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信息·科技教育、水产·渔业、生物质能源、三农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850
  • 国内刊号:11-198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72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2
  • 综合影响因子:0.80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园艺

基于3S技术的东洞庭湖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摘要:为了优化东洞庭湖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科学管理森林,在3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利用东洞庭湖区域2006年与2009年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进行森林信息提取并获得土地利用类型图,将2期经过栅格化处理的遥感图片导入Fragstas 3.3软件计算景观指数。选取有代表性的14个森林景观指数,通过2期指数对比,分别从景观结构、形状特征、异质性与多样性3个方面对该区域进行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和针叶林是该区域的主要优势景观类型,其斑块面积大,连通性较好,但形状和分布比较复杂;阔叶林次之;竹林和草地面积最小并呈散点分布,斑块形状和分布复杂程度最低。景观中各个斑块类型分布不均衡,不定性的信息量较大,异质性较低。东洞庭湖区域森林景观总体呈现扩展、破碎化和复杂化趋势,应采取切实措施改善该区域的森林景观格局。
1-9

山西左云县兴隆沟煤矿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

摘要:为了探明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左云县兴隆沟煤矿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12个优势种组成的66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χ^2检验有30个种对呈正相关,36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83;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9个种对呈正相关,47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40;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29个种对呈正相关,37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78;与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相比,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6个种对中负相关居多,达到极显著或显著的种对少,说明兴隆沟煤矿矸石山自然定居植被群落比较脆弱,群落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2)优势种披碱草、沙生冰草和旱榆等种对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或正相关,它们为地带性分布植物种类,耐旱、耐寒、耐贫瘠,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于该区煤矸石山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先锋物种进行混合种植;而优势种小叶杨与披碱草、沙生冰草等种对间呈负相关,在人工植被恢复中不宜混种;(3)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2个优势种群划分为3种生态种组。
10-16

桂西北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以广西雅长林区3种森林类型(针阔混交林、常绿-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C、N、P、K等养分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状况等进行研究,探讨土壤养分变化和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森林的演替,3种森林类型植被下土壤C、N、P和K含量中,N素(全N和有效N)含量不断积累;有机C、P和K含量则表现出一致性的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即演替初期低-中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规律;C/N呈逐渐降低趋势,均值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而C/P、C/K、N/P、N/K和P/K则均呈升高趋势,均值大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C与N/P和N/K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N与C/P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C/K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全P与C/K、N/K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7-23

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实用价值。在了解树轮图像分析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图像处理新技术在树木年轮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研究区域、思路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最新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结论表明,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取代树轮实验分析中常规的人工操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验分析的自动化程度、量测的精准度以及工作效率。虽然图像识别技术在树木年轮实验分析中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其超强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已经显现。
24-29

不同抚育采伐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林倒木分布格局影响研究

摘要:为了解不同抚育采伐方式对倒木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分析不同抚育采伐方式下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渐伐林和皆伐林内主要树种及不同径级倒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中倒木分布格局显著差异,其中原始林随研究尺度增大既有聚集分布也有随机分布,渐伐林均呈显著聚集分布,皆伐林在1~14 m尺度上呈显著聚集分布,其余尺度为随机分布。(2)同原始林相比,渐伐林和皆伐林内兴安落叶松树种倒木均在小尺度呈显著聚集分布,大尺度呈随机分布,而白桦树种倒木均以随机分布为主,只伴有小范围聚集分布。(3)不同抚育采伐方式对小径级倒木分布格局影响显著,对中径级和大径级倒木影响较少。
30-37

思茅松种源/家系苗期选择研究

摘要:为了能够筛选出苗期表现优良的思茅松家系和进行苗期选择研究,笔者对收集的5个种源191个思茅松优株家系苗期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巢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高径比3个生长指标在种源和家系间均具有显著差异;而发芽率在种源和家系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对聚类分析结果与种源分类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聚类分析可用于优良家系筛选,并筛选出24个表现相对优良家系。
38-42

杨树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摘要:为建立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以‘宁杨1号’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杨树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并对SOS1、SOS2、SOS3进行了共转化。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 mg/L+NAA 0.5 mg/L为最适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最佳的农杆菌侵染浓度为OD600=0.4,最适除草剂筛选浓度为0.8 mg/L。建立了最佳的‘宁杨1号’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获得14株PCR阳性株系。
43-46

