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选择素及其配体在哺乳动物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1-4

摘要:选择素是一种非免疫来源的多价糖类结合蛋白,为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超家族的一员,选择素家族有3个结构类似的成员:E-选择素、L-选择素、P-选择素,它们在炎症发生时可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白细胞与白细胞及白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近年来研究发现,选择素及其配体还在精卵识别、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内膜的相互识别、滋养层细胞侵入、胎盘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主要对E-选择素、L-选择素及它们的配体在哺乳动物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表达调节作一综述.

大鸨肾脏组织学观察5-7

摘要:大鸨肾表面被较深的裂分成前中后三群肾叶.每个肾叶又被其表面的浅沟分成敷个肾小叶.后者由外周的皮质和基部的髓质构成,但小叶内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明显.肾小叶彼此借小叶间静脉分开.小叶周集合管、小叶内动脉、肾小球以中央静脉为轴呈圆周排列.在小叶内,肾小体与小叶间静脉之间主要分布近曲小管,中央静脉与肾小体之间主要分布远曲小管;髓质主要分布有髓质集合管和髓袢.

黄芪及当归对增强固始鸡免疫作用的适宜配伍研究8-10

摘要:将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当归散剂按1%添加量加入到固始鸡饲料中,由0日龄饲养至14日龄,解剖取样,分别测定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当归;且黄芪和当归以5:1的比例配伍效果最好.

日粮中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大麻花鸡皮肤及脂肪着色的影响11-15

摘要: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50日龄体重和脚胫颜色相近的大麻花鸡288只,随机分为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组为占日粮2%、3%、4%、5%的黄秋葵,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组、添加加丽红和加丽黄的混合组,试验共进行42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3%、4%、5%黄秋葵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试验鸡皮肤和脂肪的着色效果(p<0.05),而添加2%黄秋葵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的着色效果较差;试验组鸡从开始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到皮肤显现较黄颜色,需要3周左右,4周后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各个部位着色程度大小是:脚胫>胸部>臀部>脂肪>背部;日粮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试验鸡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

优生素对草杂鸡生长性能及淋巴器官发育的影响16-19

摘要:研究了优生素对草杂雏鸡生长性能和淋巴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00只一日龄草杂雏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50只/组.基础日粮相同,优生素按照500g/t添加到基础日粮中.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取10只鸡解剖采集胸腺、腔上囊、脾脏等淋巴器官样品,置于Bouin固定液中固定,常规方法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Olympus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表明,试验组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试验组鸡较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试验组鸡较对照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鸡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腔上囊皱襞发达,退化延缓;脾脏的脾小结体积增大,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结论,优生素可提高雏鸡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胸腺和腔上囊的早期发育,延缓腔上囊的退化,增强脾的免疫应答反映.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20-24

摘要: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拥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利用转基因家畜的乳腺生产人类重组蛋白,可以获得安全而有效的药用蛋白.在此,在阐述乳腺生物反应器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乳腺生物反应器医用蛋白产品、载体构建以及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乳腺生物反应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发展前景,特别是指出了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势及可能性.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淡紫拟青霉种内RAPD多态性分析25-28

摘要:对来自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20株淡紫拟青霉,及拟青霉属其它菌株4株进行RAPD分析,从RAPD扩增结果可知淡紫拟青霉种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型.RAPD扩增指纹图谱有效地分辨不同菌株的基因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差异与地理来源无关,与防治效果正相关;种内的遗传差异要大于种间的差异,说明种内可能含有隐含种;未鉴定菌株为淡紫拟青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繁的影响29-32

摘要:试验研究了含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AA、BAP)的5种培养基对5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繁的影响.结果表明:③号培养基(MS+1mg/LGA3+0.1mg/LNAA)适合于克新4号、克新13号和尤金脱毒试管苗的微繁;④号培养基(MS+0.01mg/LBAP+0.05mg/LNAA)适合于早大白脱毒试管苗的微繁;而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①号培养基(MS培养基)适合于克新16号脱毒试管苗的微繁,以期为快速、低成本培养健壮试管苗打下基础.

