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22-1241/R 国内刊号
  • 1005-9202 国际刊号
  • 1.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老年学是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老年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临床研究_心、脑血管疾病_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_心、脑血管疾病_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_肿瘤、临床研究_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_外科与麻醉、临床研究_其他、基础研究、调查研究、综述

中国老年学 200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老年学杂志基础研究
生肌调节因子和连接蛋白43基因诱导大鼠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细胞实验研究417-420

摘要:目的探讨转染生肌调节因子(myoblast determination,MyoD)基因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Cx43)基因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DFs)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及MyoD和Cx43基因转染DFs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LV)表达系统,将大鼠MyoD cDNA和Cx43 cDNA转入大鼠成纤维细胞中,经Blasticidin筛选培养,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法等方法检测MyoD及Cx43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且通过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生长情况,膜片钳技术检测离子电流变化。结果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出MyoD及Cx43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膜片钳检测到转染后钙离子电流,显微镜观察到基因转染筛选后培养1w细胞的融合现象,并有多核肌管形成。结论MyoD和Cx43基因转染使DFs分化为成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心力衰竭奠定基础。

载脂蛋白A5在贝特类药物调脂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420-422

摘要: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5(ApoA5)在贝特类药物调脂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取血和肝匀浆检测血脂指标,应用RT-PCR法检测肝脏ApoA5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情况,比较ApoA5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及肝匀浆甘油三酯(TG):高脂组及非诺贝特低剂量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ApoA5和PPAR-α表达: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高脂组、非诺贝特低剂量组(P〈0.01);高脂组明显低于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P〈0.01);非诺贝特高、低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③ApoA5mRNA表达与TG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PPAR-α表达呈正相关(P〈0.01)。ApoA5与总胆固醇(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poA5可能是影响血浆TG代谢的重要因素,贝特类药物上调ApoA5和PPAR-α基因表达,与剂量相关。ApoA5在贝特类药物调脂作用可能是通过PPAR-α为作用靶点调控ApoA5发挥降TG作用。

饮食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的影响423-426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治疗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高脂饲料喂养;4w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胰岛素抵抗组和饮食干预组,每组10只),胰岛素抵抗组继以高脂饲料喂养,饮食干预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6w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对比各组的表达差异;定期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高脂饲料喂养4w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饮食干预6w后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干预能改善大鼠机体胰岛素抵抗,可能与下调脂肪组织GSK-3β的表达有关。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ERK2及p-ERK表达变化的影响426-428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p-ERK)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组,药物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治疗。术后第29、30天,经跳台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成绩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ERK2及海马CA3区p-ERK的表达变化。结果盐酸多奈哌齐明显改善了VD小鼠学习、记忆成绩(P〈0.05)。模型组海马CA1区ERK2的阳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药物组减少(P〈0.05),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亦较对照组、药物组降低(P〈0.05);CA3区p-ERK阳性部位平均光密度值较对照组、药物组降低(P〈0.05)。而药物组与对照组间上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K2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盐酸多奈哌齐通过增加乙酰胆碱含量,后者作用于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激活ERK(p-ERK),有助于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

NGF对Aβ1-40舶诱导海马神经元周期素A、B1异常表达的影响429-431

摘要:目的研究NGF对Aβ1-40诱导海马神经元周期素(Cyclin)A、B1异常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7d后,分别在Aβ1-40作用前后加入神经生长因子(NGF),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AT)活性和周期蛋白表达变化。结果①Cyclin A、B1免疫荧光检测:Aβ1-40组、NGF1组、NGF2组海马神经元内均出现蓝色颗粒(Cyclin A)和红色颗粒(Cyclin B1),但Aβ1-40组最多,NGF2组较NGF1组明显;对照组未出现上述颗粒。Cyclin A、B1免疫荧光阳性信号IA值:Aβ1-40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NGF1组较Aβ1-40组明显降低(P〈0.05),NGF2组与Aβ1-40组比较无明显降低。②ChAT免疫组化染色:Aβ1-40组仅见少量海马神经元内有棕褐色颗粒,而NGF1组、NGF2组及对照组可见较多含棕褐色颗粒的ChAT免疫阳性细胞,但对照组较NGF1组明显,NGF1组较NGF2组明显。ChAT免疫阳性信号IA值:Aβ1-40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NGF1组较Aβ1-40组明显增高(P〈0.05);NGF2组与Aβ1-40组比较无明显增高。结论NGF能有效阻止Aβ1-40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对Aβ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内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背侧胆固醇含量增加的关系431-434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与海马背侧组织胆固醇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分老年实验组和青年对照组,利用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然后测定海马背侧组织胆固醇含量及代谢相关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R)和胆固醇-24 S-羟化酶(cholesterol 24-hydroxylase,CYP46)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实验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海马背侧组织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HMG-CoAR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CYP4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正常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海马背侧组织胆固醇含量增加有关。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蛋白纯化434-436

