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1-5

摘要:旨在研究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采用3×3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铜、锰水平的日粮,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4、8、12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锰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125、200mg/kg,试验期8个月。结果表明: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差异显著(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CAT),铜兰蛋白(C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不同铜、锰水平下试验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8mg/kg日粮干物质,锰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0mg/kg日粮干物质。

癸氧喹酯对AA肉鸡感染Eimeria tenella疗效的研究6-9

摘要:通过测定抗球虫指数来衡量癸氧喹酯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疗效。结果表明癸氧喹酯低中高剂量组(13.6、27.2mg/kg和54.4mg/kg)抗球虫水平都达到了优秀,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81.29、182.65和181.61。癸氧喹酯与马杜霉素联合用药组(13.6mg/kg+2.5mg/kg)和癸氧喹酯与妥曲珠利联合用药组(13.6mg/kg+12.5mg/kg)的药效突出,抗球虫指数达到了194.37和197.89。试验说明癸氧喹酯能够有效的抑制球虫病的发生,联合用药效果尤佳。

野家杂交猪F1代群体8个繁殖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析10-13

摘要:测定和分析了野猪与大白猪杂交后F1代群体内8个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群体遗传情况,以期为猪的杂交育种以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法对248头杂交猪(大白♀×野猪♂)的ESR、FSHβ、GPX5、FUT1、PRLR、NCOA1、OPN和RBP4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了检测,并计算了每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大白猪群体内引入野猪血统后,F1代的ESR、FSHβ和PRLR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FUT1和GPX5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与现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NCOA1和OPN的优势基因频率都高于已检测的杂交品种,只有RBP4基因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野猪与家猪杂交育种工作中,要选择ESR、FSHβ和PRLR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母本群体。

小鼠睾丸hsc70t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14-17

摘要:为了获得小鼠睾丸hsc70t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sc70t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GenBank accession No:NM_013558),提取睾丸中的总DNA,利用PCR方法扩增hsc70t基因序列,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然后进行序列测定与序列分析。测序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一条1926bp左右的基因片段。所测序列被GenBank收录,收录号为EU549780,与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hsc70t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9%,与大鼠(Rattus norvegicus)、猕猴(Macaca mulatta)、黑猩猩(Pan troglodytes)、蟾蜍(Xenopus)、人类(Homo)和青鳉(Oryzias latipes)的相似性分别为94.4%、85.4%、84.9%、72.7%、71.9%、67.1%;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小鼠与大鼠距离最近。证实了hsp70基因的高度保守性,并为hsc70t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18-20

摘要: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和培养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大肠杆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100ng/ml LPS是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诱导炎症的最适浓度。炎症模型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比同期空白组高(P〈0.01),表明炎症模型建立成功。

MEF2a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研究21-23

摘要:分别取90日龄、180日龄和270日龄大白猪心肌、背肌和腿肌,提取总RNA,设计并合成猪MEF2a引物,以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日龄大白猪肌肉组织中MEF2a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大白猪的心肌和背肌中,MEF2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在腿肌中有显著差异(P〈0.05)。从90日龄到270日龄,MEF2a基因在心肌、背肌和腿肌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腿肌最高,其次是背肌,心肌最低。据此推测,MEF2a基因在猪成体后的肌肉组织中,主要是促进Ⅰ型肌纤维的生成,而不再是介导细胞分化。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椰子ISSR体系优化24-29

摘要:该实验旨在获得最佳的椰子ISSR-PCR反应体系,以海南本地高种和马来亚高种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将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设定5个梯度,根据每个因素量的变化对扩增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梯度PCR仪得出引物807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6.0℃;最后确定最佳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Taq聚合酶1.0U、Mg2+浓度即10×Taq Buffer用量2.5mmol/L、模板DNA用量50ng、dNTPs浓度0.2mmol/L、引物浓度0.8μmol/L。

丝瓜SRAP-PCR体系建立与优化30-34

摘要:以丝瓜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中的4种关键因素(dNTPs、Taq酶、引物、模板)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丝瓜基因组SRAP分子标记的扩增体系:反应总体积10μl,其中含Taq酶1.0U、模板DNA 50.00ng、dNTPs 0.3mmol/L、引物0.30μmol/L。该体系能很好地满足丝瓜基因组SRAP标记的要求,可应用于丝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秋水仙素诱导美洲商陆四倍体的研究35-38