AP2/EREBP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33-38

摘要:AP2/EREBP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AP2/EREBP家族成员在结构上有共同的特点:每个成员都含有由60个左右氨基酸组成的非常保守的DNA结合域(即AP2/EREBP结合域).含有AP2/EREBP结合域的转录因子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转导,如:花器官形成、抗病、抗逆、激素响应(乙烯)等.在此,主要介绍了植物转录因子AP2/EREBP家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白花长寿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39-42

摘要:以白花长寿花的茎段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丛生芽的增殖以MS+BA2.0mg/L+IBA0.1mg/L+GA3 2.0mg/L+蔗糖40g/L最适;生根培养用MS+BA 0.1mg/L+IBA0.4mg/L+GA31.5mg/L+蔗糖40g/L最好.试管苗移栽基质中成活率达9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43-47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因此,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综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与类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原理,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在回交育种、基因聚合、数量性状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红花长寿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48-52

摘要:试验采用红花长寿花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带叶柄的叶片在MS+2,4-D1.0 mg/L+BA0.5 mg/L的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效果最好;在MS+BA0.25 mg/L+2,4-D1.5 mg/L+GA0.6 mg/L的培养基上有利于愈伤组织转绿分化:在MS+NAA0.25 mg/L+BA1.5 mg/L+GA0.6 mg/L的培养基上有利于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在1/2MS+NAA0.3 mg/L+IBA0.7 mg/L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

辣椒自交系的基因型值分析53-56

摘要:利用Steuclid遗传距离对31个自交系的10个性状的基因型值基于UPGMA法进行研究,在遗传距离GD为6.0处,可将辣椒的两个变种分开,即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变种群和Capsicum annuum var.longum变种群;在遗传距离GD为4,6处,可将31个自交系分为5类.第一类:7号,灯笼椒变种;第二类:9号和5号,植株较高大、晚熟、感病;第三类:25号,中抗、矮杆、早熟;第四类:6、12、10、19、14、11、29、31、30、24、16、20、18、17、21、15、13、23、22、8、4号,这一类在熟性、抗性方面属于中间类型,在植株高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五类:27、26、28、3、2、1号,植株高大、晚熟、抗病.这种分类结果有助于利用这些自交系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

棉花纤维品质不同世代的遗传相关分析57-59

摘要:通过对高产高品质陆地棉渝棉一号选育系952-23与典型的低产低强度陆地棉多基因标记系T586杂交的F1,经多代不同纤维品质重组自交后,对F3与F7纤维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都比较小,F3与F7白色纤维的长度,绿色纤维的细度相关性显著,即这些性状遗传相对稳定,可进行早代选择.F7与F3的纤维品质相比较,长度指标减小了,但细度和比强有所提高.

日本多花紫藤组培快繁技术研究60-63

摘要:以日本多花紫藤种子无菌播种小苗茎及落地苗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时期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分生组织的诱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2mg/L+NAA0.1mg/L+3.5%蔗糖;继代增殖以光强1500~2000Lx,温度(25±1)℃,pH5.8~6.0,培养基以MS+BA2mg/L+IBA 0.5mg/L+3%蔗糖增殖率最高,25~30d即可转接继代,每代增殖倍数为2.8~3.6倍;生根培养以1/2MS+ABT 0.5mg/L+IBA0.5mg/L+2.5%蔗糖在光强1500~2000Lx,温度(25±1)℃条件下,生根率达95%以上.同时,对组培苗假植基质也进行了研究筛选,以河砂+草炭+谷壳灰=2:1:1处理效果较好,移栽成活率达86.5%.

烟草高分子量核DNA提取方法比较64-66

摘要:高分子量(HMW)核DNA的制备是构建BAC文库关键环节之一.为构建高质量的烟草BAC文库,作者研究了一次选择法和二次选择法提取烟草高分子量核DNA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二次选择法得到的高分子量核DNA浓度较低,但此法省略了对细胞核连续3~5次的漂洗,而且得到含DNA的凝胶块(plugs)数量是用一次选择法的3倍,因此得到高分子量DNA的总量更高;同时二次选择法得到的plugs纯度更高,排除了酶切时细胞杂质对HMWDNA的干扰,此外在节约材料等方面也优于一次选择法.

早籼稻近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鉴定67-70

摘要:以早籼稻浙106与近缘系浙205、浙206和浙207共4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农艺性状为观测指标的形态标记鉴定技术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对4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基因组DNA进行性状考查.结果表明:4个材料具有各自所特有的外观形态标记,但只运用农艺性状的观察很难来鉴定浙106与近缘系,选用的32对引物中有13对引物在品种(系)间表现明显的多态性特征,SSR标记结合形态标记用于近缘系间的品种鉴别较为合适.

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71-75

摘要:植物转基因技术开辟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转基因玉米是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应用转基因技术已经获得抗虫、抗除草剂和其他有用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在此,就玉米转基因在受体系统、目的基因及转化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玉米转基因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以及其他类型玉米的转基因研究进展做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