摘要:目的构建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Cu,Zn-SOD)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纯化及鉴定目的蛋白,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的hCu,Zn-SOD基因序列,采用RT-PCR技术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获得SOD cDNA序列。将所得的PCR产物插入克隆载体pGEM-Teasy中,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目的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0b(+)中并转化大肠杆菌DE3,通过IPTG诱导表达出目的蛋白,经镍固定金属亲和层析纯化。采用邻苯三酚自身氧化法测定SOD生物学活性。结果序列分析表明SOD基因成熟肽编码区含有465bp与GenBank(X02317)中已报道序列一致的SOD核苷酸。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9kD并与商品化的人SOD单抗呈特异性反应。经Ni^2+-NTA琼脂糖纯化获得SDS-PAGE电泳下单一条带。可溶蛋白酶活力达1300U/ml。结论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人SOD的高效表达,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齐墩果酸对HL60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437-439

摘要: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OA对体外培养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并用RT-PCR法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比较,80μmol/L OA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受抑制;OA用药组bax基因mRNA含量增加,bcl-2基因mRNA含量减少。结论OA可以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基因表达增加及bcl-2基因表达降低有关。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及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439-442

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时替代免疫抑制剂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小鼠MSCs;将小鼠肝组织块埋入大鼠肝脏切口,制备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模型;制备模型前后经尾静脉注射小鼠MSCs;通过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其对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MSCs对异基因肝组织移植大鼠肝组织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MSCs治疗15d大鼠胸腺和脾脏均出现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现象。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SCs治疗2d和5d肝组织染色显示移植区域浸润的炎性细胞减少,可见肝组织结构。结论小鼠MSCs具有抑制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参与移植区肝脏组织的修复。

茜草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442-444

摘要:目的探讨茜草多糖延缓衰老作用机制及其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茜草多糖,观察茜草对脑细胞凋亡、Bcl-2、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和Ca^2+含量的影响。结果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线粒体cytC和Ca^2+含量明显下降(P〈0.01),茜草多糖可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P〈0.01),增加Bcl-2的表达(P〈0.05),提高线粒体cytC水平和Ca^2+含量(P〈0.01)。结论茜草多糖具有延缓脑细胞衰老的作用,可通过①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②保护线粒体避免cytC的释出,③提高线粒体Ca^2+缓冲含量,从而发挥抑制脑细胞凋亡的作用。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444-446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模拟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实验模型。方法经颈前路于C5椎体植入钛质螺钉,通过螺钉的缓慢拧入产生对颈脊髓的慢性压迫。后方经C5、6椎间孔插入导管球囊,膨胀后形成急性后路压迫。结果通过对羊行为学、影像学、组织学观察,羊颈脊髓损伤模型符合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病理改变的特点。结论该造模方法是一种简便,理想及可靠的实验方法。

雌激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447-449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60μmoL/L过氧化氢(H2O2)作用HUVEC 72h产生诱导型细胞衰老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实验分空白组、H2O2刺激组、H2O2+E2组及H2O2+E2+ICI 182780组。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的衰老,同时检测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及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H2O2刺激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细胞衰老明显,同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下降,ATP水平下降,ROS水平增加,线粒体结构受损;而H2O2+E2组能明显减轻上述各种变化;H2O2+E2+ICI 182780组能明显阻断E2的各种保护作用。结论E2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保护线粒体而实现的。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变化的研究449-451

