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T—PCR检测方法研究1-4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的RT—PCR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株(BVDV)5’端非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两条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两株BVDV标准株(OregonC24Vand NADL)进行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同时设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轮状病毒株、MDBK细胞作对照;【结果】两株BVDV标准株均扩增出了长度为325bp的片段.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形成长度为111bp和214bp两条片段,而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轮状病毒株、MDBK正常细胞扩增均为阴性,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作出诊断。该方法的敏感性可高达10^-1TCID50。

熊蜂为温室茄属作物授粉的优越性5-9

摘要:近几年,国外已广泛利用熊蜂为温室农作物授粉,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熊蜂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成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利用熊蜂为温室作物授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减少畸形果率,还可以解决应用化学激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综述了利用熊蜂温室茄属作物授粉的优越性,并讨论温室环境、茄属作物本身等对授粉的影响,以及熊蜂为温室茄属作物授粉行为和效果,旨在为中国熊蜂授粉应用及推广奠定基础。

无角多赛特绵羊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调查初报10-14

摘要: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法对河南某种羊场新引进的82只1岁左右无角多赛特绵羊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0圈绵羊均感染球虫.感染率28.57%~100%,平均为84.2%(69/82);多为2-5种球虫混和感染;平均OPG值为839.03(200-4200)。共检出11种艾美耳球虫,分别是:韦不理吉艾美耳球虫(Eimeria weybridgensis)、巴库艾美耳球虫(E.bakuensis)、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类绵羊艾美耳球虫(E.ovinodalis)、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槌形艾美耳球虫(E.crandllis)、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贡氏艾美耳球虫(E.gonzalezi)、爱缪拉艾美耳球虫(E.aemula)、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其中前4种为优势虫种。用Miaspro图象分析处理系统软件对各种卵囊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显微照相和形态描述。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地方株动物回归试验15-18

摘要:【目的】自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中分离得到的非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病毒(BVDV),为了解分离毒株的特性,进行回归动物试验;【方法】将此分离毒回归2月龄健康犊牛,接毒25天后扑杀剖检,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自犊牛体内采取脾、骨髓、肠淋巴结及血液接种MDBK细胞进行培养,分离病毒,进行细胞传代,将此细胞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犊牛表现为典型的急性病毒性腹泻症状和病变。自病料分离病毒经MDBK细胞盲传至第9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将此细胞毒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相应的665bp的片段;【结论】将分离株接种易感犊牛以复制出BVD-MD病症,并从试验牛体内分离得到BVDV,从而进一步确证分离到的毒株属BVDV。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仔猪饲料代谢动力学的研究19-23

摘要:通过消化与饲养实验,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机理。消化实验采用外源指示剂法,按照4×4完全拉丁方设计。用8头平均体重为9.65±1.26kg的3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了35天试验(其中预试期7天):饲养实验利用40日龄胎次相近、平均初重为10.19±1.86kg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5窝36头按照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经过28天的试验后结束时进行了空腹血液指标分析测定。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①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对饲料粗蛋白(CP)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中草药1组在提高饲料CP与ADF消化方面分别比喹乙醇组高14.68%、38%;②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液血小板数(PLT)(P〈0.05);③中草药添加剂组比喹乙醇组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液谷丙转氨酶(ALT)的浓度(P〈0.05),提高了血液葡萄糖(Glu)的浓度(P〈0.05),中草药添加剂的安全性需要重新评估。④中草药添加剂提高了血液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尿素氮(BUN)、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通过提高仔猪对饲料粗蛋白质与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增强蛋白质与葡萄糖的吸收、加快糖类在体内的代谢。达到对仔猪促生长作用的效果:中草药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安全使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肉质特性研究24-27

摘要:选择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进行了肉质化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尼本水牛(57.73%)和摩本水牛(53.63%)的熟肉率有显著差异(P〈0.05);尼本水牛(0.93%)比摩本水牛(1.03%)的粗灰分高10.75%(P=0.04):而其它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都没有显著差异。此项试验说明,通过尼里水牛或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的杂交并没有显著改变德宏水牛肉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急、慢性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28-32

摘要:【目的】探讨自由基在冷应激对禽类机体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为探索促进动物冷适应的方法.提高动物的抗寒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了急、慢性冷应激对腓肠肌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急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T-AOC与SOD活性均逐渐降低,GSH-Px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血清T-AOC逐渐降低,GSH-Px活性、CAT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慢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腓肠肌T-AOC、GSH-Px活性、CAT活性及SOD活性均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血清T-AOC、GSH-Px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结论】表明急、慢性冷应激均可使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诱发氧化胁迫,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对机体造成损伤。

伏牛白山羊mtDNAD—loop序列多态性和系统进化分析33-36

摘要:为研究河南省伏牛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试验测定了该品种8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控制区线粒体控制全序列长度为1212bp或1213bp,A+T含量占60.1%.其中40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3.30%),核苷酸多样度为1.562%,这些差异共定义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4,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伏牛白山羊序列和GENBANK两条野山羊序列构建了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伏牛白山羊和角骨羊单独聚在一枝上.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伏牛白山羊可能起源于角骨羊。

