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0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述评
重视脑局部损伤后继发远隔部位损害的研究705-706

摘要:目前,针对脑卒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局灶性脑损伤,无论临床还是动物实验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如何减轻病灶局部神经组织损伤和增强周围组织的代偿能力方面,而对远离病灶的相关部位的继发性损害极少关注。事实上,中枢神经系统作为一个网络整体,当其中一部分受到破坏后,与其相关联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必定会受到影响。尸体解剖、动物实验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均表明,局灶性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相关的神经纤维可发生继发性损害,梗死灶下方与坏死神经元相联系的轴突断裂、肿胀,随后发生髓鞘脱失、轴索溶解等华勒变性,同时伴随相关部位神经元丢失。但由于这种远隔部位损害的临床研究受到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进展一直较为缓慢,其发生机制以及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也不清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短著述
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的多导睡眠图研究706-706

摘要:睡眠障碍是阿片类物质依赖和戒断的主要症状之一。美沙酮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虽然能显著缓解其他戒断症状,但患者仍常有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和白天困倦。很多研究表明阿片类物质对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产生影响,然而既往研究主要针对美沙酮维持替代治疗的患者,对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戒断期)睡眠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图探讨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的睡眠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实验性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害与DNA氧化损伤707-710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VPN)的继发性损害是否有DNA氧化损伤,并研究抗氧化剂依布硒啉(ebselen,EB)对这种远隔部位损伤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建立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为: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溶剂组,④抗氧化剂EB10mg·kg^-1组,⑤抗氧化剂EB30mg·kg^-1组,每组5只大鼠。2周后行肢体运动神经功能评估并取VPN后行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PN的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结果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假手术组(1.80±0.56,1.72±0.48vs2.28±0.33,P〈0.05)。尼氏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同侧VPN细胞形态规整。而梗死同侧VPN神经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固缩,尼氏体退变为萎缩的深色细胞。EB30mg·kg^-1组尼氏染色观察到改善作用。溶剂组同侧VPN的8-ohdG阳性细胞数目(0.1mm^2)显著增加(146.8±12.1vs108.4±19.2,P〈0.05);与溶剂组相比,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降(123.6±14.7,123.4±17.4vs146.8±12.1,P〈0.05)。结论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2周,同侧VPN存在DNA氧化性损伤。抗氧化剂EB对VPN的DNA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局灶性脑梗死继发逆行性神经纤维变性及其临床意义711-714

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前瞻性动态观察皮质下或脑干局灶性脑梗死后,病灶上方继发的神经纤维逆行性变性的过程,探讨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具有单侧内囊区或脑干的独立病灶的脑梗死患者16例,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6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分别在发病的第1周(W1)、第4周(W4)、第12周(W12)进行DTI检测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计算半卵园中心的DTI参数和各临床评分在观察期内变化的百分数绝对值,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灶上方半卵园中心的部分弥散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减少(息者组W1:(0.43±0.02),W4:(0.39±0.01),W12:(0.33±0.02),分别与对照组比较:(0.46±0.01),P〈0.01),而平均弥散量(mean diffusivity,MD)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从W1至W12,半卵园中心FA值减少的百分数的绝对值与NIHSS评分减少百分数的绝对值之间(r=-0.49,P〈0.05)及与FM增加百分数的绝对值之间(r=-0.56,P〈0.05)呈负相关,与BI变化的百分数的绝对值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局灶性皮质下脑梗死可引起神经纤维逆行性的继发性变性,而且这种逆行性的神经纤维继发性变性会持续存在并可能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不成功病例的分析715-718

摘要:目的对导致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随访并回顾性的分析本中心自1998年至2003年间为49例患者进行的DBS手术及术后资料。结果术后出血1例,术后电极连接点处皮肤溃烂1例,手术未完成1例,术后开机无效2例,术后效果显著低于术前评估4例,术后1年内效果减弱3例。结论进行多学科协作的术前患者筛选,药物测试,正规严谨的手术操作,定期的随访程控,合理的术后用药指导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DBS手术的成功率。

RNA干扰对大鼠脑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研究719-723

摘要:目的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大鼠脑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特异性抑制AQP4表达的短发夹环质粒载体AQP4 RNAi pGenesil-2。Wistar成年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脂质体组、对照质粒组和AQP4 RNAi组(n=20),采用右侧脑室给药的方法分别于术后2、5、7、15d进行一般情况观察,对双侧大脑半球、脑干和小脑进行光、电镜检查,运用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脑室内注入AQP4短发夹环质粒载体后大鼠的精神、运动、行为未见明确异常,光、电镜病理检查发现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分布和脑室的形态结构与假手术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AQP4蛋白和mRNA的表达呈进行性减少,至术后第7天,分别减少62.75%±3.6%和63.65%±2.35%。结论短发夹环AQP4 RNAi质粒载体能有效减少脑内AQP4的表达,对中枢神经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短著述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23-723

