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蛋用鹌鹑体温变化规律新发现1-6

摘要:为了证实蛋用鹌鹑的正常体温,掌握其生理变化的一般规律,采用双因变量多因素,2个处理6个重复的设计方案,选被试鹌鹑12只,依据性别不同分成2个处理,在不同的测定时间内,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鹌鹑的翼下体温和呼吸频率进行了测定、记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鹌鹑(♀,♂)平均体温为:(41.93±0.53)℃,其中雄鹌鹑(♂)的平均体温:(41.81±0.58)℃,雌鹌鹑(♀)平均体温:(42.04±0.44)℃。在昼夜之间,群体平均体温最高的时间是上午9:10,最低的时间是晚18:00,与其它畜禽的体温变化规律区别明显 研究证实了蛋用鹌鹑的正常体温,首次发现了鹌鹑特有的体温变化规律。

牛气管抗菌肽在山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7-11

摘要:根据已经发表的牛气管抗菌肽(bTAP)cDNA序列设计4条短的寡核苷酸片段,以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合成bTAP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序列测定正确后,构建bTAP基因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Bcp-bTAP,将其溶于生理盐水后直接注射山羊乳腺小叶,使bTAP基因在乳腺组织内表达,收集注射质粒前后的奶样,测试奶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注射pBcp-bTAP后的奶样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活性可以持续至20h以上。

热应激小鼠附睾组织HSP70表达的研究12-15

摘要:利用化学恒温培养箱对小鼠实施42℃ 1h/天的热应激处理,建立持续的全身热应激动物模型。在热应激持续到8、13、21和35天时,颈椎脱臼处死对照组和热应激组小鼠,应用改良巴氏染色法检测附睾精子畸形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热应激组小鼠附睾精子畸形率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小鼠附睾组织HSP70呈极强表达(+++),而热应激组小鼠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当热应激持续到35天时呈极弱的表达(±)。结果表明:热应激损伤了附睾的功能,使附睾精子畸形率增加 附睾内HSP70为非热诱导型,HSP70可能在附睾精子的成熟过程发挥特殊的作用。

益生素“绿禽康”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防病效果16-18

摘要:将益生素"绿禽康"(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YSJ-0401活菌含量为1×109cfu/g)以不同浓度添加入饲料,当使饲料中益生菌YSJ-0401的含菌量分别为102~106cfu/g时,饲养12周后"绿禽康"处理组肉鸡平均体重分别为863~933g,较对照比增61~131g,比增率为7.50%~16.25% 肉鸡肉料比分别为0.50~0.57,较对照比增0.02~0.09,比增率为4.17%~18.75% 肉鸡死亡率在3.03%~12.12%之间,低于对照组18.18%,绿禽康对病鸡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3.33%~83.33%。其中,"绿禽康"1%添加量的增重、提高肉料比和防病的效果最佳。试验初步表明:益生素"绿禽康"可增强肉鸡的抗病能力,提高肉鸡体重和肉料比。益生素"绿禽康"在肉鸡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1%。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及繁殖性能影响19-21

摘要:试验研究了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将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天。日粮中添加0.5%的红茶末,除平均蛋重低于对照组0.39g(P〈0.01)外,淮南麻黄鸡的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健雏率和出雏公鸡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 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个百分点(P〈0.05) 种蛋合格率和雏鸡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和4.8个百分点(P〈0.01)。高浓度红茶末(1.5%或2.5%)对淮南麻黄鸡产蛋及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淮南麻黄鸡日粮添加适量红茶末可改善其生产和繁殖性能。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及其应用22-26

摘要:原生质体技术是在原生质体分离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技术操作,包括原生质体融合、遗传转化、植株再生等。原生质体技术为细胞杂交,新品种培育,及其与有关的细胞、分子和遗传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可行性强的技术体系。阐述了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遗传转化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认为原生质体技术在高等植物遗传性状的改良及生产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机盐对纤维素降解真菌产内切β-D-1,4-葡聚糖酶的影响27-33

摘要: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无机盐对纤维素降解真菌产内切β-D-1,4-葡聚糖酶的影响,以正交设计的16个组合,包括4因素(四种无机盐)2水平(两种浓度)及其交互作用。选择酶活为指标,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了各成分影响产酶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在试验考察范围内,K2HPO4·3H2O对产酶有极显著正影响,而FeSO4·7H2O则相反 得到的优化组合为每升液体培养基中含0.1gCaCl2、0.1gFeSO4·7H2O、0.5g K2HPO4·3H2O和0.5g MgSO4·7H2O,比未加无机盐培养基酶活提高111.916% 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浓度CaCl2、低浓度FeSO4·7H2O、高浓度K2HPO4·3H2O和高浓度MgSO4·7H2O可望实现葡聚糖酶生产的最大化。

利用连锁不平衡法发掘作物种质资源中优异基因的研究进展34-37

摘要:作物种质资源中保留着大量的优异基因。由于缺乏合适的统计方法,作物种质资源中蕴藏的丰富遗传变异还未能充分发掘和利用。连锁不平衡分析是对基因(或已定位的高分辨率QTL)的功能进行鉴定的有效方法。DNA测序技术和高通量SNP分析等技术的发展,使利用连锁不平衡法进行优异基因的发掘成为了可能。综述了有关利用连锁不平衡发掘作物种质资源中优异基因的研究进展。

