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_心血管疾病、综述等。
  • 主管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中国老年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5-9202
  • 国内刊号:22-1241/R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74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2
  • 综合影响因子:0.96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老年学 2010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老年学杂志临床研究

血清ANGPTL3含量与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人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ioetin-like protein3,ANGPTL3)的表达水平,探讨ANGPTL3表达量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随机筛选12例老年MS患者为MS组,以1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每例受试者血清ANGPTL3蛋白质水平。结果 MS组ANGPTL3平均值为(69.15±41.63)mg/L,对照组为(30.81±9.12)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内女性血清ANGPTL3蛋白质浓度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内男、女两性血清ANGPTL3蛋白质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MS病人体内ANGPTL3含量明显升高,ANGPTL3可能在老年MS病人体内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48-2250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和心率震荡与脉压之间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HRT)与心率变异(HRV)以及脉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HRT和HRV各项指标参数及其与脉压间的相关性。结果 TS与SDNNI、PNN50、rMSSD及脉压相关,其中和PNN50的相关性最强(r=0.623,P〈0.001)。TO与SDNNI、SDANN呈负相关,与脉压呈弱的正相关(r=0.417,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T与HRV密切相关,且随着脉压的增大,HRT呈明显异常改变,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于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提示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增大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受损明显。
2252-2253

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产质粒AmpC酶基因型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产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及其耐药(DR)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度老年患者临床不重复分离大肠埃希菌233株,用三维试验和确证试验分别进行羟氨苄青霉素(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型的转移,通过PCR检测及序列分析进行质粒AmpC酶基因型确定,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33株大肠埃希菌中,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7mm的有53株,占22.7%,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7株阳性,4株(1.7%)PCR扩增出CMY-2型质粒AmpC酶,有1株接合试验阳性;ESBLs阳性占68.7%(160/233)。药敏结果显示产质粒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二、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头孢西丁和含酶抑制剂的DR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P〈0.05),所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100%敏感。结论从老年患者中成功分离出产CMY-2型质粒AmpC酶大肠埃希菌,产质粒AmpC酶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
2254-2257

手霉素对白血病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手霉素对白血病干细胞(LSC)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手霉素对LSC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Ⅴ-FITC法检测LSC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随着手霉素浓度的增高,LSC细胞增生抑制率明显增高,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高,且阻滞于G2/M期的细胞比率明显增加。结论手霉素通过阻滞LSC于G2/M期,促进凋亡而抑制其增长,而对正常造血干细胞(HSC)无细胞毒作用。
2257-2258

新疆蒙古族冠心病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

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蒙古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新疆蒙古族82例正常个体和86例冠心病患者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结果 新疆蒙古族正常个体及冠心病患者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0.80、0.16、0.04和0.81、0.07、0.12,G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88、0.12和0.85、0.15,冠心病患者有GT基因型频率下降,TT基因型频率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χ2=3.637 9,P〉0.05).结论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可能与新疆蒙古族冠心病有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2261-2262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MLL基因与免疫表达异常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检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患者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部分患者转录本进行动态检测,以观察治疗后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检测其免疫表达异常率和比较治疗效果及与巢式PCR结果进行敏感度比较.方法 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MLL融合基因,观察白血病MLL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MLL基因重排的发生频率和免疫表型异常的病例,进行化疗.对照MLL基因异常及免疫表达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 41例老年白血病中7例检测到MLL基因,发生率为17.07%,其中MLL-AF6 4例(24.5%);其中4例缓解,其MLL基因中位数均低于平均值.免疫表达异常在MLL基因中的检出率较无MLL重排发生频率高,为28.8%,发生率较无MLL基因重排高,且临床缓解率低.基因重排及异常表达与缓解率有关.结论 RQ-PCR监测融合基因表达可以有效观察治疗效果,敏感性高,MLL基因重排与白血病分子机制有关.其次免疫表达异常的患者MLL基因重排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临床缓解及疗效差,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2270-2273

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MMP-2和-9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影响.方法 住院诊治的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90例应用常规治疗;两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MP-2和-9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治疗后MMP-2和-9的下降值更明显(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明显,并能调节血清中MMP-2和-9的表达.
2273-2274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摘要:《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274-2274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症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减少胆总管结石治疗近、远期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胆总管结石患者73例,随机分为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术取石组(n=38)和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组(n=35),观察两组的治愈率,近期、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4.7% vs 97.1%,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胰腺炎各1例,出血分别0例vs 2例,胆道感染分别2例vs 1例)发生率分别为7.9%和11.4%,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并发症(反流性胆管炎分别1例、3例,结石复发分别1例vs 6例)发生率分别为5.3% vs 25.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术扩大了胆总管结石治疗手术适应证,减少了手术的近期、远期并发症.
2275-2277

