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22-1241/R 国内刊号
  • 1005-9202 国际刊号
  • 1.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老年学是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老年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临床研究_心、脑血管疾病_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_心、脑血管疾病_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_肿瘤、临床研究_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_外科与麻醉、临床研究_其他、基础研究、调查研究、综述

中国老年学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村地区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与精神卫生状况145-147

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地医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及精神卫生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社会网络量表、卫生服务使用问卷、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99位60岁以是老人的长期照料者进行评估。结果 大多数照料者为老人的配偶儿子和儿媳。照料者最常使用的卫生服务方式为看医生。回归分析表明,抑郁量表评分与照料者年龄和收入、受照料老人性别和年龄、照料时间及社会网络量表总分有密切关系。结论 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在老人照料中承担着主要角色,大多数照料者选择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照料过程中出现的抑郁体验与照料者及受照料老人的背景有关,社会支持力量可能起一定中介作用。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148-15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 测定100例老年EH患者及10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含量,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 老年EH病人血浆vWF、GMP-140、Fg、F1+2含量、PAI-1活性、血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AT、t-PA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随着血压水平升高,PTS标志物水平变化越明显。结论 PTS与老年EH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不同性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150-152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1 099例老年AMI患者,分别记录人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化验检查和心电图,诊断,治疗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等。比较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较高(P均〈0.00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亦高(P均〈O.01)。不同性别的住院期间治疗无显著差异(P均〉0.05)。女性患者住院期闻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33.41% vs 26.71%,P=0.017),心绞痛、再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亦高于男性,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入院对临床特征差异显著,住院期间治疗无显著差异,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高于男性。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血清VCAM-1水平及电复律的影响152-153

摘要:目的 研究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b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及电复律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5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30人及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CAM-1水平,房颤组内电复律成功的20人在1个月后复查血清VCAM-1水平。结果 房颤组患者血清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71.7)vs(169.7±82.0)ng/ml,P〈0.01],电复律后1个月仍为实性心律者其血清VCAM-1降至正常(698.1±72.7 vs 195.6±65.1 ng/ml,P〈0.01)。结论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存在内皮功能紊乱,恢复窦性心律1个月内内皮功能恢复;VCAM-1对房颤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的临床意义154-157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的表现和分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脑MR灌注成像对1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170层脑灌注图像和对照组2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的197层脑灌注成像进行分析,计算每层图像的患/健侧比值,并与对照组的正常比值及其范围比较。以非参数统计方法、多元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脑灌注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其分期。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4个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TTP(time to peak)和MTT可(mean traasit time)与发病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O.422和0.371,rCBV(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和rCBF(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较低,且为负值。脑梗死前期分期特征为:I1期TTP稍有延长,I2期MTT显著延长,Ⅱ1期rCBF明显下降,Ⅱ2期rCBV下降。结论 脑灌注成像可提供脑梗死前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信息,并可以对其参数变化进行分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157-159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血清cTnI浓度分为cTnI正常组(cTnIn;n=80)和cTnI升高组(cTnIe;n=40)。以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直径(LV)、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以及结构改变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E峰和A峰比值(E/A值)作为心脏功能指标,对组间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cTnIn组相比,cTnIe组LA、LV显著增高(P〈0.05);且IVS、LVPW、EF、E/A值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 cTnI含量与LA、LV呈正相关(P〈0.05),与IVS、LVPW、EF、E/A呈负相关(P〈0.05),经性别、症状持续时间、心功能分级现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TnI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此相关性可不依赖于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NYHA心功能分级和治疗而独立存在。监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浓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血清cTnI水平,对监床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救心胶囊对损伤内皮细胞PAI-1mRNA表达的影响159-160

摘要:目的 观察救心胶囊对损伤的内皮细胞(CEC)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EC体外培养方法,建立缺氧和LDL损伤EC模型。运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C的PAI-1 mRNA阳性率。结果 缺氧或LDL造成EC损伤后,PAI-1mRNA表达率皆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救心胶囊有降低PAI-1mRNA表达的作用(与损伤组比较,P〈0.01)。结论 救心胶囊能明显抑制EC在损伤状态下PAI-1mRNA表达率的升高,参与了抗血凝机制。

心肌呈色显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的影响161-164

摘要:目的 应用心肌呈色分级(MBG)的方法评价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MBG方法将;28例首发前壁AMI患者分为无复流组和有复流组。另选择同期人院未行PCI的首次前壁AMI患者40例为未开通组。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 w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冠脉造影(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 (1)无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复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蝎发生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2)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复流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WMS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均较有复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复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和高峰充盈率(PFR)各参数均较有复流组明显降低,同时达到PER的时间(TPER)明显延长。结论 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心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nSOD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164-165

摘要:目的 分析MnSOD(SOD2)基因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揭示氧化应激损伤在PCa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法分别扩增12例PCa组织及20例BPH组织中的SOD2基因片段,半定量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 与BPH组织相比,PCa组织中SOD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下(P〈O.05)。结论 SOD2基因表达低下导致氧化应激加剧在PCa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热休克蛋白70在人胃腺癌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166-167

