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园艺
持续干旱对油棕幼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1-6

摘要:为研究持续干旱对油棕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以油棕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模拟自然持续干旱,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棕叶片叶绿素含量、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均降低;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升高,说明干旱胁迫伤害了光系统Ⅱ(PSⅡ),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光合原初反应过程受到抑制,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NPQ)提高。4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整个处理过中对干旱的适应性‘热油6号’〉‘热油8号’〉‘热油2号’〉‘热油4号’,因此,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抗旱性强弱的诊断指标用于油棕抗旱育种及相关研究。

茶树抗旱机理和抗旱育种研究进展12-17

摘要: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喜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其中水分对茶树的生长十分重要。笔者对茶树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机理研究以及抗旱育种的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今后在茶树抗旱研究的研究重点:一是利用现代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发掘更多的抗旱基因,深入研究茶树的抗旱机制;二是加强茶树转基因工程的研究。

广州城市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美景度研究18-23

摘要:为使城市整体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优美,以广州市越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量与调查方法——美景度评价法,选取10个代表性植物群落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解析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榕树+木棉+彩叶灌木、棕榈类+地被等群落有较高的美景度得分值。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关键要素有植物本身形态特征、草坪覆盖度、遮阴效果等。提高乡土乔木树种多样性和植物色彩丰富性,是改善城市公园森林植物景观的可行途径。

攀枝花烟区镁肥施用量对烤烟产质量影响24-28

摘要:为明确攀枝花烟区镁肥施用标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攀枝花烟区镁肥的施用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镁肥的施用对烟叶团棵期的田间长势无影响,但对烟叶打顶后的田间长势影响明显,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田间长势增加。(2)镁肥施用量在75 kg/hm2范围内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烟叶产量、质量、中上等烟比例呈增加趋势,施用量超过75 kg/hm2时,烟叶产量、质量、中上等烟比例呈减少趋势。(3)镁肥的施用对优化烟叶内在质量有明显效果。

陇县烟区不同烤烟品种内在化学品质研究29-32

摘要:为筛选适应陇县烟区生态条件,满足工业企业需求的优质烤烟新品种,采用小区试验,对‘LJ986’、‘LJ0110’、‘2972’、‘延安1号’、‘2819’、‘LJ982’、‘CF9010’、‘CF9087’及‘秦烟96’(对照)9个品种的内在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内在化学指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不同,且差异明显,其中‘2972’、‘LJ986’、‘LJ982’表现较好,烟叶内在化学指标单项评分、综合得分较高,且均优于对照品种‘秦烟96’,可在该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提高郴州烤烟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分析33-38

摘要: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占整株烟叶的1/3,上部烟叶一般烟气浓度大,香气量足,如果成熟度好,刺激性小,则可成为卷烟工业的主体原料,能够显著提高其工业可用性,较大程度改善卷烟工业烟叶原料供应结构。笔者对郴州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烟区气候特征、主要气候因素、气候适应性等。探讨了烤烟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措施。讨论了影响郴州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问题,如早花、连作障碍、高温逼熟、成熟度偏低等。提出了提高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措施。

基于春化效应的高山萝卜生育期模拟模型研究39-43

摘要:为避免因抽薹而降低萝卜的食用性与商品性,有必要做好抽薹期预测。根据萝卜发育对低温春化的反应特点,2009—2013年在鄂西南高山地区海拔400、800、1200、1600、1800 m高度对‘短叶13’、‘雪单一号’2个萝卜品种进行了不同海拔、播期的田间试验及小气候对比观测;引入温度热效应、低温春化效应、光周期敏感性的作物发育速率影响函数,建立了萝卜抽薹生育期的数学模拟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结果表明:播种至抽薹生育期所需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短叶13’与‘雪单一号’分别为2.4、2.7天,平均相对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6.87%、3.26%;与有效积温法(MAE分别16.9、16.0天)和PAR日积分法(MAE分别14.7、13.4天)发育期模型相比,2个品种的精度分别提高28%、14.6%以上;模型可以用于高山萝卜错季抽薹期实际预测。

