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研究进展
中国近三十年农户养猪技术变迁1-8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广泛应用,养猪业经历了土杂猪,个体饲养;杂交猪,专业化饲养;良种猪,企业化、规模化饲养3个阶段。通过数据和图表梳理了近三十年生猪总量、饲养水平、生产成本、纯收益等指标发展变化情况。并分别分析了养猪五大基本技术:种(育种和繁殖)、料(营养饲料)、舍(猪舍环境控制)、病(猪病防治)和管(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各自技术变迁历史。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研究报告
塔里木马鹿再生茸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9-12

摘要:为进一步确定原癌基因c-myc、c-fos对马鹿茸生长的作用,实验收集231头2至4岁公鹿产茸量的生产信息,并采用3头成年马鹿生长期为30天、60天的头茬鲜茸和3头成年马鹿割后生长30天、60天的再生鲜茸,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鹿茸生长早期c-myc在再生茸茸皮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头茬茸(P〈0.01)。c-myc基因在割后再生的60天鹿茸茸皮和软骨组织表达下调,与头茬茸60天的相比,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c-myc基因的表达量很低,且表达没有差异。从30天到60天,c-fos基因割后再生的马鹿茸茸皮中的表达下调,而在软骨组织中表达上调。与头茬60天茸相比,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没有差异。c-fos基因头茬与割后再生的60天马鹿茸的表达趋势与生长期为30天的相同。与头茬茸比较,再生茸成软骨层组织c-fos基因表达有上调趋势。结论:原癌基因c-myc、c-fos对茸皮的生长主要是促进其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而对软骨组织c-myc基因高表达有阻碍茸软骨骨化,减缓骨化进程的作用,c-fos基因低表达有抑制生茸期骨膜内生骨的过程。

山麻鸭血液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13-17

摘要:为了探索山麻鸭有关血液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之间的关系,对该鸭品种的早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分析了山麻鸭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产蛋数。结果表明,山麻鸭的总蛋白(TP)含量为(67.571±5.522)g/L,白蛋白(ALB)含量为(23.371±3.296)g/L,球蛋白(GLB)含量为(44.289±3.252)g/L,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为(48.022±11.036)U/L,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为(37.622±21.895)U/L,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为(3.333±1.945)U/L,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为(187.511±106.655)U/L,总胆固醇(CHOL)含量为(4.231±1.049)mmol/L,甘油三脂(TG)含量为(15.704±4.925)mmol/L,产蛋数(EP)为(100.040±8.166)枚。且山麻鸭的EP与TP、ALB、GLB、CHOL和TG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P〈0.01或P〈0.05)。同时,对山麻鸭产蛋数的选择,采用通径系数比相关系数要更加准确。根据产蛋数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向后淘汰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为:Y=-16.580X1+16.501X2+16.595X3+97.187,经F检验,其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各偏回归系数也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指数达到0.897。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应用研究
猪ESR、FSH-β和PRLR基因合并基因型对产仔数的影响18-22

摘要:统计了辽宁省3个引进猪种: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的产仔数记录,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3个猪种ESR、FSH-β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3个基因的单基因及合并基因型对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ESR、FSH-β和PRLR基因都存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在各猪群内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各基因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单基因分析表明,ESR和FSH-β基因型产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具有按AA、AB、BB递增的趋势,BB型为优良基因型,而PRLR基因的优良基因型为AA型。ESR、FSH-β和PRLR基因的合并分析表明BBBBAA为最优合并基因型,合并后效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且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高于单基因型效应。因此,可以利用合并基因型对猪的产仔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以淫羊藿为主的中草药对陕北白绒山羊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23-26

摘要:旨在探究陕北绒山羊冷冻精液稀释液添加以淫羊藿为主的中草药提取液,对解冻后精子质量的影响。试验分取4种单方和复方提取液,按5%、10%、15%和20%等4种体积比例添加到稀释液中,制作细管冻精,比较解冻后精子活率、畸形率、顶体异常率、常温下存活时间、有效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显示:陕北绒山羊冷冻精液稀释液添加中草药提取液,可以提高冷冻精液解冻后精液的质量。其中以添加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甘草等中草药的复方配方在占冷冻稀释液总量的10%时,解冻后精液质量最好:其平均值为活率0.433,精子畸形率14.28%,顶体异常率16.64%,精子存活时间和有效存活时间分别为8.00h和4.56h。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兽医-研究进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口蹄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27-32