摘要:目的 探讨人胃腺癌发展过程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人胃腺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 胃腺癌和黏液腺癌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64.29%和60.00%;高分化和低分化腺癌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67.86%和50.00%;胃腺癌HSP70的阳性率在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之间差别均无显著意义。侵犯深度达浆膜和肌层的胃腺癌HSP70阳性率分别为75.68%和33.33%(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HSP70阳性率分别为73.33%和45.45%(P〈0.05)。结论 人胃腺癌HSP70中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有关,与病理分型无关。提示胃腺癌晚期HSP70的表达高于早期胃腺癌,检测核指标可为早期诊断胃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福建省中老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相关因素抽样调查分析168-169

摘要:目的 了解福建省中老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牙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中老年人吸烟、刷牙行为及深牙周袋的分布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福建省中年人刷牙次数每天1次或1次以上者检出深牙周袋明显小于每天刷牙不足1次者,老年人刷牙次数与是否检出深牙周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老年人是否检出深牙周袋与刷牙时间、刷牙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年人足否检出深牙周袋与吸烟行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有吸烟行为者检出深牙周袋者大于无吸烟者。结论 应加强口腔分健康教育力度,尤其是农村中老年人,使其改变不良习惯,掌握并养成正确的刷牙行为。

曲马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后老年病人自控静脉和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170-171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在肺叶切除术后老年病人自控静脉和硬膜外镇痛中应用曲马多复合溶液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9静脉组)(芬太尼0.0003%+曲马多1%+氟哌利多0.005%)、硬膜外自控镇痛组(硬膜外组)(罗哌卡因0.1%+芬太尼0.0001%+曲马多0.3%+氟哌利多0.002%)。镇痛泵均设置为背景剂量2ml/h,追加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手术结束前15min时给予负荷剂量5ml,开通镇痛泵。术后转入麻醉后监护室,呼吸室内空气,每隔2h观察记录术后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镇痛并发症。结果 硬膜外组病人术后疼痛、镇静优于静脉组(P〈0.01),且静脉组有1例患者因过度频繁按压追加键而出现过度镇静状态;术后静脉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增高(P〈0.01),第2天后才回落至术前水平(P〉0.05),心率则持续在较高水平(P〈0.01);而硬膜外组血压、心率却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两组间血压、心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现低氧血症,静脉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瘙痒、多汗、眩晕等较硬膜外组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曲马多复合溶液可安全用于老年病人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且硬膜外镇育、镇静效果更为理想。

临终关怀在老年科病房中的实施及其效果评估172-174

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科实施临终关怀的方法及其评价效果。方法 76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常规进行护理。干预调查病人对死亡接受情况、疼痛控制情况、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及病人死亡时的一般情况和费用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在对死亡的接受情况、疼痛控制情况、病人及家属对临终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病人临终时的状态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平均日住院费用略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住院老年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老年与非老年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状况的比较174-175

摘要:目的 调查与分析老年与非老年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病状况。方法 对105例老年及304例非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NCT)和数字符号试验(DST)。结果 老年肝硬化患者MHE患病率为56.2%,非老年肝硬化患者MHE患病率为49.2%(P〉0.05),但老年组NCT及DST结果均显著差予非老年组(P〈0.01)。按照性别、吸烟、病因、文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对老年和非老年患者进行分组,他们的患病率均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MHE患病率仅与Child-pugh分级相关(P〈O.01),而与年龄、性别、吸烟、病因和文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智力测验显著差予非老年患者,但其MHE患病率与非老年患者无显著性差异。MHE患病率仅与Child-pugh分级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吸烟、病因和文化程度无关。

老年CD^+ 7急性髓系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176-178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CD7抗原阳性急性髓性白血病(CD^+7AM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98便初治老年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P120)、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并采用常规AML方案诱导治疗,判定疗效。结果 老年AML中CD7阳性表达率28.57%(28/98),28例CD^+7老年AML(M/F,20/8)的FAB分型结果为:M03例、M13例、M2a6例、M4a2例、M4b1例、M5a1例、M5b9例。CD^+7老年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3.80 vs 25.21 P=0.001)、原始细胞比例(69.00% vs 41.02% P=0.001)及P-糖蛋白表达显著增高(67.85 vs 28.57 P=0.001),肝脏肿大(46.10% vs 23.50% P=0.044)和髓外白血病易发(28.57% vs 2.78% P=0.001),且对常规化疗反应差,预后不良,完全缓解率亚型,常提示预后不良,建议监测初诊AML患者CD7表达。

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178-180

摘要:目的 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多参数血流动态监测,包括肺循环动态监测和肺气体交换功能连续性监测,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心肺功能监测。方法 对4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包括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楔压,心排血量,右室搏出率。结果 通过监测,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血液动力学监测对及时了解泵的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和评价手术疗效是很有价值的。

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相互关系的研究180-18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数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浓度,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Fg及血清CRP水平。结果 AMI组、AP组血清抗Cpn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AMI组与AP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AP组的血清IL-1β、CRP及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IL-1β、CRP及Fg水平明显相关。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及诱生急性相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意义182-183

摘要:目的 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了(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EORA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26例EORA病人、25例非EORA、30例正常老年人中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46.15%、34.62%、61.54%,特异度分别为98.18%、96.36%、83.63%。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抗RA33抗体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特异度与RF特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抗RA3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 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EO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