低温对大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44-48

摘要:比较不同基因型大白菜对低温冷害的响应,为黑龙江大白菜种植及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白菜幼苗生长至3叶1心时,转入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3天,对6个白菜品种进行生物产量及生理性状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6个供试品种生物产量及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新锉四号’外,其余5个大白菜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温处理下均高于常温对照。除‘抗病91-12’外,其余5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低温处理下均高于常温对照。6个大白菜品种耐冷性能力依次为:‘新北京三号’〉‘农学昌五小根’〉‘牡丹江二号’〉‘义和九号’〉‘抗病91-12’〉‘新锉四号’。因此,‘新北京三号’可作为耐冷性品种在黑龙江地区进行种植。

利用模型方法研究西兰花种子萌发的温度特性49-55

摘要:为研究西兰花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以西兰花‘台绿1号’为材料,在4~38℃温度区间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结合Logistic函数和积温模型公式计算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积温。结果表明:西兰花‘台绿1号’种子在16~32℃温度区间发芽率在93%以上,发芽率较高,而4、10℃低温条件下平均发芽时间最长,发芽势为0,38℃高温发芽率较低,低温和高温明显抑制西兰花种子萌发;西兰花‘台绿1号’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是20~32℃,最适温度为32℃,最低温度Tb为3.98℃;西兰花‘台绿1号’种子累积萌发率达50%所需要的积温值是22.70℃·d;西兰花种子萌发时间t可利用公式t=22.70/(T-3.98)进行预测(T代表萌发温度)。利用模型方法定量分析西兰花种子萌发对温度的需求是可行的。

不同化学物质调控塑料大棚南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研究56-60

摘要:为实现塑料大棚南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处于合理状态,研究选用不同化学物质诱导大棚南瓜雌花发生和控制营养生长。试验以‘永安二号’(印度南瓜类型)为材料,在南瓜苗期施用不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南瓜苗期用增瓜灵、乙烯利能够明显降低第一雌花节位、促进提早开花并增加雌花数量,以100 mg/L乙烯利处理促进雌花发生效果最佳;多效唑、矮壮素、增瓜灵均有拟制营养生长的作用,500 mg/L多效唑和200 mg/L矮壮素控生效果最佳。增瓜灵(每袋15 g兑水3 kg)具有促进雌花生成、抑制营养生长的双重作用。该试验在南瓜苗期用4种化学物质进行处理,表现出明显的诱雌和控生优势,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网纹甜瓜网纹形成期灌水制度的探索61-65

摘要:优美的网纹是网纹甜瓜的一个重要品质指标,其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为了提高网纹甜瓜的商品率,亟需探索北京地区网纹甜瓜适宜的灌水制度。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依据网纹甜瓜需水规律进行灌溉,与常规经验灌溉方式相比较,植株长势稍弱,产量稍低,但果实品质和商品率显著提高,更能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初步认为按需灌水利于网纹的形成,最佳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2种包膜尿素在不同栽培介质下的释放特性及对甜瓜营养期生长的影响66-70

摘要:为了探明甜瓜在不同栽培介质下(土壤和基质)对2种包膜材料尿素的适应性,通过盆栽试验利用接触施肥的方式研究了硫包衣尿素(SCU)和树脂包膜尿素(ESN)在不同介质栽培下的释放特性及对甜瓜营养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栽培介质下施用同等养分含量的2种包膜尿素可以明显促进甜瓜植株生长,提高甜瓜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且作用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对比2种包膜尿素,ESN因为前期氮素释放效率大于SCU,故对甜瓜营养期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促进作用好于SCU;对比2种栽培介质,2种包膜尿素分别与基质配施下甜瓜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均大于与土壤配施。

‘嘎啦’苹果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及SA对试管苗移栽的生理效应71-78

摘要:苹果试管苗生根培养及移栽困难、成活率低,为筛选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及移栽的适宜外源物质,试验以继代培养的‘嘎啦’苹果茎段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及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3种生长素及水杨酸(SA)对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种类及浓度显著影响试管苗的生根率,1/2MS显著优于MS培养基,IAA优先其他2种生长素;外源SA可以显著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并存在浓度效应。适宜‘嘎啦’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 IAA,0.8 mg/L SA处理可显著降低气孔开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不同修剪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区幼龄‘长富2号’苹果树体生长的影响79-84

