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 11-1328/S 国内刊号
  • 0578-1752 国际刊号
  • 2.6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业科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兽医·资源昆虫、研究简报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作物雄性不育专题
酮类物质合成酶OsPKS1和OsPKS2对水稻花粉外壁形成的作用1295-1307

摘要:[背景]植物花粉包裹的花粉外壁作为植物雄性配子的天然保护屏障对植物的生殖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孢粉素,主要由脂类物质和酚类物质构成。因此,脂类物质和酚类物质的代谢是植物花药内外壁形成和花粉外壁形成的关键步骤。在其合成过程中,PKS1/PKSA/LAP6 和 PKS2/PKSB/LAP5在不同物种间发挥保守的生化功能。[目的]通过研究水稻 OsPKS1和 OsPKS2在花药内外壁和花粉外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水稻花药内外壁和花粉外壁合成机理提供新认识。[方法]水稻花药发育基因共表达网络 AntherNet 预测到一个可能参与孢粉素合成的基因 OsPKS1,利用 CRISPR/Cas9 技术在野生型 9522 背景和突变体 ospks2背景下敲除 OsPKS1获得 ospks1单突变体和 ospks1 ospks2双突变体。在同一生长条件下比较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表型,分析突变体植株的营养生长和花器官发育情况。通过 I2-KI 染色分析 ospks1和 ospks1 ospks2的花粉活力。通过半薄切片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各个时期花药四层细胞发育及小孢子发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花药外壁、花药内壁和花粉外壁表面的精细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花药壁细胞、花粉外壁和乌氏体的精细结构。[结果]获得 4 个 ospks1单突变体和 4 个 ospks1 ospks2双突变体,其中,ospks1-3是纯合的单突变体,ospks1-4 ospks2是纯合的双突变体。ospks1-3和 ospks1-4 ospks2均呈现雄性不育的表型。ospks1-3与 ospks2的花粉外壁和乌氏体结构均不正常,但两者结构不同。ospks1-3花药表面可形成凸起的外壁结构;绒毡层可正常降解。花粉外壁内部形成大量微小的空洞,柱状体变短,无法有效连接覆盖层和花粉外壁内层;乌氏体的底部结构减小,顶部结构增多,并且较野生型更为尖锐。ospks1-4 ospks2 花药外壁角质层减少;绒毡层无法

玉米 C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1308-1323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玉米 C 型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材料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以期阐明玉米 C 型胞质的不育和恢复机制,并解析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为玉米 C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在不育化制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玉米生产上的骨干自交系豫自 87-1 为背景的 C 型胞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为材料,通过对 3 种材料减数分裂的前期Ⅰ、中期Ⅰ及末期Ⅱ(四分体)时期的花药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利用 hisat2、ballgown 及 DESeq2 等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三系花药不同时期、相同时期不同材料间以及发育时序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预测 C 型胞质不育机制与育性恢复的调控网络;同时通过实时定量PCR 对测序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通过酶活测定验证推测的 C 型胞质不育及恢复假说。[结果]所有材料的转录组测序共产生 156.59 Gb 的序列数据,比对并组装共得到 53 035 个基因;在恢复系与不育系、保持系与不育系以及“三系”花药不同时期之间共筛选出非重复差异基因 5 676 个,其中发育阶段差异基因 4 705 个,同时期材料间差异基因 2 693 个,发育时序差异基因 135 个。GO 分子功能分析显示 ATP 和 DNA 结合相关的基因和锌离子结合基因得到高度富集;细胞组分中膜基本组分、核内及质膜内的基因得到富集;以 DNA 为模板的转录、转录调控、氧化还原及初级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基因得到富集。KEGG 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氧化磷酸化、碳代谢及糖酵解等能量代谢相关的途径中。不育系相对保持系而言,多个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基因下调表达,而恢复系中不但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得到恢复,而且同时协调调节了同一能量代谢途径中的其他基因,定量分析显示差异基因的表达差异及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ATP 酶活结果表明

大豆 RN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雌性育性对异交率的影响1324-1333

摘要:[目的]研究 RN 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 RN 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 200 余份 RN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 6 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 6 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 6 份不育系及 6 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 6 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达 49.46%,最低仅 15.94%。6 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 和 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 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 和 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

