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1-6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的单股正义RNA病毒。病毒基因组共有15kb,编码RNA复制酶(ORF1a和ORF1b)、糖基化蛋白(GP2-GP5)、基膜蛋白M(ORF6)和核衣壳蛋白N(ORF7)。其中每一个PRRSV的结构蛋白在病毒的感染及免疫原性等的作用均不相同。笔者对PRRSV结构蛋白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核酸疫苗研究进展7-11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威胁世界养猪业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每年都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对PRRS确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免疫预防是防控的主要手段。基因工程疫苗是现在疫苗研究的重点,特别是核酸疫苗不仅能引起体液免疫和激发较强的细胞免疫,而且其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贮藏,不具有感染性,不会出现毒力返强等安全问题。现在对PRRS核酸疫苗的研究已初具成效,现就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牛超数排卵研究与应用进展12-17

摘要:超排的目的在于从单位供体母牛获取量多质优的胚胎,并通过移植获得更多优良牛后代或通过冷冻保存优良牛和珍稀牛种的遗传资源。笔者对影响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外源激素、供体状况、超排-冲胚次数、超排的季节、环境、技术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国内外牛超排处理的主要方法及超排效果。

CSFV,SIV,PCV2,PRV和PRRSV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18-21

摘要:参照GenBank中的猪瘟病毒(CSFV)、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PRRSV)基因序列,设计了5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CSFVE2、SIV、PCV2ORF2、PRVgB、PRRSVN基因的目的片段。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CSFV、SIV、PCV2、PRV和PRRSV的多重PCR(mPCR)诊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该mPCR对5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0pg。而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猪细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多重PCR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SIV、CSFV、PCV2、PRV、PRRSV单个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Touchdown PCR扩增多样性小鼠Fab抗体基因22-25

摘要:为了扩增多样性Fab抗体基因产物,保证噬菌体抗体库的足够库容。分离C57BL/6鼠的脾脏,并制备脾细胞悬液,提取其总RNA,逆转录为cDNA,利用普通PCR和Touch down(TD)PCR扩增鼠Fab基因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PCR产物,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扩增效果。结果显示:轻链和重链Fd基因的PCR产物大小约为680bp,与理论值相符。电泳结果显示,TD-PCR获得8个重链Fd基因和6个轻链基因条带,普通PCR获得7个重链Fd基因和5个轻链基因条带。在普通PCR产物中,轻链基因引物VkB未能扩增出相应基因,而TD-PCR扩增出该基因。TD-PCR扩增出引物ⅢA和ⅢC的对应基因,而普通PCR却未见对应结果,普通PCR扩增出ⅢB引物的对应基因,TD-PCR未见对应结果。比较分析认为,TD-PCR可以增加抗体基因多样性,有潜力成为保证噬菌体Fab抗体库库容的途径,为Fab抗体基因的扩增及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二联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26-29

摘要: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序列及其相关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TGEVS蛋白基因和PEDVS基因各设计一套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目的带分别为426bp和584bp。通过对相关病毒检测,建立了TGEV和PEDV通用型二联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为TGEV和PEDV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使用等奠定基础。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生物技术科学
上位性效应等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与展望30-36

摘要:杂种优势遗传学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上位性等遗传效应在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杂种优势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笔者依据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研究状况回顾入笔,阐述了这些观点的局限性;然后从上位性效应及杂种优势综合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并简述了关于杂种优势理论的几种新见解,最后以杂种优势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笔者对该领域前景的展望。笔者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杂种优势基础理论尤其是上位性及综合效应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控制水稻RIL群体化感作用的QTL定位研究37-41

摘要:本研究以"莱蒙"(弱化感)和"多拉"(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测定与各家系及亲本共培稗草的根长,并转化成抑制率来表征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群体及亲本根长抑制率基本呈正态分布,且用它来表征化感作用是适合的。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该群体的遗传图谱,共97个分子标记,覆盖水稻12条连锁群。QTL定位检测到控制水稻化感作用的5个QTL,分别位于1、1、5、9、9号连锁群,解释了23.97%、15.21%、13.89%、18.63%、6.64%的遗传变异。进一步证实水稻化感作用存在主效QTL,同时为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利用叶斑病菌粗毒素离体筛选太子参抗叶斑病突变体42-47

摘要:为培育太子参抗叶斑病新品种,运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太子参叶斑病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胁迫培养,采用逐步正筛选法离体筛选太子参抗叶斑病突变体。结果表明,太子参叶斑病粗毒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逐步提高毒素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愈伤组织对毒素的抗性。25%的毒素可以作为愈伤组织突变体的筛选压力,愈伤组织存活率达15.5%;将粗毒素浓度适当降低至10%~20%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分化率达54%~40%;60%~70%的毒素可以作为苗期抗毒素突变体的筛选压力,小苗存活率为8.3%。获得了44株高抗性植株,其对毒素的抗性显著高于对照。

