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信息·科技教育、水产·渔业、生物质能源、三农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850
  • 国内刊号:11-198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72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2
  • 综合影响因子:0.80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研究进展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禽病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解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禽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查阅近3年荧光定量PCR及其在禽病研究中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为禽病诊断技术提供了新的模式,成为当前禽病检测广泛采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本研究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禽流感、鸭瘟、鹅细小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禽病检测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禽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1-5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研究报告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

摘要:通过养殖试验,比较了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鸡舍环境的影响。按照总重量相同原则,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S+20%Z)。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料肉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30%S料肉比最低、死淘数最少;(2)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和氨浓度随肉鸡的生长逐渐升高,其中30%S处理含水率比CK降低了12.91%,平均氨浓度比CK降低了7.96%。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S混合作垫料饲养肉鸡最为适宜。
6-11

断根与外源细胞分裂素诱导去叶黑麦草耐牧性的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牧草的持续再生性机制,通过盆栽试验,从黑麦草多次去叶后根系对叶片生长的影响方面,设4个处理:(1)不断根未喷施细胞分裂素;(2)断根未喷施细胞分裂素;(3)不断根喷施细胞分裂素;(4)断根喷施细胞分裂素。结果表明:断根和多次去叶均能降低新生叶片和根系的生物量。多次去叶能引起叶中的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升高,生长素含量以及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降低。多次去叶条件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叶片中ZR含量及其生物量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次去叶条件下叶中ZR含量与其生物量呈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总之,多次去叶条件下新生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是影响去叶黑麦草持续再生性的关键因素。
12-16

气象因子对北京不同秋眠等级苜蓿秋季刈割后再生高度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气象因子对不同秋眠等级苜蓿秋后再生性能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美国11个标准对照秋眠等级苜蓿品种秋季刈割后再生高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各秋眠等级的苜蓿在秋后刈割2周后再生高度便出现显著差异,各秋眠等级苜蓿植株再生高度的变化与3个气象因子的剩余效应较小,说明其他因子对苜蓿秋季刈割后植株再生高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可将积温、光照时数及降水量作为研究苜蓿秋眠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其影响程度依次为积温〉光照时数〉降水量。积温和光照时数对苜蓿秋季刈割后再生高度的影响最大。积温对再生高度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光照时数和降水量均通过积温对再生高度产生正效应,而其对再生高度的直接影响为负效应。
17-22

银杏叶提取物对肉仔鸡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肉仔鸡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将360只1日龄健康AA肉用母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分别饲喂添加0.009%金霉素及0.15%、0.20%和0.25%EGB的日粮,试验期为42天。测定肉仔鸡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2、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EGB可促进肉仔鸡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提高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2、IFN-γ、TNF-α的水平,并且在日粮中添加EGB的作用效果比添加金霉素的作用效果好。表明日粮中添加EGB可增强肉仔鸡的免疫功能。
23-26

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摘要:为评价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将3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饲喂含转基因糙米日粮;第二组饲喂含非转基因糙米日粮;第三组饲喂非转基因玉米日粮,试验期42天。在21、42天时测定肉仔鸡肠道菌群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转基因糙米对肉仔鸡肠道菌群未产生明显影响。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对肉仔鸡肠道微生态是安全的。
27-31

大喇叭口期不同施肥组合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为优化青贮玉米施肥技术。以青贮专用型玉米中北41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喇叭口期不同施肥组合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的不同施肥组合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回归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试验区N、P、K施肥量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N、P、K以及N、P的交互作用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影响显著;(2)青贮玉米鲜草产量随施N量和施P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本试验条件下,大喇叭口期追施N 138 kg/hm2,P2O531.71 kg/hm2和K2O54 kg/hm2时,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达到最大值79.63 t/hm2。
32-35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36-39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试验期70天后,比较各处理组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Ⅳ组平均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而Ⅱ和Ⅳ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料重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差异不均显著(P〉0.05);胸肌率及腿肌率,Ⅱ、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显著提高胸肌率及腿肌率,其结果与抗生素组相同。
40-43

黄曲霉毒素B_1完全抗原合成及鼠源多抗血清的制备

摘要:为了合成黄曲霉毒素B1(AFB1)完全抗原,制备鼠源AFB1多克隆抗体血清。通过琥珀酰亚胺酯法在黄曲霉毒素B1(AFB1)分子上引入羧基,生成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用EDC法和DCC法合成AFB1-BSA和AFB1-OVA。采用薄层层析技术、紫外光谱技术(Uv)、SDS-PAGE鉴定完全抗原的合成。通过免疫BALB/c小鼠,获得鼠原多克隆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抗血清的免疫效价,用竞争ELISA检测多克隆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效价都在1:3200以上,其中6号鼠效价最高,到达1.28×10-4,敏感性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268 ng/mL,交叉反应率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FB1完全抗原,获得了敏感的AFB1多克隆抗体血清,为以后制备AFB1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44-49

