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0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精神分裂症早期的脑白质和灰质信号强度下降641-644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脑灰质和脑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5例早期阶段(病程小于6个月)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的脑部进行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所得图像以统计参数图软件包进行预处理,再对两组脑灰质密度和白质信号强度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组左侧岛叶区(x=34,y=18,z=-2,体素集合数=163)、左枕叶(x=14,y=-66,z=14,体素集合数=76)、右侧额叶(x=46,y=44,z=8,体素集合数=74)白质信号强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t=-3.78,P=0.007;t=-3.36,P=0.02;t=3.26,P=0.03);右侧枕叶(x=10,y=-84,z=8,体素集合数=64)脑灰质信号强度比正常对照组降低(t=3.12,P=0.03)。结论精神分裂症早期阶段即存在脑实质结构异常,以白质为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短著述
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巨大型垂体腺瘤(附32例报告)644-644

摘要:巨大型垂体腺瘤(直径〉4cm)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5%。我科自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巨大型垂体腺瘤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S100B蛋白的研究645-649

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损伤。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100B的含量。另选87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患者组T-SOD活性、Cu-ZnSOD活性、S100B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t=3.12,P〈0.05;t=5.62,P〈0.05;Z=-2.43,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男性患者组T-SOD、Cu-ZnSOD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女性患者组T-SOD、S100B高于女性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中男性组Cu-ZnSOD低于女性组(P〈0.05)。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患者组T-SOD高于阴性组(P〈0.05)。患者组中男性吸烟组的T-SOD、Cu-ZnSOD低于男性非吸烟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的住院次数与S100B呈正相关(r=0.36,P〈0.05);PANSS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总分分别与Cu-ZnSOD负相关(r为-0.28、-0.27、-0.31,P均小于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自由基代谢异常且与精神症状相关,低剂量尼古丁可能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微卫星D6S1960和D6S274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650-653

摘要:目的探讨江西地区汉族人群微卫星D6S1960和D6S274遗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1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微卫星D6S1960和D6S274多态性的检测,以174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D6S1960位点的273bp等位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21.55%(75/348)和11.78%(41/348),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P〈0.01);两组D6S274位点的172bp等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1.78%(41/348)和4.60%(16/34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P〈0.01)。两组间其他等位基因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号染色体短臂D6S1960和D6S274附近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不同性别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和丘脑质子波谱的比较研究654-657

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和丘脑神经生化代谢物质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33例、女性31例以及男性正常对照30名、女性正常对照22名,采用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前额叶和丘脑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复合物(Cr),完成NAA/Cr值、Cho/Cr值的计算。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末复查1H-MRS,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临床症状和疗效。结果治疗前,男性患者组、女性患者组左侧前额叶NAA/Cr值[(1.38±0.33)、(1.37±0.35)]、左侧丘脑NAA/Cr值[(1.47±0.35)、(1.45±0.38)]均分别低于同性别正常对照组[(1.61±0.38)、(1.63±0.37)和(1.71±0.38)、(1.72±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男性与女性患者组之间1H-MRS各代谢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NAA/Cr值、Cho/Cr值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组治疗前后左侧前额叶NAA/Cr变化值分别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39,P〈0.05;r=-0.43,P〈0.05)。结论未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和丘脑代谢物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男性左侧前额叶NAA浓度的变化与阴性症状的变化可能有关。

