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综述、经营管理、安全监理、教育培训、试验研究、运用修理、农机企业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国际刊号:2095-5553
  • 国内刊号:32-1837/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16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9
  • 综合影响因子:1.7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研究

气吹式大豆精量播种机的设计

摘要:根据大豆种植的农艺要求,设计了气吹式大豆精量播种机。该机作业速度可达6-8km/h,采用三点悬挂式挂接形式,配套动力为88~103kW,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并且能够做到侧深施肥和精密播种。实践表明,该机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能够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
6-8

基于ADAMS油菜播种机排种器型孔形状对破碎率的影响

摘要:排种器是油菜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油菜的播种和产量有很大影响。由于圆柱形型孔的排种器转速低和易损伤油菜籽,本文运用ADAMS软件对两种型孔的排种器性能进行仿真。该自走式油菜播种机的作业速度为3km/h,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下油菜籽在两种型孔中的运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圆柱形型iL的最高转速不宜超过324°/s;在相同转速下,流线型型孔排种器优于圆柱形型孔型孔排种器,流线型型孔排种器在转速为324°/s时,油菜籽的加速度明显比圆柱形型孔时的小。因此,合理地选取排种器的转速和型孔结构.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油菜籽破碎率。
9-11

2BC—1.2型山地牧草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摘要:针对山地丘陵复杂地形和机械化种植牧草的作业要求,研制了以8.8—11.0kW手扶拖拉机为动力源的2BC-1.2型山地牧草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渐变螺旋槽排种器、曲面刃口型垂直开沟器和横向半环槽连接板仿形机构。田间试验表明:该播种机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41.2%,播深合格率为88.5%,各项技术性能满足牧草种植要求。该播种机适应丘陵缓坡地(〈15°)和水平梯田的牧草播种,满足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牧草播种要求。
12-16

甘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的研制与试验

摘要:甘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是根据我国北方甘薯垄作铺膜裸苗移栽的特点,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移栽机。本文对该机型的结构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整机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对机械移栽与人工移栽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该机型还可广泛用于旱田玉米、棉花、油菜、蔬菜、烟苗、花卉等苗类移栽,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7-21

2YZS式移栽机平衡仪设计

摘要:烟苗移栽是烟草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烟苗的倾斜度对烟草生长及后期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电容传感器设计了一个平衡仪,平衡仪将移栽现场的倾斜度通过LED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并对移栽机提出报警等提示信息,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烟苗的倒苗率小于3%,符合农艺要求。因此使用该系统不但可以提高移栽的稳定性.而且也提高了烟苗前期的育苗质量。
22-24

梳刷式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摘要:为适应丘陵山区小麦机械化收割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梳刷式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其主要特点是小麦在切割之前,螺旋喂人装置将穗头沿切向压入轴流脱粒滚筒,通过梳脱元件直接对穗头进行脱粒,然后再切割秸秆并铺放。由于秸秆未进入脱粒装置,降低了脱粒、分离和清选负荷.使整机功率消耗降低。所设计的样机由底盘、喂入脱粒装置、输送清选装置和切割铺放装置等部件组成。第一轮样机试验表明,秸秆在脱粒装置喂人口处易发生堵塞,且籽粒损失率较大,于是在第二轮设计中增加了接粒板和挡帘,并优化了轴承座和螺旋叶片结构,克服了以上问题。
25-28

5TG—70型水稻脱粒清选机的设计

摘要:阐述了5TG-70型水稻脱粒清选机的工作原理,介绍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及结构特点,并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5TG-70型水稻脱粒清选机可连续作业,不需人工筛选、清选,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9-31

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摘穗切碎装置的试验研究

摘要:阐述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摘穗切碎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摘辊转速、摘辊间隙、切碎间隙及前进速度对收获性能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摘辊间隙、前进速度对籽粒损失率具有高度的显著性:摘辊速度对籽粒破碎率具有高度显著性;切碎间隙、摘辊速度对茎秆合格率具有高度显著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出了最优工作组合:前进速度3.19km/h,摘辊转速1080r/min,切碎间隙0.5mm,摘辊间隙12mm。试验结果为设计性能可靠、稳定的立式摘穗切碎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32-35

