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结核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1-4

摘要:针对结核杆菌CFP10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构建的含有该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CFP10基因的SYBRGreen I real-time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7,对初始模板的检出下限为1×10^1copies/μL,比常PCR方法高100倍。表明建立的real—time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结核杆菌CFP0的病原检测及定量分析。

仔猪消化道胃泌素和五羟色胺分泌细胞时空分布的观察5-8

摘要:为探讨仔猪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发育规律,取0日龄、7日龄、28日龄、35日龄、2个月、4个月仔猪消化道各部分,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其消化道的胃泌素和五羟色胺分泌细胞,观察仔猪胃泌素和五羟色胺分泌细胞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胃泌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胃幽门处,其他组织偶尔可见零星散布的胃泌素阳性细胞;五羟色胺阳性细胞在肠道中空肠处最多,胃部分泌多于肠道。胃肠道五羟色胺与胃泌素分泌细胞在胃肠道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其时空分布应和母乳、应激等因素有关。

禽流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9-13

摘要: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由于流感病毒具有亚型多、抗原变异性较强、宿主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就目前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包括诊断做一综述,以期为有效控制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犬精液冷冻方法的优化试验14-16

摘要:为提高犬的精液冷冻效果,在冷冻保存液配方中添加不同浓度糖(葡萄糖、果糖),将平衡时间和熏蒸时间做系统对比。经系列分组试验发现,含0.5%果糖组中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平衡时间120min(P〈0.05);熏蒸时间20min冷冻效果较好。结果表明犬精子冷冻液添加低浓度果糖优于葡萄糖,而且平衡时间为120min,熏蒸时间为20min可得到稳定的冷冻效果。

HBV RNA复制子疫苗、DNA疫苗在BHK-21细胞中表达情况的比较17-20

摘要:为建立更有效的乙肝疫苗,通过将所构建的HBVRNA疫苗和DNA疫苗分别转染BHK-21细胞,并比较其在细胞中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现象。以pSFV为基础构建的疫苗载体的表达效率高于以pcDNA3.1为基础构建的疫苗载体,pSFV为基础构建的疫苗载体出现细胞凋亡的现象。HBVRNA疫苗比DNA疫苗表达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更具有应用前景。

添加不同比例草粉的日粮对樱桃谷肉鸭屠宰性能的影响21-24

摘要:选择健康的樱桃谷商品雏鸭400只,以含不同比例龙须眼子菜的日粮饲养至42日龄。通过对以龙须眼子菜为优势种的布龙湖草粉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肉鸭的饲养试验来研究该草粉在肉鸭屠宰性能方面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的草粉可以增加采食量,降低料肉比,虽然屠宰性能有所下降,但是能增加养殖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日粮V_E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5-29

摘要:为探讨VE的不同添加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和体重相近、采精正常的荷斯坦成年种公牛24头,单因子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每组6头牛,分别饲喂VE添加水平为30mg/kg、150mg/kg、300mg/kg、600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的试验日粮,试验期9个月。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300mg/kgVE,种公牛的鲜精活力和精液密度显著高于30mg/kg添加组(P〈0.05),但与150mg/kg和600mg/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种公牛的畸形率以添加300mg/kgVE组最低,极显著低于30mg/kg添加组(P〈0.01),但与150mg/kg和600mg/kg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精量和冻后活力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VE添加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羟自由基(·OH)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表明:荷斯坦种公牛日粮中VE较为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0mg/kg。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序列分析30-37

摘要:以抗寒性存在差异的83份葡萄种质及3个杂交组合玫瑰香(Vitis vinifera)×黑龙江实生(V.amurensis)、北醇(V.vinifera×V.amurensis)自交、燕山-1(V.yes hanensis)×河岸-3(V.riparia Beaumont)的F1代122株为试材,进行了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通过对110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2个与中国野生山葡萄抗寒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S241-670和S238-800。通过克隆、测序,这2个RAPD标记的实际长度分别是717bp和854bp,因此重新命名为S241-717和S238-854,其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38290和GQ338289。经序列分析,S241-717与29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77%~97%的同源性,S238-854与6条欧洲葡萄全基因组鸟枪序列有82%~100%的同源性;二者分别编码欧洲葡萄的一种假定蛋白。RAPD标记S241-717和S238-854可用于葡萄抗寒育种的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海南普通野生稻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分析38-41

摘要:为研究海南普通野生稻中的STK类抗病基因,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序列中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海南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4条具有连续ORF的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RGAs)序列,它们核苷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在53.14%-99.81%之间,而相应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在39.08%-99.42%之间。对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包括"P-loop""、Kinase-2a""、Kinase-3a"和"GLPL"4个抗病基因所共有的保守模体,并且4条海南普通野生稻NBS-LRR类似物均属于nonTIR-NBS类抗病基因片段。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来源及抗性评价的研究进展42-46

