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

《中国农业科学》创刊于1960年,CN刊号:11-1328/S,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农业类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752
  • 国内刊号:11-1328/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38
  • 创刊时间:196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61
  • 综合影响因子:2.44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 2010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O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植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自发现以来,在植物基因重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概况及其在转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基因删除、定点整合、多基因表达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做了重点阐述。
1099-1107

小麦puroindoline及其相关基因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摘要: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位于5D染色体的短臂上,可分为Pina和Pinb2种类型。Pina和Pinb紧密连锁,编码区均为447个碱基,没有内含子,共同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基础。目前,普通小麦和山羊草中均已发现多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其中引起小麦籽粒硬度大幅度升高的Pina-D1b类型的分子机制为从编码区第23个碱基开始缺失15380个碱基。Puroindoline除了对小麦籽粒硬度有重要影响之外,对其它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不同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之间小麦品质具有一定差异。另外,与puroindoline紧密连锁的6sp—1基因变异类型更为丰富,但对籽粒硬度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最近发现的与puroindolineb高度同源的基因Pinb-2v具有4种类型,分别位于小麦7A、7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对籽粒硬度具有微效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puroindoline的分子特征和突变类型以及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中国小麦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提供参考。
1108-1116

棉花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克隆棉花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GhCOMT1、GhCOMT2和GhCOMT3全长cDNA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根据棉花纤维特异表达cDNA文库分析得到的EST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cDNA序列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6hCOMT1、GhCOMT2和GhCOMT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构建了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结果】从发育的棉花纤维中克隆了3个COMT基因cDNAs,GhCOMT1(GenBank登录号为FJ479708)、GhCOMT2(GenBank登录号为FJ479709)和6hCOMT3(GenBank登录号为FJ848869)分别具有1101bp、1098bp、1071bp的开放阅读框,各自编码366、365和356个氨基酸。GhCOMTI、6hCOMT2和6hCOMT3在棉花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GhCOMTI和GhCOMT2在根部的表达量最高,6hCOMT3在茎中表达量最高。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3个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均为0.2mmol.L^-1IPTG在37℃下诱导6h。【结论】从棉花中克隆了3个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GhCOMT1、GhCOMT2和GhCOMT3,为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1117-1126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不同类型水稻材料成熟胚组织培养力的比较

摘要:【目的】研制适应性广的不同类型水稻成熟胚再生技术。【方法】采用生产上应用价值高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比较研究9个粳稻、9个籼稻和11个新近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两系或三系)或优势组合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出愈、分化和再生等组织培养力表现。【结果】以M8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30g·L^-1蔗糖、8g·L^-1琼脂和2mg·L^-12,4-D(2,4-苯氧乙酸)相同成分的基础上,供试粳稻材料单独添加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即0.3mg·L^-16-BA(6-苄基嘌呤)可获得较高的出愈率,出愈率在89.2%-61.7%之间;而供试籼稻材料则需在添加2mg·L^-1 6-BA和0.5mg·L^-1KT(激动素)两种细胞分裂素的基础上,再添加1mg·L^-1 NAA(萘乙酸)生长素类激素,可明显提高出愈率,出愈率在100%-9.1%之间;而11个偏籼型超级杂交稻则表现在添加1mg.L。6-BA和1mg·L^-1 KT(激动素)两种细胞分裂素,即可获得较高的出愈率,出愈率在86.3%-40%之间。在此基础上,在添加了0.5mg·L^-1,2,4-D和1mg·L^-16-BA的MS分化培养基(粳稻)以及0.2mg·L^-12,4-D和0.5mg·L^-1 6-BA(籼稻和超级杂交稻)的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别获得59.5%-9.2%(粳稻)、87.5%-3.6%(籼稻)和43.2%-17.2%(杂交稻)的植株再生率。【结论】初步建立了适合相同水稻类型成熟胚高频再生技术。
1127-1135

