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学-研究进展
土壤酶的研究进展1-7

摘要: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壤酶研究进展,研究土壤酶的来源、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展望土壤酶学的发展前景,有助于该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与广泛利用。土壤酶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土壤植物和动物。土壤酶是土壤有机体的代谢动力,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土壤酶是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植物、施肥和耕作等农业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另外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也会对土壤酶产生影响。

土壤有机碳固定研究进展8-12

摘要: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有助于评估农田土壤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源"或"汇"的功能,进而正确评价农田土壤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定和损失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然而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就为测定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带来了困难。本文围绕土壤有机固碳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磷脂酶D调控植物抗逆性的机理研究进展13-17

摘要:磷脂酶D(PLD)不仅是一类重要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酶。文章介绍了植物磷脂酶D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包括PLD的分类,不同磷脂酶D同工型酶(PLDs)的生化特性,及其在植物逆境胁迫反应中的作用与机理等。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学-研究报告
控制水稻株高的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18-21

摘要:利用由小穗小粒型品种‘密阳46’和大穗大粒型品种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在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测定其株高,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武夷山环境下检测到2个加性QTL,位于1、2号染色体上,其中qPH-2-5解释了26.2%的表型变异;莆田环境下检测到4个加性QTL,分别位于2、2、2、6号染色体上,共解释了20.61%的表型变异。经过GE互作分析,2个背景QTL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共解释了17.36%的表型变异。此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株高的数量遗传规律,同时为株高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江淮丘陵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生理因素浅析22-27

摘要:为水稻严重减产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发生的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发生的症状与特点,从水稻"颖壳突变体"、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或成熟不一致、颖花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穗部营养受到障碍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等生理因素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从高温、重金属毒害及土壤水肥条件不平衡等其他外界因素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根据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特点,从水稻品种选择、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隔离布防护的水稻冠层上方风速分布特征28-31

摘要:为了确定隔离布防护转基因水稻基因漂流效果,设计了隔离布防护措施的田间试验,研究防护区内、外水稻冠层上方的风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背风面不同风向角的1m高度风速变化规律基本相同,1~2.5H(H为隔离布高度,2m)区域内风速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2.5~5H区域内,而在5~10H区域内风速降低幅度相对较小;随着风向角的增大,风速降低幅度有所减小。迎风面不同风向角的1m高度风速在2.5H处风速降低幅度最大,为60%~70%。隔离区内1m高度风速整体减小,越靠近隔离布,风速减小越明显。因此,隔离布防护风障降低隔离区内外风速明显,可有效缩短转基因水稻花粉扩散距离。

乌克兰普通小麦品种储藏蛋白分析32-38

摘要:为了更好的利用乌克兰小麦品种资源,并了解引进品种的品质,采用SDS-PAGE和A-PAGE技术,对从乌克兰引进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醇溶蛋白亚基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6个普通小麦品种中,由Glu-1位点控制的高分子量亚基组合类型共有7种,最常见的是(1,7+8,5+10)占37.5%,其次是(1,2+12,6+8)和(1,7+9,5+10),各占18.75%,其中Glu-A1位点有3种等位变异,以1亚基为主(75%);Glu-B1位点有3种等位变异,以7+8为主(43.75%);Glu-D1位点有3种等位变异,以5+10为主(68.75%)。醇溶蛋白方面,从供试材料的6个位点中,共鉴定了33个不同的醇溶蛋白等位基因,41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带纹,其中Gli-A1,Gli-B1和Gli-D1分别有6,5,5个等位基因;Gli-A2,Gli-B2和Gli-D2各有6,5,6个等位基因,优质亚基Gli-B1b出现频率较高(43.75%),这些材料有可能会成为比较有价值的品质改良中间材料。

基于便携式光谱仪和反射、透射光谱技术的小麦叶片叶绿素定量分析研究39-43

摘要:为了无损检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应用便携式高分辨率光谱仪及内置钨卤灯光源的叶片夹采集小麦叶片的反射、透射光谱数据,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反射、透射光谱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反射光谱的最优检测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为0.950,预测标准偏差SD为0.12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7%。检验集的相关系数r为0.926,预测标准偏差SD为0.18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26%。基于透射光谱的最优检测模型r为0.846,SD为0.2201,RSD为9.69%。检验集的r为0.880,SD为0.2714,RSD为11.84%。研究表明,应用便携式高分辨率光谱仪和反射、透射光谱技术来定量分析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具有可行性的;通过对比发现,基于反射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为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现场快速无损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49-52

摘要:为小麦持续增产提供重要技术途径,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底追比例进行研究,选用‘周麦18’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技术对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轻中重后补充"的氮肥运筹技术降低了小麦生育期的最高群体,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传统施肥处理提高了3.1个百分点,同时增加了穗粒重、提高了千粒重,单穗重显著提高了0.2g;在每公顷施纯氮240kg和180kg条件下,运用"前轻中重后补充"氮肥运筹技术较传统施肥处理(全底)增产694.5kg/hm2、486.0kg/hm2,增幅分别为10.1%和7.2%。结果说明"前轻中重后补充"的氮肥应用策略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氮肥运筹技术。

冬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播期播量研究53-57

摘要:为给小麦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设计播期、播量主副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及播量对‘烟农5158’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减少,株高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株高升高,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9月27日与10月3日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与其他播期差异极显著,从而总结出该品种在试验点相似区域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前后,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最佳播量为180万苗/hm2左右。