塔拉容器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

摘要:为解决塔拉容器实生苗的质量问题,通过对塔拉容器实生苗木的株高、地径、叶片数、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全株鲜重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株高和地径2个指标即能作为塔拉苗木质量数量指标的评价指标。第1次利用株高、地径标准化值总和的一维图和SPSS聚类树状图,对塔拉苗木进行初级分级,尽可能剔除人为误差,再进行修正,达到最终分级。对云南省双柏县安龙堡信么朱不同单株种子培育2个月和3个月的苗子提出了不同的数量指标。
47-52

石羊河中下游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

摘要: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蒿(Artemisia arenaria)种群进行了调查,利用体积结构理论划分沙蒿种群冠级结构,绘制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主要结果如下:(1)沙蒿种群幼龄级个体数目多,中龄级的个体数稳定,而高龄级个体由于种间竞争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个体数少;(2)沙蒿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动态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3)沙蒿种群的生存率函数单调下降,累积死亡率函数单调上升,死亡密度函数曲线表现的较为平缓,而危险率函数表现出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趋势。
53-57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摘要:为比较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产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探求永定烟区地表保护性覆盖栽培措施,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研究稻草覆盖、裸栽、地膜覆盖3种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病害、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及投入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稻草覆盖的烟株移栽到旺长前期生长较缓慢,旺长后期至打顶期生长较快,株高、叶面积、有效叶片数优势表现明显;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且用工较少、覆盖成本较低,具有环保的作用,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58-62

不同水分条件与毕节烟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关系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水分状况对毕节烟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2种土壤在3个土壤含水量层次下,土壤渗滤液中总氮含量、各氮素形态、硝态氮淋失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状况下,毕节烟田土壤渗滤液可溶性总氮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其回归方程为y=0.447lnx-0.222;毕节烟田土壤渗滤液中的主要氮素形态是可溶性有机氮和硝态氮,铵态氮所占比例较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程度和水分入渗量是决定毕节烟田土壤硝态氮淋失量的重要影响因子;毕节市金沙县的紫色土其氮素淋失风险显著高于七星关区的黄壤。
63-68

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机质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为深入了解湘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区域特征,对湘西州488个烤烟主产区植烟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属适宜水平,平均值为2.2%,变幅为0.3%~5.4%,变异系数为39.9%,41.5%样本有机质处于适宜范围内,"缺乏"和"偏低"的植烟土壤样本共占43.5%,"丰富"和"偏高"的植烟土壤样本之和为15.0%,不同植烟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0),水稻土〉黄棕壤〉黄壤〉红壤〉石灰土〉红灰土,总的来说,从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向州中部及东南方向有机质减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有机质含量增高的趋势,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海拔为显著正相关(P=0.012),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有效硼的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098、0.0029),与有效硫、交换性镁、交换性钙含量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6、0.019、0.042)。
69-75

中国甜菜产质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摘要:中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3个生态区,为探明当前甜菜生产上块根产量和含糖量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分别在3个甜菜产区,通过设置缺素处理,进行了2年23个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区氮磷对产量限制显著(P〈0.05),硼对产量和钾对含糖的限制作用在所有试验区域均有不同程度表现,甜菜产质量主要限制因子的顺序依次为N〉P〉K〉B〉Zn。在西北区氮和硼是产量的最主要限制因子,缺乏后减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元素对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B〉P〉K〉Zn。华北区5种元素对甜菜产量的限制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氮的作用最大,其他4种元素的作用接近,锌对含糖的限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因子对甜菜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Zn〉B〉P〉K。
76-82

‘惠’苹果自交实生苗叶片高效再生研究

摘要:农杆菌介导的苹果遗传转化是基因功能鉴定和培育抗性苹果新种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苹果自交不亲和的特性导致其基因组高度杂合,为了获得1个杂合度较低的高效再生基因型,对苹果自交亲和品种‘惠’的自交实生苗进行了筛选,选取10个单株上的新梢进行组培,从中筛选出增殖能力最强的单株HZ-5,进一步对影响其叶片不定芽再生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2.0 mg/L TDZ+0.5 mg/L NAA+30 g/L蔗糖+2.6 g/L胶立得(Gelzan)培养基配方较为适宜;暗培养时间宜控制在14~21天;叶背向下摆放优于叶背向上。当不定芽长至3 cm以上时,将其转到1/2MS+0.3 mg/L IBA+0.2 mg/L IAA+30 g/L蔗糖+6.5 g/L琼脂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
83-87