玉米生产限制因素评估与技术优先序

摘要:【目的】明确中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技术发展优先领域。【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对中国主产省和东北春玉米、黄淮海春、夏播玉米和西南山地玉米三大主产区生产限制因素进行评估,并基于限制因素影响程度、解决的可能性评估,建立玉米生产技术优先序。【结果]当前限制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实现的主要因素:一是以耕作栽培管理粗放、施肥方法不科学、技术到位率低等为主的栽培管理技术问题,在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损失占28.8%-57.7%;二是以干旱为主的自然逆境因素,产量损失占9.3%-35.1%;三是玉米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多、乱、杂”、缺乏高产稳产的区域主导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差以及种子质量问题,产量损失占11.4%-19.8%;四是水土流失、耕层浅、土壤瘠薄等土壤障碍因素,产量损失占4.8%-20.2%;五是病、虫、草、鼠等生物逆境危害,产量损失占4.5%-11.0%。【结论】加强“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选育耐密、抗逆、广适高产优质品种,并筛选确立区域主导品种;推进科技入户和玉米生产机械化,提高技术到位率是近期政府制定相关玉米生产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领域。
1136-1146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植物保护

美国西北部59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及对中国条锈菌系抗性鉴定

摘要:【目的】了解59份美国西北部小麦品种(系)对中国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分析其抗病基因的存在情况,为培育中国抗条锈病新品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方法】选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对大部分具有高温成株抗性的美国59份小麦品种(系)苗期及成株期进行抗性接种鉴定,利用-9当前有效的金生育期抗性基因Yr10,Yr15、成株抗性基因Yr18、高温成株抗性基因Yr3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抗性鉴定表明,Expresso、02W50076、ACS52610、WA008012、WA008018等5份材料苗期与成株期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混合菌均表现为抗病,属于全生育期抗病品种。33份材料苗期表现感病而成株期表现抗病,属于成株期抗病品种。分子检测发现59份材料均不含有Yr10,含有Yr15,Yr18和厅刀的材料分别为12、33和29份,占20%、56%和50%。【结论】Yr18、肝拶在美国西北部小麦品(系)中的分布较普遍,并且大部分可以抵抗中国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可应用这些抗性材料配制中国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种。
1147-1155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好气和淹水处理间苏南水稻土有机碳矿化量差异的变化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好气与淹水处理间水稻土有机碳矿化量差异的变化特征。【方法]采集江苏省常熟市全市范围的代表性水稻土样品并布置室内好气与淹水处理的恒温培育试验,观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动态过程及矿化量变化,比较分析不同水分状况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培养过程中不同水分状况处理下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好气处理下培养前期迅速下降,而淹水处理下则迅速升高,并均在培养10d后趋于稳定;好气与淹水处理间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培养前期,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减小,以致培养后期差异不明显。好气处理下土壤的基础呼吸强度、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和累计矿化量分别是淹水处理的2.26—19.11、0.96—2.41、0.96—2.41倍。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越高则好气与淹水处理间呼吸强度差异越大,而若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氮、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越高则好气与淹水处理间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差异越大。【结论】淹水处理造成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是导致土壤呼吸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还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关。
1164-1172

长期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揭示长期不同培肥处理对黄土高原南部土垫旱耕人为土([土娄]土)土壤有机氮组分、氮素矿化的影响以及有机氮组分对氮素矿化潜力的贡献。【方法】采用Stanford和Smith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了[土娄]土19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矿化氮的数量,并采用Bremner法测定了培养前、后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处理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氨基酸氮〉非酸解氮〉酸解未知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与不施肥对照相比,长期单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幅度有限;化肥配施秸秆或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各有机氮组分含量,其中以氨基酸氮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化肥配施秸秆或有机肥处理降低了酸解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化肥长期配施有机肥或秸秆,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素矿化势(N0)以及矿化率,其中化肥配施有机肥土壤朋大于化肥配施秸秆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氮素矿化势N0与培养前后土壤氨基酸氮变化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的变化量间的负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是提高土壤供氮潜力的有效手段;氨基酸氮是土壤可矿化态氮的主要贡献者。
1173-1180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园艺

外源钙施用时期对缓解盐胁迫番茄幼苗伤害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钙施用时期对提高番茄耐盐性的作用。【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提前3d、同时、延后3d)营养液增施Ca^2+(10mmol.L^-1)对NaCl(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外渗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Ca^2+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在各处理中,100mmol.L-1NaCl(T2)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生长较对照(T1)显著受到抑制,上述相关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提前3d(T5)营养液增施钙,在NaCl胁迫时停止增施钙,结果对缓解盐胁迫伤害无显著作用;在NaCl胁迫情况下同时增施10mmol.L^-1CaCl2(T3),显著缓解了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但提前3d增施钙处理(T4),未能进一步显著增强这种缓解作用。【结论】盐胁迫同时增施外源Ca^2+具有显著缓解NaCl盐胁迫对番茄幼苗伤害的作用,但盐胁迫之前增施外源Ca^2+不具备这种作用,可见外源钙提高番茄耐盐性不是诱导效应,而主要是与Na^+共存的离子竞争效应。
1181-1188