桃果实乙烯反应因子PpERF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38-41

摘要:以成熟肥城桃果实的cDNA为模板,根据EST库中的核苷酸序列,设计2条特异引物分别与B26进行PCR扩增,结果得到了该基因下游包括3′端非编码区的765bp大小的cDN段。PpERF1基因全长为1263bp,包含一个708bp大小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表明,PpERF1与番茄、拟南芥、苹果和葡萄等在DNA结合功能域的约57个氨基酸中,同源性可达68.4%~100%,且在该区域中存在1个α-螺旋和3个反平行链构成的β-折叠结构。经同源性分析,该序列与拟南芥、葡萄、豌豆等植物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8.8%~67.5%,属于同一类ERF家族成员。

南丰蜜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转化研究42-45

摘要:南丰蜜橘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柑橘品种,其果实皮薄而肉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前南丰蜜橘的品质发生劣变,影响了其商品价值。为采用基因工程育种以改善南丰蜜橘品质,通过诱导其愈伤组织并以其为试材进行了转基因研究。南丰蜜橘自种子实生苗下胚轴处长产生出愈伤组织,挑选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后,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开花相关基因AP1的转化。结果获得22团抗性愈伤组织,平均产出率为7.3团/皿,表明该品种有较高的转化率。抗性愈伤组织经PCR分析、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为转化子。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橘胚性愈伤组织是基因工程改良的良好受体,可用于其他基因的转化研究。

香附子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检测46-49

摘要:从药用植物香附子中分离出4种内生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归属于曲霉属(代号为XFf06.1、XFf06.2),固氮菌属(XFb)和链霉菌属(XFa)。对这些内生菌发酵产物提取液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发酵产物均有稳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链霉菌XFa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特别强,XFf06.1菌的发酵液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抑菌率高达96.3%。

苦荞过敏原TBa和TBb基因的共表达及其包涵体复性的研究50-52

摘要:【研究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共表达苦荞过敏蛋白的两个亚基,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包涵体复性研究和免疫学活性分析 【方法】用已构建的表达质粒pET-28a-TBa和pET-32m-TBb,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利用双抗生素筛选法,获得稳定遗传的双质粒转化子,经IPTG诱导,两个基因在同一宿主菌中共表达,在共表达产物复性过程中,两个亚基互为分子伴侣,相互促进了蛋白质的重新正确折叠 【结果】表达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ELISA检测表明:复性后的蛋白免疫学活性得到了提高 【结论】由此获得了有活性的蛋白质,并且建立了不相容双质粒共表达外源基因和包涵体复性的方法。

马蓝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53-57

摘要:以马蓝为研究材料,对马蓝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RAPD-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提取液中加入PVP和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物质,采用高盐沉淀DNA和多次洗涤去除糖类,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马蓝基因组DNA。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所获得的DNA完整,无降解,完全可以满足RAPD等分子标记分析的需要。同时对马蓝RAPD-PCR反应体系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马蓝RAPD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25U TaqDNA聚合酶,0.25mmol/Ld NTP,2.5mmol/L Mg2+,50ng模板DNA,1.0μmol/L引物 反应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38℃。

三个烟草品种瞬时表达OsWAK1::GFP的差异58-61

摘要:在研究水稻基因OsWAK1功能的过程中,利用荧光分子标记的方法,将OsWAK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为融合蛋白,利用注射法使表达OsWAK1::GFP融合蛋白的农杆菌浸入烟草叶片。通过荧光显微观察,根据烟草叶片表皮细胞中是否产生绿色荧光来判断融合蛋白是否表达。研究中同时利用了3个不同的烟草品种,利用同样的方法和操作程序,但是最后根据烟草叶片中绿色荧光的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的烟草品种对OsWAK1::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差异很大。OsWAK1::GFP融合蛋白能够在心叶烟叶片中表达,却未能检测到其在本生烟和三生烟两个品种的叶片中表达。

几种真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62-64

摘要:通过3种内生真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即CTAB法、SDS法、改良的CTAB法,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能得到目的DNA,而且得率都较好,但改良的CTAB法效果最好,不仅DNA纯度高且质量也好。用改良的CTAB法所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清晰的、单一的扩增普带,完全可用于酶切、测序等后续实验。

23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65-67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现有杀虫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23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药20天后,对稻纵卷叶螟控制效果达90%以上的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和氟虫睛 防治效果达80%~90%有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丙溴磷、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喹硫磷、敌百虫,以及杀虫单、氟铃脲、仲丁威。可以认为,只要施药及时,目前大多数杀虫剂仍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运用AHP法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的评析68-74

摘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并以此体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体系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层次分析法。笔者在结合中国国情选取10个指标进行排序后,挑选出权重值大于0.1的四个指标组成新指标体系并重新赋予权重值,并以此对1996—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出其综合得分并划分警级。其结果显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程度呈下降趋势,整体属于轻度风险警级,尤其以2003年为最低点。特别是当地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逐年减少,使其面临一定的粮食风险。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判断此预警系统较为合理、灵敏,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香菇柄肉松加工工艺的研究75-78

摘要:以香菇柄和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讨香菇柄肉松加工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及辅料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辅料添加量的最佳配比:白砂糖16%、酱油6%、食盐1.2%。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烘烤温度60℃、烘烤时间60min、炒制时间35min。制得的产品颜色金黄,呈松散的絮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