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全血培养与酶标仪联用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的研究1-3

摘要:随机将60只健康两周龄雏鸡分成两组:静脉注射顺铂的抑制组(Y)与空白对照(D)。动物处理三天后无菌采血.进行全血培养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培养24h、48h、72h、96h、120h时分别吸取上清离心。在酶标仪570nm处读数绘图分析:同时进行MTT比色试验.测定570nm处OD值绘制曲线图比较分析。将全血法72h时的离心上清、MTT法48h时的蓝色细胞悬液在酶标仪570nm直接读数;吹打数次和数分钟后同样条件下各读数一次;室温过夜后再读一次:对OD值相对于均值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血培养上清吸光度的测定同MTT比色法一样能够反映出淋巴细胞转化情况,该法在试验可重复性方面明显优于MTT法。

内毒素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4-6

摘要:目的是研究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导致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将所培养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LPS组,每组按时间分为4个亚组:3h、6h、9h、12h。空白对照组加维持培养液,LPS组加1μg/ml LPS培养液,在CO2培养箱内静置培养。结果表明,一氧化氮(NO)分泌明显升高,3h后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而内皮素(endothelin;ET)分泌急剧升高.9h后达到高峰.随后又开始逐渐降低,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引起了NO和ET的升高可能是LPS导致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

更正6-6

犬基因组研究进展7-11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逐渐发展成熟使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成为必然。犬由于具有遗传多样性和疾病易感性等特点.是一个极好的比较基因组学的动物模型。在此,综述了犬基因图谱、基因组测序、犬基因组比较图谱及犬基因组研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分子标记在鸡遗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12-15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动物学及免疫学等研究领域中。在此,概述了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其在鸡中的应用情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分子标记必将不断改进完善.人们也将会不断地发现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鸡的遗传及应用研究中。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瓣化型胡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片段的分离及序列分析16-20

摘要:以128对引物组合对辩化型胡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进行cDNA-AFLP分析,筛选与不育性相关的特异片段,对其中两个表达丰度较高的cDNA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BY1949与拟南芥质子依赖性的类肽转运蛋白在核苷酸水平有87%的同源性.蛋白质水平有58%的同源性。BY2562与瓣化型胞质雄性不育(CMS)胡萝卜线粒体ATP8、ATP9、MD6和cpb-sp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有99%的同源性.期望值为0.0:在蛋白质水平与CMS向日葵线粒体ORFB基因,COXⅢ5’端未知蛋白YMF19以及CMS胡萝卜ATP-8,orfB—F1有97%的同源性:另外与胡萝卜orfB—CMS、orfB-F2、烟草orfB、油菜orf224、拟南芥线粒体orfB、萝卜orf158以及芥菜线粒体膜蛋白、甘蓝型油菜orf474也有90%以上的同源性。

基因工程改良甘薯的研究与展望21-25

摘要: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甘薯的研究进展,包括甘薯的再生系统,外源基因转化方法,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提高甘薯块根蛋白质含量、改善氨基酸组成,改善淀粉组成和含量,提高甘薯抗病、抗虫与抗病毒能力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潜力等。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玉米根尖内源生长素对根冠特定基因正常表达的影响26-29

摘要:系列浓度抗生长素(降固醇酸0.1μmol/L、1.0μmol/L、10μmol/L)处理3-天龄玉米幼苗根尖(约1cm)1天。利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根尖内源生长素对根冠特定基因(Clone C103)表达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Clone C103在4-天龄玉米幼苗初生根根尖中心根冠外烈表达:降固醇酸有效抑制Clone C103正常表达。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加强,尤其是10μmol/L降固醇酸仅使Clone C103在初生根中心根冠最外层微弱表达。由此表明玉米根尖内源生长素影响根冠特定基因Clone C103的正常表达:Clone C103在根冠的表达位置推测该基因正常表达可能与中心根冠外周的平衡石有关。