摘要:利用改良L.D.Cua法对美洲商陆进行多倍体诱变,在秋水仙碱浓度为0.2%条件下,设置24h、48h和72h三个诱变时间,并对所得到的变异株和对照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变48h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的叶片厚度增加43.75%;叶形指数减少37.95%;气孔纵横径分别增加52.94%和73.01%;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20.91%;花直径增加22.96%;花粉粒直径增加22.47%;果实直径增加23.66%。对变异株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鉴定,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2x=36,而对照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x=18,证明变异株为四倍体。

甘蓝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39-42

摘要:甘蓝枯萎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引起的土传病害,属于中国新发病害,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北部夏秋甘蓝生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并且发病地域逐年扩大。抗病品种的使用是目前减少甘蓝枯萎病损失的最有效方法。而探索高效的甘蓝抗枯萎病鉴定方法以准确鉴定甘蓝种质资源的相应抗性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前期病原物分离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来源于山西寿阳的强致病力株GLHW1作为病原,通过混合因子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3个接种方法,3个接种浓度及2个接种时期的接种效率及不同因素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接种效果的重要性影响依次为接种方法〉接种浓度〉接种时期,推荐给甘蓝育种者的接种程序是:在3叶1心期,将幼苗的根系浸入1×106cfu/ml孢子悬浮液中15min。

小金海棠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xSod2克隆与序列分析43-46

摘要:以苹果属植物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为试材,利用差异筛选消减cDNA文库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到了小金海棠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xSod2(Genbank登录号为DQ431473),该基因全长805个碱基,开放阅读框为471bp,编码157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15kDa。该基因具有CuZn-SOD基因的典型结构域特征。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小金海棠MxSod2与龙眼、荔枝等非禾本科植物保持了较近的亲缘关系,与花生、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远。

糯玉米的成熟胚培养47-49

摘要:以糯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作离体培养,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硝酸银及有机物等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阶段,N6+6-BA0.2mg/L+2,4-D2mg/L的培养基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质量好;在继代培养阶段,MS+6-BA0.2mg/L+2,4-D2mg/L+AgNO310mg/L或CW(Coconut Water)10%的培养基可改善胚性愈伤的质量。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分析——基于上海市生鲜食品消费的调查50-54

摘要:通过上海市生鲜食品消费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关注及认知程度均较高,但是了解的程度不深。在对影响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婚否、收入、家庭规模、对安全食品的关切度等变量均影响了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最后提出政府应加大安全食品的宣传、加强安全食品消费市场的培育、对安全食品的生产与经营进行补贴等建议。

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保鲜效果的影响55-58

摘要:研究了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的保鲜效果。用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进行处理,通过测定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根蒜提取物对香椿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可以延长保鲜期7天以上。小根蒜水提物可以显著降低香椿的腐烂率,抑制Vc含量的下降,贮藏28天香椿的完好率仍维持在89.6%,Vc保持率为49.4%。小根蒜醇提物与6-BA复配可有效降低香椿的脱叶率和失重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28天脱叶率为20.3%,失重率和叶绿素损失率分别为3.8%和5.3%。以小根蒜提取物作为天然蔬菜保鲜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山药加工过程中护色方法的研究62-64

摘要:研究一种在山药制品加工过程中防止褐变复合食品添加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通过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配方。以市售新鲜山药为主要原料,分别研究了柠檬酸、燕麦提取物、抗坏血酸这些常用护色剂对防止山药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情况,选择以柠檬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为护色剂,在考虑时间的基础上,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山药的最佳护色方法,即:0.3%柠檬酸,0.1%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45min,有效的防止山药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褐变。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基础科学
分子标记技术及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65-73

摘要:分子标记是一种新类型的遗传标记,作为研究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快速发展与应用对水稻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综述20多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一般特点、和检测技术及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收获期对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油分及产量的影响74-77

摘要:利用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品种的收获期试验,来研究收获期对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品种油分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分期收获的方法对6个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品种进行处理,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进行油分分析,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试验表明,收获期对大豆油分含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从初熟期开始,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各品种油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有规律的变化趋势,6个品种的油分含量变化幅度为0.37~0.87个百分点,每个品种都有一个最佳的收获时期以获得最高的油分含量,但油分含量变化情况和品种的生育期相关性不大,是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播期对产量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四个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黑农44、垦农19、合丰48号和合丰47号产量变化较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两个早熟品种的产量变化较小,不显著,产量变化总体趋势是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高油品种适期收获能获得较高的油分和产量。

黔西南州烟叶外观质量分析78-81

摘要:为开发黔西南地方特色烟叶,为卷烟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2000—2006年贵州通过项目实施,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烟叶总体外观质量较好,烟叶颜色各县均在桔黄范围,成熟度较好,结构疏松、身份适中,油份有、色度强。该研究为贵州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