攀西地区玉米地方品种萌芽期抗旱性研究58-63

摘要:为进一步利用攀西地区玉米地方品种进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乙二醇-6000模拟水分胁迫,通过种子发芽试验,以萌芽抗旱指数、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贮藏物质相对转运率和百粒重为鉴定指标,对66份攀西地区玉米地方品种萌芽期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芽期抗旱指标应以萌芽抗旱指数为主,但还要以其他指标为辅,才能全面评价品种的抗旱性。66份地方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有显著差异,其中18份材料表现较强的抗旱性,5份资源在多个指标上都表现极强的抗旱性。

玉米花粉干沉降通量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64-67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不同大气层结条件下,玉米花粉沉降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笔者利用开花期玉米花粉干沉降试验和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源区外花粉干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源区外干沉降通量随着与正下风方向夹角的增大呈递减趋势,且随距源区距离的增加,呈明显的指数递减规律,6、10m分别为花粉干沉降通量在稳定层结和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的拐点;垂直方向上,玉米花粉干沉降通量随高度递减,冠层高度以上中性层结条件下,花粉的干沉降通量无明显的增减变化。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68-72

摘要:为探索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最佳施磷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改善其品质。选用‘黑农48’(高蛋白品种)、‘黑农37’(中间型品种)、‘黑农44’(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kg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1、P2、P3、P4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O50、0.033、0.067、0.100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大豆品种籽粒总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品种P2处理大豆总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P1、P3、P4处理,‘黑农37’、‘黑农44’、‘黑农48’3个品种大豆P2处理大豆总异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7%、4.3%、3.8%;不同品种同一处理都是‘黑农44’总异黄酮含量最高;在12个处理组合中‘黑农44’P2处理总异黄酮含量最高,3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

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以寿阳县为例73-77

摘要:首次采用良好农业规范(Good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方法,对山西省寿阳县优质苦荞生产条件、主栽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调查总结了中国苦荞北方产区生态条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方法。结果表明:(1)寿阳县的土壤肥力中等,少数土壤肥力贫瘠,经过有机肥的合理配施后,土壤中的养分基本可以满足优质苦荞生产的养分供给。(2)在寿阳试验区3个苦荞品种的综合表现排序为:'黑丰1号'〉'黔威2号'〉'寿阳灰苦荞'。(3)苦荞播种宜条播,行距35~40cm,深度4~6cm,播种量控制在25kg/hm2,留苗密度为90万株/hm2。播后及时镇压,及时浅耙或耱,破除土壤板结层等。(4)通过对收获后的苦荞籽粒进行营养品质和污染物分析,表明寿阳苦荞试验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农产品生产条件要求。

粉垄栽培木薯增产效果及理论探讨78-81

摘要:为木薯等作物粉垄栽培提供依据,利用粉垄栽培技术种植木薯,与常规方法种植木薯相比较,探明2种栽培方法在根系、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区别。以‘华南205’、‘新选048’2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地点连续2年进行粉垄栽培和常规种植比较试验,在成熟期进行块根、产量、品质等调查测定。结果显示,木薯粉垄栽培比常规栽培单株结薯条数增加23.13%~39.10%,薯长增加6.94%~60.00%,薯径增加8.40%~13.91%,产量增加29.22%~63.78%;鲜薯淀粉含量增加3.23%~18.67%。表明粉垄栽培木薯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根系为主导的作物栽培的"根"本理论探讨。

木薯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82-86

摘要:为探讨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以‘华南124’和‘辐选01’2个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块根、茎杆及叶片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块根、茎杆及叶片中IAA、GA3和ZR3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块根中这3种激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茎杆中这3种激素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中这3种激素的含量均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而ABA含量的变化不同于IAA、GA3和ZR,其在整个生育期间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不同,块根IAA含量生育前中期,‘辐选01’高于‘华南124’,后期两者差异不大。块根GA3含量生育前期,2个品上差不大,中后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块根ZR含量前期两个品种相差不大,中期‘辐选01’高于‘华南124’,后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块根ABA含量整个生育期‘华南124’高于‘辐选01’,但叶片ABA含量则相反,‘辐选01’高于‘华南124’。木薯不同生育时期块根、茎杆及叶片的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变化不同,块根淀粉含量不同的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也不同。

加工型马铃薯品种Shepody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研究87-92

摘要:马铃薯Shepody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炸条加工品种,但Shepody对逆境胁迫非常敏感,为确立Shepody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转基因马铃薯,以叶片、茎段和微型薯为外植体,分别比较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激素配比)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为最理想的外植体,以OD600=0.5的菌液侵染10min,在加有1.0mg/L萘乙酸(NAA)和1.0mg/L反式玉米素(ZT-t)的MS20选择培养基上的遗传转化率最高,其愈伤诱导率可达到95%,分化率可达到20%。通过该转化体系将抗晚疫病基因R1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鉴定外源基因已经成功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6-61拮抗蛋白发酵条件的优化93-99

摘要:为了提高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B.velezensis6-61活性物质的产量,为进一步开展6-61菌株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对6-61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硫酸铵沉淀对菌株6-61发酵液进行处理并检测抑菌活性,初步确定了该拮抗物质为蛋白质。采用单因素试验对6-6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筛选,并采用L16(44)正交实验对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6-61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以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3%、大豆蛋白胨3%、NaCl0.01%、KCl0.01%;最佳发酵条件:pH7.0、接种量8%、种龄16h、装瓶量30mL/250m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进行发酵,拮抗细菌6-61的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到36mm。与其他一些常见培养基的发酵效果相比较,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6-61菌株拮抗物质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常见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