一种简化的油菜杂交 F1种子的生产方法1334-1340

摘要:安全有效的制种方法是油菜杂交种应用的关键。通过回交转育获得抗(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自交不亲和系,将其作为杂交种父本。父本因其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自交不结实;因其具有抗(耐)磺酰脲类除草剂特性,在用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母本化学杀雄时,不受化学杀雄剂影响。因此,可以将父本与不育系或者化学杀雄的母本材料混合播种,实现杂交种父、母本的混播混收。通过本文提出的杂交制种方法,只要选育出兼有抗(耐)磺酰脲类除草剂和自交不亲和特性的父本,即可进行杂交种的快速组配。该方法将父、母本混播混收,操作简单,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杂交种制种效率。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1341-1354

摘要:棉花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棉通常比常规棉增产 15%左右,而且在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抗逆境和光合效率等性状上也有明显改良。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杂交种子的生产(制种)。目前,杂交棉制种常有四条途径,人工去雄授粉法制种、化学杀雄法制种、利用核雄性不育的“两系法”制种和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生产实践表明,利用棉花雄性不育既可简化制种又可节省成本,特别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法”制种,可较有效克服其他制种方法的一些缺点,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文章在阐述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重点综述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的特点;深入阐述不育细胞质对杂种 F1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培育强恢复系的问题,以培育转GST的强恢复系为例,探讨克服不育细胞质对杂种 F1负效应的可能机制;根据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和花器具有虫媒花特征的特点,详细介绍三系杂交棉制种的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选配、地点选择和环境优化等条件,以及如何综合优化这些条件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与其他作物比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 4 个突出的优点:(1)不育系为无花粉不育类型,育性不受气候等环境的影响,可保证杂种的纯度;(2)棉花开花期长达 3 个月,不存在制种时花期不遇的现象,制种产量有保证;(3)棉花生态适应性广,育成的组合可在各地种植,种子产业化效益明显;(4)可利用种间(海岛棉与陆地棉间)杂种优势。可以预言,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杂交棉是大有前途的,将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最后,就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方面进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夏玉米产量与光温生产效率差异分析以山东省为例1355-1367

摘要:[目的]研究夏玉米各产量层次之间的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能力,量化山东省夏玉米籽粒产量与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明确农业生产条件和栽培措施对产量差及效率差的贡献率,探讨产量差、效率差协同缩减的可能性,为缩小夏玉米产量差距、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 2017 2018 年在山东省泰安、淄博和烟台 3 市进行,针对山东夏玉米生产调研出的问题,在同一地块采用综合管理模式,从合理密植、优化肥水、增产增效的角度设计了 4 种管理模式,模拟超高产水平(SH)、高产高效水平(HH)、农户水平(FP)和基础产量水平(CK)4 个产量层次,定量分析不同产量层次之间的产量差及光温资源生产效率差。结合光温生产潜力分析和作物产量性能分析,探究产量差和效率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途径。[结果]当前山东省夏玉米光温潜力与超高产水平、超高产水平与高产高效水平、高产高效水平与农户生产水平、农户生产水平与基础产量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分别为 5.85、0.82、1.90、1.35 t·hm^-2,光能生产效率差分别为 1.74、0.15、0.28、0.45 g·MJ^-1,温度生产效率差分别为 1.09、0.10、0.17、0.28 kg·hm^-2·℃^-1;当前不可控因素对产量差和光、温生产效率差的贡献率分别为 58.49%和 66.09%,可控因素对产量差和光、温生产效率差的贡献率分别为 41.51%和 33.91%,地域差异因素对产量差、光能生产效率差和温度生产效率差的贡献率分别为 1.98%、2.49%和 3.24%;产量差与光温资源生产效率差之间有显著相关性;SH和HH处理较FP处理和CK有较高的地上部生物量、生育期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和冠层光能截获率。[结论]当前山东省夏玉米农户生产水平与光温潜力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光能生产效率差、温度生产效率差分别为 8.56 t·hm^-2、2.17 g·MJ^-1、1.35 kg·hm^-2 ·℃^-1,产量与光、温资源

