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短著述、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等。
  •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002-0152
  • 国内刊号:44-121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5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5
  • 综合影响因子:0.98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基诺族脑梗死的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脑梗死的患病率及其发病特点,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44个自然村共10610人采取初筛以后确诊与确诊患者的二次线索收集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集其人口学和病史资料,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定、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西双版纳州基诺族脑梗死发病率9.4/10万。基诺脑梗死的患病率273.3∕10万,时点平均年龄61.20岁,37~86岁。其中男16例,时点患病率为284.0∕10万;女13例,时点患病率为261.3∕10万;男女时点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5,P=0.82)。初发年龄平均57.58岁,男性最小38岁,最大83岁;女性最小36岁,最大75岁;初发年龄男女无统计学差异(t=0.12,P=0.90)。结论基诺族脑梗死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是未进行继续的正规药物治疗率和康复训练。
1-5

三七通舒胶囊全国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

摘要:三七通舒胶囊[国药准字Z20030109]为国家中药Ⅱ类新药,是成都华神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从单味名贵药材三七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先进技术获得的三七三醇皂苷(PTS)制剂;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制剂。具有抑制TXA2的释放(不影响PGI2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
5-5

N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NT-proBNP预测脑梗死发生的价值及界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NT-proBNP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AMI后1年内共有29例患者并发脑梗死。脑梗死组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有可能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根据ROC曲线定1082 ng/L为最佳分界值时,预测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6.8%、84.3%、52.1%、9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1082 ng/L是AMI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1082 ng/L的AMI患者易并发脑梗死。
6-9

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大鼠的抗多巴胺神经元凋亡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利福平抗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给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1.5 mg/(kg.d)3周使其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发生凋亡,同时经灌胃给予利福平30 mg/(kg.d)干预,并通过对大鼠中脑切片进行TUNEL及Bax、Bcl-2和Caspase-3的免疫活性检测以明确利福平抗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作用。结果长期低剂量接触鱼藤酮可诱导SD大鼠中脑黑质部位出现凋亡细胞增加以及Bax、Bcl-2、Caspase-3的免疫活性的改变(P均〈0.01),而应用利福平后可明显减轻这些变化(P均〈0.01)。结论利福平具有抗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且此作用是通过上调Bcl-2和Bax的比值、抑制caspase通路而实现的。
10-13

10例睡眠性头痛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睡眠性头痛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睡眠性头痛的认识和改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诊治的10例睡眠性头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10例病例中男4例,女6例,发病年龄从24至61岁,全部病例中6例使用了碳酸锂口服治疗,5例头痛发作完全停止,1例无效而改用氟桂利嗪口服治疗,发作停止;3例则使用了洛美利嗪治疗,头痛发作停止;2例(包括上述提到的1例)使用氟桂利嗪治疗发作停止。结论应提高对睡眠性头痛的认识,首选碳酸锂治疗,如果碳酸锂无效或因药物副作用或其它原因不能使用碳酸锂,则可使用洛美利嗪或氟桂利嗪亦有效。
14-17

RELN基因rs12705169位点与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关联

摘要:目的以中国汉族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重复验证RELN(Reel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为诊断标准(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在河南省北部地区收集32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各半),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334名(男女各半)作为对照,检测RELN基因rs12705169、rs11764507和rs17157643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果仅发现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rs12705169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性别分层后进一步分析,rs12705169在女性患者和对照之间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C:OR=0.27,95%CI=0.18~0.45;AC:OR=0.43,95%CI=0.29~0.63,P〈0.01)。结论REL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偏执型汉族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RELN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18-2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征和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影像学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对PCNS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免疫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手术8例,手术+化疗14例,手术+化疗+放疗8例。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期。结果PCNSL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误诊率高达93.3%。24例PCNSL(占80.0%)MRI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团块状及结节状强化,或出现具有特异性的"缺口征"、"尖角征"。病理检查均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淋巴瘤最多见。Kaplan-Meier分析全组中位生存期32.0个月,2年生存率46.7%。手术+化疗(中位生存期29个月)及手术+化疗+放疗组(34个月)的生存期高于单纯手术组(3个月)。手术+化疗组(64.3%)及手术+化疗+放疗组(62.5%)的2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0)。放化疗患者肿瘤全切组与次全切组的生存率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单纯手术治疗不是首选,应尽早采取以放、化疗为主的全身综合治疗。
22-27

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术中回流静脉的保护

摘要: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术中如何保护回流静脉,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回流静脉保护技术治疗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42例,术前均行MRV检查,术中采取跨中线骨瓣,绕行剪开硬膜,妥善处理肿瘤与中央沟静脉粘连和受累的矢状窦。采取传统手术20例。结果采取回流静脉保护组回流静脉均保护完整,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传统手术组4例因术中回流静脉损伤而出现偏瘫、颅高压症状,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2例上肢遗留偏瘫。结论应用术前MRV检查和术中注意回流静脉的保护等显微技术切除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可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28-30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AQP4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hEPO预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在5 h时长的氧糖剥夺后复氧培养至0.5 h、2 h、8 h、24 h四个时间点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测定反应细胞的损伤程度,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观察到rhEPO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程度。氧糖剥夺后24 h时,LDH漏出率有明显增高(F=80.45,P〈0.01),rhEPO预处理能明显降低(P〈0.01)氧糖剥夺后LDH漏出率增高(P〈0.01)的程度。AQP4的mRNA和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表达,各组间有明显差异(8 h时:mRNA:F=49.26,P〈0.01,蛋白:F=43.13,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QP4在氧糖剥夺后短暂下降后呈上升趋势,至8 h时达峰值(均P〈0.01),至24 h时未恢复正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rhEPO预处理组AQP4 mRNA和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表达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在各个时间点时的表达均明显降低(8 h时:mRNA:P〈0.01,蛋白:P〈0.01)。结论rhEPO预处理能明显减轻5 h氧糖剥夺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机制可能是其通过降低氧糖剥夺后AQP4的表达水平而实现。
31-35

