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Caffeoyl Glycoside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1-5

摘要:本实验室从胡黄连根茎分离到1,6-di-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单体Caffeoyl Glycoside(CG),体外试验测定其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G对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能量代谢水平;CG对PMφ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A或LPS)作用均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PMφ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CG单独作用就能显著提高N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或P〈0.01)。CG在体外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的增值和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或P〈0.01)。研究结果显示CG具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作用。

慢病毒载体介导成纤维细胞高效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6-10

摘要:试验尝试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人成纤维细胞系。取成年男性包皮皮肤的皮下组织,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脂质体和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果显示,来自成年人包皮皮下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具有快速的增殖和稳定的生长性能。脂质体介导转染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不稳定,阳性细胞表达率低,转染后的人成纤维细胞变得更为细长,细胞生长速度降低。慢病毒载体介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高效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细胞生长性能和形态没有变化,经过多次传代和冻存复苏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慢病毒介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检测显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9.85%,并且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均一程度为76.05%。试验证实了慢病毒载体能够高效稳定介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11-16

摘要:【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I和Xhol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S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S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治上的应用17-21

摘要: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好气芽孢杆菌,由于对昆虫具有特异性毒杀作用,不污染环境和对人畜无害,成为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生物杀虫剂菌种。近几年来,Bt在其它领域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将从Bt微生物学、Bt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胸腺肽αl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22-25

摘要:构建胸腺肽αl(Thymosin αl,Tα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为大量获得胸腺肽αl打下基础。将人工合成的Tαl三串体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后,CaCl2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氨苄青霉素筛选后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BL21中胸腺肽αl的表达。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与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31kD)相符的条带。成功构建了Tαl原核表达载体,该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分析26-31

摘要:2006~2007年间,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采集的犬细小病毒粪便样本中随机抽取20份,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20份样本的犬细小病毒VP2全基因序列。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20个样本中,有19个样本属于CPV-2a,1个为CPV-2b,且所有病毒样本的297位均发生Ser→Ala的置换:基因型为CPV-2a病毒样本的555位均发生回归性置换(Ile→Val)。与经典的CPV-2a/b毒株比较,部分样本还出现了新位点氨基酸置换现象。其中,样本CPV/BJ005/07与CPV/BJ008/07VP2的139位氨基酸残基由Val置换为Ile;80%(16/20)的样本在324位有Tyr→Ile的置换;样本CPV/BJ004/07和CPV/BJ050/07分别在226(Ser→Asn)与382(Arg→Lys)位发生置换。运用DNAStar软件对上述置换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除Ile-139突变意义不大外,Ile-324、Asn-226和Lys-382均处在VP2蛋白潜在的抗原表位区域,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灌浆期淀粉合成酶动态与米质的相关性分析32-38

摘要:籽粒灌浆动态与酶活性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灌浆速率最大的时期也是大多数酶活最高的时期,一般在开花后10d前后。籽粒灌浆平缓,灌浆前、中期时期较长的稻米品质较好,能达到14d左右最好。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稳定,不同品种的酶活性高峰一致,均在开花后12d左右。Q酶表现出与其它各酶不一样的动态,与其它各酶没有显著相关性。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39-44

摘要: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蛋白质转录后修饰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进展揭示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适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该类酶功能和参与调控机制的认识还很少。该文综述了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分类标准、各种类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生化特性及在动物、植物和酵母中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种类。分析了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质结构特征及作用底物的特点。并综述了最近动植物中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功能研究的进展,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及其活性的调控方式;并对进一步研究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功能进行了展望。

溴氰菊酯人工抗原合成及鉴定45-49

摘要:以二溴菊酸和3-[(4-硝基苯)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溴氰菊酯半抗原1-氰基[3-(4-氨基苯)苯基1甲基-2,2-二甲基3-(2,2-二溴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用重氮化法将溴氰菊酯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相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紫外吸收法估算偶联比分别为11:1和8:1;以BSA偶联物作免疫抗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溴氰菊酯多克隆抗体,间接非竞争ELISA法测定2个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00000和80000,间接竞争ELISA法初步测定农药浓度50μg/ml时抑制率达到80%以上,为研究建立溴氰菊酯农残免疫快速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仁用杏远缘杂交后代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50-54