施肥对高寒荒漠草原区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1368-1379

摘要:[目的]研究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及燕麦单播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对施肥的响应,以探明混播及施肥影响人工草地水分利用的效应及机理,并提出青藏高原荒漠草原区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草地播种和施肥模式。[方法]大田试验于 2017 年和 2018 年在青海省乌兰县金泰牧场开展,试验设置 2 个种植方式,分别为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和燕麦单播,设置 2 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120 kg N·hm^-2, 103 kg P2O5·hm^-2)和低肥(60 kg N·hm^-2, 51.5 kgP2O5·hm^-2),共 4 个试验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所有处理在春季播种前进行灌溉,生育期无灌溉。试验测定指标包括主要生育时期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植株氮含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等,计算指标包括牧草生育期内耗水量、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结果]通过混播和施肥均可大幅提高草地产量,2017 年和 2018 年高肥处理干物质产量比低肥处理分别提高 34.7%和 9.7%,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 41.3%和 20.4%,混播处理干物质产量比单播处理分别提高 14.4%和 9.2%,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 74.7%和 62.9%。混播高肥处理产量为所有处理中最高,2017 年收获期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分别为 10 251.7 和 827.2 kg·hm^-2,2018 年分别为 7 589.3 和 570.2 kg·hm^-2。通过增施化肥增加了草地的水分消耗,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草地水分利用效率。2017 和 2018 年两个生长季中高肥处理牧草耗水量分别比低肥处理增加 6.2%和 4.3%,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 21.0%和 4.9%,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 30.1%和 17.4%。通过混播也增加了草地的耗水量,对草地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大幅提高了蛋白质水分利用效率。2017 和 2018 年混播草地耗水量分别比单播处增加 17.9%和 9.2%,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比单播处理提高-5.9%和 0.5%,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比单播处理提高 46.7%和 51.3%。[结论]通�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拟轮枝镰孢 ATMT 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分析1380-1388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适用于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拟轮枝镰孢 ATMT(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transformation)突变体库,并对突变体库进行筛选分析,为研究拟轮枝镰孢在玉米果穗上的侵染途径和致病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筛选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 sodium,Cefo)和氨苄青霉素钠(ampicillin sodium,Amp)对根癌农杆菌 AGL-1 的抑菌浓度和拟轮枝镰孢对潮霉素 B(hygromycin B)的敏感浓度;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穿梭质粒为载体,通过 ATMT 构建 GFP 标记的拟轮枝镰孢突变体库;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GFP的特异性引物进行 PCR 检测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分析 T-DNA 插入情况及转化子稳定性;从突变体库中随机挑选 9 个转化子菌株并进行分析,对其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致病力等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农杆菌抑菌试验发现当 Cefo/Amp 的浓度为 150/150 μg·mL^-1时,AGL-1 生长受到抑制;当潮霉素 B 的浓度为 150 μg·mL^-1时,拟轮枝镰孢完全丧失生长能力。利用优化后的 ATMT 转化获得了 2 465 株GFP 标记的拟轮枝镰孢转化子;转化子在不含潮霉素 B 的 PDA 培养基上连续转接 5 代再转到含潮霉素 B 的培养基上仍能正常生长,说明 HPH成功插入野生型基因组且稳定遗传;利用 GFP特异性引物对转化子进行 PCR检测,测序结果显示与 NCBI 中 GFP(登录号:LC420351.1)的同源性为 99.26%,表明 GFP已成功整合到野生型基因组中;转化子菌丝和孢子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呈现绿色,而野生型菌株未观察到任何荧光,表明 GFP转移到拟轮枝镰孢野生型菌株基因组中,且能够成功表达。对部分转化子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转化子 54的产孢量明显增多,约为野生型的 1.9 倍;转化子 24 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在相同时间内明显下�

飞蝗 LmGSTS2 的酶学特性及其对马拉硫磷、p,p’-DDT 的代谢分析1389-1399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湖南祁阳县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因素贡献解析1400-1412