苹果叶片的高光谱特征及其色素含量监测

摘要:【目的】分析苹果叶片的高光谱特征,探索建立苹果叶片色素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以促进高光谱技术在苹果长势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苹果春梢和秋梢停止生长两个时期功能叶片的不同部位、不同含水率、不同品种的高光谱特征。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高光谱参数与叶片色素含量间的关系,并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色素含量监测模型。【结果】在760—1300nm的近红外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后部低、前部高、中部居于二者之间;随着叶片含水率降低,光谱反射率逐渐增大;不同品种的叶片,光谱反射率差异显著。光谱参数见R800/R550、红边面积舅和绿峰反射率尼与叶片色素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分别建立了色素含量监测模型。其中以Sr建立的Ch1a、Ch1(a+b)、Car含量监测模型和以R800/R550建立的Ch1b含量监测模型为最佳。经均方根误差(RaSE)和相对误差(RE%)指标测试表明,模型能较好地监测苹果叶片色素含量。【结论】用红边面积£和波段组合R800/R550来监测苹果叶片色素含量效果较好,为苹果长势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1189-1197

云南省主要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云南主要野生食用菌中砷(As)、镉(Cd)、汞(Hg)、铅(Pb)的背景值,研究不同种类野生食用菌的重金属富集规律,为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5个县采集茶褐牛肝菌(Boletus brunnelssimus)、皱皮疣柄牛肝菌(Bolctus duriuscul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白牛肝菌(Boletus granulatus)、灰褐牛肝菌(Boletus griseus)、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梭柄松苞菇(Catathclasma ventricosum)、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ns)、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lnosus)、干巴菌(Thelcphora ganbajun)、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等12种野生食用菌共165个鲜样,分别采用硝酸-高氯酸湿式消解法和高压消解法对As、cd、Hg、P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中As、cd、Hg、Pb含量存在差异。其中,As平均含量为0.055m0.515mg、kg^-1,最高的是松茸,最低的是华丽牛肝菌;Cd平均含量为0.039—1.280mg.kg^-1,最高的是鸡拟菌,最低的是茶褐牛肝菌;Hg平均含量为0.015—0.608mg.kg,最高的是美味牛肝菌,最低的是干巴菌;Pb平均含量为0.272—1.782mg.kg,最高的是鸡拟菌,最低的是白牛肝菌。【结论】在这12种食用菌中,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As、cd、Hg和P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1198-1203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贮藏·保鲜·加工

面粉品质与饺子皮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摘要:【目的】明确面粉特性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为改良饺子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中国和加拿大小麦品种及澳大利亚和美国商业小麦及中国商业面粉共计15份样品,进行面粉理化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快速黏度仪(RVA)等参数测定,并对饺子皮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等参数与生饺子皮色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0、0.55、0.47,P〈0.05),与熟饺子皮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5、-0.59、-0.48,P〈0.05);最大拉伸阻力与生饺子皮色泽、熟饺子皮表观和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为0.64、0.72、0.67,P〈0.01),与熟饺子皮弹性和硬度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81和-0.72,P〈0.01)。淀粉含量与饺子皮的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P〈0.01),直链淀粉含量与饺子皮的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5),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及峰值时间显著影响饺子皮黏性(r分别为0.61、0.54、0.53,P〈0.05),稀懈值显著影响饺子皮的硬度(r=0.58,P〈0.05)。【结论】面团强度指标对饺子皮弹性和硬度评分具有负向作用 ,对饺子皮外观起正向作用。高淀粉含量能降低饺子皮硬度和黏性,直链淀粉含量越低,饺子皮弹性越好。
1204-1211

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可能的机理,为梨的黑皮病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砀山酥梨为材料,在果实冷藏(2±0.5℃)前,分别采用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浸泡1min和0.5μL.L^-1的1-MCP气体处理12h,定期对果实部分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在贮藏末期对其黑皮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和0.5μL.L^-1 1-MCP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总酚、MDA的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并极其显著地抑制了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发生,延迟了其在货架期的发病。【结论】采后适宜浓度的1-MCP和DPA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和延缓砀山酥梨冷藏期和货架期黑皮病的发生,但二者的作用机理可能不同。
1212-1219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畜牧·资源昆虫