摘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认识的逐渐深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已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现收集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MVD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经眶上锁孔入路Willis环前循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724-727

摘要:目的研究眶上锁孔入路下Willis环前循环的显露范围,为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10个成人尸体头颅行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解剖,手术显微镜下观察Willis环前循环的显露范围及其穿支动脉的显露情况。结果外侧可显露同侧大脑中动脉的最大范围(1.88±0.26)cm;内侧可显露对侧颈内动脉的最大范围(0.77±0.15)cm;上方可显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最高点距前颅底平面(0.66±0.17)cm。前交通动脉的穿支数(3.10±1.20)支;A1的穿支数(6.35±2.18)支;Heubner返动脉平均(1.20±0.62)支,其中11/24起源于ACoA水平,8/24源于A2,5/24源于A1。结论眶上孔、额骨颧突、前床突、视神经及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是眶上锁孔入路的解剖标志;眶上锁孔入路对于Willis环前循环及其穿支动脉显露良好,适用于Willis环前循环部位的动脉瘤手术。

呱醋甲酯、瑞波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的影响728-731

摘要:目的通过测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注意定势转移能力,探讨呱醋甲酯(利地林)和瑞波西汀对ADHD大鼠模型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4周雄性SHR27只随机分为SHR呱醋甲酯组(SR)9只、SHR瑞波西汀组(SRB)10只和SHR生理盐水对照组(SN)8只,WKY大鼠对照组(WN)8只。SR组腹腔注射“呱醋甲酯”5mg·kg^-1·d^-19d,SRB组腹腔注射瑞波西汀10mg·k^-1·d9d,SN对照组按同期对照原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投药的第6~9d连续完成注意定势转移能力测评,记录评定注意定势转移任务的循环数。结果①SHR在简单辨别阶段(SD)、复杂辨别阶段(CD)、复杂辨别反向阶段(CDR)、内维度转换阶段(IDS)、外维度转换阶段(EDS)能够连续6次正确完成操作任务所需要的次数明显多于WKY大鼠(P〈0.05~P〈0.01)。②SR组大鼠在上述所有阶段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循环次数都较SN对照组减少(P〈0.05),不过在内维度转换反向阶段(IDS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RB组大鼠在完成所有阶段任务所需要的循环次数都较SN对照组减少(P〈0.05),不过在复习辨别反向阶段(CDRre)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SHR存在注意定势转移能力缺陷,“呱醋甲酯”和瑞波西汀均可以改善SHR注意定势转移能力。

首发抑郁症患者字母工作记忆fMRI研究732-735

摘要: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字母工作记忆的脑激活特征。方法1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12名健康对照配对进行字母工作记忆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以AFNI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定位与定量分析。结果①两组任务执行正确率均大于75%,患者组字母工作记忆2-back任务正确率低于对照组[(0.79±0.04)%vs(0.83±0.03)%,t=4.69,P〈0.05];②两组字母工作记忆激活的感兴趣脑区(ROI)均为左侧Broca区BA44/45、双侧前额叶腹侧BA9/46、顶叶后部BA7/40、前运动区BA6及辅助运动区(SMA)BA6/8(P〈0.05);③患者组在右侧与左侧BA9/46、右侧与左侧BA6及左侧Broca区的激活强度分别为:1.38%、1.69%、1.21%、1.32%及0.52%,低于对照组的2.42%、3.53%、2.95%、3.51%及1.62%(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字母工作记忆损害,而语音环路的双侧BA9/46、BA6与左侧Broca区激活减弱可能为其病理机制之一。

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MLC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736-739

摘要: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位于22q13的MLC1基因多态性(rs11568171、rs2076137及rs2235349)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遗传家族史的67个核心家系(包括44个完整的核心家系)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MLC1基因上述多态性的基因型及其单体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患者组与父母组之间,MLC1基因rs11568171T/C、rs2076137T/C及rs2235349T/C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DT结果示各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等位基因传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TDT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单体型T.C.T明显传递过少(χ^2=5.0,P〈0.05),而单体型C-C-C明显传递过多(χ^2=5.0,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MLC1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可能不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