3.0T磁共振对脑肿瘤运动区脑功能及白质纤维束的术前评价658-661

摘要:目的对脑肿瘤患者运动区脑功能进行术前评价及白质纤维束追踪,以指导临床手术。方法采用手指运动任务设计成像方法,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成像仪下对40例运动区脑肿瘤患者行数据采集。运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并对瘤体的实性成分、瘤周水肿区域的FA值、ADC值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的瘤体实性部分ADC、FA值及瘤周水肿的ADC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性部分ADC:1.19±0.14vs 1.38±0.13,t=1.59,P〈0.05;FA:0.26±0.03vs0.21±0.02,t=2.02,P〈0.05;瘤周水肿带ADC:1.36±0.20vs1.56±0.15,t=1.76,P〈0.05)。而瘤周水肿带FA值无统计学意义(0.03±0.02 vs 0.04±0.03,t=2.56,P〉0.05)。运动区fMRI显示,患侧对指运动显示半球初级运动皮质(M1)脑功能破坏、减弱、移位24例,辅助运动区(SMA)激活伴移位8例,肿瘤侧的次级运动脑区如运动前区(PMC)及顶上小叶(PSL)出现激活5例,3例脑功能无明显改变。DTI像表现为完全的各向同性扩散,方向编码彩色图(DEC)彩色方向图上不能证实纤维14例。FA明显降低,在彩色方向图上有异常的色彩8例,其余则表现为白质纤维束位置及方向异常,但FA正常或略微降低。以上表现可单独存在,但多数系同时并存。结论 ADC和FA可以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术前评估,fMRI、DEC和DTT可以立体形象地显示肿瘤对脑功能区及白质纤维束的影响,有助于活体、无创地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显示脑肿瘤区的改变,实现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和保护脑重要功能区。

替普瑞酮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抗凋亡机制662-666

摘要:目的研究替普瑞酮(Geranylgeranylacetone,GGA)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表达及其抗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GGA组(n=12)。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1-42,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GGA组大鼠予GGA800mg/(kg·d)灌胃,持续21d。Y迷宫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HSP70-TUNEL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细胞凋亡与HSP70表达变化、分布情况;Western-blot测定大鼠海马HSP70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9、cytochrome C、FADD、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术后模型组大鼠获得记忆所需电击次数(14d:21.1±5.6;21d:27.4±5.2),对照组(14d:15.9±3.8;21d:14.7±3.9),GGA组(14d:17.3±2.7;21d:20.8±4.6)。术后21d海马HSP70表达:模型组(0.22±0.04),对照组(0.43±0.07),GGA组:(0.71±0.15);凋亡细胞:模型组(38.4±6.8),对照组(9.7±3.8);GGA组(16.7±4.3);caspase-9表达:模型组(0.69±0.09),对照组(0.14±0.04),GGA组(0.23±0.06)。FADD表达GGA组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GA诱导AD大鼠海马HSP70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激活及部分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激活而发挥抗凋亡作用,减轻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频眼震电图分析667-671

摘要:目的采用眼震电图检查方法对早期帕金森病眼球运动异常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选取31例H&Y分期不大于2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H&Y1期6例,1.5期16例,2期9例。同时选取31例无中枢神经系统、周围前庭系统及眼部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凝视检查、自发眼震检查、扫视检查、平稳跟踪检查及视动性眼震检查等。对检查结果分别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扫视速度降低,在个别扫视角度上的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向扫视时,病例组准确度异常的发生率为21.1%,对照组为10.8%,右向扫视时,病例组、对照组准确度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8.1%,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病例组平稳跟踪试验速度增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视动性眼震、自发及凝视性眼震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眼球运动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在扫视和平稳跟踪运动中。眼震电图检查结果可以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轻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分析672-675

摘要:目的了解轻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sion scale,HAMD)24项版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分别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35例轻性抑郁障碍(研究组)和56例重性抑郁障碍(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研究组SDSS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总分及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早醒、工作和兴趣减退、阻滞、体重减轻、自知力障碍、日夜变化、人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绝望感等症状出现的频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疑病等症状出现的频率及HAMA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有88.57%的患者首次就诊于非精神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轻性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相对较多,而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相对较轻,首次多在非精神科就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675-675

