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动物医学·蚕·蜂
仔猪感染PRRSV-FJ04A毒株的组织病理学及病毒在体内分布研究1-5

摘要:旨在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福建04A株(PRRSV-FJ04A)感染仔猪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和病毒在仔猪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采用PRRSV-FJ04A株人工接种30日龄PRRSV抗体阴性仔猪,通过组织学观察与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主要器官及免疫器官等组织进行了病理和病毒抗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RRSV-FJ04A毒株接种猪群10天被屠宰后,肺脏中有大量肺泡细胞变性、坏死,巨噬细胞增生;淋巴结淋巴细胞坏死;脑神经元变性、坏死,脾小体有大量细胞碎片,肝脏有颗粒变性,扁桃体隐窝上皮脱落等;PRRS病毒在猪群体内各组织器官含量分布以肺脏为最高,其次为淋巴结、脑、扁桃体、血液等,而在肾脏中病毒含量最低。

徐海鸡蛋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6-9

摘要:为研究徐海鸡蛋品质性状间的内在关系,随机测定40周龄徐海鸡蛋品质,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蛋内部品质性状和蛋壳品质性状的12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内部品质中蛋重、蛋黄重、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与大部分蛋内部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除蛋形指数外其余部分蛋壳品质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徐海鸡蛋内部品质性状和蛋壳品质性状的第1个典型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为0.8552,其相关信息占两组性状间总信息的79.67%,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包括蛋白高度和蛋壳厚度。该研究结果对徐海鸡的选育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的研究10-15

摘要:为探讨GB 5413.26—2010中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的可行性,以鸡配合饲料、猪配合饲料、水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五类代表性饲料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度添加回收试验和基质效应影响的研究,确定了各类饲料的适宜称样量为猪鸡配合饲料2~4 g,其他饲料1 g。对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牛磺酸1~100 mg/L范围,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0。该方法检测限为30 mg/kg,定量限100 mg/kg,添加回收率为78%~110%,精密度为1.98%~5.3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仪器普适通用,适宜于各种饲料基质中牛磺酸的测定。

强启动真菌在牧草降解减容过程中的应用16-21

摘要:为了加速牧草降解减容过程,选择3株具有较好降解牧草能力的真菌白腐菌、里氏木霉和强启动菌株QD-1作为外接真菌进行了牧草降解减容的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未灭菌牧草基质的降解减容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牧草降解减容条件为白腐菌接种量5%,里氏木霉接种量5%,强启动菌株QD-1接种量5%,尿素施用量1.6 g/kg,牧草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最优条件下发酵30天牧草的降解率达到45.60%。菌株QD-1经18Sr DNA-26Sr 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Pterula sp.。强启动菌株QD-1在牧草降解减容过程中不易受牧草中固有微生物的影响,在牧草基质中能迅速生长成为优势菌株,有利于实现降解减容过程的可控与标准化操作。该研究为外接真菌强化牧草降解减容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秸秆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SD101对提高紫花苜蓿结瘤数和产量的影响22-26

摘要:为提高紫花苜蓿品种的结瘤率和产量,建立高效紫花苜蓿与苜蓿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体系,本研究采用16S r DNA测序方法得知已获得的SD101为苜蓿中华根瘤菌。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品种‘敖汉’和‘龙牧801’在不同处理基质中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SD101和保护剂的结瘤和株高情况。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敖汉’和‘龙牧801’在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SD101和保护剂后田间的结瘤和产量情况。结果发现,接种了SD101和保护剂的‘敖汉’和‘龙牧801’在不同基质上都有很好的结瘤数和株高,达到了显著水平。尿素处理的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对苜蓿与根瘤菌共生结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伽马射线处理土样能够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田间试验中土著根瘤菌在苜蓿生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使用苜蓿根瘤SD101和保护剂拌种的处理有着更强的竞争性。

小反刍兽疫病毒核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27-31

摘要:为了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特异性抗原N蛋白,用于血清中抗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根据Gen Bank中已发表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扩增N基因。扩增片段通过Nde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插入表达载体p ColdⅠ。重组蛋白通过p ColdⅠ载体转化,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原核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为58 k D的融合蛋白,可被PPRV感染动物血清识别,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PPRV血清的间接ELISA方法,与国外标准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达98.3%,为建立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家蚕脂肪酶Bmlipase-1基因在抗血液型脓病不同遗传类型材料中的表达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32-36

