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建议与方案
精神外科临床指南(建议稿)449-449

摘要:随着功能神经外科特别是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精神疾病的外科治疗正引起全球的关注。但在国内的精神外科临床实践中,各个中心在病人选择、手术方法、评估方法等存在很大差别,这直接导致精神科对于外科治疗效果的肯定。因此,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学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精神外科临床指南,希望以此全面规范国内的精神疾病的外科治疗,使这种治疗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指南今年6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世界功能神经外科大会上作为大会特别报告,并在亚洲功能神经外科执委会通过将作为亚洲的精神外科指南。规范精神病的外科治疗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世界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已成立精神外科专门委员会,也正在起草全球性的精神外科临床指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儿童认知加工速度的双生子研究450-453

摘要:目的运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认知加工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IV(WISC—IV)中的编码测验和符号检索评定333对6—16岁双生子的认知加工速度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认知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6—16岁儿童青少年的编码测验遗传度为0.28,在不同的性别(男:女为0.09:0.00)和年龄(10~16岁:6~9岁为0.24:0.38)的遗传度差异较符号检索的差异小;符号检索的遗传度为0.61,男生(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生(0.25),6~9岁的儿童符号检索主要受遗传影响(0.63),而10~16岁的儿童青少年符号检索主要受共享环境影响(0.56)。结论认知加工速度有中~高度的遗传度,编码测验和符号检索可能反映加工速度的不同维度。

首发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水平的研究454-456

摘要:目的建立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l,NRG1)蛋白测定方法并探测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RGI蛋白水平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以单克隆IgGNRG1抗体作为标记抗体,与该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表位不同的NRG1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125I作为放射标记物,建立问接NRG1蛋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并测定33名正常对照和21例首发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3周末和4周末血清NRGl蛋白变化。所有患者服用维思通4~6mg/d。结果双抗体夹心法可以用于间接测定血清NRGI蛋白;患者组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3周末NRG1蛋白平均每分钟计数(countingsperminute,CPM)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3、4.61、4.24、2.86,P值均小于0.01),第4周末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不同治疗时间NRG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7,P〈0.001),第4周与第1周、第2周、第3周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余两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减分率与CPM的变化无明显相关(r=0.27,P=0.25)。结论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RG1蛋白水平降低,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恢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与执行功能表现关系的功能磁共振研究457-462

摘要:目的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2-back任务状态下的脑区激活特点及其与执行功能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参数性2-back任务,分别检测14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名正常志愿者的脑激活情况。应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其中统计阈值P=0.005(未校正),对行为学表现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back任务时,患者组额顶叶正激活及负激活脑区的强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见较正常对照组激活增强的脑区。行为学表现:患者组和对照组2-back任务的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5.78±173.18)msw(845.16±101.07)ms,P〉0.05],但患者组的反应正确率低于对照组[(78.30±8.76)%∞(89.89±8.05)%,P=0.01];患者组低于对照组的正激活脑区与患者组的反应正确率呈正相关(r为0.41~0.63),但只有右顶上小叶和右尾状核分别与正确率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对照组的负激活脑区与患者组的反应正确率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为-0.17--.35,P均大于0.05)。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叶正激活减弱与执行功能表现差有关;负激活减弱可能与执行功能表现差、注意转换效率低下或无效有关。

女性抑郁症患者额叶灰质密度与认知功能的研究463-466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额叶灰质密度与执行功能及相互问关系。方法30例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首发14例,复发16例)及16名女性正常对照,均行三维核磁共振(3D)扫描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多重两两组间比较显示,首发组较正常组及复发组额叶灰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左额上(P=0.03)、右额上(P=0.02)及右额中(P=0.02)的灰质密度较正常组降低。复发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数字广度及数字符号成绩均差于正常组(F为3.81~11.18,P均小于0.05),其右额下的灰质密度与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负相关(r=-0.51,P〈0.05;r=-0.53,P〈0.05)。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结构和神经认知的改变,结构改变与认知损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467-471