发作间期脑电图对难治性内侧颞叶癫术前定位和预后判断的价值740-741

摘要:目的探讨发作间期脑电图在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术前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手术患者术前评估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前颞区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c discharges,IEDs)棘波次数,区分单侧放电(≥90%的IEDs局限于一侧)与双侧放电、单侧优势(双侧独立IEDs在每侧均〈90%,且一侧独立IEDs≥75%),并将其与发作期脑电图,MRI结构异常以及术后结果比较。结果发作间期放电(IEDs)明确单侧者比有双侧放电表现为IEDs单侧优势者显示更好的预后;对于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的患者,与IEDs一致均有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术前发作间期脑电图有助于MTLE的术前定位以及预后评价。

痉挛-肌束震颤综合征伴随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痉挛1例分析742-744

摘要:目的报道1例伴随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痉挛的痉挛-肌束震颤综合征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患者为46岁男性,5年前出现阵发性双小腿痉挛疼痛和肉跳,逐渐向上发展至胸、背、颈部和上肢,2年前出现肛门痉挛、排尿困难和双下肢肌肉萎缩无力。查体发现舌肌震颤,双上肢远端肌力级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近0级,双下肢肌肉萎缩,躯干和四肢肌肉均有肌束颤动,双侧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均未引出,四肢肌腱反射活跃。肌酸激酶轻度增加。对患者进行肌肉活检和肌电图检查。结果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可见小角样萎缩的肌纤维成小组分布,累及两个肌纤维类型,伴随肌纤维肥大。结论痉挛-肌束震颤综合征可以存在骨骼肌的萎缩和无力,也可以出现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兴奋性增加,骨骼肌存在神经原性的损害。

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744-746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26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病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调查。结果在526例脑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7分者)341例(64.8%)。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在性别、年龄、SCL-90、NDS和ADL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的部位及病变范围大小密切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要改善脑卒中后的睡眠障碍,除了防止脑卒中外,还需要患者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睡眠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体重影响的meta分析747-749

摘要:目的评价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体重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中文文献共5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meta分析,其中氯氮平组309例,利培酮组246例。依次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合并效应量估计与统计推断。结果在研究终点(4~12周),氯氮平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合并效应量大于利培酮组(P〈0.05),两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体重(BW)、体质量指数(BMI)合并效应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治疗后2hBG、TCH、TG、体重、BMI的合并效应量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FBG合并效应量无改变(P〉0.05);利培酮治疗后TCH、TG、体重、BMI合并效应量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FBG、2hBG合并效应量均无改变(P〉0.05)。结论利培酮未影响患者血糖,而氯氮平导致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两者都有可能升高患者血脂.也均可引起患者体重增加。

100例微栓子阳性脑梗死患者的多因素分析749-751

摘要:目的探讨微栓子(microembolus,MES)阳性与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经颅多普勒监测100例MES阳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74例MES阴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卒中高危因素与MES的关系。结果MES阳性与年龄、性别、超重、吸烟、酗酒、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卒中家族史无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红细胞压积、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显著相关(P〈0.05)。结论病变的颈动脉、异常的血流及血液成分是颅内微栓子主要促成因素,其阳性说明患者有活动性栓子,易发生或易再发缺血性卒中。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752-755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2005~200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对14个研究共12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来源、样本量、研究持续时间、疗效与安全性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阿立哌唑与其它抗精神病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末阿立哌唑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分低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组(P〈0.05);阿立哌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静坐不能、震颤、肌强直及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抗精神病药(P〈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疗效与其它药物相当,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锥体外系及体重增加不良反应较小。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糖脂代谢紊乱与血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相关研究755-757

摘要:目的观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患者组分为奥氮平组(20例)、喹硫平组(31例)和利培酮组(25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体重,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①总的患者组体重、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联素、抵抗素水平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②奥氮平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较利培酮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喹硫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血脂、血抵抗素和脂联素变化值在3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体重增加〉7%和〈7%的两组患者比较,组间治疗前甘油三酯及抵抗素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甘油三酯异常组和正常组间治疗后体重、治疗前胆固醇和治疗后脂联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甘油三酯与胆固醇(r=0.39,P=0.01)和抵抗素(r=0.42,P=0.02)正相关,而与脂联素负相关(r=-0.51,P=0.002)。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35,P=0.03)。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可导致体重增加和脂代谢紊乱,而脂联素和抵抗素的升高可能参与药源性体重增加和脂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