草莓细胞工程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30-33

摘要:综述了草莓细胞工程技术操作中外植体的类型、外源激素种类及其剂量、培养基的选择以及碳源浓度对培养效果的影响、草莓培养条件的简化和改进及细胞工程技术在草莓资源研究上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草莓抗逆性、耐贮运、品质和风味、以及草莓种质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草莓细胞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果实特异启动子调控薄皮甜瓜ACC合成酶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34-37

摘要:从成熟的薄皮甜瓜(齐甜1号)果肉组织中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得到约0.5kb的ACC合成酶基因的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MD18-T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583bp,编码194个氨基酸:从番茄(东农706)叶片组织中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得到约2.2kb的朋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Easy中,测序表明,该基因为2192bp:以pCAM2301为起始植物表达载体.pCAM—GT为中间载体,成功构建了果实特异启动子(E8)调控薄皮甜瓜ACC合成酶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得到了完整的Ti质粒表达载体系统。

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研究进展38-41

摘要:以列表的形式,从引物设计、分离并登录GenBank的RGA数量、在连锁群中的分布、相关联的基因或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1995-2005所开展的各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研究,并对RGA的结构特征、分布与进化的特点、目前的应用现状、今后的研究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转基因生物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42-45

摘要: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概念、现状出发,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对提高生物品质和生物多样性,改良城市土壤。促进城市绿化,促进城市景观发展,降低工业生产成本与工业污染,节约水资源,净化水体,提供能源,促进医学发展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同时对转基因生物扩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级杂草或超级害树。外源毒蛋白对非目标生物毒的毒害,加快目标害虫种群的进化速度,产生新病毒。威胁人体健康。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城市生态安全等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

大蒜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研究46-48

摘要:以大蒜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同阶段的培养材料为试材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体胚形成过程中,表层薄壁细胞首先经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愈伤组织,随后在其表面形成许多瘤状突起-胚性细胞团,胚性细胞团继续发育成球形胚、盾形胚最后发育成熟形成完整植株。从实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由大蒜体细胞培养而获得的体细胞胚在结构上也具有类似合子胚的基本结构。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49-53

摘要:简述了稻瘟病抗性的两种类型.着重阐述了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主要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了图位克隆法在克隆植物抗病基因中的应用,对其存在的技术瓶颈进行了探讨,并指明了克服这些技术难点的途径。

油菜分子标记与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54-58

摘要:对近几年来应用较广泛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概述了其在油菜遗传多样性评估、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品种保护与纯度鉴定、油菜转基因育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59-63

摘要:转基因植物疫苗是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把外源基因引入植物体内,产生能使人体获得特异免疫能力的新疫苗,和其它疫苗相比,具有廉价、安全、有效等优点。在最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抗原蛋白在植物中得到了表达,进入了动物和体实验。在此,就这些进展以及植物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杀青前后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变化研究64-67

摘要:定量测定了杀青前后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杀青前后不同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不同。杀青后含量降低的中性致香成分有3-己烯-1-醇、苯甲醇、芳樟醇、壬醛、5.甲基正糠醛、癸醛、茄酮、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十四醛、2-十四烯-1-醇、新植二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壬醛、5-甲基正糠醛、癸醛、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2-十四烯-1-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四醛等中性致香物质均以痕量存在。杀青后含量升高的中性致香物质有糠醛、对二甲苯、苯乙醛、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混合物、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杀青过程新增加的中性致香产物。随杀青过程变化较小的中性致香物质有邻二甲苯、β-二氢大马酮等。

苦杏仁蛋白开发利用的前景68-70

摘要:在综述了国内外对山杏的氨基酸组成、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苦杏仁蛋白加工利用的不利因素,总结了中国目前苦杏仁蛋白的加工利用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植物蛋白加工的新趋势,提出了今后苦杏仁蛋白加工利用的研究应向开发苦杏仁蛋白与其他植物蛋白混合产品、苦杏仁蛋白与动物蛋白混合产品、苦杏仁蛋白酶解产品及苦杏仁蛋白调味品等几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