犬骨不连动物模型的建立37-39

摘要:为建立一种客观的骨不连动物实验模型,采用手术的方法将前臂桡骨中段截除1.5cm骨段(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使之形成骨不连的病理状况。于术后3个月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两断端均有骨的生长但未能建立骨性连接,骨端硬化,髓腔封闭,符合骨不连的x射线表现,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

新饲料添加剂N,O-羧甲基壳聚糖的急性毒性研究40-42

摘要:【目的】研究N,O-羧甲基壳聚糖对鸡的急性毒性,评价该药的安全性;【方法】以最大浓度的N,O-羧甲基壳聚糖(10.5%),按20ml/(kg·bw)(2.1g/(kg·bw)/次)剂量24h内给鸡灌服;【结果】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各组试验鸡全部存活,临床、剖检均未见到异常变化,测不出LD5D,根据新药审批办法中关于急性毒性的要求,进行最大耐受量的测定。鸡灌服给予N,O-羧甲基壳聚糖的最大耐受量为10.5g/(kg·bw),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3500倍;【结论】N,O-羧甲基壳聚糖毒副作用很小,临床可以安全应用。

淫羊藿苷对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43-46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了淫羊藿苷对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加入第二代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培养24、48、72h时,使用MTT法和PNPP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淫羊藿苷促进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增殖作用不显著。其中当淫羊藿苷浓度为20ng/ml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最强。【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鸡胚成骨细胞分化.对成骨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展望47-52

摘要:自1994年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粳稻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来,在短短十几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概述了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历史和原理、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体系的重要因素、转基因水稻的特点和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荞麦BTI全长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53-57

摘要:【研究目的】扩增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Buckwheat tryps ininhibitor,BTI)基因,并对其表达特性和氨基酸同源性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氨基酸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以荞麦cDNA为模板。扩增BTI基因并进行序列及其表达谱分析。【结果]克隆得到了BTI基因。它的cDNA全长为459bp,含有一个216bp的完整阅读框,编码72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其蛋白质序列与已报道的荞麦种子提取的BWI-1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6%.与笕属植物ATI、亚麻属植物Luti、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PPI-1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5%、59%、48%。RT-PCR分析表明,BTI基因可在不同的组织中进行表达。但经伤害处理后的叶片中其表达量略高于生长各阶段。这可能与逆境情况(如外界损伤)下的应答等生理过程有关。【结论】荞麦BTI基因的获得.可为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新型试剂-D.S.G在烟草RNA提取与纯化中的应用58-61

摘要:核酸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础,提取高质量的核糖核酸(RNA)是构建cDNA文库和进行基目表达研究工作的前提。笔者比较了TRIREAGEN法、D.S.G法、异硫氰酸胍氯化铯密度梯度分离法、D.S.G和TRIREAGENT结合法、TRIREAGENT和D.S.G结合法等5种烟草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D.S.G和TRIREAGENT两种试剂的配合使用均可有效地去除烟草植物细胞壁中的多聚糖及其它成份.获取较高质量的RNA。这说明新型试剂-D.S.G与TIUREAGENT的配合使用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RNA.但D.S.G单独使用效果并不佳。

酶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及生物技术改良62-65

摘要:酶是由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构成的活性蛋白质,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酶制剂工业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残留降解、生物农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和农业食品加工以及生物技术在该领域应用进行简短的综述。

哈茨木霉H-13液体发酵产几丁质酶的条件66-69

摘要:文中以产几丁质酶的哈茨木霉H-13为实验菌株,在相同基本培养基上,采用每次同一浓度不同碳源.同一碳源不同氮源浓度;相同浓度碳源和氮源,不同pH、温度对木霉产几丁质酶能力的影响.筛选出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因子,提高木霉产几丁质酶发酵的效果,促进该项发酵产品的产业化。

植物磷胁迫条件特异性表达基因研究进展70-74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元素,然而多数土壤中可利用磷的含量却很少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因而作物磷素营养研究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目前,磷素营养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磷缺乏时,植物根和茎中发现了许多磷缺乏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包括高亲和力磷转运子、有机酸的分泌相关基因、酸性磷酸酶、TPSI1/Mt4基因家族等。这些磷缺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对植物吸收利用磷起到重要作用。磷缺乏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研究为了解植物适应磷胁迫的机制、提高磷利用率改良作物奠定了基础。

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75-78

摘要: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晚疫病则是当今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重点介绍了四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和SSR.以及国内外利用这些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抗药性、有性杂交后代的遗传分离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介绍了遗传图谱的构建、抗性基因及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QTL定位、体细胞杂种及回交后代的晚疫病抗性检测。这些对今后中国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