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信息·科技教育、水产·渔业、生物质能源、三农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850
  • 国内刊号:11-198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72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2
  • 综合影响因子:0.80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研究进展

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分布特点

摘要: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EST在很多植物中开展起来,为开发EST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近年来EST-SSR在木本植物研究报道较多,主要介绍了EST-SSR开发的一般步骤,综述了木本植物中EST-SSR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1-7

南方红豆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南方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珍贵树种,集药用、材用与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体。主要对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分子标记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进一步阐述了南方红豆杉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重点开展的研究领域。
8-12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研究报告

钾肥对白桦生理特性及三萜含量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钾肥对白桦防御酶及三萜含量的积累,从而建立生产三萜为目的的白桦栽培技术,建立钾肥调控三萜合成体系,以2年生白桦幼树为试材,通过施加高(15g/盆)、中(10g/盆)、低(5g/盆)3种钾肥(KCl)对白桦进行处理,分析白桦叶片总三萜积累变化,同时对相关抗逆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白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使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其中以中浓度钾肥效果最好,可使三萜含量达42.16mg/(g·DW)。在生长旺盛季节7-9月(哈尔滨),对白桦实施中浓度钾肥,可有效促进白桦叶片中三萜含量的积累。
13-17

橡胶树大小橡胶粒子的差速离心分离及其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

摘要:为了鉴定巴西橡胶树胶乳中大小橡胶粒子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以及揭示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从橡胶树的新鲜胶乳中分离纯化总橡胶粒子、大橡胶粒子和小橡胶粒子,用扫描电镜和SDS-PAGE以及质谱等方法分别检测和鉴定大小橡胶粒子的分离效果及其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大小橡胶粒子可用差速离心法得到有效的分离和纯化,它们在SDS-PAGE电泳图谱上表现出差异表达的橡胶粒子蛋白,如分子量为22.0kDa、24.5kDa和120kDa蛋白等,并对其中分子量为24.5kDa的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进行了质谱分析。橡胶树大小橡胶粒子差速离心法的建立,为大小橡胶粒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将进一步促进橡胶树橡胶粒子的起源和发育,以及橡胶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
18-23

不同激素配比对橡胶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摘要:为拓宽橡胶树外植体来源,促进其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以橡胶树无茵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采用不同激素及其配比,诱导其叶片愈伤组织的产生。当36-BA浓度一定时,随着NAA浓度的提高,叶片愈伤组织率有逐步提高的趋势,达到1.5mg/L时,愈伤诱导率最高,而当6-BA浓度〉1.5mg/L时,愈伤诱导率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KT与NAA的不同浓度配比组合发现:大多数培养基的愈伤诱导率都低于10%,其中有些还为0;NAA浓度相同时,6-BA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明显好于KT。橡胶树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必须依赖于植物激素,在不舍激素或单独使用某种激素的培养基中均不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1.5mg/LNAA+1.0mg/L6-BA,其诱导率达到26.7%。
24-27

不同育苗基质对擎天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索擎天树人工育苗技术及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草皮泥、椰糠、粗河砂及珍珠岩等为试验材料,组成4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对擎天树容器苗形态生长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叶片数量与叶面积,根系生长以及生物量积累等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地(50%黄心土+30%草皮泥+20%椰糠+3%钙镁磷肥)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单株总生物量比最差基质处理分别高19.41%、14.69%、45.56%和48.26%,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8-31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榛子雌雄花数量的影响

摘要: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榛子雌雄花比例不当问题,以北京市昌平区杂交榛‘达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赤霉素和多效唑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榛雌雄花的影响。根据2010-2011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综合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赤霉素对雌花芽数量影响不显著,显著减少雄花序数量,提高雌雄比例;多效唑显著减少雌花芽数量,对雄花序数量没有显著影响,降低雌雄比例。(2)杂交榛‘达维’树体上中下雌雄分布:雌花芽数量下部〉中部〉上部,雄花序数量下部〉上部〉中部。各部位的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差异不显著。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的树体,上中下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差异不显著。综上,对于杂交榛‘达维’一年生小枝,赤霉素显著抑制雄花序数量,提高雌雄分化比例;多效唑显著减少雌花芽数量,降低雌雄分化比例。杂交榛‘达维’雌雄花在树体的上、中、下分布差异不显著。
32-35