摘要:为了确定黄土高原旱作区不同树势幼龄‘富士’树的适宜修剪方法,以2年生‘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进行每15 cm留1个侧枝(轻剪)、疏除全部侧枝(重剪)2种修剪量,配合中央领导干延长头中短截(剪去1/2)、轻短截(剪去1/4~1/3)、不短截3种修剪方法,测定修剪后1年的主干、延长头、发侧枝数等修剪反应指标。结果表明:修剪量、延长头修剪方法对不同树势幼树的主干增长量、延长头生长量、发枝量、长势均有显著影响。弱树采用重修剪中短截方式修剪主干增粗、发枝数、延长头生长量显著优于其他修剪处理。中庸树采用轻修剪轻短截主干增粗及延长头生长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旺树采用重剪配合延长头轻短截或轻剪配合延长头不短截显著增粗主干、中心干延长头生长及均衡发枝。在旱作区,幼龄红富士弱树适宜采用重剪、延长头中短截,旺树、中庸树适宜采用重修剪不短截延长头来培养纺锤形树形。

不同树龄2种树形库尔勒香梨树的冠层花果分布特性85-90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树龄和不同树形库尔勒香梨树的花果在树冠中的分布特征,为库尔勒香梨树的科学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以12、23、47年生的2种树形(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库尔勒香梨树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比较了其单花序花数量、单株总花朵和果实的数量及其分布特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树形对库尔勒香梨花序花量的影响不太明显,而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树的花序花量有明显差异,12、23、47年生库尔勒香梨树的花序花量分别以4、7、6朵为主。不同树龄疏散分层形树的花数量和花量分布密度均高于开心形树,其中23年生树的差异最大,47年生树的差异不大。不同树龄疏散分层形树的坐果率和果实分布密度也均明显高于开心形,尤其是12、23年生疏散分层形树的果实分布密度比开心形树高几倍到几十倍,而47年生树的差异不太明显。在初果期和盛果期疏散分层形是库尔勒香梨树高产稳产的理想树形,而在老龄期推荐改成开心形。

百合种球活力改良外源技术研究进展91-96

摘要:为了提高百合种球活力研究的系统性,从种球活力外源改良技术研究的有关进展入手,包括种球品质复壮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和播前处理技术等三大方面,系统阐述组织培养、脱毒、扦插、种球更新、提纯复壮、冷藏处理和播前处理的理化调节技术等应用进展,认为这些外源技术的应用直接受品种、类型、状态、环境、处理等因素影响,改良效果存在差异,建议百合种球外源改良技术的研发应用宜依托种质创新、种球活力生理等基础研究,形成较为完备的种球品质精准改良技术的研发体系,以推动中国百合种球国产化繁育工作健康发展。

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对薏苡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97-102

摘要:为薏苡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设置2种行距(等行距、宽窄行)和4种密度(7万、6万、5万、4万株/hm2),研究不同的种植方式对薏苡花后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改善了薏苡的群体结构,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和籽粒灌浆能力,与等行距种植的薏苡相比,4种密度种植的薏苡产量分别提高7.87%、7.90%、7.87%和8.75%;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影响显著,2种行距配置的薏苡都以种植密度为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4544.1、4901.9 kg/hm2。薏苡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万株/hm2,宽窄行种植是薏苡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生物科学
钙信号与植物低温响应研究进展103-109

摘要:钙信号是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在动植物生长发育和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其参与植物低温响应的作用机理,笔者归纳了钙离子转运系统和相关钙离子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并从生理变化和基因表达2个方面分析了钙信号参与植物低温响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Ca(2+)转运系统、Ca M、CMLs、CBLs和CDPKs中参与植物低温响应的基因,并简要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钙信号能通过多条途径增强植物的低温抗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