摘要: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由于小麦白粉菌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单个的抗病基因很容易被新的白粉菌毒力突变体克服而丧失抗性。因此,不断发掘新的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中国小麦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已命名的56个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和利用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源于小麦一级、二级和三级基因库的抗白粉病基因分别有37个、11个和8个,弄清这些基因的来源、所在位点及抗谱范围对有效利用这些基因资源,同时发掘新的抗病基因至关重要。

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鉴定47-51

摘要:通过对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155份材料青枯病的抗性鉴定,研究利用核心种质发掘抗青枯病材料的有效性,并研究抗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抗青枯病鉴定,获得ICG9249和ICG12625两份抗青枯病材料,其平均抗性达到了91.7%。与中国核心高抗5份种质共同作为材料,以SSR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选用的58对SSR引物中,24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这些引物能在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2~7个DN段。结果表明,7份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17~0.71,平均为0.49。其中ICG12625和撮豆、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大(0.71),嵊县小红毛和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小(0.17)。经过统计,两两品种之间遗传距离达0.50以上的有12个组合,说明了这些抗青枯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显示,两份ICRISAT微核心种质材料与中国核心种质距离较远,且具有优良的植物学性状。因此,ICRISAT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材料的发掘对扩宽中国花生青枯病抗性育种的遗传基础极有很高的理论应用价值,为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家蚕抗菌肽Attacin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52-54

摘要:抗菌肽是昆虫抵御外界微生物侵染的主要物质。利用双酶切将pBI121载体上的植物启动子CaMV35S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2300-CaMV35S。通过PCR扩增家蚕抗菌肽attaci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将其成功克隆至T载体上(Gen Bank登录号:GU244351),然后利用双酶切将attacin基因亚克隆到pCAMBIA2300-CaMV35S上,通过PCR鉴定,成功构建了attacin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Ca MV35S-attacin。为研究attacin基因在植物抗病性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北京地区白色金针菇菌株的SRAP分析55-59

摘要:应用SRAP技术对22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9对引物可扩增出189条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20水平时,可将其余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第一类包括F21高邮、F43、F1312高邮、F45、F48、金白10号、金针菇2001、白金上庄、金白1号、金白8号;第二类包括日金1号和F47;第三类包括F8909、F14、F天、F合肥、F(分P)、FA2、F49、F6;第四类仅有金针菇2098;第五类仅有日本金信。该研究通过SRAP技术揭示了北京地区金针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技术的两种新分类思路及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的提出60-64

摘要:简述了应用广泛的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SSR、ISSR、AFLP的优缺点,以及对这些分子标记技术的常用分类方法,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的两种新分类思路,第一种思路完善了以技术原理分类的方法,把基因芯片技术归于同时基于分子杂交和PCR的第三类分子标记技术,第二种思路根据标记的基因组来源分为随机分子标记、目标分子标记、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和功能性分子标记四大类,结合有关文献对这四大分子标记技术类型进行了各自的概念界定,着重介绍了目标分子标记技术产生的理论与技术背景,并列出了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的代表种类及相关信息,认为开发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和功能性分子标记将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趋势。

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65-69

摘要:柠檬酸合酶与柠檬酸的积累密切相关。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进行了克隆,采用半定量PCR法对哈姆林叶片、果肉和果皮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克隆得到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535bp,ORF区含47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显示,哈姆林甜橙柠檬酸合酶基因与其他植物的该基因高度同源。半定量PCR结果显示果肉和果皮中柠檬酸合酶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基本没有变化,而叶片中其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成熟不断降低,与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叶片中柠檬酸合酶基因表达与果实酸含量正相关。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农产品市场“柠檬”问题的解决——一个基于食品质量安全视角的文献综述70-76

摘要:在"柠檬"问题的影响下,农产品市场已然陷入质量安全的低效率均衡。为了促使农产品市场从质量安全的低效率均衡转化为高效率均衡",柠檬"问题必须被解决。此文围绕农产品市场"柠檬"问题的解决,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问题的研究前景。

一氧化氮对绿芦笋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77-81

摘要:为研究NO对绿芦笋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采用不同浓度的SNP浸泡处理绿芦笋(鲁芦1号),研究绿芦笋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0.1mmol/LSNP可以延缓芦笋贮藏期间组织中呼吸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降低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延缓了失重率、纤维素含量的升高及丙二醛(MDA)的累积;抑制了POD活性,从而保持了采后绿芦笋的品质。在室温条件,其货架期延长3天。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研究进展82-86

摘要:综述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发现、形成过程、危害、检测方法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开展降低TSNA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优质低害的烟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