摘要:为了有效的利用SSR—PCR对仁用杏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早期鉴定,采用正交设计,对仁用杏杂交苗SSR-PCR反应的5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仁用杏杂交苗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20μ1反应体系中,1xbuffer、2.0mM/LMg^2+、0.25mM/L dNTPs、0.25μM/L Primer、60ng/20μl模板DNA和0.05U/μl Taq酶。

西藏春青稞种质资源的特色及利用研究55-59

摘要:从西藏各地征集的300余份食用栽培春青稞种质资源,从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抗锈性和籽粒粗蛋白、β-葡聚糖含量、维生素E等特征特性鉴定、评价。分析结果认为:(1)西藏春青稞多样性极为丰富,如芒、稃和籽粒颜色,具有变异最为丰富,多样性最高的特点;(2)具有早熟、大穗、多粒、棱型多,以及抗锈性强等和耐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优良遗传性状;(3)具有密穗、稀穗、裸粒、钧芒、矮生、抗锈等可利用基因潜力巨大等特色;(4)籽粒粗蛋白、β-葡聚糖、维生素E等成份因各地区环境条件不同差异较大。笔者主要对西藏春青稞种质资源中优异种质进行评述,筛选出一批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优良性状的遗传资源,并提供可利用的优良种质,为青稞育种及基因资源的研究提供依据。

窄冠白杨组培快繁与再生体系的建立60-64

摘要:以窄冠白杨为试材,对其组培快繁与再生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抗氧化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抗坏血酸(Vc)能有效降低外植体的褐化;该品种外植体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BA0.3mg/L+NAA0.05mg/L,平均分化率为87%,增殖系数达7.5倍,与其它处理组合均呈极显著差异。硝普钠(SNP)12mg/L极显著地促进叶片不定芽分化,其再生频率与再生芽个数分别达到96.5%与8.2。窄冠白杨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mg/L。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65-68

摘要: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因素、类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响应面法优化苏云金杆菌固态发酵培养基69-73

摘要: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基于压力脉动周期刺激的苏云金杆菌固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SAS软件对以啤酒糟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中影响苏云金杆菌毒力效价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评价,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的组分(m/m)为:啤酒糟:玉米粉:豆粕粉:KH2PO4=100:2.19:15.41:0.22。在优化培养基中,生物农药的毒力效价可达到8563IU/mg,验证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海洋红酵母耐盐cDNA文库的构建与序列分析74-76

摘要:利用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海洋红酵母耐盐cDNA文库,一共挑出270个克隆子,选取了25个克隆进行测序,经过Blast分析,初步认为有一个克隆是与耐盐相关的基因,2个属于未知基因,其余为核RNA。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六堡茶的理化分析研究77-80

摘要:研究六堡茶散茶和砖茶(2006年产)的主要功能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六堡茶散茶和砖茶的主要化学功能成分分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9.81±0.073)和(2.37±0.011)mg/g,未检测出茶氨酸;水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45±1.03)和(47.55±1.19)mg/g;游离蛋白质含量为13.28±0.53)和(11.41±1.71)m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4.24±0.063)和(2.37±0.011)mg/g;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8.30±0.10)和(29.28±0.059)mg/g;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31.09±8.41)和(95.61±0.58)mg/g,儿茶素类单体分别有8和7种检出,并分析了其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35.68±9.22)和(305.22±7.76)mg/g。用L^*a^*b^*。表色系分析了六堡茶和普洱茶茶汤的色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六堡茶茶汤在205nm和272nm处近有特征吸收峰。得出结论: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呈现典型的黑茶特征。

三氟氯氰菊酯在绞股蓝上的残留动态研究81-84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5%三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在绞股蓝上的残留动态。绞股蓝样品用丙酮和石油醚提取,毛细管柱分离,ECD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最小检测限为5×10^-12g,在绞股蓝上的最低检测浓度为8×10^-3mg/kg;三氟氯氰菊酯在绞股蓝上的半衰期约为5d,喷药30d后,在绞股蓝上的最终残留量未检出。

黄秋葵叶粉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研究85-88

摘要:研究了温度、光、氧气、矿质元素和抗氧化剂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极显著,两者在阳光下降解速度很快;温度对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极显著,β-胡萝卜素在室温降解速度很快;氧气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K、Ca、Mg和Co不利于叶黄素的稳定,矿质元素均不利于β-胡萝卜素的稳定,其中Ca的影响最大;0.24%的VcNa和Vc有利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