摘要:[目的]以湖南省祁阳县为例,定量化分析整个县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致酸因素,为我国的红壤酸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集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统计年鉴等,获取施肥量、主要农作物产量和林木生物量,以及地上部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等数据,基于经典的 H+产生量的计算方法,解析氮循环过程、盐基离子吸收和酸沉降等三个关键过程的相对贡献大小。[结果]对于整个祁阳县域,氮循环(N)过程致酸贡献率为 66.5%(65.3% 68.8%),盐基(BC)吸收为 33.0%(30.1% 34.4%),酸沉降则仅为 0.5%(0.3% 1.7%)。无论是农田还是林地,氮循环过程都是产生 H+的主要来源,是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 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单位面积旱地农田的 H+净产量(产酸量)最高,达到 19.0 kmol hm-2 a-1,其次为水田(16.5 kmol hm-2 a-1),林地的产酸量(3.2 kmol hm-2 a-1)最低,旱地农田产酸量约为林地产酸量的 6 倍。6 种主要农作物体系产酸量存在很大差异,从 10.1 kmol hm-2 a-1 到 30.0 kmol hm-2 a-1不等,产酸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油菜>花生>水稻>玉米>甘薯,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产酸量普遍大于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甘薯)的产酸量;6 种不同农作物的氮循环过程和盐基吸收的致酸贡献差异较大,氮循环过程致酸贡献率范围为 45.3% 78.3%,盐基吸过程为 21.4% 54.2%。7 种主要林地体系产酸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从 2.0 kmol hm-2 a-1到 27.8 kmol hm-2 a-1不等,柑橘>板栗>油茶林>马尾松>杉木>竹>湿地松,经济林(柑橘、板栗、油茶林)产酸量普遍大于用材林(马尾松、杉木、竹、湿地松)的产酸量;7 种林木体系的氮循环过程和盐基吸收的致酸贡献率差异较大,氮循环过程致酸贡献率范围为 46.1% 80.8%,盐基吸过程为 19.0% 53.3%。采用“长期定位试验+土壤缓冲曲线”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本研究采用的 H+产生量的计算方法,土壤 pH 的模拟值�

水氮调控对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1413-1424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园艺
武夷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1425-1434

摘要:[目的]分析乌龙茶主产区武夷茶园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养分管理和提升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 2008 年福建省土壤普查数据的基础上,于 2015 年在武夷 3 大茶区,(桐木区、岩茶区和洲茶区)随机选取 68 个茶园,包括桐木区 12 个、岩茶区 32 个和洲茶区 24 个,分别采取茶园 0--20 cm 的土壤和一芽三叶的茶青样品。检测土壤 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养分指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定量测定茶青中的茶氨酸、咖啡碱、芦丁、ECG、EGCG 和总儿茶素等 6 种次级代谢物含量做品质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对比 2008 年和 2015 年的土壤养分指标,发现近年来,武夷茶区土壤酸化严重,部分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显著。三大茶区中,岩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变化最为明显,其土壤 pH、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下降了 0.65、45.29%和 49.39%;土壤有效磷含量却大幅度上升,从 5.21 mg·kg^-1上升到平均值为 245.70 mg·kg^-1,上升幅度超过 40 倍。说明该区域茶园存在过度施肥的现象。土壤养分状况显著影响茶叶品质成分,并且不同土壤养分指标对不同品质成分的影响有所不同。通过边际效应分析,发现各次级代谢物的最高含量都有其对应的土壤养分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合了武夷茶区高品质茶园适宜的土壤养分范围:pH4.5 5.0;有机质 20 40g kg-1;碱解氮 60--100 mg·kg^-1;有效磷 10--100 mg·kg^-1;速效钾 100--150 mg·kg^-1。[结论]综合本研究结果,建议武夷岩茶区和洲茶区在养分管理方面,总体采取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适量补氮和钾,严格控制磷肥施用等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食品科学与工程
聚乙烯膜包装金针菇冷藏期间的风味变化规律1435-1448

