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理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22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8
  • 综合影响因子:1.54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下行社会比较对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内隐相貌自评的影响:阈上和阈下比较的差异

摘要:目的:考察相貌负面身体自我者的内隐相貌自评,并将相貌负面身体自我与社会比较相结合验证Mussweiler和Thomas提出的选择通达性模型理论。方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99名女性的内隐相貌自评,并结合阈上和阈下社会比较的范式探讨下行社会比较对女性被试内隐相貌自评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被试相比,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表现出相对消极的内隐相貌自评。②阈上的下行社会比较对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和正常被试的内隐相貌自评都无显著影响。③阈下的下行社会比较使得两组被试都表现出积极的内隐相貌自评。结论: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的内隐相貌自评比正常被试更为消极,并且阈上社会比较的结果支持社会比较领域的选择通达模型理论,而阈下社会比较的结果不支持该理论。
577-582

八周正念训练对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影响

摘要:目的:检验八周正念训练对无意识情绪加工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参加正念训练课程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另选40名未经任何干预的学生作为控制组,课程结束后,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和信号检测论分析两组被试对不同愉悦度情绪词再认的差异。结果:八周正念训练显著提升了被试的正念水平;相比控制组,正念组被试在无意识层面对正性情绪词存在加工偏向;两组被试再认情绪词的辨别力没有差异,但正念组被试再认情绪词的反应标准适中,控制组更为宽松。结论:正念训练能促进正性情绪信息的无意识加工;促进情绪信息的意识知觉,减少情绪信息无意识知觉引起的自动化行为。
583-588

焦虑诱发对歧义性信息解释偏向的影响——基于跨自我/他人相关情境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性焦虑诱发对自我及他人相关歧义句解释偏向的影响。方法:通过外部压力操纵诱发焦虑状态,采用自陈报告法测量被试对歧义句的主观解释。结果:外部压力操纵所诱发的焦虑可导致个体对歧义句显著的负性解释偏向,该偏向不仅存在于自我相关(研究1)情境中,也存在于他人相关(研究2)情境中。结论:焦虑诱发对歧义性信息的解释偏向具有跨自我/他人相关隋境的普遍性。
589-593

汉语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联结缺陷探因

摘要:目的:探索汉语听写障碍儿童形音联结缺陷的原因。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12名儿童中,筛选出听写障碍组儿童21名,同时选择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当的对照组儿童21名。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以符号、日文、韩文为视觉刺激材料;以单音节声音为听觉刺激材料,通过考察两组儿童在探测刺激正确捆绑、交换捆绑、形变捆绑、音变捆绑四种条件下的判断正确率,探索听写障碍儿童的形一音联结缺陷源于形音联结任务中的视觉加工缺陷、语音加工缺陷、还是跨通道的视听联结缺陷。结果:①在探测刺激正确捆绑和形变捆绑条件下,两组被试正确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探测刺激交换捆绑条件下,听写障碍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在探测刺激音变捆绑条件下,听写障碍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达到边缘显著。结论:形音联结缺陷可能源于视听跨通道的联结缺陷和语音加工缺陷。
594-596

意外创伤者创伤后成长认知加工偏向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创伤后成长(PTG)水平意外创伤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筛选出15名高分组被试和15名低分组被试,以积极、消极和中性表情图片为实验材料进行2(表情对性质:正性、负性)×2(探测点与表情图片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高PTG水平、低PTG水平)混合设计的点探测实验。结果:低PTG水平的伤者对负性情绪表情图片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脱离困难,注意偏向值(D)和脱离指数(DI)均显著大于0(P〈0.05);高PTG水平的伤者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刺激均不存在注意偏向;在探测点与负性情绪表情图片位置不一致时,高PTG水平伤者的反应时要显著少于低PTG水平伤者,P〈0.05。结论:PTG水平不同的伤者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差存在不同,两者具有不同的内隐认知加工方式,可据此指导意外创伤者心理干预的开展。
601-604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病理心理

负性认知对丧亲者情绪问题的预测作用

摘要: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影响负性情绪的人口学背景及丧亲相关变量之后,对自我的负面信念、自责、对生活及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对未来的负面信念、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世界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抑郁情绪,而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焦虑情绪。结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并为延长裒伤瞳碍的认知行为干预根供了宴证依据.
605-609

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家庭系统观角度

摘要:目的:从家庭系统观角度探讨不同性别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和非ODD儿童的心理特点。方法:选取符合DSM-IV中ODD诊断标准的儿童260人(ODD组)及非ODD组269人,应用来自整体水平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来自互动水平的夫妻适应量表、亲子冲突解决方式问卷和来自个体水平的父母情绪控制问卷、儿童情绪控制问卷进行测量。结果:①无论是在整体水平,互动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与非ODD组相比,ODD组有显著低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P〈0.01)、父母婚姻质量(R0.01),显著高的亲子冲突(P〈O.01)和情绪控制异常(P〈0.01);②对比不同性别ODD组和非ODD组中发现,ODD分组的主效应(P=O.000)显著,孩子性别的主效应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结论:ODD组与非ODD组相比,在三个水平上都显著较差;比较不同性别ODD组和非ODD组儿童,这种差异更多的是ODD与否的差异,而非性别差异。
610-614

高中生生活事件与焦虑症状关系的追踪研究:神经质的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质对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和焦虑症状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对618名高中生进行评估,每三个月追踪1次,共追踪8次,历时2年,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首次测评的焦虑症状、负性生活事件和神经质得分之间均两两正相关(r=0.28~0.52,P〈0.01)。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负性生活事件(B=0.30,t=12.91,P〈0.001)和神经质(B=3.02,t=4.84,P〈0.001)对焦虑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负性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B=0.05,t=4.25,P〈0.001)。结论:神经质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焦虑症状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高神经质的个体在遭遇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更易表现出焦虑症状。
615-618