‘中林46杨’农田防护林单木叶面积特征

摘要:叶面积是树冠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林分的生长,对农田防护林防护效能起着现实意义。研究了豫东平原9年生‘中林46杨’农田防护林带单木树冠内叶面积的变化及各级枝叶面积间的变化,建立了预测林带单木叶面积的异速生长模型,并用来测算林带的叶面积。结果表明,冠层位置对叶面积有显著影响。在垂直尺度,叶面积表现为中层显著高于上层和下层;在水平尺度,由内层到外层,显著增加。不同分枝级别枝条的叶面积差异显著,表现为2级枝最高,5级枝最低。树高、胸径、冠长单个因子及其复合因子都能可靠地预测林带单木叶面积。相比而言,选择胸径因子来预测单木叶面积在应用上更为简便。
36-40

红锥3向弹性常数研究

摘要:通过实验获得红锥的3向(纵向、弦向、径向)弹性模量和3向泊松比,以掌握红锥的弹性形变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红锥的物理力学性质及为木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以电阻应变片为变形传感器,采用单轴压缩并通过电阻应变仪进行应变测量,由材料力学方法获得红锥的3向弹性模量和3向泊松比。实验结果表明,红锥在3个主方向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L=9352MPa、ET和573MPa、ER=1727MPa,3个主方向上的泊松比分别为μLT=0.616、μLR==O.457、μTL=0.038,μTR=0.282、μRT=0.785、μRL=0.067。红锥的弹性模量纵向(L向)最大,径向(R向)次之,弦向(T向)最小,泊松比则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
41-45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的研究

摘要:为了给区域天然林保护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态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比较分析了灌草丛、马尾松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4种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灌草丛[131.52×10^4/(g·干土)]〉常绿阔叶林[116.65×10^4(g·干土)]〉马尾松阔叶混交林[95.74×10^4/(g·干土)]〉马尾松林[67.68×10^4/(g·干土)];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变化与微生物数量变化类似;不同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相关性。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4种不同植被土壤中的微生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间存在密切关系。
46-50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应用研究

马尾松赤枯病冠层光谱特征及严重度反演

摘要: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大面积监测马尾松赤枯病,促进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获取不同严重度的马尾松赤枯病冠层高光谱数据,将冠层光谱、一阶微分和病情严重度数据分别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和多变量逐步回归技术建立马尾松赤枯病病情严重度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随病情严重度的增加,可见光范围的冠层反射率逐渐增加,近红外波段的冠层反射率逐渐降低,其中在红边(680-780nm)区域变化最大,且病情严重度与红边特征参数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以红边特征参数为自变量建立的多变量逐步回归模型,比单变量缌性模型反演病情严重度的效果更好,其拟合帮、预测屠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15、0.778和0.053,说明红边特征参数对马尾松赤枯病病情严重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51-57

4个油茶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

摘要:为探明油茶不同品种对高温的适应性差异,从而为高温、强光地区种植油茶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茶一年生功能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率法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2号’和‘岑软24号’4个油茶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4个油茶品种叶片的细胞伤害率增长速度均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呈典型“S”型曲线,显著性检验均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计算“S”型曲线拐点求得4个油茶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都超过了50.0℃,这表明4个品种都有一定的高温适应性,其中‘岑软3号’的半致死温度最高,达到58.5℃,‘岑软2号’的高温半致死温度最低为53.1℃,4个油茶品种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岑软3号’〉‘岑软22号’〉‘岑软24号’〉‘岑软2号’。
58-6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调查报告