葡萄柚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ISSR-PCR体系的优化48-52

摘要:对4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且适用于葡萄柚ISSR-PCR的DNA提取方法。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葡萄柚ISSR-PCR的因子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SD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最适宜进行葡萄柚的ISSR-PCR扩增。ISSR-PCR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上检测,发现PCR扩增的平均条带数为2.7条。葡萄柚的最优ISSR-PCR反应体系为:20μL总体积中含有2×buffer(Mg2+),0.2mmol/L dNTPs,0.2μmol/L引物,0.3U Taq DNA聚合酶,5ng DNA模板。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氮代谢调控中的应用53-57

摘要:谷氨酰胺合成酶是植物体内氮素同化与循环的关键酶,深入研究该酶的控制基因及其表达特性,对了解植物氮代谢调控机理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植物中的细胞、组织、器官分布特点,并从基因家族数目、基因结构以及不同水平的器官特异和发育时期表达调控等方面介绍了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回顾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调控在提高植物生长量、耐逆性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调控在植物氮高效利用、氮营养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

北极狐瘦素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多态与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58-63

摘要:针对实验测序得到的北极狐瘦素基因序列,利用SignalP3.0Server、ClustalX1.83、Mega4.0、Promoter predictions、TMHM2.0、ProtComp-v6.0等生物学软件和SPSS13.0软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利用PCR-SSCP的方法寻找到影响北极狐生产性能的基因位点。结果得到北极狐与狗的遗传距离最近,瘦素基因它可能是一个分泌蛋白,具有一个信号肽的序列的可能性很大,AB基因型的个体的体重、腹围、皮张长与AA、BB型个体的体重、腹围、皮张长差异显著(P〈0.01),AB基因型个体的体长比AA、BB型个体的体长差异趋于显著(P〈0.3),AB型基因个体的针毛长与AA、BB型个体的针毛长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趋势P〈0.2。表明瘦素基因突变位点导致的基因型对体重、腹围、皮张长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ms86-1的花器形态及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64-68

摘要:系统观察了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花器形态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器形态的差异不是雄性不育的原因。小孢子败育是一个连续过程,但败育高峰发生在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细胞提前或延后解体、内含物的消失、缺乏乌氏体等异常现象与小孢子败育密切相关。

超甜玉米果糖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69-72

摘要: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Ⅱ双列杂交方法配制组合,利用Hayman法分析了超甜玉米果糖含量的杂种优势及遗传模型。结果表明:(1)果糖性状表现出较高的超低亲优势和超中亲优势及一定的超高亲优势;(2)果糖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平均显性度为1.15,表现为超显性;狭义遗传力为10.92%,广义遗传力为94.15%;(3)控制甜玉米果糖含量性状遗传的基因最少有4对基因。因此,超甜玉米高含糖量亲本选育和新组合配制实践中,应在利用基因显性效应的基础上,协调加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制定高效快捷的育种方案以提高超甜玉米的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

茉莉酸等3种因素刺激番茄LeWRKY1的表达特征分析73-76

摘要:为了研究LeWRKY1参与植物抗逆反应的分子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LeWRKY1在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刺激时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植物激素JA可诱导LeWRKY1的表达,而SA对其无明显诱导作用;番茄灰霉菌侵染可诱导LeWRKY1表达。LeWRKY1可能通过JA依赖而SA非依赖的信号途径参与番茄对番茄灰霉菌防御反应的应答。

银杏FLS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77-80

摘要:黄酮醇合成酶基因(FLS)是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通路中的重要基因,直接决定着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为了探索FLS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调控机制,笔者在克隆银杏FL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的启动子结构。结果表明,FLS基因启动子中包含了3个MYB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9个光信号应答位点,为确立银杏FLS基因与CHI基因间的共调控关系及揭示FLS基因应答光信号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

水稻叶绿体的petG-trnP片段的测定和系统学分析81-84

摘要:本研究主要是对水稻的叶绿体petG-trnP片段进行PCR直接测序和序列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的petG-trnP的序列十分保守,其间隔区全长为316bp,扣除trnW序列后的非编码区长为242bp,其中两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16bp和126bp。非编码区中G+C含量在37.19%~38.02%之间。对5种水稻材料进行ClustalW等分析表明,它们的序列结构有所变异,共有7个变异位点,比例为2.89%,这预示着水稻的petG-trnP的非编码区中有着一定的系统学信息,可在分子水平上为稻属的系统关系提供一定的证据。

航天搭载小麦种子SP_3代的遗传变异分析85-88

摘要:为探讨航天搭载对小麦籽粒的诱变效应,给航天诱变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和SRAP技术对航天搭载小麦品种白硬冬2号SP3代种子的醇溶蛋白和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诱变能够诱发醇溶蛋白和基因组DNA发生变异。在15个SP3代材料中,有8个材料的醇溶蛋白组成发生了变异,醇溶蛋白4个分区对航天诱变的敏感程度不同,以ω区最为敏感,产生的变异最多。利用25对SRAP引物对15个SP3代材料的基因组DNA变异进行了分析,共扩增出227条多态性条带,15个小麦航天诱变后代材料与对照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1~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