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257-260

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用Andreason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阴性症状为主型(阴性组)和阳性症状为主型(阳性组)。结果①患者组和对照组间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6,P〈0.01),前者的C/T型和T/T型频率高于后者;患者组等位基因T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24.04,P〈0.01);②阴性组、阳性组、对照组3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义(X^2=37.93,P〈0.01;X^2=38.90,P〈0.01);两两比较显示,阴性组、阳性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P〈0.001)。③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PANSS各因子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关,但与具体临床表现之间无明显的关系。

难治性抑郁症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的初步研究261-264

摘要:目的探索难治性抑郁症的脑局部葡萄糖代谢模式。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8名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FDG)扫描,利用参数统计图(SPM:)方法分析组间脑局部代谢差异。结果患者组的双侧额中回、左侧眶额皮质、左顶下小叶、左腹侧前扣带回、右侧额下回、右颞上回和颞中回以及双侧背侧前扣带回FDG代谢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侧中央前/后回、右侧额内侧回、右颞极、右岛叶以及双侧小脑等脑区代谢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旁边缘系统代谢增高和皮质代谢降低的交互性改变的异常代谢模式。

社区健康老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综合认知训练效果的相关研究265-268

摘要:目的探索ApoE基因多态性与社区健康老人综合认知训练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89名≥70岁的社区健康老人进行12周共24次的综合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TBE)等评定认知功能,并测定其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①基线:携带ApoEε-4组NTBE有2项低于不携带ApoEε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不携带ApoEε4组NTBE分测验15项提高而1项下降(P均小于0.05);携带ApoEε4组NTBE分测验6项提高而1项下降(P均小于0.05)。是否带ApoEε4.组之间NTBE各分测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社区健康老人的认知功能及综合认知训练效果可能存在相关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短著述
肾上腺髓质素的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268-268

摘要: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DM)是1993年日本学者Sakata等从人嗜铬细胞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由5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大量研究表明ADM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有着密切关系,脑卒中时血浆中ADM水平是增加的。ADM基因有大量CA重复序列,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但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未明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载脂蛋白B基因3'-VNTR多态性与家族聚集性脑出血的关系269-272

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s B,apoB)基因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3’-variable numble of tandem repeats,3’-VNTR)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群家族聚集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长沙地区汉族15个家族聚集性脑出血家系的117例成员、93例散发脑出血患者和100名正常对照者的apoB基因3’-VNTR多态性分布。结果家系组脑出血患者组及其Ⅰ,Ⅱ,Ⅲ级亲属组、散发脑出血组和对照组apoB基因3’-VNTR多态性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81、0.076、0.077、0.071、0.067、0.080;家系组脑出血患者组及其Ⅰ,Ⅱ,Ⅲ级亲属组、散发脑出血组apoB基因3’-VNTR多态性B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oB基因3’-VNTR多态性可能与长沙地区汉族人群家族聚集性脑出血无关。

脱髓鞘型与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273-275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脱髓鞘型与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了解两种类型患者病情进展方式的不同。方法根据电生理分型将62例GBS患者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型多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与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 neuropathy,AMAN)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IDP31例,AMAN22例,Miller Fisher综合征5例,混合型4例。其中AIDP与AMAN两组间年龄、性别、病前感染因素、颅神经受累情况以及就诊时及高峰时的病情严重程度评级无统计学差异,但自起病到高峰的时间AIDP组长于AMAN组(P〈0.05),感觉神经受累AIDP组高于AMAN(P〈0.05)。就诊时能独立行走的患者,80%AMAN患者已经达到高峰,而AIDP组仅有58%患者达到高峰,其余42%患者在1—2周内仍在进展,而且在高峰时已经不能行走。结论AIDP患者感觉受累比例高。AIDP与AMAN有不同的病情进展方式,AMAN进展快,早期达到高峰,AIDP通常人院后病情仍在进展,因此要重点监护。

海马内注射内皮素-1导致大鼠痫性发作和海马硬化的初步研究276-279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海马内注射内皮素(endothelin,ET)-1是否导致大鼠痫性发作和海马硬化。方法立体定位在成年大鼠海马CA3区内分别注射1μL ET-1(200μmol,15只)、海人酸(kainate,KA5pmol,15只)或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ol,8只),观察大鼠行为学、脑电及对侧海马病理学改变。结果海马注射PBS后大鼠未见痫性发作,脑电图呈10~15Hz、150~200μV基本节律。注射ET-1或KA2h内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痫性发作和脑电图异常改变(尖波或尖慢波),KA组3—5级发作率高于ET-1组(86.67%vs16.67%,P〈0.05)。部分ET-1和KA组大鼠在给药后2—3周可见癫痫样发作行为学改变。与PBS组比较,ET-1和KA组给药后48h对侧海马各区Nissl染色细胞数明显减少,GFAP表达增强(P〈0.05);给药后30d,对侧CA3区和门齿区苔藓纤维出芽评分高于PBS组(P〈0.05)。结论海马注射ET-1可以导致大鼠癫痫样行为改变和海马硬化。