摘要:为了研究家蚕脂肪酶Bmlipase-1基因表达量与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又称血液型脓病)能力的关联性,以抗性品种‘KNC’和敏感品种‘HYB’及其相互交杂组配材料为试验材料,利用添毒实验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家蚕不同遗传类型材料在不同感染条件下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及其相应的Bmlipase-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mlipase-1表达水平高低与材料的抗性强弱相一致,抗性强的材料的Bmlipase-1表达量高,反之则低;抗性品种‘KNC’、‘KNC’בHYB’和‘HYB’בKNC’在添毒后的Bmlipase-1的表达量与未添毒相比有显著上调,而‘HYB’仅微量上调。Bmlipase-1的表达可以在家蚕育种过程中作为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材料选择与鉴定的依据之一。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水产·渔业
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37-42

摘要:为研究围隔系统内放养密度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将放养密度设计为0(D0)、40(D1)、50(D2)、60(D3)、70(D4)尾/m3,试验持续24天,每3天测定一次水质指标,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减小。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D1、D2、D3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黄颡鱼的肥满度D1、D2组大于D3、D4组且差异显著(P〈0.05)。放养密度对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升高,对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从试验开始到第18天,水体中氨态氮含量相对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第21、24天水体中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总磷和磷酸盐磷含量在试验期间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放养密度对总磷和磷酸盐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放养密度的增加会降低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水体中亚硝态氮也会增加导致水质恶化。

湟水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水体理化因子调查分析43-48

摘要:为研究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地带水生生物与环境指标的关系,于2015年5月(枯水季)和8月(丰水季),调查分析了湟水河上游47个样点水体的理化指标和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水体物理指标现场采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和FP311杆式流速仪检测;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化学指标,总氮和总磷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H4+-N含量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底栖动物采用索伯网和D形网采集。结果显示:支流各项理化指标数据均优于干流,尤其以浊度、细砂淤泥比例、NH4+-N、TN和TP最为显著。底栖动物共鉴定出28科57属59种,其中昆虫纲7目54种,占所有底栖动物种类的91.5%,个体数4444头,占所有底栖动物数量的76.4%,甲壳纲、软体动物类、寡毛类等底栖动物个体数占底栖动物总量的23.6%。湟水河上游支流底栖动物平均分类单元数(6.76)基本与干流相当(8.04),对水质敏感的EPT平均分类单元数支流(3.36)也与干流相当(2.48),但干流底栖动物耐污染种类比例明显高于支流,而支流敏感种类比例明显高于干流。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来看,湟水河上游支流总体优于干流,其差异源于干流受污染较重。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植物保护·农药
基于MaxEnt的农田恶性杂草雀麦的潜在分布预测49-54

摘要:雀麦是中国农田一种恶性杂草,危害作物生长和发育。为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根据目前雀麦在全球的分布记录和气象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Arc GIS对雀麦在中国和全球的潜在适生区域进行预测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雀麦在全球的适生区为非洲北部、欧洲的中南部、亚洲西部和东部及中部零星地区、北美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日本及朝鲜南部地区;在中国主要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宁夏及甘肃南部、贵州中北部、新疆西南零星地区、西藏西南部及青海中部地区分布;中风险潜在分布区域的范围在高风险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环境变量中对雀麦发生影响较大的是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平均气温、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冷月最低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本研究的AUC值为0.943,模拟预测准确性极好,模拟结果可以用于雀麦的适生区预测研究。

除虫菊愈伤组织和发状根中除虫菊酯杀虫活性测定55-58

摘要:以除虫菊作为材料探讨除虫菊愈伤组织和发状根中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为利用细胞工程生产除虫菊酯提供理论依据。以除虫菊的茎和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发状根,用丙酮浸提愈伤组织和发状根中的除虫菊酯,然后以粘虫作为测试对象采用浸虫和浸叶2种方式测定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除虫菊愈伤组织和发状根中的除虫菊酯有杀虫活性,其对粘虫的拒食作用强于触杀作用,且发状根中除虫菊酯的杀虫活性优于愈伤组织,以浸虫方式处理的除虫菊酯杀虫活性更高。本文为未来利用细胞工程方式工业化生产除虫菊酯开拓了新途径。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
伊犁河谷区新增耕地质量状况研究——以新源县为例59-64