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和百项心理症状问卷(PSi—1OO)对4,866名(男性2122人,女性2744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621名(12.8%)大学生符合Young网络成瘾诊断标准(YDQ≥5),男性患病率(15.9%)高于女性(10.3%),少数民族学生(17.0%)高于汉族学生(12.5%),管理金融专业学生(23.8%)高于其它专业学生(6.9%-15.3%);网络成瘾者PSI-100总分(178.70±72.58)显著高于对照组(165.40±67.43),21.8%的网络成瘾者存在3项以上心理症状,其中强迫症状(23.2%)、抑郁症状(22.9%)、冲动控制(22.2%)、焦虑症状(20.6%)和注意问题(20.6%)等异常率较高。结论: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其患病率存在显著的性别、民族和专业差异,网络成瘾者存在更多或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以上网络成瘾者存在强迫、抑郁、焦虑和冲动等症状。
619-622

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住院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晚期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对299名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SCSQ)、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显著相关(均P〈0.05)。多变量回归方程显示,在控制其它相关变量效应的情况下,仅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均P〈0.05)。结论: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会影响晚期住院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
623-626

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负潜在类别及与焦虑的关系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负的潜在类别。方法:对8387名四、六、八年级学生的受欺负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性别、年级分布以及对焦虑的影响进行差异检验。结果:①受欺负分为言语-身体(10.8%)、言语-身体-关系(10.6%)、言语-关系(5.8%)和未卷入组(72.9%)四个类别。②男生言语-身体、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女生言语-关系受欺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在这三种受欺负组中,四年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六年级,六、八年级无差异。③焦虑得分从高到低为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言语-关系受欺负组、言语-身体受欺负组和未卷人组。结论:校园受欺负有四个潜在类别,在性别、年级内的分布和对焦虑的影响不同。
631-634

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暴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暴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暴食量表(BES)、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4.0)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湖南省11~18岁的1284名中小学生(体重正常812人,超重和肥胖472人)进行测评。结果:①暴食行为在体重正常学生中的发生率为0.54%,超重学生中的发生率为10.18%,肥胖学生中的发生率为20.46%;②超重、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肥胖组学生中,有暴食行为者在情绪状态、学校功能、心理社会功能以及总分上显著低于无暴食行为者(P〈0.05);④在超重学生中,有暴食行为者在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总分上显著低于无暴食行为者(P〈0.01);⑤暴食行为得分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65—0.369,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暴食行为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三者有密切关系。
635-637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意义思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究工作动机自我决定倾向、心理需要满足、生命意义感在意义思考与工作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内外工作动机量表、工作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及自编意义思考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在基层公务员及市容容貌一线员工中收取问卷158份。结果:①意义思考与生命意义感正相关;②自我决定倾向在意义思考与心理需要满足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③心理需要满足在自我决定倾向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④生命意义感在心理需要满足与工作倦怠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⑤意义思考对工作倦怠有正向的直接预测效应。结论:通过自我决定倾向、心理需要满足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意义思考能够负向预测工作倦怠。
646-651

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性取向及危险性性行为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SM)性取向及HIV感染危险性性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长沙市有MSM活动的高校中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到240名有效大学生MSM样本,采用自编及改编问卷以面对面访谈法调查样本的一般情况、性取向、性行为、相关性态度以及艾滋病胜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全部样本中有89人(37.1%)自我报告为纯同性恋,其余151人(62.9%)报告为双性恋。24名样本(10.O%)报告在调查时点前仅发生过同性边缘性行为;其余216人(90%)报告发生过插入式同性性行为。143人报告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同性肛交行为,无保护肛交行为发生率为41.3%;在142名报告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同性行为的样本中,无保护行为发生率为96.5%;163名近三个月发生过同性插入式性行为的样本中,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在三类本科或专科院校、就读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与样本近三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来自扩展家庭、对同性恋的自我认同程度低、同性性取向自我发觉年龄在16岁前及性态度开放程度高与样本近三个月发生多性伴同性性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大学生MSM人群的无保护行为发生率高,应从性心理和性态度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652-657

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代际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三代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IR样三代1056名在职员工并进行中国员工工作价值观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调查。结果:三代员工部分工作价值观维度与幸福感、心理健康症状显著相关,但三代人群存在差异。幸福感在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症状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三代员工的利他价值观都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第三代员工的外在酬劳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结论:三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症状关系密切,但三代员工存在差异。幸福感水平可以缓冲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症状的影响。
658-662

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

摘要:目的:考察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方法:以130名艺术类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思维风格问卷》、《创意自我效能量表》(CSEs)及艺术创造力同感评估作为测量手段,分析了思维风格、创意自我效能与艺术创造力关系。结果:①立法型、整体性、激进型和等级型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创意自我效能整体及其各维度与艺术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创意自我效能在思维风格对艺术创造力的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艺术生的艺术创造力可以尝试从强化其创意自我效能人手,但也不能忽略思维风格的作用。
672-675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3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初中生经历的主要生活事件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②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③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是生活事件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23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4%。结论:增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其中主要是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676-679

家庭气氛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外向性与自尊的中介

摘要:目的:考察冷清的家庭气氛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外向性与自尊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庭气氛问卷、外向性人格问卷、自尊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207名农村儿童进行历时2.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前、后测中感知到的家庭气氛均较冷清,孤独感均较高;前测家庭气氛对留守儿童的前、后测孤独感分别有正向的即时预测作用与延时预测作用;外向性、自尊在上述预测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家庭气氛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既有即时影响也有延时影响;外向性、自尊在其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680-683