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摘要:为了了解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植被群落物种、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揭示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笔者通过样方法对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n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等多样性指数,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草本层植物种类91种,灌木层67种、乔木层42种。草本层多样性最大,其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82、0.98、均匀度指数为0.18;灌木层多样性最小,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32、0.87、均匀度指数为0.08。(2)14个群落中,鸭公树.木荷群落多样性最大,其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38、0.92,均匀度指数为0.36;云南松群落多样性最小,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42、0.37,均匀度指数为0.16。不同群落类型间的多样性大小次序为:阔叶林群落〉人工林群落〉草地群落〉针叶林群落。(3)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1850m,体现了“中度膨胀“的垂直分布格局。
62-68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进展

植物离体诱变及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植物离体诱变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作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新种质的筛选中。综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简况、离体诱变育种采用的技术、抗性突变体的筛选技术以及检测方法、应用现状及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离体诱变育种的优势及在百合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69-73

美国山核桃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美国山核桃近3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包括植物生长物质、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品种鉴定、化学成分研究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归纳了植物生长物质在外种皮开裂中的作用和动态变化规律,总结了生物学性状鉴别、同工酶及分子标记3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品种鉴定手段在美国山核桃中的应用,筒述了美国山核桃中抗氧化成分、蛋白质、油脂等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和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美国山核桃综合利用的研究前沿。认为应重视对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学习。同时,重视研究开发适宜国内种植的品种及优良单株对美国山核桃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74-78

中国豆野螟发生与防治研究沿革、进展及展望

摘要:摘豆野螟是豆科作物主要害虫,中国各地均有发生。笔者简述了中国研究豆野螟的研究历史及进展,归纳和评述了豆野螟在中国各地的主要寄主植物、年发生代数、各虫态发育速率及危害习性等,叙述了防治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和发展,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通过分析,对2个存疑之处得出了肯定的回答:(1)豆野螟趋光性较强,由于其在玻璃等光滑的表面能稳稳地停息,不易落入黑光灯收集瓶(袋)内,致使早上收虫数量很少,从而被误认为其趋光性弱;(2)豆野螟除了广东、海南等地可以终年危害外,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不越冬,冬季来临前,很可能逐渐南移至可终年繁殖危害的地区。最后以讨论形式,展望了对豆野螟今后的研究前景,并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建议。
79-88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报告

南平烟区植烟土壤氯的烤烟适宜指标研究

摘要:为探索南平烟区在烟.稻轮作下植烟土壤氯的烤烟适宜指标,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土壤氯水平对烟株氯含量与其分配、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氯含量〉10mg/kg时,烟株氯与土壤氯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当土壤氯含量〈10mg/kg时,土壤氯对烟株氯的影响较小。随土壤氯水平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型,烟株吸收的氯显著增加,且更多地分配到叶片中。适量施氯,盆栽烟稻轮作后或大田烤烟收获后,耕作层土壤氯含量已降至基本一致的水平,残氯量与施氯量多少无关;犁底层和心土层氯含量却随施氯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大。南平烟区植烟土壤氯适宜含量指标为25-35mg/kg。在土壤氯含量平均为(20.22±17.22)mg/kg的现状下,可以施用氯化钾22.5-69.3kg/hm^2。使烤烟种植当季土壤氯含量提高到适宜水平,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要。
89-97

烤烟腺毛的形态学观察和密度研究

摘要:为了开展烤烟品种间的腺毛形态和腺毛密度的规律性研究,以7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对烤烟腺毛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腺毛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腺毛根据柄细胞的数量分为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长柄腺毛是烤烟叶片表面的优势腺毛,短柄腺毛的发生较晚、数量稳定,其头部分泌细胞体积小、数量较多。7个烤烟品种中除‘龙江911’以外均表现为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大于上表面的腺毛密度,烤烟叶片下表面的腺毛密度更能反映出品种的腺毛密度特征。长柄腺毛在烤烟叶片腺毛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短柄腺毛,对叶片腺毛总体密度的影响最大;短柄腺毛虽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其对烟叶香气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腺毛密度在不同的烤烟品种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照叶片上、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平均值排列顺序是:‘吉烟7号’〉‘龙江915’〉‘龙江851’〉K346〉NC89〉‘龙江911’〉CF978。
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