9种鹤类DNA条形码的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9种鹤类的DNA条形码,采用DNA条形码鸟类通用引物扩增中国4种鹤类(22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从GenBank及BOLD Systems下载13条鹤类的COI基因序列,对35条COI序列进行分析,构建NJ树和MP树,探讨DNA条形码对鹤类的识别和鉴定。结果显示,丹顶鹤群体中,除D1和B18号个体外,均被归为同一类群;白鹤群体中,编号为AY567881的个体与黑鹤划为同一类群;其余鹤类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同。由于丹顶鹤样本均取自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所以是同一物种或是近缘物种杂交的可能性最大;白鹤较大的种内差异则可能是地理位置或是其他原因。
50-55

不同地理区间上家马母系结构的差异分析

摘要:为了分析家马在世界各地理区间上的遗传结构差异,对家马遗传资源评价提供有益帮助,并对其母性起源和驯化提供一些分子生物学依据。对4个家马品种(蒙古马、锡尼河马、三河马和纯血马)共36个个体的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结合目前GenBank上登录的世界各地所有家马Cytb全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86种单倍型80个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为0.946,核苷酸多样度为0.00454,表明家马的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首次通过将各品种家马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北美、西欧、东欧、中东、中亚、东亚6个类群以Cytb全序列作为标记比较母系遗传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北美类群和亚洲类群之间差异较显著,而其余类群间则差异不显著,一方面说明亚欧大陆各地区马种之间母系基因渗透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支持北美马种来自欧洲的论断。构建的Median Joining网络聚类图显示,所有家马的母系起源于A-G 7个单倍型群,进一步支持家马多重母系起源的观点。并且,家马各单倍型群都是由多个地理区间上分布的家马混杂而成的,即未发现由单独一种地理区间的家马构成的单倍型群,即地理位置、母系构成以及母性起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
56-61

不同提取方法对RA外膜蛋白SDS-PAGE的影响

摘要:分别用Sds法、Sarkosyl法、PMSF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经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3种方法都能提取到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但电泳条带却有一定差异;相比之下,Sds法最适于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几种方法提取的其他分子量外膜蛋白质是否属于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抗原需要进一步研究。
62-65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兽医-研究进展

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摘要: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作为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了解,有利于PMWS的预防和控制。而快速有效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将有助于PMWS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早期诊断。经过近20年的系统研究,人们对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就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66-72

瑞士减群法在猪肺炎支原体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生产的传染病之一,可以感染任何日龄和任何品种的猪只,且一旦侵入就难以清除。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和北美,均通过彻底净化病原的方式来控制该病的爆发。然而每个猪场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完全套用其他猪场的模式未必能成功。瑞士减群法因其成本低、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灵活多用而被很多猪场活用,本研究就瑞士减群法在不同猪场成功的活用做一综述,为国内猪肺炎支原体净化提供临床经验和理论依据。
73-7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减少养牛业的经济损失。综述了近年来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总结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根据养殖户对该病毒快速准确诊断的实际需要,展望了一种新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法。表明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法完善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在现场快速诊断该病毒。
79-83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兽医-研究报告

外源性环核苷酸调控哈白兔血脂、血糖及血蛋白的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外源性环核苷酸对动物体内血脂、血糖及血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的调控作用,试验以哈白兔为试验动物,通过外源注射环鸟苷酸、环腺苷酸及其等量混合物的腹腔注射液,研究了不同处理组4天内不同时间点动物血脂、血糖及血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cGMP单独处理后,血脂含量大幅度增加,平均增加了17.63%,而经过cAMP处理后的血脂含量有较小幅度的减小;cAMP单独处理后,血糖含量平均增加了1.79%,而cGMP单独处理后血糖含量明显增加,增加率超过了10%;经过cGMP、cAMP和混合处理后血蛋白平均增加率大约为5%左右。此外,cGMP对促进脂肪的合成代谢有明显作用,通过注射cGMP在10 h内对血脂没有影响,10~21 h对血脂的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21 h后血脂才保持一定的增加幅度;而cAMP对降解有较小作用,通过注射cAMP在45 h以内对血脂有降解作用,而45~65 h又转为合成作用,65 h以后作用消失;注射CNT 6~21 h时,糖异生作用促进了动物体内血糖含量的增加;注射CNT对血蛋白的作用不明显。这些主要代谢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应用CNT调控动物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水平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84-88

四黄止痢颗粒中六味中药相互配伍对鸡大肠杆菌的作用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四黄止痢颗粒中六味中药体外相互配伍抗菌活性,采用微管-平板法测定试验药物抗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四黄止痢颗粒中六味中药相互配伍15个药对抗鸡大肠杆菌的协同指数(SI)及呈现协同作用时组方中各味中药的配比。结果表明:六味中药水提物中,黄连抗鸡大肠杆菌的活性最强,MIC为125 mg/mL;配伍呈现协同作用的药对有4对,其中黄芩与黄柏配伍的SI为0.27,配比为8:1,MIC为31.3 mg/mL;黄芩与黄连配伍,SI为0.63,配比为1:2,MIC为62.5 mg/mL;黄芩与甘草配伍的SI为0.25,配比为1:4,MIC为125 mg/mL;黄芩与大黄配伍的SI为0.38,配比为1:2,MIC为125 mg/mL。本试验依据体外联合抗菌活性获得4对中药配比,为四黄止痢颗粒复方的拆方研究奠定基础。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