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信息·科技教育、水产·渔业、生物质能源、三农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850
  • 国内刊号:11-198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72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2
  • 综合影响因子:0.80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年第3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研究报告

天然丝栗栲生长规律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天然丝栗栲的生长规律,以及对丝栗栲树种的生长趋势进行预估,以福建南平延平区天然丝栗栲解析木资料为基础,通过树干解析的方法和方程的拟合,对丝栗栲的胸径、树高、材积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延平区天然丝栗栲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天然丝栗栲的胸径、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为Richards和Korf 2个模型。树木生长前10年,生长速度较快,在树高上反映较明显。幼龄树苗的成长最为迅速。在培养时,应特别注重幼龄树苗的水、肥管理,以提高丝栗栲的生长量。
1-7

不同种源红花木莲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种源红花木莲1年生苗的生长规律,以自然分布区内3个种源(大方县、雷山县、榕江县)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种源红花木莲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的红花木莲苗高和地径生长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年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4个生长阶段。3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相似,大方种源的苗高生长盛期开始时间早于其他2个种源,结束时间却晚于其他2个种源1~2个月;地径生长盛期起始时间或早或迟于其他2个种源,而结束时间却晚于其他2个种源5~7天;大方种源苗高、地径生长的生长盛期长而生长速度慢,雷山和榕江种源生长盛期短而生长速度快。大方、雷山、榕江3个种源红花木莲苗高年生长量分别为16.12 cm、16.75 cm、16.42 cm;地径年生长量分别为5.52 mm、6.27 mm、6.05 mm。种源间苗高无显著差异,而地径间大方种源和雷山种源有显著差异,其他均无显著差异,种源间与种源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雷山种源和榕江种源苗高、地径生长量均高于大方种源。
8-14

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物候特征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为了探索美洲黑杨物候性状遗传变异水平与利用潜力,开展基因资源评价,提供杨树定向遗传改良育种材料,对60个引种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的8个物候期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物候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展叶盛期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4.97%,最小的是落叶末期,为3.83%;(2)展叶盛期出现的时间最分散,落叶末期相对集中,苗木生长前期物候特征是影响生长期长短的主要因素;(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物候期分为3类典型,即萌芽期、展叶盛期和落叶期;(4)对各无性系物候出现时间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60个无性系分成4类。
15-20

巴西橡胶树1个Mlo基因克隆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摘要:Mlo基因是植物抗病基因的重要成员。巴西橡胶树Mlo的克隆将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橡胶树新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大麦Mlo蛋白序列为探针对橡胶树EST和转录组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并对同源EST序列进行拼接,得到橡胶树Mlo的cDNA序列。进一步通过RT-PCR扩增,成功克隆了橡胶树Mlo基因,其编码区(CDS)为1668 bp,编码55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3.14 kDa,等电点是8.85。对所克隆的橡胶树Mlo编码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Mlo保守结构域,包含8次跨膜结构。聚类分析发现,橡胶树Mlo蛋白与木薯Mlo同源性最高,达到92.1%,其次是蓖麻(87.6%);在拟南芥基因组中,与AtMlo8的相似性最高,达到67%,因此,将橡胶树中克隆的Mlo基因命名为HbMlo8。通过对HbMlo8基因分析可知,该基因属于Mlo家族成员,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为进一步验证HbMlo8在橡胶树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21-26

湛江湾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摘要:湛江湾红树林在防止海岸侵蚀和减轻台风危害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其土壤环境现状,选择东海大堤、礼部村、特呈岛3个代表性的红树林样地,采集各样地土层深为0~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的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实验方法测定pH、有机碳含量、全氮量、碱解氮含量、全磷量、速效磷量、全钾量、速效钾量和水溶性盐量等9个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层加深,土壤的上述各理化性质均有显著变化,土壤呈强酸性,向酸性硫酸盐土方向演化,土壤盐分含量高,具有显著盐渍化特征。建议优化红树林土壤环境。
27-31