摘要: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自主神经常常受累,甚至个别患者以自主神经受损为首发症状,但是这种损伤通常是暂时的、可逆的,我们报告了1例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GBS病例,其自主神经长期受累、范围广泛,临床罕见,国内未见类似报道。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GADD34的表达变化676-678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停滞及DNA损害可诱导蛋白34(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gene 34,GADD34)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Sprague-Dawley(Sprague-Dawley,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RT-PCR法、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测定鼠脑梗死周边区再灌注后1h、3h、6h、12h、24h、72h不同时相GADD3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GADD34 mRNA与蛋白于再灌注后1h表达增加;GADD34 mRNA表达于再灌注后3h达高峰,其蛋白表达于再灌注后24h达高峰。结论鼠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GADD34在梗死周边区表达,且GADD34免疫阳性细胞形态大多正常,提示GADD34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抑郁症治疗前后认知应对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抑郁关系的初步研究679-680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应对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入组的130例患者给予抗抑郁剂辅以认知行为为主的心理干预治疗4周以上,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CERQ-C)、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评定治疗前后的认知应对策略及抑郁情绪,分析二者的变化及可能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组的BDI总分、CERQ-C不适应性策略总分、CERQ-C的责难自己、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责难他人因子分降低(t值依次为28.23、9.89、4.65、8.75、2.90、8.17、8.54,P均小于0.05),积极重新评价因子分升高(t=-3.95,P〈0.01)。治疗前BDI总分与CERQ-C的沉思、灾难化因子分呈正相关(r=0.35,P〈0.01;r=0.25,P〈0.01);治疗后BDI总分与CERQ-C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因子分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18、0.44、0.30,P均小于0.05),BDI减分与沉思、灾难化及责难他人因子治疗后的减分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25、0.23、0.26,P均小于0.01)。结论抗抑郁剂结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应对策略得到改善,不良的认知应对策略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Fascin-1表达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的初步研究681-684

摘要:目的检测fascin-1在不同颅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研究其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和浸润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颅内肿瘤30例(12例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8例脑转移瘤)。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ed tensor imaging,DTI)测量其脑浸润程度;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肿瘤fascin-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比较分析不同颅内肿瘤间表达的差异,并将其表达量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类型的颅内肿瘤间比较:fascin-1在三类肿瘤中表达存在两两差异(P〈0.05),其中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膜瘤呈递减趋势;在不同脑浸润力肿瘤间比较:fascin-1在胶质瘤组与脑膜瘤组表现出与脑浸润程度良好的相关性(fascin-1蛋白:r=0.87,P〈0.05;fascin-1 mRNA:r=0.92,P〈0.05);在胶质瘤组中,其表达与脑浸润程度呈正相关(fascin-1蛋白:r=0.69,P〈0.05;fascin-1 mRNA:r=0.86,P〈0.05);但与全部脑肿瘤组内的脑浸润程度间无相关性(fascin-1蛋白:r=0.39,P〉0.05;fascin mRNA:r=0.28,P〉0.05)。结论 fascin-1的表达与颅内肿瘤侵袭能力差异有相关性,但与颅内肿瘤侵袭方式的差异无相关性。

中国人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易感性荟萃分析684-687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与医院感染的易感性。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9年4月)、万方数据库(1999年1月~2009年4月)和Medline-pubmed(1965年~2009年4月)为文献检索源,以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全面评价探讨脑卒中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与医院感染的易感性。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优势比较缺血性脑卒中增加93%(OR=1.93,95% CI1.59~2.36,P〈0.00001)。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缺血性脑卒中有更大医院感染易感性。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阿尔茨海默病PLAU基因的多态性分析688-690

摘要:目的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urokinase,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多态性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联。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制定的标准,选取诊断很可能是AD的患者209例(汉族98例,维吾尔族111例)及正常对照220名(汉族103名,维吾尔族117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两组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多态性。结果 AD组和对照组、维吾尔族、汉族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D组和对照组维、汉两民族间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中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未发现新疆维、汉两民族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多态性与AD存在相关性。

迟发型女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附1例报告)691-693

摘要:目的探讨迟发型女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临床特点。方法本文分析1例学龄期起病女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病例临床特点及转归,并结合文献复习就我国已报道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病例临床罕见,女性多见,缺乏家族史,临床表现多以智能损害、发作性意识障碍和惊厥为主,急性期血氨增高,尿有机酸质谱分析示乳清酸明显增高,部分患者血浆氨基酸和酯酰肉碱串联质谱分析示瓜氨酸降低、谷氨酸增高和鸟氨酸增高。结论对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脑病患者应进行血氨测定,并行血尿质谱分析明确诊断,排除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第十二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及征文通知693-693

摘要:第十二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3月底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主题是“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规范化”。现在开始征文。投稿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的工作规范、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包括精神损伤程度评定)、司法精神病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探讨、研究论文、鉴定经验、个案报道等。大会将评选优秀论文,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694-694

摘要: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颅内硬脑膜肥厚为特征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应予重视。现报道1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