摘要:[目的]模拟实际生产中金针菇采后贮藏过程,研究金针菇冷藏期间风味的变化规律,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乙烯膜包装的金针菇为试验材料,在温度 4℃、相对湿度 90%条件下贮藏15 d,每隔 3 d 取样进行分析。金针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E-NOSE)进行检测;非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HPLC)、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电子舌(E-TONGUE)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金针菇风味成分变化动态监测可知,冷藏期间金针菇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和醇类,在贮藏 6 d 内醛类和醇类的含量均下降,在贮藏末期(15 d)呈上升的趋势。金针菇冷藏过程中甘露醇和果糖含量在贮藏初期(3 d)分别上升了 8.6%、9.9%,在贮藏中期(9 d)、末期(15 d)呈下降的趋势。柠檬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下降了 67.9%。琥珀酸含量在贮藏初期(3 d)有所下降,贮藏中期(9d)含量上升了 17.94%,贮藏末期(15 d)含量下降了 17.61%。5′-AMP、5′-IMP 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贮藏中期(9 d)含量有所上升,贮藏末期(15 d)含量均下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在贮藏初期(3 d)呈下降的趋势,贮藏中期(9 d)变化不明显,贮藏末期(15 d)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根据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贮藏期的金针菇样品,实现对金针菇样品品质的快速检测,为金针菇品质的控制和风味的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苏淮猪抗腹泻 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联1449-1457

摘要:[背景]MUC13 基因是调控致使仔猪断奶前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F4ac 感染的主效基因,该基因上rs319699771位点(G/A 突变)能准确鉴别易感和抗性个体,其中 GG 型是抗腹泻基因型,苏淮猪抗腹泻性能分子选育是通过选留 GG 型个体来实现。但在选留抗腹泻 GG 型个体时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重要经济性状如生长、胴体、肉质产生不利影响尚未明晰。[目的]旨在分析该位点是否与其它性状关联,以确定基于 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性能的分子选育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经济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方法]以 313 头体重为 87.61±0.54 kg的苏淮育肥猪为试验动物,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状,以 261 头日龄为 161.1±0.5 d 苏淮后备猪为试验动物,测定其生长、体尺性状,同时采集相应苏淮育肥猪和后备猪群耳组织样提取组织 DNA,经过多重 PCR 反应进行 MUC13基因 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采用 SAS 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分析 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和苏淮猪肉质、胴体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猪群体 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的抗腹泻 G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695 和 0.634,抗腹泻优势GG 型频率在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群体中分别为 0.467 和 0.373;该位点抗腹泻 G 等位基因频率在苏淮后备群公、母猪群体分别为 0.690 和 0.705,抗腹泻优势 GG 型频率在后备群公、母猪群体中分别为 0.508 和 0.480,说明苏淮猪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通过分子选育提升苏淮猪抗腹泻 GG 型频率的可行性强。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与苏淮猪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育肥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关联(P>0.05),可见在苏淮猪育肥猪群体内加大对抗腹泻 MUC13 基因 rs319699771位点的选育不会影响到苏淮育肥猪的胴体�

畜禽场空气污染物检测技术综述1458-1474

摘要: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高密度、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引起的畜禽养殖场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畜禽场排放的氨气(NH3)、硫化物(H2S)、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s,PM)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等空气污染物不仅对畜禽场人畜健康造威胁,还会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形成大气污染。科学适用的空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和控制畜禽场空气污染的前提。文章对国内外畜禽场的 NH3、H2S、温室气体、PM 以及恶臭等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与技术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 NH3、H2S 为代表的畜禽场有害气体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法、光谱法、质谱法与气相色谱法,其中,湿化学法灵敏度高,成本低,可以准确获取气体浓度,但检测费时费力,且无法实时在线检测;气体检测管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误差相对较大;电化学传感器法灵敏度较高,成本适中,可以连续检测气体浓度,但存在装置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等缺陷;光谱法、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法可快速准确检测气体,但检测仪器昂贵,使用成本较高,不适合生产性畜禽场的常规检测。文章主要介绍与分析了反刍动物肠道发酵、畜禽舍、粪污贮存与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 CH4、CO2、N2O 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随时间、季节和采样点等不同而不断变化,实现畜牧业温室气体的精确监测较为困难,目前仍未有国际通用的检测方法与测量标准,畜牧业温室气体检测方法与技术及其标准研究亟待开展。文章从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及生物特征三个方面对畜禽场排放的颗粒物检测方法与技术进行了综述。畜禽场 PM 成分复杂,其吸附的 NH3、恶臭化合物、微生物的影响有待评估,因此亟待完善 PM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