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治疗的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Gln组,口服谷氨酰胺10 g,每天3次,连续用10 d.结果 治疗后Gln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长、血浆总蛋白等营养参数较常规组明显改善.Gln组中IgG、IgA、CD3、CD4、CD4/CD8及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谷氨酰胺能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而且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2277-2279

老年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规范胃癌根治术后的老年胃癌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5-FU+奥沙利铂)和全身化疗组(5-FU+奥沙利铂),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分度及严重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有利于胃癌术后腹腔内较小的残余癌或游离癌细胞的杀灭.
2281-2282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在门诊及住院的33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美国生产的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检测周围神经的震动阈值,用多元回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 在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时,早期发现DPN的存在,检测结果显示病变呈对称性,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结论 应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可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的存在,为早期诊断、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
2283-2284

缬沙坦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脑钠肽(BNP)的变化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腹膜透析老年患者56例,根据残余肾功能(RRF)水平分为肾小球率过滤(GFR)〉2 ml/min组(A组)和GFR〈2 ml/min组(B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腹膜透析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剂量80~160 mg/d,疗程3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BNP、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等的含量,同时应用彩色超声测量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无论残余肾功能水平高低, BNP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B组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二者有差异(P〈0.01),彩超结果B组患者LVEDd、LVMI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A组和对照组.经缬沙坦治疗后腹膜透析患者无论A组还是B组,BNP含量以及LVEDd、LVMI均有所下降,而LVEF有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BNP与LVEDd、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是反映腹膜透析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RFF高者有较好的心功能状态,缬沙坦能够显著降低BNP,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益处.
2284-2286
中国老年学杂志基础研究

糖尿病新基因SLC30A8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糖尿病基因SLC30A8的结构及功能。方法以人类基因数据库为基础,利用BioEdit、DNAMAN等工具软件以及SMART、TMHMMServerv.2.0、NetPhos2.0Serve、3djigsaw等在线工具,对蛋白质进行基本性质分析、三维结构预测和功能预测。结果 SLC30A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跨膜蛋白,在锌离子转运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 SLC30A8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调控胰岛素的分泌。
2286-2289

前列腺癌特异突变DNA聚合酶β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癌(CPa)特异突变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载体转染NIH3T3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方法采用业已成功构建的2例特异突变polβ表达载体(pCDNA3.1-M1和pCDNA3.1-M2),采用脂质体包裹转染NIH3T3细胞,观察比较这些突变对细胞polβ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引发的相应的细胞周期和细胞自发突变率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筛选得到高表达PCa特异突变polβ的NIH3T3细胞株(NIH3T3-M1,NIH3T3-M2)和高表达野生型polβ的NIH3T3细胞株(NIH3T3-W)。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外源DNApolβ在转化的NIH3T3细胞中呈现高表达。与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NIH3T3细胞相比,转染PCa特异突变polβ的2个细胞株和转染野生型polβ的细胞株的细胞周期的S期比例及转染细胞的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的自发突变率均显著增加,且转染野生型polβ的细胞株亦显著高于转染PCa特异突变DNApolβ的细胞株。结论 DNApolβ高表达介导了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2292-2295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摘要:目的制备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CIA)模型,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其相关性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建立CIA模型,动态观察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于造模21、28、35、42d取踝关节行HE染色及HIF-1α、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者在CIA中的相关性及与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IA大鼠关节滑膜层和滑膜下层均表达HIF-1α、VEGF,第21天阳性表达量最高,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下降,与滑膜病理学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HIF-1α、VEGF在RA组织中的表达,与炎症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HIF-1α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靶基因,如VEGF等,促进滑膜增生及血管生成,影响RA的发生、发展。
2298-2300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糖尿病(DM)大鼠尿量、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和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治疗DM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M大鼠模型,实验分4组:正常组、DM组、APS低和高剂量组,实验持续6w。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肾脏AQP-2的表达,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简易代谢笼法测各组大鼠24h尿量,并测定大鼠肾重/体重、尿微量白蛋白(UAER)排泄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结果 DM组大鼠肾脏髓质AQP-2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APS可抑制DM大鼠肾脏AQP-2表达。DM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呈明显退行性变,APS干预可改善其超微结构。DM组大鼠尿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APS可增加DM大鼠尿量(P〈0.01)。APS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UAER、Ccr、肾重/体重低于DM组(P〈0.01)。结论 APS下调肾髓质AQP-2过度表达,缓解DM水钠潴留,保护肾脏。
2301-2303

解毒通络调肝散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NF-κB及MCP-1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散对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肝脏中核因子(NF)-κ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I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吡咯列酮组和解毒通络调肝组。给药8w后进行各指标检测。结果解毒通络调肝散能升高DM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大鼠肝脏中NF-κB蛋白、MCP-1蛋白表达。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大鼠IR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DM大鼠肝组织中NF-κB、MCP-1表达,发挥抑制肝内炎症的作用。
2306-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