邓恩桉再生系统的研究

摘要:邓恩桉生长速度快、耐寒能力较强,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但其种子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因此进行再生体系的研究对解决种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种子和腋芽为外植体建立了邓恩桉再生体系,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无菌播种后萌发产生的胚轴和子叶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培养,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5+NAA0.2+IBA0.5,芽继代培养周期25天,扩繁系数3.1;采用邓恩桉腋芽进行的器官发生途径培养,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0.5+NAA0.2+IBA0.5,继代培养周期和扩繁系数与胚胎发生途径基本一致。将通过2种途径繁殖的芽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0.2+IBA0.5上,7天后陆续生根,25天后生根率70%~71%。试验结果为邓恩桉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2-35

油棕园间套种菠萝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索幼龄油棕园间套种菠萝对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在油棕与不同品种菠萝间套种种植模式下比较分析油棕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大小。结果表明:间套种菠萝能够降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间套种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菠萝收获期较生长期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间套种处理要高于对照,土壤速效钾生长期间套种处理高于对照,成熟期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间套种处理整体上降低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却提高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36-41

4个不同核桃品种物候观察及品质分析

摘要:为了给核桃优良性状选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年对‘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和‘契可’的物候期进行观察,并于9月采集果实后对这4个品种的单果重、坚果横径、坚果纵径、缝合线径、硬壳厚度和仁重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契可’是雌先型核桃品种,‘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都为雄先型。通过对经济性状综合指标研究发现,‘香玲’品种的经济性状较其他3个品种更适合推广销售。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971%确定了3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其结果与品系的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较科学、简便。
42-46

光照和沙埋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的影响

摘要:为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特征和休眠机理的研究,采用种子萌发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划破种(果)皮及切除不同比例胚乳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模拟野外条件对不同沙埋深度幼苗出土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光条件下;移走胚乳75%时,种子萌发最快;不同沙埋深度以0.5 cm的浅层沙埋时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土率最高而休眠率最低;沙埋超过2 cm后,种子萌发率、幼苗出土率与沙埋深度呈负相关,休眠率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沙生针茅种子为休眠型暗条件萌发类型。人工播种应以0.5~2 cm深度为宜。
47-52

不同经营措施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

摘要:通过在四岭水库流域代表性毛竹林地建立不同经营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竹林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呼吸等的动态变化。试验设有对照(CK,粗放经营)、农民常规高产营林(FFP)与适地养分科学管理(SSNM)3个处理。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TOC和DOC的季节变化总体趋势为秋冬高于春夏,MBC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试验虽只进行了1年,与CK相比,SSNM处理对土壤各形态碳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FFP集约经营中土壤活性碳和总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其中DOC和MBC分别减少13.3%和14%。土壤呼吸CO2的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FFP集约经营毛竹区的土壤呼吸略高于粗放经营(CK)毛竹林,而适地养分管理(SSNM)集约经营措施减少了毛竹林土壤呼吸CO2的释放,但有待于长期的验证。
53-57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一应用研究

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对彩桂扦插繁殖的影响

摘要:为提高彩桂扦插繁育技术,在温室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基质配方、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浓度3个因素3个水平的彩桂扦插育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育苗基质组的3个因素中,除生根剂种类对生根率影响不显著外,基质配方与生根剂浓度对插穗生根影响极显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方〉生根剂浓度〉生根剂种类,该组彩桂扦插育苗最优方案为:有机育苗基质+珍珠岩+蛭石(体积比3:4:3),用浓度为200 mg/L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处理插条2 h,生根率达到83.3%。蚯蚓粪组中基质配方和生根剂种类对生根率存在显著影响,生根剂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主次顺序为生根剂种类〉基质配方〉生根剂浓度,该组最优方案为:蚯蚓粪+珍珠岩+蛭石(体积比3:4:3),浓度为200 mg/L的GGR处理插条2 h,生根率达到80.0%,而以同期当地长江冲积土为对照的处理生根率只有20%~30%,且在验证试验中该处理彩桂生根率达到了(90.0±3.3)%。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这2种方案明显提高了生根率,同时缩短了生根时间,根数量较多且生长于插穗皮部。
58-63