摘要: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临床病理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XA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①临床表现:12例主诉头晕、头痛或癫痫;1例为偶然发现。②手术病理:病变发生于额叶6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1例,丘脑1例,鞍区1例。肿瘤合并大小不等囊变。镜下12例由多形性巨细胞、梭形细胞及泡沫细胞构成,WHOII级。1例异形性较明显的多角形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伴间变特点。免疫组化:所有病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均阳性;波形蛋白阳性12例,阴性1例。③MRI表现:MRI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和形态、信号特点。13例患者中,11例发生于皮层或浅表部位;另2例分别发生在丘脑及右侧额叶深部;形态上表现为囊性4例、囊实性4例和实性5例。病变实性部分T1WI以稍低或等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轻中度强化6例,不强化1例;囊性及囊实性病例中,囊壁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无明确强化1例。4例出现病变邻近脑膜轻度强化。结论PXA临床表现独特,MRI能够良好显示其形态及组织学特点,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短著述
丙戊酸钠对慢性应激大鼠认知行为的影响471-471

摘要:丙戊酸钠(VPA)是一种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在精神科作为心境稳定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研究发现,VPA具有营养神经的保护作用,而国内关于VPA能否改善认知行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VPA干预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了解其对大鼠认知行为的影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特点及其在脑组织活检中的应用472-475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f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的MRI成像病灶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强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经病理证实的35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记录MRI上病灶的部位、大小、数目、强化特点、瘤周水肿大小、胼胝体有无受累等表现。结果35例患者共检出51个病灶,其中26例患者为单发,9例患者为多发。病灶从1个到5个,最多见的部位是大脑半球(52.9%),其次依次为基底节-丘脑区域(17.7%),所有病灶均表现有强化,但强化的程度有所不同,均匀强化的病灶有34个,不均匀强化的病灶有17个。瘤周水肿1级14个,2级31个,3级6个。35例患者中6例表现有胼胝体受累及。35例中有9例是经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取材部位均为强化处或病灶边缘。结论PCNSL多数位于大脑半球,有占位效应,MRI成像强化明显,直径多大于20min,侵犯胼胝体的病灶体积更大。MRI成像病灶强化明显或者病灶的边缘部位是立体定向脑活检的最佳部位。

体外药敏试验及化疗耐药和敏感分子特征指导的恶性脑胶质瘤临床个体化化疗研究476-48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临床个体化化疗的策略。方法恶性脑胶质瘤新鲜肿瘤组织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0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蛋白表达,据MGMT测定结果选择化疗方案;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MGMT表达阳性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接受3组化疗方案化疗:含亚硝脲类药物化疗组,含替莫唑胺化疔组,不含亚硝脲和替莫唑胺化疗组。评价3组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用FISH方法检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织1p/19qLOH,据检测结果选择化、放疗模式。结果体外药敏试验阴性符合率较高,为14/15。据MGMT表达情况选择化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为34%,疾病控制率为72%。MGMT阳性表达的恶性脑胶质瘤,含亚硝脲类化疗组、含替莫唑胺化疗组、不含亚硝脲和替莫唑胺化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0和2/11、3/18和11/18、7/22和17/22。不含亚硝脲和TMZ化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较含亚硝脲化疗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据体外药敏试验及MGMT测定选择化疗方案,可提高近期疗效;MGMT阳性表达的恶性胶质瘤病人,不含亚硝脲和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有较好疗效;但含替莫唑胺化疗方案也可应用。

奥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及P300的影响481-484

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连续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组32例(1~7mg/d)和奥氮平治疗组29例(5~25mg/d)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事件相关电位P。的测评。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及记忆商数(MQ)受损较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电位成分中P2、N3及P3潜伏期明显延长,P2及P3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治疗后,奥氮平组的PANSS总分减分率与利培酮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的疗效相当。奥氮平及利培酮治疗组WMS的再认、联想、理解、背数及记忆商(MQ)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MS各项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300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作用相当。

伴攻击行为的躁狂发作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485-487

摘要:目的研究住院躁狂发作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102例住院患者,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其躁狂发作时的攻击行为进行评定,加权总分达4分及以上者入攻击组(49例),其余进入无攻击组(53例),分析患者躁狂发作时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攻击组比较,攻击组在血清总胆固醇和总T3水平、精神病家族史、物质依赖史、既往攻击史、住院次数、婚姻、父母教育方式、居住模式、个性特征、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总分及其思维奔逸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睡眠因子分、情绪因子分、性兴趣因子分、敌意因子分、妄想因子分、幻觉因子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庭结构是否完整、既往攻击史、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敌意因子分、妄想因子分进入回归方程,显示此5个因素可能是躁狂发作攻击行为的预测因子。结论住院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具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预防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具有参考意义。