摘要:为给新疆干旱区域河谷区的新增耕地质量评定以及高质量耕地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伊犁河谷区新源县10个项目区新增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伊犁河谷区的平均耕地质量水平比较,新源县新增耕地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较好,经济质量较低。伊犁河谷区新增耕地的主要障碍因素有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林网化程度较低,人为管理和施肥措施不到位,土壤盐碱化较重。伊犁河谷区在今后新增耕地开发利用中要注重考虑各质量影响因素,通过加强耕地管理、提高施肥技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保证新增耕地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合理利用。

基于土壤微生物的碳氮互作效应综述65-71

摘要: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陆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提供动力。碳(C)、氮(N)元素是构成生物基本骨架和能量代谢最基本的元素,其循环关系到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C、N元素有着明显的相互作用,环境中C、N浓度的变化会促使其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功能改变。笔者从CO2浓度升高、黑碳添加和N沉降加剧出发,总结了环境条件变化对微生物C、N的影响;分析了现实环境背景下土壤微生物C、N的相互作用,探讨微生物C、N的内在联系,为微生物C、N耦合及生态系统C、N耦合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今后在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中,应当根据地域和时空的差异建立多个研究模型,深入研究微生物C、N与环境中C、N的关系,注重生态系统C、N耦合的同时,也要注重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特别是与植物之间的C、N耦合。

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72-80

摘要: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可发生吸附、沉淀、络合、氧化还原等反应。土壤原位钝化修复技术是基于添加外源修复剂,与重金属发生系列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以降低其在土壤中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技术。目前研究较多的钝化剂主要有石灰类物质、富硅类物质、含磷物质、有机物料、黏土矿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生物碳及纳米新型复合材料等。笔者概述了以上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和作用机理,对修复效果的化学和生物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并进一步从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钝化修复剂对土壤-作物系统的潜在环境风险、钝化材料修复效果的田间长期稳定性评价以及新型高效多功能材料的研制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

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插值精度分析81-86

摘要: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采用地统计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镉、汞、铬、砷、铅进行空间插值和精度分析,根据交叉检验参数和相对误差指标比较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的空间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中强等变异性,在重金属间显著相关性条件下,普通克里格法对汞、镉、砷含量预测精度较高;协同克里格法对铬和铅含量预测精度较高。建议根据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程度选择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87-92

摘要:试验设置玉米秸秆还田3、6次,每次还田量7500、15000 kg/hm^2,通过比较玉米秸秆是否还田、连续、间断还田以及不同还田量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理化特性差异,考察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还田对照比较,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容重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效N和速效K含量上升趋势特别明显;(2)连续6年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比间断还田平均提高38.26%、18.73%、51.73%和18.74%,容重平均降低3.87%,采用秸秆连续还田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的效果比隔年还田更佳;(3)较大还田量(15000 kg/hm^2)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速效K含量和总孔隙度分别比较小还田量(7500 kg/hm^2)提高18.25%、37.40%、35.45%、19.65%和8.44%,容重降低76.11%,增加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与物理特性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西藏地区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93-99

摘要:为了揭示西藏地区土壤湿度季节和区域性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相互影响,基于1980—2009年西藏地区土壤湿度资料以及西藏38个站点的气温、降水资料,笔者分析了西藏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西藏地区年及季节土壤湿度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分布规律,最小值位于阿里地区,最大值在墨脱以南地区,其中秋季土壤湿度最大,其次是夏季,春季最小。年、季土壤湿度均表现为1980s—1990s减少,随后增加的趋势。年、季土壤湿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显著增加突变点。春季土壤湿度与西藏大部分地区的春、夏降水呈正相关,夏季土壤湿度与西藏沿江一线、东部地区的同期降水呈正相关。

FY-3B/MWRI土壤湿度产品在藏北的适用性研究100-105

摘要:藏北草原地广人稀,遥感监测土壤湿度在这一地区有广阔的前景。利用2014年7月28日—2015年8月1日野外试验数据对FY-3B/MWRI土壤湿度产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秋季实测土壤湿度平均值与MWRI反演平均值最为接近,仅相差0.002 cm3/cm3。实测土壤湿度和MWRI反演土壤湿度两者的均方根误差在春季为0.067,而两者的相关性在春季和秋季最好,R2分别达到了0.4337和0.3444,在春、秋两季完全可以用FY-3B/MWRI土壤湿度产品监测藏北高原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