不同水分下腐殖酸对杨树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索杨树高产栽培水肥措施,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低水(W1)、常规水分(W2)和高水(W3)3种水分条件下,配施腐殖酸(M)和单施无机肥对杨树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条件下,配施腐殖酸与单施无机肥处理杨树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常规水和高水条件下有显著差异。低水、常规水和高水条件下,杨树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14.60 g、96.03 g和230.00 g,差异明显。相同水分下,配施腐殖酸降低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铵态氮含量;提高土壤有机碳量,增加土壤腐殖质的活性;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脲酶活性在低水和常规水分下,施腐殖酸处理高于单施无机肥处理,差异显著,高水条件下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施腐殖酸在低水条件下发挥不了其活性作用,在常规水分和高水下施腐殖酸对杨树养分生长和土壤肥力产生显著影响。
64-68

6种景观大树嫁接及有关技术实践

摘要:为培育高价值景观大树,连续6年对红花檵木、红花紫薇、小叶女贞、台湾小叶榆、红枫、茶花等6个景观树种进行嫁接试验,从砧木大树移植、嫁接方法、管护技术、艺术造型等4个方面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客土高培等有关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至92%以上。定向定植并辅助物理固定措施可有效防止砧木大树脱水性爆皮。嫁接口采用特制铁钉固定并加以保鲜膜覆盖等管护技术可提高大树嫁接成活率至86%以上。木质支撑引导树枝有利于加速接穗树枝顺势形成更高观赏价值。
69-73

能源竹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

摘要:为了促进中国竹种资源能源化利用的进程,结合竹种资源的特殊属性,按照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建立了由生长特性、能源特性、理化性能共20个指标组成的能源竹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9个竹种进行综合评价。经综合指数比较表明,丛生竹〉散混生竹,其中大木竹、麻竹、毛竹等竹种得分最高,能源化利用前景广阔。该评分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本研究是竹种资源能源化客观评价的有益尝试,对竹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原料不足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74-77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一研究进展

植物硫化氢生理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硫化氢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最近研究表明,硫化氢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总结了硫化氢在植物体内合成途径、硫化氢的生理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调节植物气孔关闭、种子萌发、根系发育、抗干旱、重金属胁迫、耐热激、植物抗病、植物衰老等多种生理过程,提出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明确植物硫化氢信号功能及调控机制的建议。
78-82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报告

烤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品种分异与超微结构的关系

摘要:以云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和‘NC71’成熟中期中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腺毛和气孔超微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δ13C值‘K326’〉‘NC71’〉‘红大’〉‘云烟87’。(2)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平均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3)‘K326’具分泌功能的长柄腺毛最多且最饱满‘,红大’则较差。(4)气孔总密度为‘K326’〉‘NC71’〉‘云烟87’〉‘红大’。(5)烟叶δ13C值与嗜锇颗粒平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平均数、叶绿体长度呈弱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长度呈及腺毛总密度呈弱负相关(P〉0.05),与气孔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反映出烟叶δ13C值存在品种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叶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
83-90

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初探

摘要:为了提高杏鲍菇原生质体产量,以杏鲍菇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丝培养方式、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对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29℃、菌丝液体静置培养5天,以甘露醇为稳渗剂,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为33.4×10^6个/mL,为杏鲍菇原生质体技术育种提供参考。
91-95

基于数字图像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色彩分析研究

摘要:为实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快速无损监测,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番茄叶片图像进行研究。在3种颜色系统中比较9种颜色参数,发现其中5种色彩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分布统计研究,发现了各参数的最优区分区间。其中G、Y、Cb 3个值对感病叶片的区分率均达到70%以上,最优区分点分别在135、121和110,可以作为TYLCVD的特征参数应用于识别模型为后续研究识别模型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色彩分析法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进行识别是可行的。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