两种级别胶质瘤细胞系代谢基因的差异表达487-490

摘要:目的基因的异常表达和功能调节在胶质瘤的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导致胶质瘤由低级向高级进展的基因通路远未阐明。本实验拟从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筛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进展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两株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Ⅱ级;SHG-44,WHOⅣ级)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为实验模型,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芯片杂交,分别检测CHG-5以及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后SHG-44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eDNA微阵列的结果。结果本实验发现13个与胶质瘤进展密切相关的代谢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它们涉及细胞的糖类和核苷酸代谢。其中,TP11,BPGM,ALDOA,AKRIB1,LDHA,ADSL,RRM1和NP表达上调,而UGT287,ACAT1,IMPDH2,PRPS1和PKM2表达下调。此外,有5个基因(TP11,BPGM,ALDOA,LDHA和RRM1)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SHG-44细胞中也出现差异表达,提示这些基因不仅存在于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而且存在于分化诱导处理的胶质瘤细胞之间。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为Northern杂交实验所验证。结论利用eDNA微阵列技术首次发现有13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胶质瘤细胞的代谢密切相关,它们可能在胶质瘤的恶性转化和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病例对照研究490-492

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4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选择51名正常人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患者组空腹血糖浓度[(5.0±0.7)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0.5)mmoL/L],服糖后2h血糖浓度[(6.5±1.9)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P〈0.05;t=4.8,P〈0.05)。患者组空腹血糖受损者2例(3.7%),对照组为0例(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糖耐量异常者10例(18.9%),对照组0例(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P〈0.05)。糖耐量正常与异常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血糖与年龄、病程、首发年龄、BMI、血脂、精神症状评分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提示精神分裂症和糖代谢异常之间可能有潜在的相关性。

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征(附15例报告)493-495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15例多发性脑膜瘤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我科1992~2008年共确诊多发性脑膜瘤15例。15例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8例辅以伽玛刀放疗。本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7例;6例手术全切除大部分肿瘤,不能手术者用伽玛刀治疗;部分切除加伽玛刀治疗2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平均随访7.3年,有13例者存活。而2例非典型脑膜瘤死于术后复发,平均存活15个月。结论多发性脑膜瘤应尽量追求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对不能全切除或无法手术者,伽玛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报告)496-498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确诊脑AVM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术中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出血来源、动脉瘤和AVM间的相互关系。所有病例均1次手术夹闭动脉瘤及切除AVM,术后均经DSA复查并追踪观察6—36个月。结果全组病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有颅内出血者13例,其中表现为SAH者8例、脑内血肿者5例。另4例均以癫痫为主要症状。依据Redekop分类法:AVM团内型4例、血流相关型9例、与AVM无关型3例,另1例为4个动脉瘤合并一个AVM,涉及血流相关型及无关型两型。结论诊断脑AVM合并动脉瘤的金标准是DSA,一经确诊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诊疗进展研讨会·2009“NeuroscienceDay,2009”青年科研人员有奖征文通知(第一轮)498-498

摘要:由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联合主办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诊疗进展研讨会”将于2009年11月21日至22日(暂定)在广州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组织临床疑难病例讨论,同时邀请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病理学专家进行点评。欢迎国内各级医院神经内、外科和精神科相关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与会者可获得部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

PKC、CaMKⅡ在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499-501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proteinkinaseⅡ,CaMK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permanentocclusionofbilateraleornmoiacarotidarteries,2-VO)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周组,缺血8周组,缺血12周组(n=10),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PKC、CaMKⅡ、谷氨酸受体NMDARt、NMDAR2B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缺血3周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5),缺血8周和12周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缺血3周组海马区PKC、CaMKH与谷氨酸受体NMDAR1、NMDAR2B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缺血8周和12周组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PKC、CaMKH与谷氨酸受体NMDAR1、NMDAR2B变化规律相同,在缺血后期PKC、CaMKⅡ表达减低可能与学习记忆损害有关。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帕金森模型小鼠中的改变特点502-503

摘要:目的观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动物模型中变化的规律。方法利用1-甲基_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经典的PD小鼠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和GSK-3β在该模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TH免疫染色:MPTP处理后小鼠中脑TH阳性反应明显减少。WesternBlot:在腹侧中脑,连续MPTP处理后总GSK-3β和磷酸化的GSK-3β(phosphorylatedGSK-3β,p-GSK-3β)均明显升高,然而p-GSK-3β/总GSK-3β比值降低,所以非磷酸化的GSK-3β是增高的。免疫组织化学:MPTP处理后GSK-3β在腹侧中脑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MPTP处理的小鼠PD模型中,腹侧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GSK-3β在该区域特异性的增高,GSK-3β可能参与了中脑神经元的损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