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脑胶质瘤再手术的适应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复发脑胶质瘤接受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为镜下全切除,18例为次全或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再手术前卡氏预后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平均(74.5±11.7)分,再手术后平均(82.3±11.6)分;再手术后生存期为2~87个月,平均(21.2±3.7)个月。经单因素分析再次手术前KPS评分、初次术后病理级别、发现病灶复发时距初次手术的时间、再手术肿瘤切除程度及再次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再次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再次术前KPS评分高、发现病灶复发时距初次手术的时间长是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次术后病理级别高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KPS≥70分,病理WHOⅠ-Ⅱ级,发现病灶复发时距初次手术的时间≥6个月的复发脑胶质瘤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36-39

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7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检查,评估脑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管狭窄程度采用华法令—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WASID)诊断标准计算。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结果37例患者共放置34枚支架,手术成功率91.89%。其中2例由于血管过度迂曲,支架未能到达狭窄处,改行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3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其中2例合并部分性癫痫发作,经处理后手术顺利进行,1例因血管痉挛严重终止手术。术后1例出现轻微神经功能变化。手术成功患者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前、术后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有统计学差异(1.05±0.11,1.01±0.08,t=-3.95,P=0.000);手术前后NIHSS评分(6.74±2.39,2.32±1.17,P〈0.05)、狭窄率(85.40%±8.26%,7.60%±1.8%,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
40-42

磁共振成像表现脊髓病变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10例影像学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的临床,尤其是脊髓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从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磁共振成像表现有脊髓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0例SCD住院患者中有10例磁共振成像显示脊髓病变,其中脊髓后份出现线条状、长条状、片条状或斑片状T2加权成像高信号病灶8例,平均受累脊髓节段(5.71±2.75)个,7例病灶局限在颈1~胸8脊髓范围。10例患者中磁共振成像显示脑干后份、颈1~颈5双侧脊髓侧索、颈7~胸7脊髓中央区T2加权成像高信号影各1例,脊髓萎缩1例;所有脊髓及脑干病灶均未见钆对比剂强化。结论颈胸椎磁共振成像发现SCD脊髓病变阳性率低,主要表现为颈1~胸8脊髓后份超过3个脊髓节段的条状T2加权成像高信号。
43-46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磁共振脊髓水成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SIHS)的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MRM)特点,探讨MRM对SIHS的诊断价值,并揭示SIHS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扫描系统对18例SIHS进行全脊柱磁共振脊髓水成像检查。结果18例SIHS患者中有12例发现存在脑脊液漏,阳性率高达(66.7%),其中9例在颈椎,2例在胸椎,1例在腰椎。SIHS的MRM特点主要表现为硬脊膜增厚,脑脊液漏口相应水平神经根鞘增粗变形,边缘模糊,漏口周围及其以下节段硬膜外间隙积液,周围组织信号增高,鞘旁软组织内积液。结论SIHS的MRM有特征性改变,MRM可明确显示脑脊液漏的部位,有助于SIHS的临床诊断及病因查找,脑脊液漏可能是SIHS的主要发病机制。
47-49

舟曲灾后1年消防官兵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灾后救援人员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1年前参与舟曲泥石流救灾的某地消防官兵350人,用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PCL)、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EPQ-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评估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PCL总分高于分界值(50分)的有11人,占总人数的3.2%,提示可能有PTSD。服役年限〈2年组(n=162)、救灾次数〈50次组(n=143)的PCL总分及其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状态分量表分均较高(P〈0.05或者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Neuroticism,N)量表得分、社会支持PSSS总分、服役年限、救灾次数、外向-内向(Extraversion,E)量表得分、精神质(Psychoticism,P)量表得分别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总变异量的58.6%。结论在执行救灾任务1年后,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阳性率较低;服役年限较短、救灾次数较少、领悟支持较少和神经质人格的官兵应是心理服务关注的重点对象。
50-53

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刊授继续教育项目

摘要:《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年继续开设"继续教育园地"栏目,刊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心理科方面的系列讲座,或者以当期文献为刊授资料。本栏目全年共设6期,每期给出15道题目,回答正确12条题目及以上者为本期合格,6期均回答合格者授予继续教育Ⅱ类学分5分。凡复印、缺少、遗失者均视为不合格。
53-5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血管疾病中的个体化应用

摘要:每种药物的个体反应差别很大,对任何一种药物,千篇一律单一剂量用于所有患者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不同的个体,寻找个体化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现代循证医学发展的方向[1-2]。作为第二代的ADP受体阻断剂,
54-57

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其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反复自杀念头等。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21亿抑郁症患者,每年有850,000人的死亡与抑郁相关。抑郁症的遗传率约为30%~40%.
57-60

CD133阴性胶质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摘要: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假说认为:肿瘤中存在一组特殊的细胞亚群,虽然它们所占比例极小,但却是肿瘤无限增殖、高侵袭及多药耐药的源泉。CSCs的分离和生物学特征的验证对肿瘤产生、发展及转归的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已在白血病、乳腺癌、肺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