西洋梨品种间糖酸及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性比较

摘要:以4个西洋梨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果实糖酸含量和芳香成分,并计算其风味指数,研究、比较了西洋梨品种间糖酸含量、风味指数及香味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各个西洋梨品种间糖、酸组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在其他因素一致的条件下,风味指数考虑了各个糖组分对果实风味的贡献,更能体现各个品种间果实风味的差异。4个品种中均检测到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乙酸辛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及(2E,4Z)-癸二烯酸乙酯等7种特征香味成分,但各个品种间芳香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而酯类芳香成分相对含量较其他特性芳香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中,从风味指数(味感物质)角度考虑,‘早红考密斯’风味最佳,‘巴梨’和‘康佛伦斯’次之,‘三季梨’风味较淡。从香味成分(嗅感物质)角度考虑,‘康佛伦斯’香味最浓,而‘早红考密斯’香味较淡。
88-92

宁夏杏、李子花期幼果期霜冻指标试验研究

摘要:霜冻是制约宁夏经济林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探究不同果树霜冻指标可为果树霜冻预报、监测预警及果树霜冻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防御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人工霜冻模拟箱模拟霜冻试验,对杏树、李子树开花期及幼果期遭受霜冻的临界温度及持续时间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个杏品种‘金太阳’和‘李梅杏’花期遭受霜冻的温度指标差异不大,-2℃为轻度受冻,-2~-3℃之间为中度受冻,〈-3℃持续时间大于1 h则为重度受冻。4个李子品种花期‘尤萨’的耐冻性较强,在-3℃下持续4 h仅轻微受冻,其他品种在-3℃下就会严重受冻,‘龙园秋李’的耐冻性最差,-3℃持续1 h受冻率就会达到50%。杏幼果在-2.5℃持续1~2 h为轻度受冻,3~4 h为中度受冻,小于或等于-3℃持续1 h及以上为重度受冻,2个品种差异不大。李子幼果的耐冻性差于杏幼果,‘尤萨’在-1℃持续3~4 h和-2.5℃持续1 h就会轻度受冻,-2和-2.5℃时持续时间大于等于2 h或者遇-3℃低温就会重度受冻。‘兰蜜李’-2和-2.5℃大于或等于3 h或者温度小于等于-3℃为重度受冻。
93-98

补光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延迟栽培条件下科学合理的人工补光技术,以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补光时间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均促进新梢生长,缩短了新梢节间长度;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补光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为:补光Ⅰ〉补光Ⅲ〉补光Ⅱ〉CK;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补光处理明显提高了叶片Fm、Fv/Fm、Fv/Fo;且补光Ⅰ〉补光Ⅲ〉补光Ⅱ〉CK。补光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反季节栽培上光照的不足,在延迟栽培生产中通过人工补光来调节树体的生长发育,是实现葡萄栽培高产、优质和高效的技术措施。
99-103

新疆核桃主栽品种开花及散粉特性研究

摘要:对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活力和散粉规律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开花及散粉规律,为提高授粉受精效果以及科学配置授粉树提供依据。以新疆‘新新2’、‘温185’2个主栽早实核桃品种为材料,在花期对花粉量统计测算、花粉活力测定、开花物候期观测、花期散粉量和日散粉量测定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品种每花蕾中花粉粒个数,‘温185’平均为7.70万粒,‘新新2’平均为7.14万粒。(2)2个主栽品种散粉量在空间方向基本一致,依次为南部〉东部〉西部〉北部〉内部;同一方向散粉量,中部〉内部〉外部。(3)平均气温20~24℃是2个主栽品种最为适宜的散粉温度。(4)‘新新2’与‘温185’雌雄花期可遇,同为约4天,但‘新新2’在自然条件可进行自花授粉,而‘温185’因雌花失去可授性,不能进行自花授粉。温度在核桃散粉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花在树冠不同空间方位存在散粉差异。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