摘要:防治口蹄疫的关键是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有诸多优点,因此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都是常用的口蹄疫诊断方法。介绍了传统ELISA和新型ELISA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传统ELISA包括液相阻断ELISA、间接ELISA、固相竞争ELISA、间接夹心ELISA。新型ELISA包括单克隆抗体ELISA、PCR-ELISA、生物素-亲和素ELISA及Dot-ELISA。ELISA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既灵敏稳定,又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随着技术的进步,ELISA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兽医—研究报告
PCV2感染猪皮肤源树突状细胞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分子转录水平的变化33-37

摘要: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40日龄健康长白仔猪,于感染后3、7、14、21、35天宰杀,收集皮肤源树突状细胞(D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仔猪皮肤源DC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分子(LMP7,UBP,MHC-I,calreticulin)mRNA水平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LMP7转录水平在感染后3天显著下调(P〈0.05),UBP转录水平始终上调,其中在21天和35天显著上调(P〈0.05),MHC-I转录水平在7天显著下调(P〈0.05),calreticulin转录水平虽有所上调,但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PCV2在感染早期可抑制猪皮肤源DC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能力。

锦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38-41

摘要:由锦州地区不同类型鸡场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料,分离出大肠杆菌15株。血清型鉴定试验确定14株的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O15,O35。并选择10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菌株耐药程度和多重耐药较为严重,耐药率在46.67%~100%,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共有13株,占86.67%。

大鼠GTH细胞内PKC的改变对LH分泌的影响42-45

摘要:目的是分析大鼠分泌LH的GnRH受体后信号转导机制。将GTH细胞内PKC兴奋或抑制后,用高频GnRH脉冲刺激,再用ELISA法检测其LH分泌量,并与空白组比较。结果表明,细胞PKC活性显著影响LH的分泌。得出结论,PKC-Ca2+是GnRH脉冲刺激引起的LH分泌的GnRH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部分地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S基因的序列分析46-49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aenteritis,TGE)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收集不同地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的S基因为靶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区TGEV病毒株S基因的同源性和进化性关系,序列分析包括遗传距离测定、进化树分析和碱基替换分析等。结果表明S基因在TGEV不同毒株间高度保守,但S基因存在腺嘌呤碱基(A)向胸腺嘧啶(T)突变的倾向。通过对TGEVS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可为深入研究TGEV的毒力变化和流行病学提供参考。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兽医-应用研究
复方β-环糊精莪术油栓的制备及质量检查50-53

摘要:为了防止复方莪术油栓中有效成份的挥发,提高栓剂的溶解性,制备复方β-环糊精莪术油栓。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将包合物和甲硝唑等以热熔法制成栓剂并依据兽药典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在薄层色谱图中,莪术油包合物与莪术油斑点一致,Rf值差异不显著。包合物中含油率为3.6%,油的收率为32.4%,包合物的收率为86.1%。栓剂重量在1.0g~3.0g之间者重量差异限度为±7.5%;栓剂均在30min内全部溶解;说明包合过程没有改变莪术油的化学成分,栓剂的质量符合2005版兽药典规定。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水产—研究报告
11种罗非鱼饲料原料必需氨基酸的营养评价54-58

摘要:采用5种化学分析方法,以3种参考蛋白模式评价11种饲料原料中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5种化学评分中,WHO/FAO模式的评价结果高于全蛋模式。发酵豆粕在FAO/WHO模式下SRCAA和EAARR值均较高,与秘鲁鱼粉相近,且其他各化学评价的分值较均衡,肉骨粉、菜子粕在2种模式下5种化学评分也较高,其余的都存在某些项分值较低的问题。以罗非鱼肉模式为参考蛋白模式的评价中,发酵豆粕的各项评分最接近秘鲁鱼粉。发酵豆粕可替代鱼粉作为罗非鱼饲料的主要蛋白源。