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对子代血脂水平、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期母猪蛋白限饲对子代血脂水平、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体重相近(180±5kg)、经同期纯种繁育的民猪及长白猪妊娠母猪12头(民猪和长白猪各6头)。将每个品种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供试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相同,哺乳期对照组日粮蛋白水平为18%,限饲组蛋白水平为9%。在子代猪断奶(28d)和出栏(180d)时测定血清中血脂水平、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及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显著提高了长白猪子代28d时血清总胆固醇(CHO)含量(P〈0.05),对180d子代影响不显著;有提高长白猪子代28d及180d时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民猪限饲组子代28d及180d时血清中CHO、TG和LDL含量高于对照组,HDL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显著提高了长白猪子代28d时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mRNA相对表达量(P〈0.05),对180d子代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有提高民猪子代28d和180d肌内脂肪含量及H-FABP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母猪哺乳期蛋白限饲可对子代早期脂肪沉积产生不同程度的母体效应,但这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存在补偿效应,且猪种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1229-1234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兽医

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一株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测定其对小鼠的免疫效力。【方法】以含有SIVA/swine/Guangdong/9/2005(H3N2)HA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H3HA为模板,利用带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HA基因,将其亚克隆入质粒plRES2-EGFP中,再次将含有H3HA及EGFP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腺病毒的穿梭质粒pDC315,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5-H3HA—EGFP。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穿梭质粒pDC315-H3HA—EGFP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AE1,E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基于腺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典型细胞病变及EGFP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筛选重组腺病毒rAd-H3HA—EGFP。将重组病毒tad—H3HA—EGFP以10^8TCID50两次接种6周龄的Balb/c小鼠,时间间隔为3周,通过检测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及对病毒攻击的保护情况评价该重组病毒的免疫原性。【结果】HA基因已被重组到腺病毒的基因组中,并能够伴随病毒的复制而表达,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性活性。重组腺病毒rAd-H3HA-EGFP经增殖、纯化后其TCID50可达1.58×10^10mL^-1,以10^8TCID50的剂量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对H3亚型SIV的攻击提供有效保护。【结论】构建了一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H3亚型SI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1235-1241

以合成肽为抗原建立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

摘要:【目的】建立合成多肽抗原检测FMDNSP抗体的ELISA方法。【方法】固相法合成特异性FMDVNSPB细胞表位肽,将其偶联在BSA载体蛋白上,作为抗原包被在ELISA板上,制备检测抗FMDVNSP抗体的ELISA试剂盒,并对该试剂盒进行方法考核。【结果】抗原包被浓度选择2.5ug·mL^-1检测I99份血清标本,与美国UBI商品试剂盒符合率达到96.48%,与国产3ABCELISA比较,符合率为97.48%,显示极好的一致性。【结论】该合成肽ELISA试剂盒可以用以检测NSP抗体,从而鉴别FMD的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试剂盒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
1242-1247

复方益母生化散对奶牛子宫内膜细胞GYP450表达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益母生化散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实验:分离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复方益母生化散处理子宫内膜炎症细胞48h、72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P450的表达;体内实验:复方益母生化散栓剂治疗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检测血清中IgG、IgA含量的变化。【结果】复方益母生化散处理后,子宫内膜炎症细胞CYP450的表达随复方益母生化散剂量的增加而呈升高的趋势,血清中IgG、Ig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2000μg·mL^-1的复方益母生化散作用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细胞48h,GYP450的表达最明显。
1248-1254

鸡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内含子1、2多态与部分免疫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以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为候选基因,研究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与部分免疫性状的关系。【方法】根据红色原鸡IL-1β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一对,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如皋鸡、文昌鸡以及安卡鸡IL-1β基因内含子1、2的SNP,同时检测了56日龄的血清IL-1β度、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heterophil/lymphocyte,H/L)值、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抗体滴度、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抗体滴度、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抗体滴度5个免疫性状,并进一步分析了SNP位点与免疫性状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6个SNP位点,分别为T107G突变、T130A突变、C143T突变、A208C突变、T241G突变及T274C突变。经关联分析,发现107、208、241及274位点存在显著的基因型效应(P〈0.05或JD〈0.01),基因型组合对H/L值及ND抗体滴度两个性状上存在显著效应(P〈0.05)。【结论】241位点突变型个体3个免疫性状均优于野生型,有望在鸡的抗病育种中筛选为新的标记位点。利用基因型组合选择效果优于对单个位点的选择。
1255-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