非压迫性髓核导致大鼠背根神经节的病理变化280-284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脊神经节自体髓核移植后,大鼠左后肢疼痛行为学阳神经节非压迫性损伤的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36只)和自体髓核移植模型组(36只)。模型组大鼠行腰5左侧半椎板切除,暴露腰5背根神经节,取尾部的自体髓核组织置于背根神经节表面,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表面放置等量的自体肌肉,每组用von Frey hair测量手术前后大鼠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于术后7d、14d和21d取材用光镜和电镜行病理学观察。结果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左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手术前后无明显降低,模型组术后有明显机械刺激缩爪阈值降低(P〈0.05);模型组脊神经节出现长达21d的病理损伤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节充血水肿,节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溶酶体增多,内质网肿胀扩张,有的甚至出现细胞核皱缩;神经纤维的轴突内细胞器减少,髓鞘肿胀疏松,个别甚至崩解;假手术组仅在7d时轻度的神经节充血水肿,细胞有轻微的粒体空泡变;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的14、21d脊神经节无病理损伤改变。结论非机械压迫的自体髓核可引起大鼠脊神经节超微结构严重损伤和后肢机械痛敏。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影像分析285-288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磁共振特点,指导临床选择手术适应证。方法15例患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磁共振常规扫描分析其术前术后的影像特点。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影像显示梗阻部位的积水解除,脑室缩小,室周水肿现象减退,病人症状改善。结论磁共振可通过显示脑池的大小,三脑室底的形态,室周水肿现象推断交通性脑积水在脑室外脑池内梗阻部位,通过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术前影像分析,可帮助确定交通性脑积水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手术适应证。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289-29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 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7项临床研究(纳入900例患者)。对随访1年病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单纯STNDBS治疗与术前单纯服药治疗两种方案对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TN-DBS治疗对UP—DRSⅡ、步态、运动迟缓改善不如术前服药(P〈0.01);术后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对UPDRSⅢ、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姿势稳定性的改善比术前服药治疗好(P〈0.05),对运动迟缓、步态,联合治疗与术前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TN—DBS副作用方面,手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3.7%)及死亡率(0.7%)等风险较低;较常见的为刺激导致的短暂的副作用:体重增加(18.8%)、构音障碍(14.9%)、睁眼困难(5.7%)、抑郁(8.2%)及智能减退(4.0%),大部分可经调节刺激参数后改善。结论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并减少治疗药物的剂量以及药物所致的副作用;STN-DBS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

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294-29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以患者自评和照料者代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19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自评的QOL—AD评分为(28.49±5.63),高于照料者代评(27.26±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患者自评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抑郁(P〈0.01),照料者代评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抑郁(P〈0.01)、日常生活能力(P〈0.01)、精神行为症状发作(P〈0.05)和亲属应激(P〈0.05)。结论为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延缓病情进展并控制并发症。

小脑病变患者的注意瞬脱研究297-299

摘要:目的探讨小脑参与视觉信息加工的机制。方法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在注意瞬脱和重复知盲两种刺激呈现条件下,对10例小脑损伤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被试进行注意瞬脱和重复知盲测试,比较两组间他正确报告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的注意瞬脱长度、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0.001);患者组在T1、T2相同与T1、T2不同这两种刺激呈现条件时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两种刺激呈现条件时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0.001)。结论小脑参与了视觉信息在中枢阶段的加工,可能与持续性注意有关。

欢迎参加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新进展学习班”299-299

摘要:为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推动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诊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东莞市人民医院将于2009年7月在东莞市举办广东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090307002)。本学习班将邀请贾建平、王玉平、梁秀龄、胡学强、曾进胜等国内著名教授授课。本学习班涵盖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领域,

四川省安县灾民地震后1个月的精神状况初步调查300-301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汶川地震灾后1个月时安县灾民的精神健康状况。方法以四川省安县地震灾民点的1090名重灾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为调查的筛选问卷,以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中有关抑郁和焦虑障碍的章节为诊断工具,以SRQ20项总分97分时为高危人群,〈7分为低危人群,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SCID—I/P检查,并对低危人群进行SCID-I/P抽查。结果501人(45.96%)SRQ〈7分,589人(54.04%)sRQ≥7分,显示灾民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且女性在多数条目上明显高于男性(P〈0.05或P〈0.001)。地震后1个月灾民与地震有关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31.94%,男性18.22%,女性40.70%;20岁以下发生率13.46%,21~40岁36.82%,41~60岁34.04%,61岁以上32.37%。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15.54%,急性应激障碍(ASD)发生率4.76%,抑郁症发生率9.05%。结论地震灾后所致的应激相关障碍发生率较高,部分伴有抑郁和焦虑障碍。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302-303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水平的检测。结果治疗后7、14、21d的ESS(Europeanstroke scal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8.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2.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也显著优于对照组(63.9%)(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扩大额颞颧弓入路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显微解剖学研究304-306

摘要:目的利用改良额颞颧弓(Modified Frontotemporal Zygomatic,FTZ)入路对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显露进行应用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0例尸头标本行10侧标准翼点人路,显微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尤其是基底动脉、对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而后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改良FTZ开颅暴露上述结构。结果改良FTZ入路较常规翼点入路具有更好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尤其是基底动脉、对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M1。比较两组上述结构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FTZ入路可用于处理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动脉瘤。

女性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研究306-307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探讨血尿酸水平在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改变特征。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的门诊女性患者81例,以我院同期保健科随机选取年龄、性别和体重匹配的81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检测血尿酸和肌酐水平,并对两组的血尿酸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帕金森病患者H-Y分级Ⅰ—Ⅱ、Ⅲ、Ⅳ—Ⅴ3组之间的血尿酸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低血尿酸水平很可能与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有关。

脑胶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4例报道)308-309

摘要:目的探讨胶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从2002年7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0例,女4例,年龄15—71岁,平均44.6岁,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发病时间为20~40d,MR显示肿瘤均呈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其中10例合并明显的厚壁环形强化,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并可见不规则的强化壁结节。3例肿瘤次全切除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7个月短于7例1次肿瘤全切除患者的11.9个月,其中3例术后综合进行了系统的X-刀放疗和化疗,平均生存时问为13.5个月。另外4例患者接受了两次肿瘤全切除手术和系统的放化疔,平均生存时间延长为18.5个月。结论迅速恶化的病情和MR表现有助于胶质肉瘤的术前诊断,确诊仍需要组织病理学支持;手术全切除肿瘤结合术后的放化疗为其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