基于Workbench的甘蔗叶粉碎机刀辊模态分析

摘要:利用solidworks进行实体建模,采用ANSYS—Workbench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刀辊的前6阶的固有频率以及各阶的典型振型。研究结果表明:刀辊的1阶模态(301.35Hz)主要表现为刀辊的转动;2阶模态(790.7Hz)、3阶模态(798.9Hz)主要表现为刀辊的弯曲;4阶模态(888.83Hz)、5阶模态(896.32Hz)主要表现为刀辊滚筒部分的径向扩张;6阶模态(943.25Hz)主要表现为刀辊轴向窜动。上述刀辊模态属性可以为刀辊结构振动特性的描述和整机工作性能的优化提供依据。
36-39

统收式机采棉预清理装置研究现状

摘要:统收式采棉机具有适应范围广、采收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我国棉花种植制度多样性的现状。在采收清理过程中.预清理装置主要清理棉壳、枝干以及棉桃等大杂。其原理是利用籽棉与杂质在颗粒大小、重量及空气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并借助刺钉辊筒或锯齿辊筒及相关配合部件,将杂质分离出去。本文介绍了预清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介绍了几种现有的机载预清理装置。并指出机载预清理装置的发展趋势。
40-43

核桃采摘机中偏心块结构设计与优化

摘要:通过明确偏心激振装置工作时偏心块所需产生激振力的大小,初步设定偏心轴工作时的转速,设计并计算偏心部分的尺寸。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偏心部分尺寸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目标最优化的结果,在保证激振力的条件下,明显降低了偏心部分的质量,同时对动力装置的转速选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以后偏心激振装置总体结构设计和尺寸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给其他结构形式的偏心激振装置偏心块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44-47

蒲草收割船割台的设计

摘要:为了实现蒲草高效率整齐收割以及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和更有好地净化水资源,本文设计了一种高效率整齐收割蒲草的收割船。该设备采用液压系统控制割刀刀架升降,可以实现不同水深作业;分禾、扶禾机构的合理设计可以保证蒲草的连续收割。
48-51

钉刺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摘要: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但残留在田间的地膜逐年增加且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苊害。为了更好地解决破碎残膜难回收以及将残膜和土杂分离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残膜回收机具的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设计了钉刺式残膜回收机,阐述了该机具的总体结构、_T作原理及关键工作部件的分析与设计。试验表明:该机具实现自动卸膜.残膜回收率90%以上,捡拾特性和经济效益俱佳。
52-54

小型手扶自走式有机肥撒施机的设计

摘要:为进行温室大棚内的施肥作业,设计了一种小型手扶自走式有机肥撒施机。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肥撒施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肥箱和单圆盘离心式撒施器的设计,并对整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55-58

双季稻北缘区早稻机插适宜行距的研究

摘要:在双季稻北缘区选用穗数型和穗粒兼顾型的两类早籼稻品种,采用盘育秧,本田模拟机插,设置20.0、23.3、25.0、26.4和30.0cm等5种行距栽植,比较不同行距条件下的分蘖、成穗,以及产量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在23.3cm行距、穗粒兼顾型品种在25.0cm行距下分蘖成穗率,产量构成协调,产量也最高。
59-62

我国花生起收机概念与结构特点分析

摘要:随随着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迫切需求以及花生收获机械家族的不断壮大,花生起收机种类和功能也日益增多,其传统的”花生收获机”、“花生挖掘机”等概念和功能内涵具有很大局限性且容易概念混淆。因此,基于人工收获花生工艺过程,分析并界定了花生起收机的功能、分类和概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与合理选用各种类型花生起收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要类型花生起收机结构特点进行了系统比较.借鉴美国花生收获机技术并结合我国花生收获实际,提出了花生起收机的研发建议。
63-68

稻茬田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总结分析稻茬田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方式的应用情况,针对其中两种较为典型的秸秆还田作业方式,就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两个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稻麦轮作田普遍存在上松下实的情况,而且下层土壤的紧实度已达到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和限制增产的程度。在满足作业方式简捷高效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试制样机,对如何降低土壤紧实度进行了初步试验与探究,证明了在稻秸秆全量覆盖的情况下.实行少免耕播种能够保证小麦的播种质量。
69-72

半干旱山区秋覆膜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初探

摘要:针对甘肃古浪县甚至甘肃省应用干旱山区马铃薯机械化全膜垄侧技术模式多的现状,通过试验研究.找到最适应干旱山区马铃薯生产的秋覆膜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模式;并通过效益分析及观察研究,发现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因此,秋覆膜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模式是马铃薯生产节本增效最显著的模式,本模式适用于甘肃的半干旱山区。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