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心肌细胞内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高糖饮食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高脂饮食和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w,以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钳夹技术检测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分别测量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和葡萄糖摄取率,并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GLUT4mRNA的染色细胞的阳性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高糖组存在胰岛素抵抗,而对照组未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脂组与高脂高糖组大鼠的葡萄糖摄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脂组又高于高脂高糖组(P〈0.05);与大鼠体重增加值的相关分析表明,高脂组和高脂高糖组的葡萄糖摄取率与大鼠体重的增加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细胞内GLUT4mRNA的染色细胞阳性率,高脂组、高脂高糖组的染色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脂组和高脂高糖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脂组和高脂高糖组的GLUT4mRNA的阳性率与葡萄糖摄取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致心肌细胞GLUT4mRNA转录水平下降。

微量全氟菲烷眼底残留对兔视网膜电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452-454

摘要:目的研究微量全氟菲烷眼底残留对兔视网膜电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成年健康大耳灰兔24只,随机将每只兔的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将试验眼再随机分为视网膜表面组及视网膜下组。兔眼麻醉后外上方角巩膜缘后3mm处穿刺,赤道部视网膜上造孔后向视网膜下推注0.1ml全氟菲烷,此为视网膜下组。对于视网膜表面组则不造孔,仅将全氟菲烷注射到视网膜表面。术后定期行检验镜及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后处死并摘除眼球,固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兔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检眼镜检查:视网膜未见明显变化;视网膜电图检查:视网膜表面组及视网膜下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电图均发生明显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实验组除第1天外,其他各时间段视网膜各层细胞显微结构均出现损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氟菲烷的损害作用不断加重,且视网膜下组比视网膜表面组损害更重。结论微量全氟菲烷残留眼底可对视网膜结构造成损害,且其主要原因还是重水的机械压迫作用,而重水的毒性作用亦不可忽视。

天龙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豚鼠模型中肝脏损伤的治疗作用455-456

摘要:目的采用多发性肌炎(PM)的豚鼠模型,检测血清肝功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并观察天龙液对肝脏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兔肌肉匀浆加完全佛氏佐剂免疫注射豚鼠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AM)动物模型,将EAM豚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1·d^-1),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3mg·kg^-1·d^-1治疗)和天龙液组(给予天龙液3750mg·kg^-1·d^-1治疗),比较各组间血清肌酶、肝功指标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制作后血清ALT、AST、GGT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出现轻度炎性改变;天龙液组治疗后肝脏损害改变好转(P〈0.05)。结论EAM豚鼠出现肝功改变,天龙液对此肝脏损害有治疗作用。

内皮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457-459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角膜缝线建立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裂隙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T-1及VEGF在角膜新生血管模型不同阶段的表达和变化。结果实验鼠于缝线后3d开始形成新生血管并见炎性细胞浸润,12d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达高峰。12d后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均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显示ET-1和VEGF于缝线后1d表达开始升高,9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两种因子的表达与CNV的面积具有正相关性(ET-1与CNV的r值为0.807,VEGF与CNV的r值为0.779,P〈0.05)。结论大鼠角膜ET-1和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相关性,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酵型酸奶预防环磷酰胺导致小鼠骨质疏松作用的探讨459-462

摘要:目的研究发酵型酸奶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分成3组,分别用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0.021、0.015、0.006ml·g^-1·d^-1)的发酵型酸奶灌胃小鼠,测定各组小鼠的胸腺、肝脏和脾脏的重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骨羟脯胺酸法测定小鼠的骨钙和骨羟脯胺酸含量。结果环磷酰胺可导致小鼠胸腺萎缩,骨钙和骨羟脯胺酸含量等比例减少;高剂量发酵型酸奶可预防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小鼠胸腺萎缩;中、高剂量发酵型酸奶能使环磷酰胺小鼠的骨羟脯胺酸和骨有机质含量增加,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骨钙丢失。结论发酵型酸奶具有预防环磷酰胺致小白鼠骨质疏松的作用。

长期接触低剂量氯化甲基汞对老化模型小鼠脑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462-463

摘要: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12月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SAM)的快速老化亚系SAMP-prone/8(SAMP8)及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esistance/1(SAMR1)小脑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MMC各剂量组小鼠6月龄开始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1.00、2.00和3.00mg/kg)MMC的普通饲料至12月龄建立SAM快速老化亚系SAMP8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汞中毒模型,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提取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采用改良Takai法观察MMC对鼠小脑PKC活性的影响。结果MMC各剂量组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脑汞含量随接触剂量和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结论MMC可能通过影响小鼠小脑PKC活性介导其神经毒性作用,在老化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