黄颡鱼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的分析59-63

摘要:为研究黄颡鱼同工酶系统的组织特异性,分析黄颡鱼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品种改良提供有价值的生化遗传指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黄颡鱼的血、腮、脑、肝、心、胃、肾、性腺、肌肉、肠、头肾、脾和膀胱共13种新鲜组织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葡萄糖醛酸酐酶(GD)共5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H在脑、肾和头肾中分别具有特异性酶带;ME只在肝组织检测到酶带;SOD在肝、肠、脑和肌肉组织分别具有特异性酶带,EST在肌肉组织具有特异性酶带;GD在腮和脑组织中具有特异性酶带。说明黄颡鱼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三角帆蚌Rab3 cDNA全长克隆及其与三角帆蚌瘟病相关性鉴定64-71

摘要:根据三角帆蚌消减杂交cDNA文库获得的EST序列,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三角帆蚌Rab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HQ190954)。序列全长1707bp,开放阅读框666bp,编码221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为158bp,3’端非编码区为883bp。NCBI Blastp进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与居蟹皮海绵(Suberites domuncula)的Rab-3like(SdRab3)氨基酸相似性最高,为64%。以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首先与居蟹皮海绵的Rab3-like(SdRab3)聚为一支。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在30℃,5h,1mmol/LIPTG的诱导条件下,Rab3蛋白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菌体经裂解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一条26kD左右特异的蛋白表达条带,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30%。用嗜水气单孢菌感染三角帆蚌后,Western-blot检测表明,在健康组和病变三角帆蚌肝脏中,Rab3蛋白与β-actin的表达量比值分别为0.438和0.580,说明Rab3基因在三角帆蚌经病原菌侵染后,表达量上调。初步推测三角帆蚌Rab3蛋白可能与三角帆蚌瘟病有关。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囊膜表面蛋白的研究72-75

摘要:利用生物素标记转移技术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凡纳滨对虾的鳃细胞膜蛋白进行标记,研究其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分子量在50~56kD之间的两种蛋白质位于WSSV的表面,并且与鳃细胞膜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根据分子量推测可能是病毒的两种膜蛋白,VP52A和VP56。

福建水产饲料重金属污染研究76-79

摘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的质量分数,对福建主要水产饲料及原料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产饲料样品中铅质量分数0.05~3.52mg/kg;汞质量分数≤0.912mg/kg;无机砷质量分数≤5.40mg/kg;镉质量分数0.08~3.05mg/kg;铬质量分数1.28~20.46mg/kg。原料样品中的铅质量分数≤7.51mg/kg,汞质量分数≤0.476mg/kg,无机砷质量分数≤1.43mg/kg,镉质量分数≤1.39mg/kg。福建部分水产饲料中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质量分数超标,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水产-应用研究
喹烯酮对鲤鱼肌体组成成分的影响80-84

摘要: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以不添加任何促生长剂的饲料作对照,在等氮(蛋白质含量为32.67%)、等能量(12.89MJ/kg)的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喹烯酮0mg/kg、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125mg/kg饲养鲤鱼50天后,测定鱼体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当喹烯酮添加量为50mg/kg时,鲤鱼肌体中的蛋白质和钙含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5.52%和1.11%;当喹烯酮添加量为75mg/kg时,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达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41%、1.76%和0.75%。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研究报告
烤烟叶片性状与生物碱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研究85-91

摘要:2009年以烤烟主栽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研究中上部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叶长、单叶重的感官评吸质量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中部叶质重与叶长呈负相关,外其他中上部叶片性状均与叶长呈正相关。中上部叶长适宜范围分别为56~68cm、53~65cm,且叶长每增加3cm烟碱含量分别增加2.80mg/g、1.67mg/g;中部叶单叶重在8~16g范围内,平均每增加2g烟碱含量增加2.2mg/g;上部叶单叶重在9~21g范围内,平均每增加3g烟碱含量增加1.60mg/g。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草碱与烟碱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中上部烟叶的生物碱含量随叶片长度、单叶重的变化趋势一致。中、上部叶片长度分别在53.01~68.99cm、59.01~65.99cm,单叶重分别在14.001~16.999g、15.001~18.999g范围内感官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