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Fz、Cz、Pz导联P300波幅比对照组降低(P〈0.05),Pz导联P300潜伏期延长(P〈0.05)。研究组Cz点P300潜伏期与SOPS阳性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544,P=0.001),P300波幅与信息处理速度(言语流畅性)得分呈正相关(r=0.339,P=0.043)。结论 CHR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P300存在异常。P300与CHR精神病症状、认知缺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在精神病风险监控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评估颅内动脉瘤中的初步应用175-179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评估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将接受HR-VWI检查的颅内动脉瘤分为破裂组(n=12)和未破裂组(n=88),对比两组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宽度、高/颈比(aspect ratio,AR)、子囊和瘤壁强化等级。以动脉瘤是否破裂为因变量,以上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破裂动脉瘤中,对症状性亚组(n=8)和无症状亚组(n=8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破裂组的动脉瘤大小(t=2.187,P=0.031)、AR(t=3.164,P=0.002)、子囊比例(P=0.012)和瘤壁强化分级(P〈0.001)大于未破裂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瘤壁强化等级是破裂动脉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未破裂动脉瘤中,症状性亚组瘤壁强化分级(P〈0.001)和AR(t=3.939,P〈0.001)大于无症状亚组。结论破裂动脉瘤中HR-VWI瘤壁强化分级高于未破裂动脉瘤,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存在瘤壁强化现象。有必要获得瘤壁的组织学标本,与HR-VWI结果对照分析,进一步研究瘤壁强化的机制和意义。

[Gly14]-Humanin减轻大鼠颅脑外伤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180-183

摘要:目的探讨[Gly14]-Humanin(HNG)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35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n=45)、对照组(n=45)及HNG组(n=45),其中对照组及HNG组建立颅脑外伤模型后前者予右侧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 L/kg,后者则予HNG 2μL/kg,此后各组每24 h予1次等量生理盐水/HNG,直至大鼠被处死;而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1 h、3 d和7 d共3个亚组,每亚组各15只。比较损伤灶周围脑组织MDA、SOD、GSH含量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NG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水平及凋亡细胞计数在损伤后1 h即升高,3 d达到最高值,后开始降低,但7 d时仍高于损伤后1 h水平,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及空白组(P均〈0.05);相反,SOD活性在损伤后迅速降低,3 d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上升,但7 d时仍低于损伤后1 h水平,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及空白组(P均〈0.05);GSH变化规律与SOD基本一致,与各时间点的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P均〈0.05);HNG大鼠脑组织损伤后MDA含量水平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r=0.720,P〈0.05),而SOD及GSH的含量与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r=-0.702,P〈0.05;r=-0.674,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HNG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表达下调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184-189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表达变化,检测干预前后TXNIP及下游凋亡因子表达,探讨TXNIP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的可能机制。方法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97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17只)、SAH组(32只)、Control si RNA组(12只)、TXNIP si RNA组(12只)、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照组(12只)、RES干预组(12只)。Western blot检测SAH后各时间点及干预前后TXNIP、p-ASK-1、Caspase-3表达变化,荧光共聚焦检测TXNIP在神经元定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与TXNIP共定位,同时进行脑水肿评估(6只/组)和行为学评分(12只/组)。结果采用TXNIP si RNA和TXNIP抑制剂RES干预后死亡率、行为学评分及脑水肿(F=7.964,P〈0.05)得到改善。荧光共聚焦显示TXNIP在大鼠脑神经元广泛表达,且主要位于胞浆。荧光TUNEL提示TXNIP与皮层区及海马区凋亡细胞共定位。Western blot发现与Sham组(0.476±0.043,n=3)比较,TXNIP在SAH后12h(0.729±0.548)表达逐渐增高,72h(1.509±0.071)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伴随下游凋亡因子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06,P〈0.05)。采用TXNIP si RNA和TXNIP抑制剂RES干预后,TXNIP表达下调(F=900.849,P〈0.05,n=3),下游凋亡因子出现下降(p-ASK1,F=32.897,P〈0.05;Caspase-3,F=89.120,P〈0.05)。结论大鼠SAH后早期TXNIP表达增加,通过其促凋亡机制参与EBI发生,下调TXNIP能减轻大鼠SAH后EBI,这可能为临床SAH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翼点入路与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对比研究190-192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应用翼点入路及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共113例,分别采用翼点入路及眶上外侧入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开关颅时间、出血、骨窗大小、骨质缺损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术前按照Hunt-Hess分级1-3级患者作为入选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夹闭动脉瘤成功率100%,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t=2.38,P=0.03)、开关颅所需时间(t=2.21,P=0.04)、开关颅出血量(t=2.86,P=0.006)、颞浅动脉损伤(χ2=80.1,P=0.008)、骨窗范围(t=2.72,P=0.009)、骨质缺损(t=2.77,P=0.008)、颞肌萎缩(χ2=75.2,P=0.03)、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χ2=70.6,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上外侧入路具有快速、有效和微创的优点,适合在低分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